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热爱·致匠心·铸师魂

2021-08-09陆婷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年4期
关键词:昆明市名师高中英语

陆婷

人物简介

王雯,教育硕士,曾担任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班主任、备课组长、校务办公室副主任,官渡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官渡区高中英语兼职教研员,现为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她曾获评2017年昆明好人(敬业奉献类)、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名师、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第二届昆明市春城教学名师、第八届昆明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第八届官渡区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官渡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官渡区优秀人才;担任官渡区第四届青年联合会委员、官渡区第五届和第六届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昆明市高中教师培训项目首席专家、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专家、云南教育决策咨询智库专家、省市区高考专家、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

有这样一位老师,在师生眼中,她美丽智慧、内蕴丰厚。作为共产党员,她无私奉献,时刻肩负教书育人的责任;作为教研员,她孜孜不倦,一直牢记以研促教的使命;她曾是以身作则的备课组长,用热情的言行凝聚大家的力量;她也曾是雷厉风行的副校长,把各项工作完成得井井有条;她更是无私奉献的师父,倾尽全力培养着青年教师……她就是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王雯,一个始终用严谨细致、求真力行、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深深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引领师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凝聚智慧、逐梦前行的人。

勤于躬耕,砥砺前行

王雯是倾注热爱,植根讲台的好老师。她的教学风格扎实而有质感。自2005年踏上三尺讲台,王雯以在教学一线十五年的不懈探索,形成了“以问题为主线、以思考为基础、以讨论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用科学理论吸引人、感染人、说服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学生的“筑梦人”。

“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王雯的工作境界。多年来,王雯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作为学校英语教学的主力军,她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时刻不忘要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她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相关书籍,并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养分,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且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做到勤钻研、善思考、细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充实自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雯认为只有不断深入钻研,才能不断提高。她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努力进行课堂改革,本着“上好每一节课,节节是优课”的宗旨,实践“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构建激情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效果显著、成绩颇丰。一张张荣誉证书的获得,浸透着她执着追求、不知疲倦的汗水;一堂堂好课的展示,见证着她骄人的业务水平。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尽心尽力,无怨无悔”是王雯的教育格言。她是学生眼中的“女神”,常常用微笑感染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她赞许的微笑中喜欢英语,喜欢学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她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在反复的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逐渐从一名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在学校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她曾多次跨年级、超班额教学,仅一个学期的超课时量就多达120节。“毫无怨言,特别能吃苦”是对王雯工作态度的最好描述。

王雯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鼓励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一谈起教育教学工作,王雯的脸上便有了神采。潜心教学,精心育才,是她一直在做的事情。作为人民教师、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她将所有的热情都奉献给教育事业,把教学阵地当成了自己的家园,把同事和学生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始终以一颗炽热的心专注于她所钟爱的事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教育教学中,王雯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之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十几年来,她在变换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不变的爱心。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严格的管理和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她的宽容和坦诚,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心。

天道酬勤,有耕耘就必有收获,凭着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的努力,王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区级和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及优秀党员称号。在工作仅十二年时就已带过九届高三毕业班,所带班级学生高考成绩名列官渡区前茅,还有多名学生高考成绩在六百分以上。她所授课例曾多次获得包括国家级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先后荣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名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昆明市春城教学名师、昆明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官渡区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官渡区优秀人才等称号。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王雯是“以初心致匠心”的好榜樣,她的科研工作,明确而有深度。心中有“风”,行路有方。“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内心的需求!如果把这种需求用‘风的级别来衡量的话,希望每个教师的心中都能刮起‘台风……因为,只要方向正确,在‘风的助推下,成长之路必将一片光明!”心底的“风”,正是王雯的成长目标和动力之源。

从教至今,王雯提出并始终坚持“以教定研、以研促教、全程备考、全程研究、乐在其中”的理念。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王雯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于学习,精于业务,坚持走在课改的前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雯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坚持阅读专业书籍,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才能更好地更新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她利用业余时间,在云南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为自己的教学生涯储备了丰富的知识。她还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使自己随时掌握教学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其所用,她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大胆尝试创新教育,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够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索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合作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她努力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朝着科研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王雯深厚的专业知识、热情的工作态度和乐观进取的人格魅力,一直深深吸引着积极上进、志趣相投的同伴。她在教研工作方面孜孜不倦,硕果累累,参加过国家级、市级、区级课题研究,并获得包括国家级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项。她还多次获得各类学生比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多次承担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昆明市教科院及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高考阅卷、统测阅卷、高考试卷分析、学业水平考试质量评价报告、各级统一检测命题及审题、考试质量分析、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册编撰等任务。她撰写教育教学论文30余万字并荣获包括国家级一、二等奖在内的各级奖项,发表于《云南教育》《昆明教育研究》《官渡教育》《和谐教育教师论坛》《教育之音》等刊物;命制原创试题逾百万字;担任多种教学用书主编或编委,这些书籍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

