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花开

2021-08-09肖肖

南方文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苗家张家油茶

肖肖

山路弯弯水清清,

敬酒先敬远路人。

一杯祝您身体好,

二杯祝您万事兴。

……

我们的汽车还在盘山公路上穿行,密林之中隐约飘来歌声。那是婉转动听的苗族山歌。不用向导预告,我们就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快到了。果然,汽车转过两道弯,眼前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不一会儿,一座颇具特色的苗寨寨门立在眼前。

这里,便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张家塘苗寨了。

山环水绕,美丽乡村。乘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张家村张家塘苗寨将苗族文化与当地特色农业相结合,全寨村民一同搞起了乡村休闲旅游,村寨变靓了,村民腰包变鼓了,张家塘苗寨也出名了。

生活富裕了还不够,乡村文化也活起来了。近年来,张家村先后获得了“桂林市二级党建示范点”“桂林市第十批文明村镇”“自治区生态乡村”等荣誉称号。2020年,更是从首都北京捧回了“全国文明村”的金牌匾。

如果时光倒退六七年,张家塘苗寨还是一个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穷落后的偏远小村。全寨50户人家,贫困户就有15户。村里的大多数孩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不愿回来。

短短五年时间,这个桂北偏远小村经历了什么?它是如何崛起的?说起张家塘苗寨的蝶变,村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说来说去,他们嘴里离不开党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帮扶,更离不开村里的几位年轻人……

世外“逃”源

大路不平哥慢走,山高水长妹挂心。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万山环峙,五水分流。龙胜境内重峦叠嶂,坡陡谷深,交通不便。当地人有山歌形容:“山峰接云天,沟谷陡又深;对山喊得应,走路要半天。”山多地少,又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张家塘苗寨就掩藏在龙胜的巍巍群山之中,距离龙胜县城35公里,到乡里也有10公里路程。山路九曲十八弯,以往路窄车难行,从山外进村寨,十个有九个会晕车。

这里山清水秀,苗族风情浓郁,民风淳朴,曾经是一个闭塞的世外桃源。

據村里的老人介绍,早在300多年前,苗寨先人就此安家建寨。明崇祯六年(1633年),有一张氏路经张家塘,见此地山环水绕,土地肥沃,认定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在此定居下来,延续至今。

今天寨子里以银、杨两姓为主,那么为什么叫张家塘?据《龙胜县志》记载,马堤乡张家村银姓原是张姓,是乾隆五年(1740年)吴金银起义苗族首领张老金后裔,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改银姓。

“以前我们寨子这里是一个大水塘,连房子的地基都打不起,因为属于张家村管辖,所以就叫张家塘。”张家塘苗寨67岁的村民杨盛银说,为了生存,村里人沿河修堤,填塘平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这样的格局。

以往,张家塘苗寨没有特色产业,水田里种稻子,旱地种土豆、红薯、苞谷,村民们在地里刨食,基本能养活自己,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

张家塘苗寨只有50户人家248人,但2015年精准识别出了贫困户15户。

在这里,年轻人看不到希望,都想着往外面跑,世外桃源逐渐成了世外“逃”源。

出生于1982年的杨启良,就是因为穷而跑出去的。家里经济困难,杨启良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讨生活。

“谁不爱自己的家乡?但我们这里太偏僻了,贫穷落后,交通不便,去趟县城都不容易。我们年轻人不愿像父辈一样在山里累一辈子,穷一辈子,只能出去闯闯世界。”回忆起当年离家外出打工的往事,杨启良眼里闪着泪光。

实际上,这样的年轻人远不止杨启良一个。对于张家塘苗寨的孩子来说,出路似乎只有一个:走出莽莽大山。而要实现这个梦想,一是通过寒窗苦读,用知识改变命运;二是外出打工,有了积蓄再创业,实现鲤鱼跃龙门。大多数年轻人走的是第二条路,因为贫穷,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就步入了社会。

年轻人背上简单的行囊,去龙胜县城,上桂林,南下广东福建,背井离乡去寻梦。

杨启良的第一站是广东,他上过工地,进过工厂,当过保安,做过销售,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就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一个月能挣三千多块钱,这是他在老家一年也挣不来的。

同样是80后的银家良初中毕业后,也前往城市打拼。他在一家鞋厂上班,每天站在流水线上做鞋子,时间久了,感觉自己成了流水线的一部分,成了机器人。“尽管工作很枯燥,但比在老家种田要强得多,毕竟收入还是不错的。”

苗族人特别恋家,但年轻人还是一个个离开了。渐渐地,寨子里剩下的是老人和小孩,毫无生气。

一年中最热闹的,只有春节那几天。也只有那几天,张家塘苗寨才像一个真正活着的村寨。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回到村里。他们带回了各地的特产,也带回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

正月里,年轻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得最多的是同一个话题——家乡为什么那么落后?山外的世界日新月异,热火朝天,而张家塘苗寨却像一块沉睡的石头,年复一年,不见起色。

“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了,三天就能盖一层楼,十天修通一条路,速度就像那毛竹笋一样。”

“我们厂有1万多人,比整个马堤乡的人口还多,创造的财富可想而知。”

“贵广高铁明年就要通车了,以后回家更方便了。”

……

“每次聊到家乡,我们都很难过。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年轻人抛弃家乡外出打工,我们的寨子只会越来越落后,跟外面的差距更大。但是,我们回来又能做什么呢?大家心里很矛盾。”杨启良说。

回到张家塘

花不逢时花不开,到了十五月才圆。

回去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像一颗锋利的铁钉,一直钉在杨启良的心里。

杨启良从小就爱折腾事,脑子里想法多,胆子也大。两年后,杨启良离开广东,回到家乡龙胜,进入县城的一家旅行社工作。

因为脑子灵活,又勤劳肯干,杨启良很快就成了旅行社的业务骨干。那时候,他一个人跑到桂林开拓市场,接触到了不少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

