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仲景“可”与“不可”篇章节命名考*

2021-08-11姚鑫黄作阵

中医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汤证证治伤寒论

姚鑫,黄作阵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

一部著作的章节命名体现着编书者对此书内容的理解与写作的目的,是对章节内容的精华总结,亦是考察该书最直观的信息。《伤寒论》在不同时期的辗转传抄中,每经编录,篇幅改易,如《伤寒论》序曰:“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1]。”因此,考察其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章节命名,对我们了解该书的流传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论》经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林亿、孙奇校勘以后,其内容体例至今均无较大变化,称为定本。而在东汉末年至北宋初年这800余年中,《伤寒论》传本歧出,史志著录忽此忽彼,差异较大。因此,我们选取北宋以前的5种古传本,对其章节命名作出对比分析。因《脉经》卷七保存的伤寒条文只有“可”与“不可”篇,并无“三阴三阳”篇的内容,我们亦以诸版本“可”与“不可”篇的命名形式进行对比研究。

为叙述方便,我们以“不可发汗”一节为例,探讨章节的命名问题,见表1。

表1 5种古传本章节命名表

1 《脉经》卷七“病某某证”

“病某某证”条文的一般形式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若恶寒,属桂枝汤证[2]。”又如:“阳明病,谵语,有潮热,而反不能食者,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坚耳,属承气汤证[2]。”其体现出的条文内涵是,先确定病名,如“太阳病”“阳明病”“伤寒”等,接下来描述病症,如“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谵语,潮热,不能食,有燥屎”等,最后总结为具体的“属某某汤证”,如“属桂枝汤证”“属承气汤证”等。

《脉经》卷七中,“属某某汤证”这一概念广泛使用,已然约定成俗,有时又写作“属某某汤”,系为“属某某汤证”的省文。由于二者意义相同,并不会造成误读,因此,亦可能是传抄过程中部分条文脱落“证”字,但其含义仍然在强调“某某病”属“某某证”。如“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属大柴胡汤”[2],应为“属大柴胡汤证”;又如“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属葛根加半夏汤”[2],应为“属葛根汤证”。事实上,《伤寒论》中“某某汤证”已经成为特定的用法,如“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之“桂枝证”[2],实为“桂枝汤证”“汤”字乃省文也,又如“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之“柴胡证”[2],实为“柴胡汤证”。此外,“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2]都明确指出“柴胡汤证”。

进一步考察不同版本,我们发现,“属某某汤证”出现了另一种表达形式“宜某某汤”,如《脉经》卷七载:“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2]。”《金匮玉函经》曰:“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3]。”又如《脉经》卷七载:“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2]。”宋本《伤寒论》曰:“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汤、承气汤[1]。”此类改动约10处,数量较多,二者意义完全相同,并无过分解读的必要。

因此,“属某某汤证”“属某某汤”“宜某某汤”三者意义相同,是辗转传抄中形成的不同指示用语,与“某某汤证”一样皆在凸显“证”的重要意义。《黄帝内经》中“证”字使用得极少,《灵枢经》中并无“证”字,《素问》中也仅有一个“证”字。而到了张仲景时期,“证”已经被推崇备至。《脉经》卷七“可”与“不可”篇编排的形式亦是“病某某证”,有别于“某某脉证”,欲明白这种变化,我们接下来进一步分析。

2 《金匮玉函经》“辨某某病形证治”

《金匮玉函经》“可”与“不可”篇章节命名的形式为“辨某某病形证治”,如“辨不可发汗病形证治第十三”“辨可发汗病形证治第十四”等,与《脉经》卷七存在较大差异。

至于为何会出现“辨某某”,而不再是《脉经》卷七“病某某”的命名形式,我们认为这与南北朝时期《辨伤寒》的出现有关。钱超尘先生指出:“仲景《伤寒杂病论》在晋代已经分化为《辨伤寒》九卷及《杂病方》八卷之目[4]。”如陈延之《小品方》引证的医书目录即有:“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而世上不啻九卷,未测定九卷,今且以目录为正[5]。”又如《隋书·经籍志·医方类》注:“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亡[6]。”那么,由《脉经》卷七之“病某某”转变成《金匮玉函经》之“辨某某”,很可能受到此时期“辨伤寒”出现的影响。章节命名的转变,与《辨伤寒》的出现发生在同一时期,二者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

至于为何出现了“某某病形证治”这种命名形式,其核心是关于“形证”的出现。《金匮玉函经》中没有“症状”一词,而用“形”或“证”表示“症状”,如“若其形如疟状,一日再发,汗出便解,与桂枝二麻黄一汤[3]。”又如“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3]。”又如“其形相象,根本异源[3]。”“形”就是“症状”,即“证”。又如“形脉多不同,此愈非法治,但医所当慎,妄犯伤荣卫”[3]中,“形脉”即“证脉”。因此,《金匮玉函经》之“形证”与《脉经》卷七之“证”意义相同,“形证”应当属于同义复用词语,同义复用的一个重要语用功能是增强表达的力量和增加强调的作用[7]。从词义学的角度来看,由早期的单字表词义,到复用词语,再发展到复合字表词义是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3 淳化本《伤寒论》“辨某某形证”

