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明《琵琶记》的下场诗

2021-08-11周玉银

美与时代·下 2021年6期

摘  要:高明《琵琶记》的42首下场诗主要由两种形式组成,一种是集诗句、俗语、谚语、佛语而成的集句下场诗,一种是诗人依据各出故事情节和人物身份所作的自创下场诗。《琵琶记》的下场诗在述评剧情、推动情节、抒发情感、营造氛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剧中的一些下场诗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诗句脱离剧情、风格不谐、视角不一等方面。

关键词:《琵琶记》;下场诗;集句诗;自创诗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校级项目“《笠翁十种曲》关目艺术研究”(2020XKT668)阶段性成果。

下场诗是中国古代戏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术语。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中说:“宋元戏文如《张协状元》、《琵琶记》等,在每出戏的末尾,一般由在场角色念诵两句或四句韵语,然后下场,这韵语一般称‘下场诗,也称‘收场诗或‘落场诗。”[1]这些宋元南戏的下场诗,语言直白质朴,多以民间流行的俗语、谚语为主,对于字数和出处也并无讲究。明清时期,传奇戏曲下场诗的创作趋于规范,有的作家自撰下场诗,有的作家集录唐诗为下场诗,“时本多尚集唐”[2]即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明清传奇下场诗的创设情况。在戏曲下场诗的演变过程中,“传奇之祖”《琵琶记》的下场诗备受后人关注,王骥德《曲律》曾说:“落诗,亦惟《琵琶》得体。每折先定下古语二句,却凑二语其前,不惟场下人易晓,亦令优人易记。”[3]王氏给予《琵琶记》下场诗以高度评价,指出了《琵琶记》下场诗集录“古语”的创作方法,并从观众易晓、演员易记方面赞颂其通俗易懂。王骥德的评论为我们全面、深入分析《琵琶记》下场诗指明了方向,本文拟对各出下场诗的生成方式与文学功能进行系统考察,并对其不足之处予以说明。

一、《琵琶记》下场诗的类别与特点

《琵琶记》全剧共有42首下场诗,其中作者创作的下场诗有16首,其余各首则以集录方式生成,包括集名家诗句下场诗15首,引用宋元谚语7首、宋元俗语2首,还有2首引录佛家语。以此就创作方式而言,《琵琶记》下场诗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依据作品内容所作的下场诗,即下场自创诗;一种是集名家诗句、俗语谚语等而成的集句诗,即下场集句诗。

(一)下场自创诗

下场诗的创作必须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下场诗必须与各出的故事情节保持高度一致,能对各出主要内容进行恰当地概括或评述;二是要立足人物形象及其处境,为剧中人创作符合身份特征和具体心境的下场诗句。

《琵琶记》作为一部戏曲经典,它的下场自创诗也确为这方面的典范。作者高明秉持着“优人易记,场下易晓”的总体理念来创作下场诗,相当一部分诗句本色自然,通俗易懂。如“金闺愁配”一出的下场诗:“匹配本自然,何须苦相缠。眼前虽成就,到底也埋怨。”①又如《路途劳顿》下场诗:“哽咽无言对二真,千山万水好艰辛。见说洛阳花似锦,只恐来时不遇春。”这些下场诗皆立足出目剧情,平直晓畅,前者表达了牛小姐的婚姻观念和内在情感,后者抒写了赵五娘寻夫的旅途和忧虑。但是,不容忽略的是,作品中的某些下场诗也富有文采,如“激怒当朝”一出下场诗:“枉把封章奏九重,不如及早便相从。羁縻鸾凤青丝网,牢络鸳鸯碧玉笼。”又如“询衷情”一出下场诗:“雪隐鹭鹚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假如染就干红色,也被傍人讲是非。”这两首下场自创诗文采斐然,是高明戏曲雅致语言的体现。

追求语言的个性化是《琵琶记》下场自创诗的重要特色。李渔《闲情偶寄》指出:“填生旦之词,贵于庄雅,制净丑之曲,务带诙谐。”[4]这就是说戏曲语言应合乎角色声口,生、旦之词要注重高雅,净、丑之词要语带诙谐,这一理念在《琵琶记》下场诗中有鲜明的体现。剧作第三出“牛氏规奴”下场诗云:“(贴)休听枝上子规啼,(丑)闷在停针不语时。(贴)窗外日光弹指过,(合)席前花影坐间移。”贴旦饰扮的牛小姐念诵的下场诗庄重典雅,富有诗意,符合其尊贵身份和知识女性的特征。丫鬟惜春的下场诗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下场诗“闷在停针不语时”浅显通俗,这与其丑脚扮饰的形象相得益彰。与之类似的还有第十四出的下场诗:“(外)枉把封章奏九重,(末丑)不如及早便相从。(合)羁縻鸾凤青丝网,牢络鸳鸯碧玉笼。”外脚牛丞相的语言庄重雅致,末、丑两位媒婆的语言较为口语化,俚俗诙谐。