“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但是学到了很多新本事,我也因此萌生了辞职创业的想法。”在杨启良看来,假如自己创业成功,就能带领张家塘苗寨的村民一起发展,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辞职后,杨启良在龙胜县城开了一家旅行社,当起了老板。为了做好旅游,他还专门考了导游证。

之后,杨启良又在县城开了两家服装店,生意不错。

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成家立业,杨启良成了旁人羡慕的成功人士。

回到龙胜创业之后,杨启良一有空就往张家塘老家跑。但是,每次回去,他心里都不是滋味。“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是家乡还很落后,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我能回来为家乡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像一个雪球,在杨启良的脑子里越滚越大。

时间转眼来到了2015年。当时,张家村村委会主任不幸离世。村上的发家致富领头人轰然倒下,谁能接过接力棒,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谁又愿意承担这个重任?乡亲们第一个想到了虽在外创业但心系家乡发展的杨启良。

家乡父老的深情呼唤,终于让在外漂泊多年的杨启良下定了决心:回去,回到张家塘去!

33岁的杨启良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然而,此时又遇到了来自家庭的阻力。起初,杨启良的妻子并不理解。服装店的生意刚步入正轨,丈夫此时回村当干部肯定无暇顾及家里的生意,搞不好会赔本。再一个,孩子还不到3岁,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缺少父爱,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这些,杨启良都懂。这也是他放心不下的地方。毕竟,家业是夫妻俩辛苦积累起来的,一分一厘,来之不易!儿子整天爸爸长爸爸短地叫,正是最需要父亲陪伴的年岁。这个时候回村里当村干部,确实不是时候。

但是,家乡的发展一刻也耽误不起了。家乡父老心里着急,杨启良更是急得睡不着觉。

杨启良心疼妻子和儿子,话到嘴边总是开不了口。最终,他硬着头皮找了个机会,推心置腹跟妻子交心。他寬慰妻子说:“乡亲们选我当村干,是对我的信任,如果这个时候甩手撂挑子,我们今后怎么回去面对他们?再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张家塘苗寨的一分子,回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的责任。”

妻子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听了杨启良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心软了。

“谁叫我嫁给你了呢,你思想觉悟高,我不能拖你的后腿。”

“家里的事就交给了你,你多辛苦点,但也不要着急,家庭我也尽量照顾。”

“什么也不要说了,你放心去吧。”

就这样,杨启良带着乡亲父老的厚望,回到张家塘挑起了苗寨发展的大梁。

六个种花人

白云乌了就下雨,乌云白了就天晴。

2016年,六个苗族小伙在张家塘苗寨掀起了一场风暴。

带头人是杨启良。他回到村里担任村委会主任后,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村里到处转,河边上走走,山坡上看看,田间地头瞧瞧,进乡亲家里坐坐。有时在田坎上一蹲就是半天,跟村民一聊就到了半夜。

张家塘苗寨之所以穷,是因为农作物品种单一。村民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些稻谷、红薯、土豆、苞米,小打小闹,自产自销,经济效益不高,很难赚到钱。

怎么办?张家塘的出路在哪里?

“要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必须找到一条适合张家塘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这一点,杨启良跟村里的党员干部早就达成了共识。但是,搞什么产业呢?大家心里还是没底。

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杨启良接触到了花卉种植行业。这让迷茫之中的杨启良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我们村的土质、气候和生态环境优良,很适合种植花卉。再一个,花卉种植技术难度不大,如果能发动村民一起种花,收入肯定可观。”

村子要发展,离不开年轻人。当务之急,是发展产业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吸引回来,把他们留在村里搞建设。这是村干部达成的另一个共识。

有了发展思路,杨启良马不停蹄联系上了同村的银家良、银家锋、杨进东、吴启发、银家明几个年轻人。这些都是杨启良儿时的玩伴,从小一块长大,有共同语言,也有相同的梦想。这些小伙伴在外打工,散落在深圳、东莞、桂林等地的工厂、工地上。杨启良想把他们召集回来,大家一起干事创业。

种花的想法得到了小伙伴的一致认同,大家一拍即合,决定辞掉手头的工作,一起回张家塘苗寨搞花卉种植。

银家良原本在一家鞋厂上班,“虽然收入还可以,可我心里一直有回家乡创业的念头,听了启良的想法,我很激动,当即就决定回村一起创业”。

说干就干!六个“80后”苗族后生相继回到张家塘苗寨,成立了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定租用贫困户的土地,带动村民种植非洲菊。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年轻人面前——租用土地,搭建大棚,购买花种、化肥、农药,花卉基地前期投入大,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即便是大家拿出积蓄一起凑,资金仍不够。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的问题如同一盆冰水,泼在六个年轻人火热的创业梦里。

有困难找政府!杨启良拿着创业计划,找到了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党委政府。

“令我没想到的是,乡里对我们这个创业计划十分重视,不仅帮我们联系到10多万元信用社贷款,还给我们提供花卉种植大棚,彻底解决了我们的难题。”谈起创业之初,来自政府的帮扶,杨启良感慨万千。

资金到位,万事俱备。张家塘苗寨非洲菊花卉种植创业项目顺利启动了。当年4月,第一个花卉种植大棚在美丽的张家河边建了起来,第一株非洲菊栽了下去。到了10月,张家河两岸已经建起了45个花卉种植大棚,花卉种植数量达到5万多株。

