APP下载

新疆褐牛青年母牛不同月龄段生长发育研究

2021-08-12达吾然托力干闫向民吐尔逊江吾木尔艾力范守民巴登加甫刘建明郭小萍吐来力江哈木太扎克尔沙布拉

草食家畜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围产肉体尺

达吾然·托力干,闫向民,吐尔逊江·吾木尔艾力*,范守民,巴登加甫,刘建明,郭小萍,吐来力江·哈木太,扎克尔·沙布拉

(1.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总站,新疆 伊宁 835000)(2.新疆畜牧科学院,乌鲁木齐 830000)

养牛业是新疆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颇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伊犁是新疆地区牛养殖数量最多的地区,其主要产于新疆伊犁州直属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半农半牧区,中心产区在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其中新疆褐牛是最重要的养殖品种[1,2]。新疆褐牛以新疆地区的哈萨克牛为母体,以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以及少量的科斯特罗姆牛为父体,经过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几代人辛勤努力50多年杂交改良,长期选育形成的我国第一个乳肉兼用牛品种,同时也是我国育成牛品种中定名时间最早、群体基数最多的一个牛品种。新疆褐牛具有遗传品质稳定、生产性能优良、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合群性好,适宜草原放牧等的特点,深受养殖户,尤其是牧区养殖户的青睐。目前是伊犁河谷养牛业的当家品种,已遍及天山南北[3]。2020年末,伊犁州直牛存栏107.87万头,其中新疆褐牛71万头,占全州牛总数的近66%、生产母牛60.58万头,其中新疆褐牛46.1万头,占全州母牛总数的76%、年出栏69.82万头,牛肉年产10.12万t,生鲜奶年产40.5万t,新疆褐牛及其杂种牛生产的牛奶、肉产量占全疆牛奶、肉总产量的近45%;占伊犁州牛奶、肉产量的80%以上,由此可见,新疆褐牛是伊犁地区最重要的养殖品种,对全疆草原畜牧业及边疆民族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6]。新疆褐牛成年母牛以及育成公牛的成长发育有关报道较多,但青年母牛的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对新疆褐牛青年母牛体尺与体重及产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新疆褐牛成长发育早期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本试验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定伊犁新褐种牛场的0月龄至24月龄之间的新疆褐牛青年母牛共80头为试验牛,试验牛初生重、出生日期等系谱资料齐全,同舍自由采食,饲养管理条件基本一致。

1.2 测定数据

1.2.1 体尺测量

对试验牛分别在0,6,12,18,24月龄定期测量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以及体重。

1.2.2 产肉性能指标测定

试验牛满24月龄时利用兽用多功能B超仪测定脂肪厚度、眼肌面积、肌肉厚度、肌间脂肪等产肉指标[2]。将牛固定后,在确定最后一个肋骨的位置,并在最后一个肋骨与前面的肋骨之间的位置进行清理并用清油润滑,探头放在指定位置抓图,之后对图片相关部位进行测量。

1.3 数据处理方法[3]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Excel和SPSS 19.0程序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于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对体尺、体重与产肉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体长指数:体斜长/体高×100。体高指数:胸围/体斜长×100。胸围指数:胸围/体高×100。管围指数:管围/体高×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褐牛青年母牛测定体尺体重和产肉指标

2.1.1 体尺指标

新疆褐牛体重体尺测定数据显示(表1),不同试验段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有不同,其中体重在6至12月之间(22.81 kg/月)增重较明显;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均在0至6月龄之间增长较明显(体高4.12 cm/月,体长6.345 cm/月,胸围7.89 cm/月,管围0.68 cm/月)。

表1 新疆褐牛体尺、体重数据 头、kg、cm

2.1.2 产肉指标

测定数据显示24月龄新疆褐牛活体测定产肉指标于脂肪厚度(2.25±0.69)mm,眼肌面积(44.38±6.97)%,肌肉厚度(3.85±0.36)cm,肌间脂肪(3.49±1.03)mm。

