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模式研究

2021-08-09魏婷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运作模式博物馆

魏婷婷

摘 要:文章首先从展览意向确定、展览内容规划、展览形式设计与制作、宣教活动与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阐述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模式,然后从博物馆对外展览运作水平不足、缺乏安全保障、交流合作不密切、缺乏经费支持、专业人才不足等方面分析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中的问题,最后从提高博物馆对外展览运作的水平、做好博物馆对外展览的安全保障、加强国内与国外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保证博物馆对外展览经费充足、加强博物馆对外展览人才的培训等方面阐述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模式

0 引言

博物馆对继承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博物馆文化交流展览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可以对我国人民进行思想教育,让人民群众对我国的文化和历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外可以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可以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内外文化之間的差异。

1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模式

1.1 展览意向确定

1.1.1 布局交流展览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外展既能够让与我国交好的国家更好地了解我们,也能够让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

良好的外交情况是保障博物馆外展过程中文物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博物馆布局交流展览一般需要与外交国事同时展开。我国在过去的数十年内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密切,先后与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希腊、日本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是一种最常用的手段。外交的国家不同则博物馆外展的主题也不同,如我国与西班牙和意大利开展外交文化交流时主题可以为丝绸之路,而与日本开展外交文化交流时主题可以为三国。

1.1.2 定期互换展览

博物馆之间可以签订合作交流展览协议,通过展览陈列的方式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保障博物馆展品的安全,否则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不仅不能起到文化交流作用,还会对博物馆之间的友好关系造成损伤。博物馆定期互换展览可以将博物馆之间的展品集中起来,一个博物馆内的资源和藏品数量是有限的,而互换展览对博物馆展品数量的提升非常明显。因此,博物馆定期互换展览可以丰富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在双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两国人民的博物馆观感。

1.1.3 独立策划外展

博物馆独立策划外展也是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的一种方式,但是该方式对博物馆本身的底蕴有一定的要求,非底蕴深厚的大型博物馆不可完成独立策划外展。独立策划外展是一个博物馆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一个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潜力的体现。因此底蕴深厚的博物馆可以通过自己内部策划对外展览运作活动,打响博物馆品牌的知名度,带领中华民族文化走向全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独立策划外展应该尽量选择一些能够代表我国文化的展品,如陶瓷、丝绸、玉器等,这样才能与国外博物馆的展品形成互补,从而提高国外人民群众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兴趣。

1.1.4 巡回展览

博物馆巡回展览是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转模式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一般来说,国内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时会先选择一个国家中的代表城市,在该城市展览取得不错的效果之后,该国家其他城市可能会邀请国内博物馆到该城市展览,此时国内博物馆可以选择性进行巡回展览,最后即可在该国家各个重要城市进行巡回展览。巡回展览需要提前规划好展览路线,尽量避免展览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防止展览过程中展品丢失或者损坏。

1.2 展览内容规划

1.2.1 文物展

博物馆展览内容可以以馆内文物为主进行规划,文物展是最常见的一种展览内容规划形式。如果按照中国文化对展览内容进行规划,那么可以将全部展品作为对外展出的展品,我国文化包容性强、文物种类多样,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都可以作为文物展的一部分。若文物展的主题足够细致,则应该对展品进行仔细挑选,如动物文物展主题应该挑选与动物相关的珍宝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展览,玉器文化展览应该挑选与玉器相关的珍宝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展览,而龙山文化展览这种古文化文物展主题应该挑选该时期的玉器、陶器等艺术珍宝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展览。

1.2.2 时政纪念展

博物馆展览内容还可以紧跟时事政治,每个社会热点事件都会产生大量的影像文件资料。这些影像资料与传统的文物展览不同,文物展览主要通过某一时期的文物让人民群众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艺术技术水平,而时政纪念展主要通过特殊时期的影像图片资料展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困境。例如,1942年发生的中原大饥荒事件给人们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这场饥荒涉及多个省份,波及数千万人,因饥饿死亡的人就有数百万,影像图片资料数不胜数。中原大饥荒主题时政纪念展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战争对人们的迫害以及政府腐败对群众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展览内容容易得到国内外人们的广泛关注。

1.2.3 艺术展

博物馆展览内容还可以以艺术为主题,无论是传统的雕塑艺术,还是近现代的摄影艺术,都可以作为艺术展的核心。这些形式的艺术展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艺术展反映出来的艺术特质更容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博物馆以艺术展的形式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各个国家的艺术文化气息。

1.3 展览形式设计与制作

博物馆对外文化展览运作中展览形式的设计与制作会对人们的感观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如果展览内容与形式相互匹配,那么人们更容易融入展览内容中,展览氛围的营造可以极大地提高展览效果。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时经常使用颜色和灯光等元素塑造展览馆的环境和氛围,颜色可以从平面的角度增强人们对艺术展品的感悟,而灯光可以从空间的角度让人们感受艺术展品特有的艺术文化气息。以农业为主题的展览应该采用黄色,这样能够与农业主体相契合,而灯光应该选择强光,这样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农业的艰辛。以宗教为主题的展览应该采用明暗相间的颜色,保持展览环境与宗教神庙相似,这样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博物馆展览形式的设计必须运用好灯光和颜色,每种颜色所营造的环境和氛围是不同的,而强光、弱光和微光带给人们的感受和体验也是具有极大差异的,如何运用好灯光和颜色是展览形式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1.4 宣教活动与文创产品开发