大雪菊、多莉、菊派、水粉、爱神,品种丰富,五颜六色,整个张家塘苗寨被鲜花点亮了。

花开了,村子靓了,销路却成了问题。六个年轻人坐不住了,花开不等人。他们带着鲜花样品跑到龙胜县城、桂林、南宁等地,大家分头行动找销路,为美丽的鲜花寻觅主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银家良跑遍南宁的大小花卉批发市场,终于遇上了一位花卉销售经纪人,对方看中了张家塘苗寨鲜花的优良品质,更是被六个山村小伙的创业故事打动,答应帮助他们打通销售渠道,进军南宁花卉市场。

那段时间,杨启良和伙伴们每天清早就起床采摘鲜花,经过花瓣套膜和简单包装后,开车拉到龙胜县城的汽车客运站,再由龙胜开往南宁的班车托运过去。这样,采自桂北深山的鲜花成功打进了首府市场。

“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单就卖了6000枝出去,那时候感觉每一朵花都在朝我们微笑。”银家良说。

“大家起早贪黑,有时累得不想动,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踏实,因为我们在家乡创业成功了。”

花卉合作社租用了村里12户贫困户的15亩土地,建起了45个花卉种植大棚。每个大棚年产4万枝鲜花,利润1.5万元。村里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每亩地可以得到960元的纯收入。另外,贫困户在花卉合作社幫工干活,还能拿到工钱。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生活逐渐好起来了。

遗憾的是,花卉种植产业连续两年遭遇暴雨洪灾,大棚被山洪冲毁,花卉被淹,损失惨重,张家塘苗寨的“花样事业”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但村寨里六个种花小伙的勇敢尝试,抱团发展的思路,让张家塘苗寨村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希望。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苗寨花海的打造,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花韵苗寨”声名渐起。

美丽乡村

燕子衔泥飞过岭,而今终于做成窝。

非洲菊种植“失败”,村里还能发展哪些产业?杨启良和村干部们又陷入了深思。

多年来,张家塘苗寨的产业发展一直在不断摸索,种过非洲菊、罗汉果、百香果,还养猪、养鸡、养鱼。要想共同致富奔小康,光靠这些远远不够。

空闲下来,杨启良就跟伙伴们聊天,讨论张家塘苗寨的路怎么走。

当时,通过媒体的报道,村里六个种花小伙的创业故事传到了山外。一些驴友、摄影爱好者按图索骥找到了张家塘苗寨,他们在村里闲逛,拍照,喝苗家油茶,吃农家饭,有些人甚至还在村民家住上一两夜。

杨启良免费为他们当导游,介绍村寨的发展历史和民俗风情。驴友、散客也喜欢跟他聊天,有人还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你们这里山清水秀,民族风情浓厚,可以把环境卫生搞好点,发展乡村旅游。”

“如果村寨的环境再提升一下,比那些商业化的景区更值得一游。”

“有空我还会再来,这里山水、民俗都是原生态的,太适合度假放松了。”

这些散客的到来,启发了杨启良。“客人对我们张家塘苗寨的评价都不错,有些人甚至走了又来,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杨启良又跟村干部和党员一起商量,心很快就想到了一处:张家塘苗寨地处彭祖山脚下,是南山牧场旅游路线的必经之路,利用丰富浓郁的苗族风情,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该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有了这个想法,村干部和党员们兴奋得睡不着觉。整个龙胜旅游市场竞争大,发展什么类型的旅游?用哪些特色优势吸引游客?怎么提高张家塘苗寨的知名度?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聊到了天亮。

大家讨论后得出一个结论:家乡之所以贫穷落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是一个原因,但主因是思想,是人的问题。

长期生活在闭塞山村,乡亲们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小打小闹、各扫门前雪的小农意识束缚了发展。要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路子,必须先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

村里的党员干部画出了张家塘苗寨的发展线路图:下功夫整治乡村环境,提升村寨风貌,挖掘苗族民俗文化,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这个想法得到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发展机遇也随之而来——张家塘苗寨被列为马堤乡的一个党建示范点,通过投入资金重点打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进“党建+旅游”深度融合,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张家塘苗寨的春天即将到来。

要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首先从村容村貌下手。

传统的苗家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全部由杉木搭建。以往一楼养猪养牛养鸡养鸭,二楼住人,三楼存放粮食。当地人戏称“一楼是畜牧局,二楼是人事局,三楼是粮食局,又叫联合办公大楼”。

“木楼密封性差,人畜混住,气味很大,也不卫生。特别是到了夏天,异味到处跑,游客来了捂着鼻子走,印象很不好。”杨启良说。

必须改进!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村民动员大会上,一些人当场站出来表示反对。

“我们祖祖辈辈就是这样生活,早就习惯了,改不了。”

“不让我们在家里养鸡养猪,我们吃什么?干净整洁能当饭吃吗?”

“农村就是农村,跟城市里比不了,也不能比。”

“不给养牛,谁来耕田犁地?”

“家里不能养,那鸡和猪养到哪里去?”

……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唾沫星子飞向提议整改的村干部。村干、党员们没料到这件利村利民的好事,会招来这么多反对意见。只好宣布散会。

散会后,村干部只得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解答村民担心的问题,打消大家的疑虑。

“路上全是鸡屎,村里臭气熏天,我们自己住着都不舒服,哪个还愿意来我们村里玩?”

“环境好了,能引来游客,我们就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当然能当饭吃,而且还能吃上肉!”

“家里不能养鸡鸭,我们可以在河边、田间圈养,今后条件成熟了,我们还要建专业的养殖场!”

“我们寨子环境搞好了,连城里人都会羡慕。”

那些跳出来说风凉话的村民心服口服,接受了整治改造建议。

接下来是整治乱搭乱建,改造村道和民居环境。以往的村道没有硬化,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我们这的水泥路就是水和泥巴组成的路,下雨天才看得见。”

前期缺乏改造资金,怎么办?