淳化本《伤寒论》“可”与“不可”篇章节命名的形式为“辨某某形证”,如“辨可发汗形证”“辨不可发汗形证”等,与《脉经》卷七存在较大差异,而与《金匮玉函经》则十分相似。钱超尘先生曾明确指出:“淳化本《伤寒论》是可以确切考证出来的流行于六朝时期的古本《伤寒论》[7]。”淳化本《伤寒论》与《金匮玉函经》成书时代接近,二者目录的命名亦十分接近,“辨某某形证”是南北朝时期章节命名的特征之一。

与其他传本相比,淳化本《伤寒论》疏于雠校,不利于流传和研习,但也因如此,保存了较多古传本的原貌,对于我们借助文本发生学探讨版本关系提供了较多线索。在淳化本《伤寒论》[8]“辨病不可火形证”一节中,辨字后多出一“病”字,显得格外特殊,校勘者以衍文为由,将“病”字径删。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是六朝抄书者在将《脉经》卷七“病不可火证”改为“辨不可火形证”过程中的漏改,而成“辨病不可火形证”,并非纯粹衍文。由此,我们亦可看到,在南北朝时期,《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离析为《辨伤寒》九卷与《杂病方》八卷的过程中,“辨”字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可”与“不可”诸篇亦由原来的“病某某证”转变为“辨某某形证”或“辨某某病形证治”。由于淳化本《伤寒论》“可”与“不可”篇的章节命名接近于《金匮玉函经》,我们暂将其归入“辨某某病形证治”的命名形式中。

4 唐本《伤寒论》“忌宜”

唐本《伤寒论》比较特殊,其章节是以“忌某某”“宜某某”的形式命名,如“忌发汗第一”“宜发汗第二”“忌吐第三”“宜吐第四”等,与《脉经》卷七、《金匮玉函经》等皆不相似。这是由于孙思邈对“可”与“不可”篇的章节命名做出了修改所致。

同时,对《脉经》卷七、《金匮玉函经》等版本中的“不可”,孙思邈几乎都改为了“忌”,如《脉经》卷七载:“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其汗[2]。”唐本《伤寒论》载:“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忌发其汗[9]。”又如《金匮玉函经》“咽喉干燥者,不可发其汗[3]。”唐本《伤寒论》载:“咽喉干燥者,忌发其汗[9]。”对《脉经》卷七、《金匮玉函经》等版本中的“可”或“当”字,孙思邈多数都改为了“宜”字,如《脉经》卷七:“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为未解,可发其汗[2]。”唐本《伤寒论》载:“阳明病,其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者,表为未解,宜发其汗[9]。”又如《脉经》卷七载:“少阴病,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当遂吐之[2]。”唐本《伤寒论》载:“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宜吐之[9]。”在整部《千金翼方》中“忌”字出现了199次,“宜”字出现了254次[10];唐本《伤寒论》中“忌”字出29次,“宜”字出现110次,系孙思邈作出的大量调整。然而孙思邈对“可”与“不可”章节的命名作出的调整,却并未在后世引起较大影响。

5 宋本《伤寒论》“辨某某病脉证并治”

宋本《伤寒论》“可”与“不可”篇章节命名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金匮玉函经》,为“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的形式,如“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等。林亿等人在校订《金匮玉函经》序文中说:“《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3]。”宋本《伤寒论》与《金匮玉函经》为同一祖本,亦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因此,其篇章的命名亦理应与《金匮玉函经》相近。相比之下,诸多文献学者都认定《金匮玉函经》为更早的古传本[11]。

宋本《伤寒论》与《金匮玉函经》章节命名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形证”改为了“脉证”。通过书中大量论脉以及脉证结合的条文来看,“脉证”的命名方式似乎更为合理,而且《伤寒论》中即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论述[1]。由“形证”发展为“脉证”,亦体现了脉诊地位的上升。现今伤寒学中反复强调的“脉证并治”,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宋本《伤寒论》章节命名的影响。虽然如此,在“可与不可”篇,“形证”亦有其可取之处,如“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1]等一部分条文并无对脉诊的描述,此时“形证”则更为合理。

6 结语

不同时期不同传本的“可与不可”篇章节命名不尽相同,这些不同时期的命名大致经历了从“病某某证”到“辨某某病形证治”再到“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这3个主要阶段,从“病某某”到“辨某某”的转变,可能受到南北朝时期《伤寒杂病论》离析出《辨伤寒》的影响。“证”与“形证”意义相同,由单字“证”表词义发展为同义复用词语“形证”表词义,最后,随着脉诊地位的凸显而上升到“脉证”。“属某某汤证”“属某某证”“宜某某汤”三者意义相同,是辗转传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式的指示用语,三者与“某某汤证”一样皆在凸显“证”的重要意义。孙思邈将唐本《伤寒论》“可”与“不可”篇章节命名调整为“忌宜”的形式,又将“不可”二字改为“忌”字,将部分“可”或“当”字改为“宜”字,但并未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淳化本《伤寒论》“可”与“不可”篇的章节命名与《金匮玉函经》为同一系统,宋本《伤寒论》的章节命名继承《金匮玉函经》而来。

猜你喜欢

汤证证治伤寒论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基于系统生物学比较温病“辛凉三剂”方证的病理机制差异*
《伤寒论》实为115方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伤寒论》“热利三证”浅谈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伤寒论》烦躁症治探析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