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及其教学实现
——略析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公共精神

2021-08-12○何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关怀

○何 颖

公共精神是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体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公共精神指孕育于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观念,是人们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意识和精神状态,主要包括公共参与精神、公共关怀精神以及公共理性等方面内容。关注学生公共生活的实践,遵循他们成长的基本规律,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法律生活”的格局下,培育公共精神对学生成长非常必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有必要明确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把握当下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思索培育公共精神的路径。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结构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培养“个体德性”,不足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下的优良公民,而“公共德性”的生成和培育才是我们课程承担的重要育人价值。在小学阶段,更为注重的是以公共参与、公共关怀、公共理性等为核心的公共社会生活教育,形成对公共精神目标的追求,以此促成学生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和品德养成。

1.公共参与。

所谓公共参与,指学生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拥有参与权利、管理权利,以公共对话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社区、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中,在民主参与过程中促进公共精神的培育。随着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开放,要引导学生置身班级公共事务、学校公共事务或社区公共事务中,加深对共享、平等、互惠、合作、公正等公共意识的理解与体验,并参与其中。在公共生活中不断践行公共价值,主观上认可,客观行动上遵守执行。公共参与精神一定体现在行动过程中,例如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对于小学生而言,班级、学校的公共参与常有班级民主选举、学生自治、社团自治、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

2.公共关怀。

公共关怀指对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情感认同和积极态度,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他人的关心。在交往生活层面,学生拥有自己的公共交往实践。公共交往中,一方面认识到人的尊严,交往双方彼此平等性的身份;另一方面,关怀弱势群体和他人,杜绝自保或冷漠心态,力戒旁观或拒斥心理。关怀身边的人、物、大自然及地球,体验行为和后果的关系,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尝试站在他人立场、公共立场看待问题,在善举中萌发公共关怀,对公共事务及公共生活给予积极关注、理解。

3.公共理性。

公共理性是一种道德判断力,指如何更恰切地处理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应突出公共利益优先性,倡导利他性道德价值,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理性强调实现公共的善,即在公共生活实践中,如何更恰切地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避免利益平损型或共损型后果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学生在尊重和基于个体的生活基础上,在不断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公共精神虽然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但是需要理性去加以完善,以理性作为支撑。

二、培育公共精神的学习单元构建

公共精神影响公民的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实践进程,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构建与公共精神的昌盛唇齿相依。公共生活随着个人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可以有社会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和班级公共生活等。比如,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单元,设计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三课内容。全单元着眼于班级、学校、社会三维的公共生活,并将公共精神贯穿始终。

1.内容结构的组织化。

正确的公共意识、积极的公共参与、良好的公共理性以及关爱同情的公共关怀是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公共道德。学生的公共意识还相对薄弱,缺乏对公共设施价值的认识,有意、无意地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并不少见。而规则却是一种超越个人私利,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章程,如校规、班规等。在遵守规则上,他们的认识还有许多模糊之处,尤其在具体的、复杂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难以付诸正确的行为。爱他人是现代公共精神中重要的一点,关心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关系和没有关系的人是一门学问。在关心生活的过程和积极的人际互动中怎样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帮人之所急,帮人之所需,是需要学习的。

2.材料呈现的童趣化。

为了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让学生在与教材对话的过程中能够感兴趣地阅读,并通过个体的代入思考,自主建构道德学习,《不说话的“朋友”》一课中,借童趣的拟人化手法,采用自述的方式引入我们的“朋友”——公共设施。通过插图及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教材活化了公园长椅、垃圾桶、村头大喇叭、路灯等公共设施的心声,清晰呈现公共设施所处的位置、作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朋友”的哭诉委屈再一次以拟人化的表达,揭示人类过度使用或刻意破坏公共设施带来的伤害,这是《不说话的“朋友”》中“善待我们的朋友”的部分设计。

3.活动设计的探究化。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除了文本正文引导外,教材中出现了以明线凸显活动样式,几处调查表、想象画、知识窗、相关链接,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脚、动口的机会,着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教材还注重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调查的基本范式:调查对象、调查路径和方法、调查中注意的礼仪、如何填写调查报告等。

三、基于公共精神思考的教学实现

公共精神作为公共价值规范的凝练,应秉承公共性,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强调事实上的“共”,更强调价值取向上的“公”。教学实践中,如何提升对公共对象与事件的识别与表述能力,如何提升对公共问题的观察与评估能力,如何与他人理性表达与合作,如何实现从思维到行动全方位的学习参与,是教师需要探索的现实问题。

1.时事与公共问题。

增强学生关心时事的意识,是公共精神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采用重要或相关的新闻事件来形成自然持续的教学资源,当面对教材中“重阳节老人遭遇爱心井喷”这样的新闻链接时,需要学习者阅读和浏览新闻材料,根据自己的知识对事实进行批判性评价,并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的结果。教材中所列举的信息和不停变换的社会发展之间总有滞后的一段距离,这就需要教师或学生借助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等资源适时引用时事材料缩短这段距离,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理解和适应现实的社会场景。

比如《生活离不开规则》中“守规则要自觉”,教师就可结合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出门戴口罩”的公共规则进行讨论。发生疫情时,周围人不戴口罩怎么办?劝人戴口罩挨骂了怎么办?增强公共参与能力,焕发公共关怀精神,在小小的口罩上体悟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人类的强大与脆弱,由此培育公共理性,力所能及地履行公民义务。

2.运用资料表进行比较和概括。

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比较和概括,资料表是有用的信息组织形式,可以在学习者思考时使用。

资料表运用时,教师需要提示调查方法、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等细节,这样可以养成学生探究性学习最基本的技能,培养以事实为依据的行为习惯和参与社区服务的精神。教学中,首先聚焦中心问题,并提前制定出相关的调查实践的计划。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或小组合作中投身到公共生活,通过看、听、画、记的方式亲历过程。回到课堂上,进行比较和概括,反思与批判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能力。前置性的参与为课堂带来鲜活的素材,而课后延伸性的活动则促进学生与公共生活的对接、真实素养和能力的养成。

3.金字塔形的价值导引。

从公共精神的内在逻辑层次看,呈现出金字塔形特点,第一层次是基础性品质,是把“利己不损人(物)”作为底线价值,在保障自己正当利益的前提下不以侵害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为代价;第二层次是一般性品质,是遵循“利人利己”的平等互惠原则,即增进自己利益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实现;第三层次是理想性品质,是“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利他性价值,个体将“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优先”,甚至采取“损己利人”的行为方式。

教材中《爱心的传递》这个内容就是一种公共关怀。我们积极追求的是平益型(一方受益,另一方未受益也未受损)和共益型(双方利益都得到提升)的公共精神。在特定形势下做出自我牺牲方能成全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关怀,是人性的崇高境界,如抗疫期间那些为了拯救他人于危难之中而献身的凡人英雄们。

公共精神的塑造不可一蹴而就,学生在公共生活中的健康成长更是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关怀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经营战略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辨析
浅论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写作水平途径研究
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展望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