又是村里的几个年轻人站了出来。大家出工出力,义务劳动。有些在县城甚至桂林工作的年轻人,听说家乡要搞建设,利用周末时间赶回村里参加劳动。在县城开挖机、铲车的老乡,开着挖机、铲车回来帮忙。这鼓舞了全寨人的士气,没有挖机的就扛上锄头、铁锹,大家撸起袖子一起干。

这种齐心协力、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是以往少见的。村干部从中看到了张家塘苗寨发展的希望。要想发展,关键要靠人,更要靠全体村民同心同德,共谋发展。

按照统一规划,村里的道路硬化了,路面干净了。村道两边、房前屋后建起了花坛,路边菜园支起了整齐的竹篱笆。家家户户的一楼刷上了水泥墙,还请县里的画家绘上了苗族风情民俗画,不仅干净整洁,还具有浓郁的苗族文化特色,成為寨子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短短两个月,张家塘苗寨有了喜人的变化。

看到自己的家园变美了,淳朴的乡亲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自愿加入进来,主动行动起来美化家园。

张家塘苗寨提升改造方案刚挂上公示栏,村民们得知装饰村中小路和花坛需要大量鹅卵石,全寨村民倾巢而出,男女老少齐上阵,到河边捡鹅卵石。洗净之后,按大小分类,运送到指定点,最后装点在村寨的广场、水塘、花坛、花园和村中小路上。

“这么干净整洁的环境,看着就很舒服,哪里舍得搞脏搞乱。”村民们说,张家塘苗寨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苗家人爱花,即便是在过去的清苦日子里,每家每户门前总会栽满各种鲜花。如今的张家塘苗寨,在村道旁,田埂边,房前屋后,见缝插针般建起了花坛、小花园。五月的阳光下,映山红、野百合刚开罢,大丽菊、绣球花、非洲菊、水仙、凤仙花已经接上了趟儿,花儿竞相开放,五颜六色,将苗寨装点得分外美丽。

张家塘苗寨彻底变了样。2017年获得“自治区生态乡村”荣誉称号。

乡村风貌的变化,也体现在村民的精神面貌上。愁眉苦脸的少了,欢声笑语多了。村里要集中精力办大事,说风凉话的少了,主动献计献策的多了;斤斤计较打小算盘的少了,以集体利益为重为他人着想的多了;站着看把戏的少了,埋头干事默默奉献的多了……

最近几年,随着粤桂扶贫协作项目等各类扶贫资金的加持,张家塘苗寨建起了迎客寨门、游客接待楼、苗族图腾广场、停车场、运动场、休闲旅游栈道、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式乡村。

第一个旅行团

多彩苗寨张家塘,苗风苗韵美名扬。

2017年5月14日,这是张家塘苗寨村民最难忘的一天。

“我记得那天天气很好,寨子里第一次那么热闹,在我的心里,那是最美好的一天。”村民杨仁姬说。

当天上午9点多,五辆旅游大巴排着队开进苗寨,带来了龙胜小学100多名小学生和家长。他们要来村里体验苗族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开展亲子教育和劳动实践。

这是张家塘苗寨有史以来接待的第一个旅行团队。

听说县里的百人旅行团队要来,村民们早几天就忙开了,分头做各种接待准备。大伙搞了一次大扫除,把村寨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男人们杀鸡宰鸭、打糍粑,妇女们磨豆腐、酿米酒、炒米花、打油茶……

整个村寨像要操办一场隆重的喜事,忙碌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终于等到了游客到来那天,村民杨仁姬跟其他村民一样,早早就起床,帮忙接待游客。游客的到来,让当时还未脱贫的杨仁姬看到了希望。“游客来了,村子里热闹了,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昔日冷清的寨子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都是“泥腿子”,村里接待这么大的团队还是头一回。但是,村民们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忙得团团转却有条不紊。年轻人背着“小蜜蜂”当导游和主持人,带领学生和家长参观村寨,讲解村子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发展变化和未来规划。男人们负责布置活动场地,维持现场秩序,协助开展亲子活动。女人们打油茶,端茶倒水,煮菜做饭……

整个寨子全体总动员,没有一个人闲着。尽管忙得晕头转向,但脸上都挂着笑容。

热闹光鲜的背后,只有张家塘苗寨的村民知道,引来这样一个旅行团队有多么不容易。

众所周知,搞旅游离不开宣传吆喝,需要曝光度和知名度。张家塘苗寨起初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山村,藏在深山无人知,即便是在龙胜本地旅游圈里也没什么存在感。发展旅游完完全全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没有口碑,没有知名度,没有影响力,就没有旅游客源。刚开始,靠着杨启良早几年做旅游积累下来的人脉,还能勉强拉来一些散客。“这不是长久之计,人脉资源毕竟有限,用了一次就不可能有第二次。”

游客迟迟不来,村民也对发展旅游产生了怀疑。

“早就说过了,我们不是搞旅游那块料,哪个吃饱了撑的会来这种穷乡僻壤旅游哦。”

“要是再没有游客来,怎么办?我们还能坚持多久?”

雄心勃勃的杨启良也陷入了迷茫之中。前所未有的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坚强的苗家汉子也偷偷抹过眼泪。很多个夜晚,眼睁睁躺在床上,听着田里的蛙鸣到天亮。

没有经费进行宣传推广,杨启良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只好想笨办法。他们利用自己的个人社交平台,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发布旅游信息,宣传推介张家塘苗寨。

可想而知,宣传效果并不明显。来张家塘苗寨游玩的游客,仍然寥寥无几。

一次,杨启良去乡里开会。遇到了当时担任马堤乡党委书记的胡秋菊。

胡秋菊书记关切地问他,你们张家塘苗寨的旅游搞得怎么样了?

