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保山市玉米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建成效

2021-08-10谢志坚孟静娇刘婷婷杨建国

种子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谢志坚 孟静娇 刘婷婷 杨建国

摘    要:为加快保山市玉米新品种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保障玉米增产增收的同时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集成推广绿色优质高效适用技术,确保保山市粮食安全及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保山市玉米产业的优势及不足,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隆阳区和施甸县实施了玉米绿色优质高效创建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玉米;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3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玉米是保山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20年保山市玉米种植面积10.78万 hm2,平均产量6 589.5 kg/hm2,总产量71.13万 t。玉米产量的高低,对保山市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保山市还是畜牧业生产大市,2020年保山市的施甸、隆阳、腾冲及昌宁等县区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对玉米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增长的畜牧业用粮需求,长期依靠外调或进口解决,尤其是2019年草地贪夜蛾为害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发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饲料价格,更增加了养殖成本及风险,不利于畜牧业健康发展。因此,玉米产业的发展对全市经济持续增长意义重大。

1   背景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的低纬高原,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 m、最高海拔3 780 m,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保山市境内从海拔700 m的河谷到2 300 m的高山均有玉米种植,但全市玉米种植区域75%分布在海拔1 700 m以上的山区和半山区,基础设施薄弱,绝大部分地块无灌溉条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且在玉米生育期内旱涝灾害发生频繁。由于生态环境复杂,玉米生产中存在栽培水平参差不齐、良种缺乏、病害发生严重等现象。保山市玉米生产水平与省内尤其国内玉米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耕地面积无法拓展的前提下,通过实施玉米绿色优质高效创建项目,建设玉米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大面积推广抗病、高产玉米新品种及绿色、优质、高效配套集成技术,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意义重大[1]。

2   目标及任务

在隆阳区板桥镇及西邑乡建设绿色优质高效普通玉米核心示范基地共40 hm2,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100%,化肥施用量较常规减少2%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以上,产量增加3%以上,示范带动面积667 hm2,产量增加2%以上。在隆阳区板桥镇和施甸县太平镇各建设节本高效技术展示区一个,开展高产优质绿色栽培技术相关试验研究,开展优质新品种选育、引种、鉴定、展示及示范等工作,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提纯及保存工作,以及玉米病害抗性鉴定相关试验。

3   措施

3.1   保障措施

绿色优质高效创建对解决保山市玉米供求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项目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成员为保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负责对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为玉米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小组,成员为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米研究室团队、施甸县太平镇农科站、隆阳区西邑乡及板桥镇农科站等相关人员。负责项目计划制订和实施,提供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物资供应,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与会计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规范了项目资金的运作,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2   技术措施

3.2.1   选择良种

针对项目区玉米病害发生严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保玉16号、保玉17号、保玉18号等高产抗病品种,抗玉米灰斑病、大斑病和锈病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防治病害,能够节省防治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及污染,降低发病导致产量损失的风险。

3.2.2   栽培措施

结合样板区土壤肥力条件及农户种植习惯,于4月中旬至下旬整地理墒,在翻耕的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500 kg/667 m2,可将有机肥均匀地混施在土壤耕作层,深耕25~35 cm,行距1.0 m开墒,在墒面施用玉米专用控释肥40 kg/667 m2,施肥后覆土平整墒面,核心示范区结合生物可降解技术,塘距为0.3 m,双株留苗,密度为4 000株/667 m2,因2020年有效降水较往年迟,5月26—29日雨后統一湿墒拉线播种,每塘播种3粒,间苗时每塘留壮苗两株。

3.2.3   草害防治

采用芽前封闭除草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玉米苗期田间杂草生长,在玉米播种后用乙草胺和莠去津2∶3混剂2 000倍液喷雾除草效果较好。苗期3~4片叶时用硝基磺草酮2 000倍液或硝磺锈去津3 000倍液喷雾,喷雾时应选择无风的晴天,在喷头上加装防护罩,尽量压低喷头,避免喷施不当从而产生药害。

