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百年探索:理论创新和基本经验

2021-08-09王国斌张凯月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

王国斌 张凯月

[摘要]民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词语,民生建设更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历经民主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与困难并存、改革开放以来的飞跃前行以及新时代以来的跨步迈进四个阶段。百年来民生的具体实践推动着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同时积累了关于民生建设的丰富经验。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生建设必须有效地继承先辈关于民生建设的丰富经验,对当下民生建设进行创新性再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百年探索  民生建设  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21)01-0001-06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1.01.001

党的民生建设是党的基本所在,决定党前进的方向,更是社会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键。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無不表明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建设的理论不断创新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及质量,大幅增进民生福祉。简言之,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党的民生建设基本就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关于党的民生建设这一主题,学术界很早就已经开始探讨。总体而言,学术界对党的民生建设的角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大多数学者仅仅局限于对大政方针的探讨,未能真正贴近民生建设。第二,大多数学者只是将西方的社会保障理念与中国民生建设进行嫁接,未能从本土国情出发。通过对当下已有成果的解读,对理解党的民生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但关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研究成果仍然比较缺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一直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形成了丰富的民生建设理论和卓有成效的现实经验。可以说,对百年来党的民生建设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及未来民生社会的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百年间党的民生建设横贯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始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回顾党的百年民生建设历程,对于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远的现实价值。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党的民生建设具有四个阶段性的基本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生建设初步探索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把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作为党毕生的理念追求,并用近百年的实践证明了“共产党人是主张改善民生的”[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2]。原文中“工人阶级”“社会阶级”“无产阶级”等词共出现6次,直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打破阶级对人民的限制以及实现改善民生的基本目的。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要“制定关于工人和农人以及妇女的法律”[3]。宣言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整体追求已经相当明确,就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其方式已经开始涉及政治权利的获得以及男女平等相关领域。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民生建设与反帝反封建斗争紧密结合,把民生的实际生活状况作为革命的前提。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应当注意的问题。”[4]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日益萧条,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减租减息的措施,对民生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正式实施使得民生建设的初期探索逐步有了清晰的方向。总体而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其基本宗旨已经确定,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百年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初心所在。

(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党的民生建设发展与困难并存

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保障与改善民生,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5]此时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开始包括关于人民政治权利的获取及使用。与此同时,毛泽东在正确分析国内民生建设的现实情况后提出:“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6]为此,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开展土地改革,实行农村互助合作社,开展“三大改造”,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实现人民生活的基本改善。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高度重视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吃饭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水平有限,导致人民的平均疾病死亡率在50岁左右,同时农村的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对此,中国共产党于1965年开展了“6.26”运动,要求“医疗卫生工作应该把主要人力、物力放在普遍存在的病的预防和医治上”[7]。此时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开始关注医疗卫生领域,竭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建设及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建设有所误判。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受当时错误思想的实际影响,开展了系列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举措。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寒冬期”。在此时期,人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遭到严重打击,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对民生建设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发展与困难并存,对当下新时代民生建设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生建设飞跃前行

邓小平时期面对国内民生建设的现实状况,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解读的基础之上,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8]。与此同时,邓小平在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都要抓,两个都要硬”的民生实践构想,并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9]。此外,“三步走”、“三个有利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对民生的实际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也为邓小平时期“共同富裕”民生目标的基本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生温饱问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之上,党进一步完善及更新了民生理念,同时建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发展格局。江泽民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对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进行了实质更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相统一。社会文化格局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此外,“新三步走”是对“三步走”战略的创新性转变,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江泽民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可以说,江泽民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极大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建设,并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已经将民生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此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表明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理念再一次得到实质更新,胡锦涛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1]的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价值体现在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可以说,胡锦涛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目标就在于对“和谐社会”的基本构建。