杨启良如实向领导汇报了实际情况,村里旅游业面临“引客难”,尤其是招不来团队游客的问题,急需解决。

杨启良原本以为胡秋菊书记只是随口问问。没想到胡秋菊书记认真地说,张家塘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是对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你们千万不要灰心,更不要怀疑自己,你们回去大胆干,客源的事我也帮你们想想办法。

领导的打气鼓劲,让杨启良重新振作起来。但他心里还是没有底,领导手上有那么一大摊事,哪里有时间精力亲自为我们寻找游客客源?

又是一个没想到!几天之后,经过胡秋菊书记的搭桥牵线,接到了一个“大单”:龙胜小学的100多名小学生和家长,要来张家塘苗寨开展亲子活动。

得到消息,杨启良和村干部激动得吃不下饭,赶紧跟学校取得联系,征求意见,制定了详尽又具有地方特色的亲子活动方案。这个大单来之不易,大家担心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直到车队缓缓驶入村寨,杨启良的心才落了肚。

自此,张家塘苗寨终于盼来了第一个旅行团队,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马堤乡旅游业零的突破。

张家塘苗寨的村民也相当争气。当天的亲子活动组织周密,活动设计巧妙,内容丰富扎实,精彩纷呈。来自城里的孩子们挽起裤脚下田扯秧、插秧、抓鱼,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农作文化,领略苗族风情,收获满满。

正是这个百人游客团队的到来,让张家塘苗寨亲子旅游的名声一炮打响。经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龙胜县城、桂林市区等地的亲子旅游团队纷至沓来。

张家塘苗寨趁热打铁,乘势而上,先后开发出了下田插秧、捉泥鳅、摸禾花鱼、收稻子、打糍粑、摘茶叶、打油茶等一系列乡村休闲旅游体验项目。

“每年暑假,我们的亲子游都很火爆,几乎每天都要接待一到两个团队,最多的时候超过150人,这是当初我们不敢想象的。”杨启良说。

2017年国庆黄金周,张家塘苗寨共接待四方游客2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万余元。这份成绩单,对于刚刚起步出道不到半年的张家塘苗寨来说,已经足够惊艳。

目前,张家塘苗寨已经被认定为桂林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正在申报自治区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我相信,今后来我们寨子搞亲子活动、研学实践的学生和家长会越来越多。”杨启良说。

农民股东

辣蓼开花点点红,做药酿酒酒香浓。

尝到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甜头后,寨子里的年轻人有了更大的野心。除了亲子游还能做哪些旅游产品?怎么把张家塘苗寨的旅游蛋糕做大?寨子里还有哪些旅游增长点?大家除了开会讨论,还分头去龙脊平安寨、黄洛瑶寨等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村寨学习、取经。

回来之后,大家决定成立农业旅游发展公司。用企业运作的模式,集中全村力量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让村寨旅游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带动全村人脱贫致富奔小康。

很快,寨子里的几个主要发起人就拿出了具体方案:公司采取自愿参股的原则,每户只需要交100元的入股报名费(上不封顶),就可以成为村里农业旅游发展公司的股民,平时出工有工资,年底能分红。

年轻人信心满满,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但是,村民的积极性不高,主动参股的少之又少,大家都在观望。

说到底,村民还是对旅游發展前景缺乏信心,心里没有底。“叫我出工出力可以,但是出钱就心痛,万一赔了怎么办?”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杨启良跟村干部、党员又拿出老办法,挨家挨户走访,给大家掏心窝子,谈发展思路,谈未来……

“你们年轻人有点异想天开,龙胜搞旅游的村寨那么多,最火的也就是梯田和温泉,我们这穷乡僻壤,拿什么来吸引游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张家塘有山有水,有独特的苗族民俗风情,就凭这两点我们可以跟其他村寨竞争。”

“我觉得像现在这样搞点亲子游,大家赚点钱就蛮好了,集资搞公司风险太大了。”

“现在这样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我们成立公司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我们的旅游做大做强,让全村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吃上旅游饭。”

“万一我们的本钱赔进去了,怎么办?”

“家家户户入股,公司就是大家的,肯定会激发全村人的积极性,只要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公司想垮都难。”

“我们都是农民,不会搞旅游,对搞公司更是一窍不通,我看公司很难搞起来。”

“我们张家塘的人有手有脚,勤劳肯干,脑子也不笨,不懂的可以学,我们肯定能行。”

村民们被说动了心,终于肯拿出压在箱底的辛苦钱投资。一家,两家,三家……前来报名入股的村民越来越多。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7年10月,在众筹到500万元注册资金后,张家塘苗寨农业旅游开发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寨子里50户村民家家户户全部入股,人人出力,没有一户是“闲人”。张家塘苗寨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的蜕变。

2018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一,张家塘苗寨农业旅游公司迎来了第一次分红。

这距离公司成立仅仅六个月。自从实行规模化经营管理后,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主动为村里拉客源,自觉帮工出力,旅游发展越来越红火。六个月时间里,张家塘苗寨接待了2万多名游客,收入达14万元。公司首次分红的总金额是10万元,最多的股民分到了3000多元,最少的也有200多元。

尽管分红不多,但是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搞规模化旅游的甜头。

村民杨庚凤首次分红拿到了500块钱,她高兴得合不拢嘴。“你莫小看这500块钱,对我们是个很大的鼓励。像我们这些农村妇女,农闲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现在村里搞旅游,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很值!”