2.2 新疆褐牛青年母牛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生长系数差异分析

表2表明,新疆褐牛出生至6月龄之间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最快,与其他月龄段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胸围和管围6~12月龄段与12~18月龄段和18~24月龄段之间的生长系数差异显著(P<0.05),但后2个生长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也可能是新疆褐牛的体重、胸围和管围在0至12月龄之间生长发育快,后期生长速度保持稳定。体高和体长在6~12月龄段、12~18月龄段及18~24月龄段等生长发育阶段均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新疆褐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体尺、体重生长系数 头、kg、cm

2.3 新疆褐牛青年母牛体尺、体重与产肉性能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知,新疆褐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肌肉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与体长、胸围、肌肉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长与胸围、肌肉厚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相关(P<0.05)。胸围与管围和肌肉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指标之间相关均不显著(P>0.05)。

表3 新疆褐牛体尺体重与产肉性能相关系数

3 讨 论

3.1 新疆褐牛青年母牛体长体重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不同家畜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规律性,品种不同、性别不同以及生长环境及季节有不同的,也会存在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6]。目前常用的生长发育规律测定,采取定期称重和测量体尺的方法,体重体尺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7]。本试验中,新疆褐牛青年母牛出生至6月龄之间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最快,与其他月龄段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体重在6至12月之间(22.81 kg/月)增重较明显;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均在0至6月龄之间增长较明显(体高4.12 cm/月,体长6.345 cm/月,胸围7.89 cm/月,管围0.68 cm/月)。古丽帕夏·吐尔逊等[8]研究表明,在0~6月龄间,西门塔尔犊牛体尺、体重平均生长速度快,相对于其它性状,胸围和体重在整个过程发育最快。张同玉[9]报道,6~42月龄内阳原驴各体尺指标的增长趋势仍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增长速度较6月龄前变缓。这些结果均与本研究一致。新疆褐牛在体重、胸围和管围6~12月龄段与12~18月龄段和18~24月龄段之间的生长系数差异显著(P<0.05),但后2个生长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也可能新疆褐牛的体重、胸围和管围在0~12月龄之间生长发育快,后期生长速度保持稳定。

3.2 新疆褐牛青年母牛体尺、体重与产肉指标之间相关性

利用家畜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某些限性性状或晚熟性状的间接或早期选择,已成为家畜育种的重要手段[10,11]。新疆褐牛体尺体重相关性分析可知,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之间相关系数分别0.404,0.644,0.555,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肌肉厚度相关系数0.619,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王丹等[12]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新疆褐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等体尺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蔺宏凯等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体高与十字部高、体斜长、胸深、骸宽间的相关程度为中等及以上[13]。吴锦波研究显示,在三江牛体重与体斜长、胸围、体高、管围、十字部高均表现出了极强的正相关[14]。本试验结果与以上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4 小 结

新疆褐牛在随着月龄的增加,新疆褐牛体尺、体重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肌肉厚度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新疆褐牛体重、体尺指标和产肉性能指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体重、体尺的健康发育直接影响产肉性能,而这些指标在新疆褐牛青年牛时间段的发育比较明显,过了该年龄段就停止发育或发育较慢,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新疆褐牛育成牛的早期饲养管理,是对新疆褐牛形成优秀体格和较高产肉性能不可忽略的环节,早期加强饲养管理是生长发育和增重的保证。

猜你喜欢

管围产肉体尺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Kinect相机的猪弯曲体尺测量算法研究
成年巴特肯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不同品种的后备种猪、头胎种猪和二胎种猪体尺指标相关性研究
品种和胎次对丹系母猪管围的影响
后备母猪和 1胎、2胎母猪体尺相关指标研究
昌台牦牛产肉性能研究
藏鸡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研究
简州大耳羊产肉性能世代选育进展及肉品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