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021-08-10周鹤朱金凤

种子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水稻影响

周鹤 朱金凤

摘    要:稻米品质会受水稻栽培技术的影响,因而需在各地区农业发展阶段引起重视,把握稻米农作物种植与生长要求,保证水稻栽培技术措施的合理、科学,以实际效果说明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同时,借助水稻栽培技术可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及稻米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稻米品质;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6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阶段,应注重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与应用。在稻米农作物种植中应用了水稻栽培技术,通过应用水稻栽培技术,有助于提升稻米产量与质量,从而达到预期发展目标。

1   插秧技术

1.1   播种

水稻生长周期通常是100~180 d,其中,幼穗分化到成熟约65 d,其他时间则是生长期,影响着水稻生长,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播种时间、密度等因素,也会对稻米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

例如自然因素影响。现就某地区9—10月的自然光照、温度数据展开分析,2017年9月的平均温度为23.4 ℃、最高温度27.6 ℃、最低温度20.1 ℃,日照時数196.5 d;10月的平均温度为18.7 ℃、最高温度为23.4 ℃、最低温度14.6 ℃,日照时数188.9 d。2018年9月的平均温度为24.1 ℃、最高温度27.9 ℃、最低温度20.8 ℃,日照时数为166.2 d;10月的平均温度为20.0 ℃、最高温度22.7 ℃、最低温度17.8 ℃,日照时数76.5 d。2019年9月的平均温度23.8 ℃、最高温度27.5 ℃、最低温度21.0 ℃,日照时数127.8 d;10月的平均温度为18.1 ℃、最高温度22.1 ℃、最低温度15.1 ℃,日照时数156.4 d。工作人员需结合各地区自然温度与日照情况明确种植时间,要适当进行灌溉、排水工作等。

此外,在播种期间也需考虑种植密度,因种植密度过大会降低种植区内水稻对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会因农作物在生长阶段没有充足的营养而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而种植密度适宜,则可保证水稻农作物的光照范围,帮助农作物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稻米品质。

1.2   插秧

稻米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插秧密度及方式。从插秧角度分析,需控制插秧密度,生产中往往会因插秧密度过大而间距过小,无法保证每株稻苗均能接受充足光照,因光照不足无法完成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稻米品质[2]。因此,还需合理选择插秧方式,主要分析了手插秧与机插秧两种方式。

其一,手插秧,属于最原始的插秧方式,插秧核心是插秧深度,通常情况下控制在5 cm以内,也有7 cm深度的,需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择。基于此条件下,再探究水稻土质、硬度等,如果土壤过软,无法保证插秧深度,会出现秧苗重量较轻而下沉的情况,导致深度超过5 cm,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如果土壤过硬,会出现飘苗现象。在插秧阶段还需使用专业技巧,用两个手指接触地面,但不向下插而是横贴,既能控制插秧深度,又不会出现飘苗现象。

其二,机插秧,整体实施较简单、方便、快捷,工作效率较高。同时,机插秧可保证出苗率与均匀性。只需在插秧前结合稻田实际情况,在四周预留机械宽度,遵循“由里到外”的插秧原则。

以某地区手插秧与机插秧基本苗、高峰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017年手插秧基本苗12.3万株/667 m2、高峰苗55.8万株/667 m2;机插秧基本苗8.6万株/667 m2、高峰苗35.5万株/667 m2;2018年手插秧基本苗达11.7万株/667 m2、高峰苗46.0万株/667 m2;机插秧基本苗8.5万株/667 m2、高峰苗31.9万株/667 m2;2019年手插秧基本苗达16.0万株/667 m2、高峰苗达到62.2万株/667 m2;机插秧基本苗8.4万株/667 m2、高峰苗35.6万株/667 m2。结合具体信息数据了解到手插秧与机插秧基本苗均偏高,但手插秧的高峰苗较高,极易引发病虫害,建议该地区选择机插秧方式。

2   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对稻米产量、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需重视水稻各生长阶段营养元素的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碳、氢、氧元素影响水稻淀粉、纤维等组成元素。而碳、氢、氧元素的主要来源是土壤,需确保土壤中各类营养物质的充足,并由肥料进行相应的补充,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肥料主要包括化学肥料、有机肥料。