1.4.1 提高展览的知名度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首先应该让国外的民众了解本次外展的主题和内容,然后在外展过程中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来观赏,最后才能达到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效果。因此,博物馆必须利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老媒体媒介工具对展览活动进行宣传。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必须全覆盖,这些媒体主要的宣传对象是中老年人。而网络宣传、平台宣传等互联网渠道可以对年轻群体进行覆盖。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接收到博物馆对外展览的信息。国外人们很多都知道中国,但是不了解中国,媒体宣传可以让这些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得到一个对中华民族文化深入了解的机会。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需要结合目标国家经常使用的媒体媒介,必要情况下可以与该国家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展开合作,提高推广宣传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展览的知名度。

1.4.2 利用展览开展教育

博物館是传播文化与知识的场所,因此博物馆本身便具备一定的教育职能。博物馆外展必须将教育职能体现出来,否则无法让观众更加了解我国民族文化。在博物馆外展期间,可以通过志愿者辅助介绍或者文字介绍的方式让观众对展览文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在博物馆外展期间举办线上或者线下形式的展览交流会,让观众能够对展览文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1.4.3 提供文创产业方面的服务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还需要开发文创产品,文创产品能够与展览文物一同展示中国民族文化。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时要注意参考文物本身的特色和特点,将文创产品转变成博物馆的文化衍生品。例如,我国古代制作的陶瓷器物非常精美,而现代仍然保留了陶瓷器物的制作方法,博物馆可以在展览陶瓷文物时与陶瓷生产厂家进行合作,通过现代陶瓷文创产品巩固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记忆,同时还可以在对外文化交流展览期间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2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中的问题

2.1 博物馆对外展览运作水平不足

不同等级的博物馆对外展览运作水平不尽相同,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对外展览运作水平明显比其他等级博物馆更高。但是即使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它们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外展运作差异,很多博物馆的外展运作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2.2 博物馆对外展览缺乏安全保障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涉及文物运输和保管问题,文物运输期间容易受到损坏,文物展览期间保管力度和措施效率低同样容易导致文物被破坏。有些文物展览时没有与观众做好隔离,观众接触文物期间会增加文物损坏的概率。

2.3 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密切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涉及国家之间的外交,国家之间的密切交流是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的基础。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需要与当地的博物馆进行交流,若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密切,则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也会比较困难。

2.4 博物馆对外展览缺乏经费支持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而国内很多博物馆是没有门票收入的,这就导致博物馆的营业收入非常少,对外展览时经费比较紧张是限制博物馆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等级较低的博物馆来说,对外文化交流展览的经费问题更大一些。

2.5 博物馆对外展览专业人才不足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需要专业的人才对外展运作模式进行设计,展览意向确定、展览内容规划、展览形式设计与制作、宣教活动与文创产品开发,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当前博物馆缺少这些方面的专业人才。

3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的优化措施

3.1 提高博物馆对外展览运作的水平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必须明确展览主题,然后根据展览主题确定展览内容,再根据展览内容做好展览的设计和制作工作,最后根据展览主题做好宣传推广和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只有确定展览主题才能提高博物馆外展水平。

3.2 做好博物馆对外展览的安全保障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需要从运输和展览两个阶段做好文物的保障工作,运输期间要合理对文物进行存储,展览期间要做好隔离、安保、存储措施。博物馆可以直接将博物馆展品的安全保障交由专业保险公司负责。

3.3 加强国内与国外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需要选择合适的国家和地区,然后由国家一级博物馆牵头带动省内其他博物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出活动,如此国内与国外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国内博物馆合作才能提高外展交流效果。

3.4 保证博物馆对外展览经费充足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需要尽量争取国家专项补贴资金以及财政拨款,然后博物馆再利用文创产品开发增加博物馆外展期间的经济收益,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保障博物馆对外展览具有充足的经费和资金。

3.5 加强博物馆对外展览人才的培训

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需要对馆内人员进行外展培训,让其必须熟悉博物馆外展运作模式,提高展览意向确定、展览内容规划、展览形式设计与制作、宣教活动与文创产品开发四个阶段人才的专业水平,让博物馆外展专业水平越来越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模式分为展览意向确定、展览内容规划、展览形式设计与制作、宣教活动与文创产品开发四个阶段,展览意向确定可以分为布局交流展览、定期互换展览、独立策划外展、巡回展览四个部分,展览内容规划可以分为文物展、时政纪念展、艺术展三个部分,宣教活动与文创产品开发可以分为提高展览的知名度、利用展览开展教育、提供文创产业方面的服务三个部分,博物馆必须从运作水平、安全保障、交流合作、经费、培训等方面全面优化对外文化交流展览运作模式,才能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明。

猜你喜欢

运作模式博物馆
博物馆
基于CP2C模式版画艺术市场运作的探索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研究
美国、日本资产证券化的比较与借鉴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工业企业合同能源项目运作模式及效益评估
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