薪火相传,淡泊明志

王雯是“热忱无私”的好师父,她的引领,坚定而有力量。“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在伟大祖国踏上“十四五”新征程之际,王雯以自己精湛的业务素养培育的优秀学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为祖国和人民交上了自己满意的答卷。但她始终坚信“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以强烈的责任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做备课组长时,她的激情教学,是组内成员学习的榜样。面对青年教师,她毫无保留,倾其所能,搞好“传、帮、带”。每一次听课评课、讲座指导、教研交流,她的发言都谦逊而掷地有声。进入她的团队,就等同于融入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也就拥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重德乐教、睿智恬淡。坚持着共同的教育理想而聚成的这样一支具有满满正能量的团队,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每一个成员都挥洒热情,向内聚力,向外发光。

2018年,官渡区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之王雯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成立。她坚信匠心以恒,众行致远。面对这份“名师工作室”的殊荣,王雯更多地把它看作一种责任,并给工作室命名为“芝兰玉树”(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本比喻高尚人子弟,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即用以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芝兰玉树”满含着王雯对学员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的殷切期望。她坚信所谓名师工作室,就是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来进行更加深入的自身专业发展。王雯希望在名师工作室的大家庭里每一个人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实现“一灯引千灯,灯灯相映”的愿景。

王雯常说:“要想走得快,可以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则需要一群人一起前行。”或许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个团队的潜能却是无限的!王雯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课例研究、案例研究、名师论坛、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进行合作性、持续性的研究,真正实现了教师研究和培训上星火传承、点面结合,能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共同进步,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她带领工作室成员制定职业规划,倡导学员在自我学习中提升、在听课评课中成长、在教研实践中进步,希望培养会教学、懂评价、能写作、勤研究、善合作的优秀教师。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工作室成立以来,在王雯的指导下,学员迅速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多名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大奖赛、命题竞赛和论文竞赛中喜讯连连。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2018年9月王雯因在官渡区教体局后备干部公开招考中成绩优秀,被任命为官渡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她遵循“教学为主、依靠教师、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按照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路带动学校发展。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发展提出规划管理方案,由教研组承担教育教学质量责任,年级组进行教学常规监督检查,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监督,科研处、教务处、行政人事部门审核管理,纳入教师转正、履职考核、职称、推荐评优等事项。为抓好科研兴校,鼓励教师展开教学研究,学校要求50岁以下教师保持每年至少写1篇论文的教研状态;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形成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课题的梯形模式;努力优质完成各类命题、著作编写任务,教研组每学年统计一次;教师的科研成果记录备案,纳入绩效考核,作为转正、推荐、评职、评优的重要依据。王雯任职以来兢兢业业,所负责管理的教科室在官渡区2017~2018学年度工作常规考核中荣获一等奖。

此外,王雯作为高中英语教研员,在教学研究方面也硕果累累。她曾于2017年3月受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邀请参加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大会”,并做学术报告。为进一步推动昆明市与香港、澳门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王雯于2018年7月受云南省外事办选派,参加内地与港澳青少年一代“文化同源工程”的“昆明市中小学英语教師赴港澳专题研修班”活动,并在香港和澳门做学术交流。2019年7月,她受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专家委员会聘请,担任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并在“第二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交流名师工作室经验成果《站在名师的肩膀上守望——匠心以恒,众行致远》,被评为一等奖。2019年8月,王雯又受云南师范大学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勤研究,光源者,先熠熠生辉,后照亮他人。王雯常常带领工作室学员线上线下一起研究。工作室成立以来,有了她的指导,学员迅速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雯多次在省内不同学校、昆明市教科院,以及昆明教育电视台展示示范课、主持或主讲教育教学讲座,把官渡区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推广至昆明市(嵩明县、寻甸县等)、昭通市、红河州、文山州、丽江市、玉溪市,以及陕西省的西安市等地,反响热烈。王雯参与开展云南省教育厅对各地州组织的“精准扶贫”项目,承担过云南省“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中的教师培训任务,受到《昆明日报》“好老师”的专题报道,担任《昆明日报》高考点评专题的特约记者和《全国中学生双语报》试题编辑。

初心不忘,追求卓越,素履以往,静待花开。近十六年的教育生涯,有孜孜探寻高效课堂的艰辛,有默默付出的汗水与泪水,有学生、家长认可的幸福与满足,有见证年轻教师成长的喜悦……种种情愫交织、汇凝,更加坚定了王雯对教育的一片痴情。她一直用行动来坚守自己的意志和方向,让自己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活成一株温婉优雅的玫瑰,让生命吐露芬芳。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愿景起航,未来可期。回顾十余载教育芳华,王雯用自己的双手托起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峰,辛勤耕耘、甘做园丁,培育出芬芳桃李;用自己的肩膀撑起青年教师的成长之梯,践行着为青年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神圣使命。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在三尺讲台上弦歌不辍,默默地书写教书育人的无悔人生!

责任编辑 邱 艳

猜你喜欢

昆明市名师高中英语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童眼看兵器
作品鉴赏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