村民杨仁姬在首次分红中得到了1000多元。她家小孩在读书,经济条件不算好,村里一有旅游接待她总是最积极,希望能够赚钱补贴家用。

2019年2月,村里的农业旅游公司二次分红,分红总额22万余元,比首次分工翻了一倍多。

除了年底分红,村民平时接待游客、参加歌舞表演还能拿到工资。农业旅游公司成立后,为村里提供长期就业岗位50多个,旅游高峰期几乎人人上阵,有时还需要从外村请“外援”来救急。

人人有活干,家家户户有钱赚。每当有游客到来,张家塘苗寨的村民放下锄头,换上民族服装,就能表演民族歌舞。表演结束,又成了做饭炒菜打油茶的服务员。送走游客,挽起裤脚还能下田插秧。

“张家塘苗寨有一支20多人的娘子军,正是有她们,我们的旅游才搞得红红火火。”杨庚凤是村民推选的农业旅游公司副董事长,主要负责组织寨子里的妇女同胞打油茶、煮饭、上菜,做好游客接待服务工作。

“平时,我们实行全员轮班制,有值班安排按时上下班,没有值班任务就在家里搞种养。到了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就全员上阵。”杨仁姬过来插话说。

银焱媛是张家塘苗寨的脱贫户。之前因丈夫患病,女儿读书,家中缺乏劳动力而导致家庭贫困。寨子里发展旅游后,她既是服务员,又是歌舞演员,还是村里农业旅游公司的股东,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现在,我们的民族歌舞表演报酬提高了,演出一场一人可得30元,旅游高峰期一天可以演3场,一天下来就是90元。演出结束,还可以参与游客接待工作,这也是按工时发工资的。所以,一天下来收入还是不错的。”张家村委妇女主任杨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游客多了,张家塘苗寨的餐饮也火了,很多游客会在村里吃苗家土菜。招待游客所用的大米、腊肉、凤鸡、翠鸭、禾花鱼、土猪肉、蔬菜、油茶、米酒、糍粑,全部从村民手上采购。“优先照顾困难户,按照市场价轮流从各家各户采购,这也是一项可观的收入。”

游客的到来,也带动了茶叶、腊肉、米酒、干笋、土鸡蛋、红薯干等土特产的销售。以前村民要跑去乡里县里找销路,除掉往返路费,辛苦跑一趟根本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是顾客找上门来,村民在家门口做起了买卖。

“我们现在就是做集体旅游,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干,吃上旅游饭后比在外面务工好多了,既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在家一年收入也蛮可观。”村民银秀兰说。

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的村民杨仁姬、银焱媛干劲十足,她们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全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在張家塘苗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张家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406人全部脱贫摘帽,过上了好日子。

全国文明村

粑粑果哟香又甜,今日苗家喜连连。

张家塘苗寨的旅游发展渐入佳境,但似乎还缺少灵魂。这是杨启良和村干部长久以来的一个感受。

龙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有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6%。素有“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之说。

“我们龙胜的四个少数民族中,瑶族、侗族、壮族的民俗文化都很有影响力,打造出了一大批名声响亮的村寨。比如瑶族有黄洛瑶寨、白面瑶寨,壮族有龙脊古壮寨、平安壮寨、金竹壮寨,侗寨也有广南侗寨、银水侗寨、地灵侗寨。唯独我们苗族的文化还没有做起来,至少还没有一个叫得特别响的苗族村寨。”杨启良说。

“实际上,我们苗族人热情好客,民族风情浓郁,有苗族山歌、油茶和米酒,只是缺少挖掘和宣传。”杨启良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心想把苗族的民俗文化挖掘出来,推广出去。

从2014年开始,三月三被确定为广西少数民族习惯节日,全区放假2天,形成了广西人独有的小长假。为了吸引游客,广西各地推出了特色旅游项目。张家塘苗寨能不能结合苗族风俗文化,打造别具一格的旅游项目?

村干部开会商量,村民献计献策。很快,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苗族传统婚俗。

村干部又找到村里的老党员杨盛银,他是寨子里的热心人,对苗族传统民俗文化很有研究。大家希望从他那得到一些“宝贝”。

“这个主意很好!我们苗族的婚恋习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最关键的是很有仪式感。”听杨盛银这么一说,村干部心里乐开了花。

“有哪些习俗既能表现苗族的传统,又能引起游客的共鸣?”

“以往苗家姑娘小伙个个能歌善舞,谈恋爱的时候喜欢用山歌传情,互表爱意。山歌元素一定要保留。”杨盛银说。

“未婚女子把自己亲手做的鞋垫抛入未婚人群,如果哪位小伙有幸捡到,就会以鞋垫为媒,谈情说爱……还有苗族拦门酒也是一个亮点。”

经过深入挖掘,精心梳理,这个苗族原生态节目终于成型。2018年三月三,张家塘苗寨苗族传统婚俗展示成功推出,受到游客的追捧叫好。一些游客甚至表示,今后结婚要来张家塘苗寨,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深度体验苗族传统婚俗。

苗寨苗族传统婚俗展示成为张家塘苗寨民俗旅游的一个重磅节目。游客只需提前预约,就能欣赏到这场特色婚俗,村里还能为新人们量身定制苗族婚礼。

如今,张家塘苗寨俨然成了一座苗族传统民俗生态博物馆。苗家吊脚楼、苗族刺绣、苗族传统婚俗、编织草鞋、打糍粑、酿土酒、打油茶、苗家长龙宴、跳竹竿舞、拦门酒……随着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民俗风情游成为张家塘苗寨的新亮点,也极大地增强了苗族同胞的文化自信,筑牢了乡村文明之魂,张家塘苗寨的名声真正立起来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央电视台《中国乡村变迁记》《脚尖上的中国》《回家过年》等节目纷纷聚焦张家塘苗寨,向全球观众介绍苗族民俗风情。