(四)新时代以来党的民生建设跨步迈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发展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时代以来党的民生建设迅猛发展。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的初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社会及民生发展理念,创新了社会治理目标,完善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础,再次证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0年,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全国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与此同时,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这也是新时代民生建设的价值所在。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面前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就在于人民利益的获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始终。习近平指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12]总体而言,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经受住了历史与人民的考验,实现了民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对党的百年民生建设发展历程进行解读,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其基本内涵。当下对民生建设的解读是多层次的,结合百年民生建设的发展历程及专家学者对民生建设的论述,笔者认为,党的民生建设基本内涵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就在于人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其二就在于社会发展中民生意识的增强,民生生活由基本生活到全面生活,涉及人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复兴。可以说,通过对党的百年民生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简要解读民生建设基本内涵,总结民生建设经验,从而在民生建设实践历程中丰富民生理论。

二、百年间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理论创新完善

理论与实践是并行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特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思路与方法日渐清晰,民生建设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越的。同时民生实践是需要理论的,两者互相协调,共同实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飞跃式发展。

(一)党的民生建设理论创新解读

百年来,党的民生建设在日益发展的同时,其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可以说。民生理论与民生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民生理论指导民生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建立初期,民生建设理论已经有了初步理论构想,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基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理论逐渐完善。邓小平时期,民生建设的基本宗旨是对毛泽东时期的延续,其重点在于解决民生温饱问题,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邓小平时期提出“共同富裕”的民生建设理论,力争社会达到小康水平,保证人民基本的生存权益。江泽民时期人民的生存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构想,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胡锦涛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指出核心在于人民至上,民生建设理论得到升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进步的重点任务,实现民生与社会的双向发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总结各代领导人民生建设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理论,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党的基本建设目标,“五位一体”的基本成型、“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四个全面”的落实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落实。

(二)党的民生建设基本立场不断巩固

关于民生贯穿于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发展,也是党无产阶级先进性的重要特征。《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这里的“绝大多数”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马克思始终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简言之,马克思主义者都应是高度关注民生建设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的过程中就提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4]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加强调民生建设的整体性,民生建设是党和民族发展的基本所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进一步阐明了民生建设的意义所在,对新时代民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完善创新。

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立场就在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决定的。历史证明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毛泽东时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党开展民生建设的衡量指标,江泽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胡锦涛将社会建设的重点放在改善民生。可以说,这些论述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立场就在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党民生建设的出发点,更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的措施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的完善,使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紧扣民生建设这一政治中心,开展“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布局,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坚决实现党的民生建设基本立场不动摇。通过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基本立场的解读,就能明白中国共产党在现实的执政条件下,如何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阐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及观点,在此对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价值取向进行聚焦,从理论上解读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立场,加强人民对党民生建设的理解与认同。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生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从毛泽东、邓小平时期着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保证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到江泽民时期关于人民的精神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再到胡锦涛时期把人民的发展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所在,最后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建设也随着民生建设在不断发展,从毛泽东时期的关于经济单方面建设,到邓小平的温饱型社会的构建,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向协调,强调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再到江泽民时期的发展型社会的完善,强调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胡锦涛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将社会建设与民生建设紧密结合,最后到习近平时期幸福型、美好型社会的完善,将生态建设提高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同一高度,对“五位一体”建设进行完善补充,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见,从毛泽东、邓小平时期的达到小康社会水平,到江泽民时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时期的和谐社会以及新时期的美好型、幸福型社会。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与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地演进、深化,其主旨就是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

三、百年间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基本经验解读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发展历程中,民生建设贯穿始终。在百年民生建设中,既有成功又有挫折,成功可以更好地指引当下的民生建设,挫折可以为当下的民生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从根本上说,百年来党的民生建设总体上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以科学的民生理论引领民生实践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首要条件

以科学的民生理论引领民生建设,是党百年开展民生建设的首要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的展开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民生建设的基本理论就在于实现工人阶级对基本生活权利的合理性拥有,开展系列民生实践,通过满足人民基本权益推动社会的发展。土地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时期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前提,发展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支持战争,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过渡时期继续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开展民生建设的基本理论就在于实现民生建设与生活的相统一,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开展三大改造等系列有助于恢复民生措施,尤其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邓小平时期民生建设开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在满足人民基本温饱问题的同时实现社会建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提出共同富裕的科学理论,既要鼓励先富,又要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时期的民生建设是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市场经济与民生的结合,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胡锦涛时期提出社会与民生的同步发展,以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为正确指引,正确解读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客观影响,引领人民开展民生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深层次构建。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的生活也实现了巨大跨越,“以人民为中心”理论的提出,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行动指南。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就在于以科学的民生理论引领民生实践;紧紧把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相结合;民生改善成为衡量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之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党的奋斗目标;通过发展使人民群众获得实惠,增强幸福感、获得感;把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迈向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制定正确的民生目标、民生路线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基本