化学肥料是借助工业手段把各类营养元素进行提取、合成的新肥料,主要是在农作物生长阶段起到相应的补充作用。补充的前提是有机肥料中元素含量受限,在后续应用中需借助化学肥料进行补充,主要是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因化学肥料类型不同,对水稻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不同。依据水稻生长要求,氮肥是必不可少的肥料,能降低稻米胶稠度[3];而适当增加磷肥,可避免水稻倒伏;借助钾肥增加稻米蛋白质;其他营养元素相配合,提高稻米品质与出米率。

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动物排泄物、植物发酵后有机物等领域。而在农业中施用有机肥料,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甚至是逐渐取缔化学农药,降低病虫害发病率,重点解决稻米农药残留问题,为人们生命安全提供良好基础保障。

例如,在水稻种植阶段控制底肥与肥料总量比例为8∶10,以有机肥料为底肥,更有助于提高稻米口感。因水稻农作物生长阶段可快速、充分吸收有机肥料,吸收充足的营养成分,从而确保水稻产量与质量。

3   除草技术

田地里杂草会与水稻农作物争夺营养成分,不仅会影响到水稻农作物生长情况,而且会影响稻米品质,造成水稻减产、质量降低。同时,水稻田中的杂草类别较多,而且生命力较旺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生存能力,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与水分,甚至还会吸收水稻农作物的营养元素[4-5]。为保证稻米品质,还需彻底消除杂草,选择适合的除草方式。建议选择药剂除草与稻田还草方式。

3.1   药剂除草

以除草药剂为主,在水稻种子播种前或播种后使用。例如本田除草剂,需与丁草胺配比使用,标准使用量0.1 kg/700 m2,有效期35 d。此外,还可结合除草要求,与草克星可湿性粉剂配比应用。对比丁草胺与草克星可湿性粉剂应用效果,后者无法保证杂草完全消除,在稻米中会有药物残留,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因此,建议选择本田除草剂与丁草胺配比使用,既保证除草效果,又不影响稻米品质。

3.2   稻田还草

在稻田間铺设稻草,使得杂草光照减少,光合作用降低,控制杂草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保证水稻充分吸收营养元素,满足水稻农作物的生长要求。此外,稻草通过发酵处理能产生腐殖质,是水稻农作物生长中重要的肥料,既能合理清除稻田杂草,又能提高稻米品质。

4   灌溉技术

灌溉技术,影响着稻田水质、水量。

依据稻田土壤湿润程度,可选择适合的灌溉方法,既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浪费,又能促进水稻农作物吸收营养物质。

同时,灌溉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更注重水量,依据水稻农作物各阶段的生长情况,保证稻田土壤中水分的充足,满足水稻农作物生长需求。尤其在秧苗期,因水稻根系有充足水分,此阶段无法再对稻田进行灌溉,待插秧后3 d左右,检测土壤湿润度再适当灌溉,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有利条件[6-8]。而在分蘖期要注重稻田土壤湿润度,此阶段是水稻根系快速发育的重要时期,灌溉工作极其重要,需控制水量,保证水稻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5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会降低水稻产量、质量,也成为稻米品质提升的阻碍性因素之一。而水稻农作物生长阶段极易发生病虫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稻米品质降低。对此,还需借助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大防控力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   结语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从5个方面探究,分别是插秧技术、施肥技术、除草技术、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结合不同技术掌握稻米品质降低的影响因素,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从根本上管控与解决各类问题,促进水稻农作物健康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 1 ] 傅谢生,谢李珍.探究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8,32(9):84.

[ 2 ] 葛晓阳.分析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8,42(19):97.

[ 3 ] 马细敏,廖达成,黄维.解读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9,6(1):15.

[ 4 ] 肖丽艳.浅谈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农家致富顾问,2019,3(11):27.

[ 5 ] 范超跃,谢国强,熊丰裕,等.试论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8,68(22):53.

[ 6 ] 谢士栋,夏咏,梁彬.浅析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机化,2019(9):5.

[ 7 ] 蒋助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种子科技,2020,38(9):22-23.

[ 8 ] 植文观,李寿导,聂晓年.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0(2):51-52.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水稻影响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