张家塘苗寨的特色文化还引来了外国游客。2018年6月7日,来自巴勒斯坦、缅甸、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的47名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与减贫官员研修班学员走进张家塘苗寨,与苗族群众一起打糍粑、打苗拳、跳团圆舞,体验苗寨风情。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也改变了我们的精神面貌。以往我们苗族人比较内敛,看见生人连招呼都不敢打。现在我们任何一个村民都能登台表演苗族歌舞,大大方方跟四方游客互动,喝酒对歌,歌唱新生活。”杨启良说。

最近几年,张家塘苗寨组建起了民族歌舞表演队。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培训学习、邀请县里市里的专家下乡指导,对寨子里的原生态节目进行艺术编排加工、打磨提升,成功打造出《当屋咧》《苗梆》《最浓不过张家酒》《粑粑果哟香又甜》《绣苗山》《挤鸳鸯》《唠嘎妹》等一大批优秀节目。

好戏轮番登场,村里的民族歌舞队也成了县里的文艺“明星队”。他们除了参加村里接待游客的日常演出,还多次走出大山,受邀参加桂林市、龙胜县等地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传递苗家人的热情好客,展示苗族文化魅力。

“勤劳俭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见义勇为。”走进张家塘苗寨,墙上张贴的寨风家训尤其显眼。“这是我们苗家人的优良传统品质,今天我们把它提炼总结出来,人人以此为行为准则,凝聚全寨乡亲的力量,共同建设家乡,一起致富奔小康。”杨启良介绍说。

近年来,张家村先后获得了“桂林市二级党建示范点”“桂林市第十批文明村镇”“自治区生态乡村”等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张家塘苗寨所在的张家村榜上有名。

消息从2000公里外的首都北京传来,整个张家塘苗寨沸腾了。杨盛银老人抑制不住心中喜悦,开口唱起了山歌:

脱贫攻坚焕新颜,

惠民政策到苗村。

人民得了真实惠,

心中感谢党的恩。

歌唱新生活

别笑我家住高山,我拿云雾打油茶。

我们在张家塘苗寨逛了一圈,时间已近中午,肚子已咕咕叫,仍意犹未尽。

在龙胜走访的几天,几乎餐餐不离油茶,壮族油茶、瑶家油茶都喝过了,唯独没尝过苗家油茶。作为一个资深油茶爱好者,自然想尝一尝张家塘苗寨的油茶。杨启良看穿了我的心思,招呼我们进屋喝油茶。

步入寨子里的游客接待楼,宽敞明亮的一楼大厅里,几位身着苗族服装的阿嫂正围坐在火塘边打油茶。火塘之上,挂满了腊肉、腊肠、腊鸡。一旁的方桌上,花生、粑粑果、米花、黄豆、灰苞谷等佐料已经备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火苗蹿起来,铁锅里正煮着清亮黄爽的油茶汤。

我们刚坐定,热情好客的苗族大嫂端着朱漆茶盘走上来,招呼我们喝油茶。端起茶碗,一口喝下去,油茶清香四溢,佐料酥脆爽口。茶湯与佐料的香气在舌尖上相互交融,唇齿留香。

“我们苗家人爱喝油茶,一日三餐离不开油茶。平时有客人来家里,无论多晚主家都会烧火架锅,打油茶来接待客人。”张家村委妇女主任杨芬说。清晨喝油茶可充饥解渴,中午喝能提精养神;夏天喝可消暑,冬天喝能驱寒……

“一碗苦二碗夹(音,意为涩),三碗四碗好油茶。”一位阿嫂说。

“三碗油茶三冬暖,四碗油茶四季香,六碗油茶人和六畜绵兴旺,水陆平安幸福长。”另一位大嫂接着说,跟唱歌一样。

2018年12月,“龙胜苗族油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油茶原本是苗族人的一种风味小吃。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苗家油茶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一道美食。

正说着,几位热情的苗族阿嫂端着茶盘又迎了上来,她们一边敬茶一边唱:

花不逢时花不开,

不到十五月不圆;

百年修得同船渡,

今日有客远方来。

别笑我家住河边,

我拿清泉酿米酒;

别笑我家住高山,

我拿云雾打油茶。

杨盛银老人示意我们继续喝油茶,一边为我们翻译。他告诉我们,这是张家塘苗寨的敬茶歌,这是苗家人根据今天的幸福生活,重新创作的山歌。

同样是打油茶招待客人,在生活并不富裕的过去,苗家人的敬茶歌则是这样的唱词:

苗妹门前三道崖,

哥不嫌弃来妹家;

哥不嫌弃进屋坐,

喝口冷水当热茶。

阿哥今天来妹家,

三颗苞谷打油茶;

跑到上屋借黄豆,

跑到下屋借米花。

“以往我们寨子里生活困难,打一餐油茶需要跑到上屋借黄豆,下屋借米花,何其寒酸啊。今天就不一样了,现在生活好了,唱的是‘我拿云雾打油茶,多有诗情画意啊。从这些山歌的唱词里,就可以看出我们苗家人生活和心境的变化。”杨盛银说。

说起苗族山歌,杨盛银老人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对于苗族人来说,山歌就长在心里。杨盛银告诉我们,苗族山歌以七言四句山歌最为流行。苗家儿女七八岁起,父母便教唱山歌。在苗族地区几乎人人能出口成歌,人们出门看天问路、见人打招呼、进屋请坐、喝茶、饮酒及生产劳动、谈情说爱、男婚女嫁、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唱歌。

