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在突发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分析

2021-08-07天津港口医院300456景瑞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预案医务人员传染病

天津港口医院(300456)景瑞玲

2019年底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乃至全世界居民的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新冠肺炎作为甲类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等特点,发病初期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脓毒症休克等,为避免此类突发传染病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需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1]。自21世纪以来我国在抗击与防控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传染病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暴露了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鉴于此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感染管理防控方案,以便其可提高各个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及医务人员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基于此本文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住院治疗患者200例研究,通过非同周期法对比管理预案实施前后感染控制能力,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10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10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均值(50.42±3.48)岁,住院时间均值(25.25±1.42)天,学历:44例初中者、31例高中及大专者、25例本科及其以上者。对照组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均值(50.38±3.42)岁,住院时间均值(25.35±1.11)天,学历:45例初中者、32例高中及大专者、23例本科及其以上者,数据统计P>0.05。

纳入标准:①无感染性疾病者;②营养状态良好者;③无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④自愿进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临床资料齐全者[2]。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丢失者;②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④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感染管理:首先医院需定时对病室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每日1~2次;其次针对入院治疗患者,医务人员展开各项工作均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防护制度;再者每日对患者床单、被套、枕套等进行清洁消毒,若遇到有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的物品需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而后送洗。

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1)制定相应制度与流程:①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条例及指南,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感染管理防控预案;②根据门诊、预检分诊、检验科等不同科室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程度,穿戴不同级别的防护用品,并制定不同级别防护用品穿脱方法;③拟定发热、腹泻患者的就诊引导流程,登记报告流程,疑似与确诊患者的转运流程及转运路线等;④制定急诊及感染科工作流程、消毒隔离制度、排查制度及流程等[3]。(2)强化理论与技能培训:①根据传染病特征、感染特点等严格落实防护措施与流程,医院各部门工作人员需紧密配合;②对医院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接诊、防护、医疗废物处理、转运等培训,并针对个人防护、消毒隔离、气管切开等临床应用进行考核,提高其整体操作能力。(3)隔离病区的准备:隔离病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医护人员与患者通道分开,并张贴醒目标识;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从清洁空气到污染控制压力差流动方向设置,若发现疑似患者需将其安置在单间病房内进行管理,确诊患者可放置在2~3人房间进行治疗;严格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进行划分,两个半污染区需设置门禁,避免出现人员误入等情况。每个病室内需设置有专用的淋浴间、卫生间、洗手池、传话系统等,并需准备好急救用品[4]。(4)医务人员隔离病区准备:隔离区医务人员需有独立的生活区域,并建立严格的生活区管理制度,由专门的护士长负责其生活、保洁及病情监测等工作;隔离区医务人员在解除医学观察前禁止回家、外出,并由营养师根据其个体情况制定食谱,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5)物资与设备储存:建立并不断完善应急物品的储备目录,建立快速、通畅的物流通道,指定专人每日负责损耗物品的管理,以确保急救工作顺利展开。(6)护患防护:由“120”急诊入院的患者需通过专用通道将患者护送至隔离病室,并做好交接工作。整体护理中需遵循人文关怀原则,不仅要加强健康教育,还需进行心理疏导工作,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出现抗拒治疗等情况[5]。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传染疾病发生率。②参考自制“感染管理调查表”从病区隔离、自我防护、专业能力、物质配备等方面评价,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管理能力越强。③根据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估表”从行为、专业能力、应急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评价,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统计两组传染疾病发生率 观察组:未出现传染疾病,占比0.00%;对照组:出现4例传染疾病,占比4.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816,P=0.0433。

2.2 统计两组感染管理效果 观察组4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详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感染管理效果比较(±s,分)

附表1 两组感染管理效果比较(±s,分)

组别(n=100) 病区隔离 自我防护 专业能力 物质配备观察组 95.25±2.92 96.25±2.99 96.25±2.08 96.22±2.14对照组 85.25±2.91 85.28±2.94 85.25±3.92 86.25±3.14 t 24.2574 26.1608 24.7878 26.237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统计两组护理质量 观察组4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详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附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n=100) 行为 专业能力 应急能力 综合能力观察组 94.56±2.08 93.25±1.95 93.22±2.16 94.52±1.68对照组 80.34±2.89 80.25±2.91 80.26±2.08 80.34±2.21 t 39.9361 37.1116 43.2192 51.079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面对突发的传染性疾病,医院需紧急制定好防护预案,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自21世纪以来非典、H1N1流感等突发性疾病的出现为我国医务人员工作的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了经验,但结合实际情况发现整个防控流程依旧存在缺陷,鉴于此,需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更优质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6]。

经对比,观察组传染疾病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的4.00%,感染管理效果及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在突发传染病防控中应用价值较高,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的制定可从多方面入手对传染疾病进行防控,研究发现突发传染病的出现会增加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导致其在工作中出现手忙脚乱等情况,因此医院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突发传染病管理制度,明确救治、转运各项工作流程;其次传染病传播速度较快,为避免医院内出现交叉感染等情况,不仅需加强消毒、灭菌处理,还需切断一切传播途径,各部门、各人员需紧密配合确保急救工作顺利展开。再者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人性化较强,通过细致、贴心的护理不仅可稳定患者情绪,亦可使其心理、生理均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在突发传染病防控中可行性较高,亦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感染管理效果,值得推广与借鉴。

猜你喜欢

预案医务人员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提高油库消防预案工作效果的措施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