(二)下场集句诗

集句诗,即集录他人诗句而成的新诗。集句创作颇为不易,《文体明辨序说》有云:“按集句诗者,杂集古句以成诗也。……盖必博学强识,融会贯通,如出一手,然后为工。若牵合附会,意不相贯,则不足以语此矣。”[5]因此,要想创作一首精彩的集句诗,需要作者饱读诗书,拥有较高的文采。作者高明从多种途径集录下场诗,通过整理、归纳《琵琶记》下场集句诗的引用类型和集句体式可以发现,其26首集句诗可以分为集诗句、集谚语俗语、集佛语三类。

首先是集诗句。在古典戏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批文人的加入,戏曲作品的典雅化程度逐漸提高,最终形成了雅、俗兼备的风格。宋元南戏的下场诗大都保持着“本色”当行的面貌,但在雅致风向的驱动下,那些通过引录之法形成的集句诗呈现出一定的文雅化特色。高明有时直接引用前人诗句,如第三十七出“书馆悲逢”的下场诗“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即出自晏几道《鹧鸪天》词作,用来表现蔡伯喈、赵五娘相见时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有时根据剧情对引录之作稍作修改,如第三十五出“两贤相遘”的下场诗:“无限心中不平事,几番清话又成空。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前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涉的《重过文上人院》:“无限心中不平事,一宵清话又成空。”高明根据剧情将“一宵”改为“几番”。后两句则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答微之》:“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6]307高明巧妙地改变了所引诗句的顺序,并将“两叶”改为“一叶”,写出了五娘如大海中的浮萍般漂泊,孤苦无依。有的时候,高明袭取所引诗句的语义,对诗句本身进行大幅度修改,如该剧第二十六出“拐儿绐误”下场诗有云:“凭伊千里寄佳音,说尽离人一片心。须知相别经多载,方信家书抵万金。”诗中“千里寄佳音”改自唐代《秋思》“欲作家书意万重”,“方信家书抵万金”则出自唐代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240,新组而成的这首下场诗抒发了蔡伯喈思家念亲的伤感之情。

其次是集俗语谚语。作为戏曲重要组成部分的下场诗,其中也出现了俗语、谚语,这些广为流传的语言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特定的戏曲内涵,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例如第二出“高堂称寿”的下场诗:“逢时对景且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贵,一家安乐值钱多。”前两句是作者依据剧情创作的诗句,后两句则为民间谚语,意指钱财虽多,也比不上阖家欢乐。在本出中,蔡父以“人生须要忠孝两全”命令蔡伯喈赴试,而蔡伯喈心中却遵循“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孝道思想。高明引用此句谚语,并让生旦合唱,以此传达他们合家团聚的心愿。这句谚语也颇为剧作家所重,《刘弘嫁婢》杂剧一折卜儿上场诗云:“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6]44《窦娥冤》《倩女离魂》中也均有此句。

最后是集佛语。在《琵琶记》的下场集句诗中,集佛语的诗句相较于其他两类甚少,仅有第十三出和第二十三出的下场诗是引自佛家用语。例如,第十三出“官媒议婚”的下场诗:“君王诏旨不想从,明日应须奏九重。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前两句为作者自创诗句,概括本出戏的主要内容,后两句出自《翻译名义集回·释十二支》:“(僧)肇曰前缘相生,也因;现相助成,缘也。”佛教认为一切事情均有因果,前者逝去,后者生起,循环往复,没有间断,所以这句佛语便由此而来。同时引录佛家用语的还有第二十三出“待尝汤药”的下场诗:“正是药医不死病,果然佛度有缘人。”

二、《琵琶记》下场诗的作用

下场诗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作品中具有特定的作用,这使其与古典诗词显著地区分开来。约略而言,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述评剧情,推动情节

大体而言,《琵琶记》的下场诗都与对应出目的故事情节有关,起到了概括内容、评论剧情的作用。例如第十四出“激怒当朝”的下场诗:“枉把封章奏九重,不如及早便相从。羁縻鸾凤青丝网,牢络鸳鸯碧玉笼。”该诗述说蔡伯喈辞婚无果之事,“枉”“不如”“羁縻”“笼络”诸语写出了蔡伯喈的抗争无力与婚姻情况。又如第五出“南浦嘱别”下场诗:“才斟别酒泪先流,郎上孤舟妾倚楼。片帆渐远皆回首,一种相思两处愁。”诗作蕴含着无限的哀愁,写出了蔡伯喈、赵五娘新婚不久被迫分离的情形,可谓本出情节的综括。