据《龙胜县志》记载,苗族山歌有“百花子”“卡头”“酒歌”“丧歌”等。“百花子”为说唱结合演唱形式,每首句数与每句字数均可多可少,可长可短,最长可达几百行。“卡头”为问答式念词,即青年男女相遇时,一问一答,问设“卡头”、答逐次解,一卡一还,卡者卡得紧,还者还得妙,常妙语连珠,妙趣横生。“酒歌”,多于婚姻寿筵宴席上演唱,其内容主要叙述苗族根基和迁徙情况,歌词声韵和句子长短都较自由。“丧歌”是老人去世后,在灵堂内由歌手根据老人生平自编自唱,赞美死者劳动创业功绩和高尚品德,并借以教育生者要孝敬老人、发扬尊敬长辈的优良传统。

杨盛银把苗家人口口传唱下来的山歌整理出来,供村里年轻人编排成节目,唱给游客听。他还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山歌,以此来传承传播苗族山歌文化。

苗家人热情好客,体现在敬酒上,素有“进门敬三杯,出门敬三杯”的礼俗。在苗家,歌离不开酒,酒离不开歌,歌声不断酒不断。

辣蓼开花点点红,

做药酿酒酒香浓;

酒逢知己千杯少,

苗妹敬哥情意浓。

敬酒来嘛敬酒来,

贵客端杯喝起来;

贵客辛苦来苗寨,

畅饮三杯暖心怀。

除了传唱老歌古歌,杨盛银还创作了不少新山歌,表达苗族同胞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对远方来客的欢迎致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比如迎接四方宾客,张家塘苗寨的山歌有:

欢迎欢迎又欢迎,

欢迎来到我苗村;

招待不周莫见怪,

赔情不起记情恩。

村子旧貌换新颜,

喜迎八面四方客;

新鲜油茶来招待,

欢迎你来我家坐。

如今,幸福的日子越过越美,苗家的山歌也越唱越甜。张家塘的苗家人这样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心。

自从开放到如今,

党政为民天大恩;

歌唱扶贫攻坚战,

脱贫致富利万民。

吃水不忘挖井人,

脱贫不忘感党恩;

苗寨发展日日新,

奋力开启新征程。

幸福花开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感党恩。

“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过上好日子,人民幸福长。”在初夏的阳光照耀下,这幅悬挂在张家塘苗寨游客接待楼前的标语显得尤其醒目。这曾是苗家人不懈追求的梦想,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这20个字也有了更深远的含义。

“我们张家塘苗寨能有今天,最关键还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这是杨启良最常说的一句话。

“我们的发展主要依靠群众,也离不开群众,他们是村里最宝贵的财富,最强的力量。接下来我们要打好休闲生态、亲子体验旅游这张牌,让我们全村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裕,生活更上一层楼。”

对于今后的发展,杨启良的笔记本上记得明明白白:

“进一步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一家苗家客栈,解决游客的住宿问题,把山外的游客留下来,在我们这里感受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深度体验苗寨的风俗民情。”

“打造张家塘苗家米酒品牌,传承苗家米酒古法手工酿造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册商标,开个酒厂,让张家塘苗家米酒香飘四方。”

“开一家传统苗香加工厂,把苗香这一苗族传统工艺传承下去,并且产生经济效益。”

“在田间放养金背稻香鱼,去年试着养了10亩,经济效益不错,今年要引导更多村民养殖,形成一个新的特色产业。”

“把张家塘苗寨打造成自治区级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五月的张家塘苗寨,处处显出生机勃勃的气象。田野里,禾苗青翠,鱼儿肥美,鸭群戏水。村道两侧,房前屋后,鲜艳的幸福花开得热闹,彩蝶翻飞。菜园里,苞谷在拔节孕穗,辣椒茄子开花结果。坡地上,苗家云雾茶还在抽新芽,罗汉果、百香果、猕猴桃已经挂满枝头。寨子里,苗家阿哥阿妹正忙前忙后,刚送走一拨客人,又迎来一群新客……

喝过苗家油茶,尝过苗家米酒,看过苗族歌舞,我们在依依不舍中返程了。这时,热情好客的苗家人将我们送到寨门口,又唱起了山歌:

阿哥终要离苗亲,

送哥送到苗寨门;

大路不平哥慢走,

山高水长妹挂心。

桂林答卷

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偏远山村,摇身一变成为脱贫致富模范标杆。张家塘苗寨的华丽蜕变,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和桂林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龙胜各族自治县坚持“生态立县  绿色崛起”发展总基调,通过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深耕民族文化实现产业融合,推进旅游扶贫,形成了“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的旅游扶贫模式。近年來,全县涌现出白面瑶寨特色体验、张家塘苗寨休闲游、排坊苗寨农家乐、决支南山观光体验、大寨村民族文化旅游、广南侗家节庆文化体验等一大批“旅游+扶贫”示范标杆。农民群众成为“拿起锄头种田、穿上服装演出、演出结束经商”的“多栖农民”,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了文化旅游饭。2018年,全县实现脱贫摘帽。

放眼整个桂林市,特色产业扶贫项目遍地开花。2015年以来,桂林市牵牢产业脱贫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全市成功打造出了永福“富硒农业+扶贫”、灌阳“超级稻+扶贫”、恭城“生态循环农业+扶贫”、龙胜“旅游+扶贫”、兴安“光伏+扶贫”和荔浦、全州等“电商+扶贫”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市510个贫困村均有特色产业项目,95%的贫困户有特色支柱产业。

“十三五”期间,桂林市29.7万贫困人口,510个贫困村、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6.95%降为0,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2018年、2019年桂林市在全区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获评“综合评价好”的等次,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桂林答卷。

本名肖品林,1985年生,广西资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山花》《青年文学》《文学界》《飞天》《广西文学》等。

猜你喜欢

苗家张家油茶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苗家歇饮
家乡的油茶
一颗柿子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苗家小阿妹
醉了雷山(敬酒歌)
秀秀台
摄影家张家让眼中的锦屏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