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8-07孙会潇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炎性溃疡内镜

孙会潇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因糜烂、溃疡、急性黏膜病变等因素导致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危重急症,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危害极大[1]。现阶段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采取多种手段,其中药物治疗为临床最常用方法之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而内镜介入治疗也逐渐应用于该疾病中,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起效较快[3-4]。本研究探讨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钛夹组 (n=63)和药物组(n=62)。钛夹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45~70岁,平均 (55.24±2.12)岁;病因:吻合口溃疡10例,消化性溃疡39例,贲门黏膜撕裂5例,胃间质瘤2例,其他7例;Forrest分级:Ⅰa 20例,Ⅰb 15例,Ⅱa 19例,Ⅱb 9例。药物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44~71岁,平均 (56.53±1.35)岁;病因:吻合口溃疡11例,消化性溃疡38例,贲门黏膜撕裂4例,胃间质瘤3例,其他6例;Forrest分级:Ⅰa 19例,Ⅰb 16例,Ⅱa 18例,Ⅱb 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并确诊;首次发病;临床资料完整,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最近一周服用过抑制胃酸的药物;合并其他严重心肾功能不全;不同意参与本研究。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禁食、抑酸、纠正低血容量等基础治疗。药物组接受肾上腺素注射止血,具体如下:在内镜下对准出血位置,使用一次性内镜注射针在出血血管周围与出血位置最多点注射盐酸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液,确保注射总量<10 m L。钛夹组接受内镜下钛夹止血,具体如下:在内镜显示下,将钛夹从内镜钳子管道缓慢送出至内镜前端并推出金属夹对准破溃血管,顶上黏膜后将金属钛夹收紧并释放,箍紧整根破溃血管及周围组织,实现血流阻断,脱离止血夹,完成操作。根据患者血管具体出血情况使用钛夹,一般2~3枚,出血严重时可多用钛夹。操作完成后,继续观察患者血管出血情况约5 min,直至无出血后退出持放器,止血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病灶,结束治疗。

1.4 观察指标①止血效果。显效:24 h内无出血症状,呕血等症状消失,无活动性出血现象,生命体征完全正常;好转:48 h内无明显出血现象,呕血等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趋于正常;无效:48 h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生命体征未恢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 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两组患者的PCT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止血效果治疗后,钛夹组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比较[n,n(%)]

2.2 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后,两组的IL-6、CRP、PCT水平均显著下降,钛夹组的IL-6、CRP、PCT水平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指标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IL-6(ng/L) 钛夹组 63 124.26±14.51 34.69±6.84 44.319 0.000药物组 62 125.34±15.63 42.34±7.29 16.175 0.000 t 0.401 6.051 P 0.690 0.000 CRP(g/L) 钛夹组 63 9.67±1.02 3.64±0.41 43.538 0.000药物组 62 9.53±0.97 4.15±0.43 39.925 0.000 t 0.786 6.787 P 0.433 0.000 PCT(ng/m L) 钛夹组 63 1.26±0.53 0.61±0.24 8.868 0.000药物组 62 1.25±0.49 0.93±0.33 4.265 0.000 t 0.110 6.208 P 0.913 0.000

3 讨论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除静脉曲张外的原因导致上消化道位置出血的一种危重急症[5]。该疾病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并伴有心悸、晕厥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同时因其多为无先兆、突发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且呈持续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现阶段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以抑制胃酸、快速止血及促进糜烂面愈合为原则,主要采用药物止血和内镜介入止血等手段[7],大多数患者经过药物止血治疗后都能取得较好疗效。

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止血手段之一,止血夹操作简单,1~2周后就会自动脱落,随粪便排出,并且钳夹组织不会引起溃疡或加重原有溃疡损伤,不会导致黏膜组织的凝固、变性或坏死,可有效地对可见血管进行有效止血[8]。研究[9]表明,药物止血注射肾上腺素半衰期较短,对血管的压迫作用在持续20分钟后开始逐渐减弱,可能引发再出血,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中,药物组62例患者接受肾上腺素注射止血,钛夹组63例患者接受内镜下钛夹止血,结果显示,治疗后,钛夹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6.83%,明显高于药物组的8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CRP、PCT水平均显著下降,钛夹组的IL-6、CRP、PCT水平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内镜下钛夹治疗,止血效果优于药物注射治疗,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炎性溃疡内镜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都是“溃疡”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