《琵琶记》的下场诗不仅具有述评剧情的作用,有的还起到了设置悬念、预示情节的作用。如第三十二出“路途劳顿”的下场诗:“哽咽无言对二真,千山万水好艰辛。见说洛阳花似锦,只恐来时不遇春。”五娘安葬好公婆后,便踏上了进京寻夫的道路。一路上困难重重,苦不堪言,既盼望早日到达京城寻得夫君,又害怕伯喈见她现在的憔容,不易相认。诗作的后两句:“见说洛阳花似锦,只恐来时不遇春”,表面上写难见洛阳的繁华,实则是暗示五娘对与伯喈的相认充满了担忧。此处的两句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示情节的作用,为下文五娘通过真容题诗打动伯喈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二)抒发情感,营造氛围

高明《琵琶记》包含诸多悲情场次,其下場诗在营造悲剧氛围方面相对显著。作品第九出“临妆感叹”下场诗有云:“回首高堂日已斜,游人何事在天涯?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本首下场诗以赵五娘的独唱为主,诗的前两句写她感叹父母年事已高,而丈夫又音信皆无;诗的后两句写她叹息青春易逝,朱颜非故。整首诗与本出“临妆感叹”在情感格调方面保持一致,唱出了赵五娘的凄苦与思念,给剧情增加了悲剧色彩。

再如第二十一出“糟糠自厌”的下场诗:“只为无钱送老娘,须知此事有商量。归家不敢高声哭,惟恐猿闻也断肠。”“糟糠自厌”一出历来是《琵琶记》中最感人的一场戏。伯喈离乡赴试,家乡却遭遇饥荒,五娘变卖自己的嫁妆换来粮食以供养公婆,而自己却躲在一旁偷食糟糠。之后公婆发现真相,痛不欲生,不久婆婆便撒手人寰,公公也病倒了。赵五娘不得不独自面对极其悲惨的生活,更惨的是不仅不能痛哭,而且要笑颜面对病榻上的公公。本出下场诗即写出了赵五娘生活困顿和孤苦无依,其建构的悲剧氛围令人唏嘘。

三、《琵琶记》下场诗的不足

大体而言,《琵琶记》下场诗很好地概述、评论乃至推动了故事情节,契合作品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然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琵琶记》下场诗在细节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若干下场诗与剧情不能完全契合。《琵琶记》下场诗与戏曲情节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或综括,或评述。令人遗憾的是,《琵琶记》中的一些下场诗句溢出了剧情。以“代偿汤药”一出的下场诗而言,前两句“公公病里莫生嗔,员外宽心保自身”紧扣剧情,后两句“正是药医不死病,果然佛度有缘人”则与本出故事情节的关系不那么显著了。如果说“正是药医不死病”还与赵五娘侍奉公公吃药有关,但“果然佛度有缘人”实在与本出情节联系不上。

二是下场诗风格不统一。比如《张公遇使》写李旺(净)前来迎接蔡伯喈的父母、妻子,路上恰遇张太公(末),两人谈论蔡家的生活。本出下场诗由末脚、丑脚念诵,其内容为:“双亲死了已无依,今日回来也是迟。夜静水深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前两句为作者根据剧情创作,通俗易懂,适宜末脚声口。“夜静水深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化用了唐代诗人德诚的诗句,这两句文辞典雅的诗句与前两句风格殊异,并不宜出自丑脚之口。

三是一些下场诗的创设视角存在问题,这在《副末开场》下场诗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副末开场是南戏、传奇作品的开场范式,该出末脚念到:“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有贞有烈赵真女,全忠全孝蔡伯喈。”此四句可以视为一首颇为特殊的下场诗,作者以“富”“贵”诠释牛丞相,以“仁”“义”评价张广才,以“贞”“烈”定义赵五娘,以“忠”“孝”论定蔡伯喈。审视四句,我们会发现首句“极富极贵牛丞相”显得格格不入。一方面,作者以“牛丞相”入诗不能不令人质疑,因为我们实在找不到弃置文本中更为重要的牛小姐的原因。另一方面,后三句诗句瞩目于蔡伯喈、赵五娘、张广才三人的品质,而诠释牛丞相的“富”“贵”则与此完全不同。

注释:

①高明.琵琶记[C]//毛晋.六十种曲(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文中所引《琵琶记》的下场诗均出自此书)

参考文献:

[1]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0.

[2]孔尚仁.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桃花扇凡例13.

[3]王骥德.曲律[C]//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42.

[4]李渔.闲情偶寄[M]//李渔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3.

[5]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11.

[6]黄竹三,冯俊杰.六十种曲评注(第一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周玉银,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李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