3.2.4   喷施健壮素

针对玉米生长后期植株高大遇大风天气容易倒伏的情况,喷施矮丰可显著降低玉米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玉米群体质量,显著增加产量。具体方法是玉米8~10叶完全展开时,用25 mL/667 m2矮丰兑水30 kg进行全株喷雾,着重喷喇叭口,切记不可重复喷。

3.2.5   施用玉米缓释肥

采用的玉米缓释肥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由于其采用包膜技术,能够使肥料养分释放速度与作物生长周期对肥料的需求相吻合,最大限度地提升肥料利用率,在减少施肥次数和用量的同时,肥效在玉米生育期内缓慢有效地释放。一定要确保种肥隔离,防止烧苗,在间苗后,除部分涝旱灾害造成的弱苗追施少量氮肥外,正常幼苗不再进行追肥,省工省时,并能提高玉米单产及改善农产品品质,针对玉米生育期内出现的其他施肥问题,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解决。

3.2.6   草地贪夜蛾防治

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保山市以来,其为害面积逐年上升。鉴于草地贪夜蛾强大的繁殖力、迁飞力和为害力,为保证样板区顺利实施,在广泛发动农民监测预警的同时,利用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积极向农户宣传草地贪夜蛾的危害,6月27日—8月10日间共组织样板区农户喷施甲维盐+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等药物防治草地贪夜蛾3次,同时使用性诱捕器捕杀雄性成虫,将虫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3.2.7   其他虫害防治

地老虎为害期主要在玉米苗期,可选用3%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的为害主要集中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可采用8%吡虫啉乳液2 000倍液喷雾防治。螟虫防治重点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3%辛硫磷颗粒拌土放入喇叭口内,用量为500 g/667 m2,待玉米抽穗后,可用1%甲维盐高氯乳液2 000倍液直接喷雾防治。

3.2.8   适时收获

不同的品种成熟期有所不同,收获期的确定可依据以下特征,大部分的植株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籽粒乳线基本消失或基部黑层出现。收获及晾晒要及时,避免后期多雨,或其他灾害造成产量损失。

3.3   宣传及培训

4—9月举办整地理墒、控释肥施用、规格播种、中耕管理及草地贪夜蛾防治等技术培训共16期,培训农户及科技人员72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 000份;10月份组织基层农技人员、种子经销户、村组干部、示范户共计96人次进行新品种现场观摩,培训效果较好。

4   项目取得的成效

4.1   经济效益

10月上旬邀请保山市栽培、植保、种子及土壤肥料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项目验收组,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对该项目复测验收。根据复测验收结果,项目验收组认定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测产结果真实可靠,合计707 hm2玉米绿色优质高效创建项目,加权平均单产9 367.5 kg,合计总产662.59万 kg,比2020年当地平均玉米单产8 601.0 kg增加766.5 kg,合計增加粮食产量54.95万 kg。按照目前市场价2.4元/kg计算,增加产值131.90万元。由于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控释肥和病虫害联防联控技术,减少化肥投入300元/hm2、农药投入105元/hm2,合计节约成本28.64万元,超计划完成了任务指标。

4.2   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新增粮食总量54.95万 kg,通过推广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抗病高产良种、生物降解、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治等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模式,在提高示范区农户收入的同时,促进保山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山区老百姓脱贫步伐。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但提高了农户的种田积极性,扩大了抗病良种的覆盖面,而且提升了保山市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的服务水平。通过开展试验、示范筛选鉴定出的云瑞152、田单3号、保19号等品种,为保山市玉米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4.3   生态效益

项目区推广高产抗病新品种,采用草地贪夜蛾联防联控技术,减少了农药投入,推广测土配方玉米专用控释肥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有效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对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 1 ] 邵思全,李琰聪.大面积保玉系列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措施及效益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2):38-42.

猜你喜欢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