正确的民生路线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基本所在,而民生路线的制定与国内外社会发展环境以及人民自身的生活状况密切相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据每一时期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精准把握民生建设的主要矛盾,从而准确制定民生路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胜利就是民生建设的最大现实环境,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人民不再为自身的安全所担忧,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护国、护土、护人民就是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解决人民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紧紧把握住这一民生主题,大力开展土地改革。例如: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3-1956年农业互助组及初级合作社的运行、1958-1978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改革制度等,纷纷满足了人民在土地生产建设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时对教育、医疗等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受国内外大环境的现实影响,各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民生路线也存在些许差别,但核心主旨依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时期解决人民的温饱是当时的主要民生问题,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本质作为民生建设的理论前提、将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和共同富裕的民生目标。江泽民时期为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民生社会的主要目标,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深化改革为民生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制定了“新三步走”战略。胡锦涛时期的民生问题主要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同步协调。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作为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构建以民生为本的和谐社会以及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代下中国社会的民生目标就在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幸福型、美好型社会的构建,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格局以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可以说,百年的实践表明,无论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都是坚持以正确的民生目标、民生路线为指引开展党的民生建设,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

(三)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前提

百年来党开展民生建设的前提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实现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的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开展党的民生建设。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良性发展格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样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领导力量。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历经28年的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出适合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道路。虽然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建设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社会发展体系,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进入新时代后,中国人民的生活需求更是大幅度提升,实现了从吃饱穿暖,到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再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以及现在的幸福型社会的转型。可以说,百年来,正是由于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及质量才能稳步提升,中国社会才能实现转型升级。

2.人民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享有者,人民也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民生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始终秉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毛泽东时期“三大改造”中的农业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最大尊重。邓小平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最大体现,人民充分享有土地使用权,使得人民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最大的释放。邓小平认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党与人民之间是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江泽民时期大力扶持农业建设,把人民群众视为党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所在。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以人为本。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展“脱贫攻坚战”,力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简言之,中国共产党开展民生建设正是高度重视人民主体地位的结果。

(四)“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重要风向标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生建设狭义上讲就是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民生等各方面权力的获取与使用等,广义上讲就是所有与民生相关的内容都可以统称为民生建设。新时代下“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的初步完善,就是百年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重要指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是第一要务,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民生发展,赢得革命的胜利,才能改善人民最基本的生活。在此阶段农民的土地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其本质就是发展民生经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发展经济依然是社会与民生发展的重点所在。此时是“五位一体”民生建设中经济视角的萌芽所在,提高人民的经济实力是当时民生建设的重点。改革开放以后,“五位一体”社会发展视角逐步成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邓小平时期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向发展,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之上,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这是“两位一体”发展视角,即政治与经济相协调。江泽民时期提出“三位一体”社会发展视角,即在政治、经济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文化视角,旨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的自身文化修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四位一体”建设,同时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此基础之上,用生态视角进行解读,形成“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深化,丰富完善了“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这一发展格局与党的民生建设息息相关,其中就包含了百年来对住房、医疗、养老、教育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的具体过程。总体而言,“五位一體”全方位社会发展格局是党开展民生建设的重要指向标,基本涵盖民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未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起到现实指引作用。

上述只是针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总结。党的民生建设作为党建设过程中的永恒主题不可能停滞于某一时期,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是成就与曲折并存的,对此开展经验总结,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当下民生建设,避免重复性的失误。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9.

[2][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27,77.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

[6]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96.

[7]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629.

[8][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166.

[1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0.

[1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8(001).

[12]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N].人民日报,2020-1-28(00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1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44.

责任编辑:韦自露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