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认术语学视域下的中药转喻命名研究

2021-08-06尹铂淳付蕾

中国科技术语 2021年3期
关键词:转喻

尹铂淳 付蕾

摘 要:中药名是中药的符号表征,是外界了解中药的认知起点,是外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民体验认知的心智入口。文章在体认术语学视域下对中药转喻命名的体验性和认知性进行了阐释。研究发现,中药转喻命名的体验性体现在命名需要仰仗命名者的经验体系;中药转喻命名的认知性体现为命名过程是一个主观化的认知加工过程。对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事物进行命名时,要让这类事物的名称呈现中国深厚的精神文化积淀和传统文化魅力。此外,除了强调命名的文化性,还要追求命名的规约性,要促使二者达成一种有机的平衡。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中药命名;体认性;转喻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9/j.issn.1673-8578.2021.03.011

Abstract:The na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not only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t also the cognitiv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outside world to underst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well as the mental entrance for the outside world to underst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xperience and cognition of Chinese peopl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empirical and cognitive n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metonymic nam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odiedCognitive Terminology.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experiential n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metonymy naming is embodied in the fact that the naming process depends on the experience system of the nomenclature. The cognitive n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metonymy naming is embodied in the naming process which is a subjective cognitive process. When naming things with significan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make the names of such things show the profound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highlight the charm of the splendid and dazzling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ive thousand years. Moreover, in addition to emphasizing the cultural nature of naming, we should also pursue the conventions of naming,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two aspects to reach an organic balance.

Keywords:embodiedcognitive terminology; Chinese medicine naming; embodied cognitive thinking; metonymy

收稿時间:2021-02-03  修回时间:2021-05-08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概念的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研究”(18YBQ074)

引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内涵外延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我国向世界各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选题。中药名是中药的符号表征,是外界了解中药的认知起点,是外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民体验认知的心智入口。讲好中药命名故事,就是在讲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就是在讲好中国人民体验认知的故事。

邓小英从《本草纲目》中的“释名”和“集解”项,探究了中药的命名方法[1]。周文对中药名的源流做了大致的梳理,而后从社会文化、地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三个方面对中药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2]。李旭从质量、安全、有效三个方面讨论了中药名的规范问题[3]。邓勇从合法性与合理性角度探讨了中药的命名[4]。吕云霞等对中药传统分类法以及命名文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挖掘出了中药分类及命名文化的认知图式[5]。已有成果从源流、文化内涵、方式、规范化、认知图式等多个方面对中药命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成果颇丰,启发较大,但遗憾的是未专门探讨中药命名的体认(体验+认知)过程。本文拟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尝试探究中药转喻命名的体认过程,揭示中药转喻命名的体验性和认知性。

1 中药转喻命名的体验性

传统术语学过分追求“标准化”和“单义性”,认为“术语”与所表征的“概念”之间必须一一对应,但这明显与语言的经济原则背道而驰[6]。除了语言的经济原则,语言的体认性也是导致概念与形式不对应的重要理据。术语的产生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中间杂糅了命名者的体验和认知因素,因此术语往往与所指不会完全对应。相比传统术语学,笔者更提倡体认术语学的相关学说和理论,并建议多关注体认术语学,即除了关注构词等相关语言问题外,还应关注命名者的体验和认知问题。

体认术语学是术语学和体认语言学融合后的新产物,体认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修补版本。起源于20世纪末的认知语言学提及认知和概念,但忽视了体验哲学的核心要义:心智体验性。因此王寅大力倡导将认知语言学本土化并修补为体认语言学,进而探索语言的体认性。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为:现实(体)—认知(认)—语言[7-8]。廖光蓉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言语的生成模式:体验(生活+语言)—认知—言语[9]。尹铂淳、廖光蓉认为,在体验客观世界后,人们产生了事物、事件经验,这些经验通过概念化,即用形式单位进行表征后,成为了事物和事件概念,概念本质上是语符化的,存于人们的大脑之中[10]。

经验是知识结构产生的基础,知识结构是命名的“原料”,缺少必要的知识结构,命名也难以有效进行。知识结构是概念结构或称概念框架,下面将对概念框架理论进行简介,以期搭建好中药命名的体验基础。

20世纪60年代,Fillmor用考察动词配价及语言理解的框架语义学为词汇语义研究提供了认知进路。在此基础上,廖光蓉提出了词概念框架理论,并将其界定为:独立于语境的词义即词这种形式单位习惯上所表征的概念,可称为词概念。词只是最典型的形式单位,其他的形式单位,诸如词素、成语、俗语、谚语等,也有其习惯上所表征的概念(包括命题),因而产生形式单位概念这一术语。继而廖光蓉提出形式单位概念框架,并界定为:形式单位概念框架是以最初的那个理性概念意义为起点的知识结构,这个初始义也是框架里的中心元素;从这个起点出发,框架辐射式扩展、链条式延伸,且如此往复,结果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知识元素就聚集在这个初始义的周围;这就是初始义即框架中心的含义。框架里的元素包括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命题与范畴,是经验图式化的结果。框架还包括形式单位的语音和书写形式、语法功能、附加色彩等,附加色彩包括情感、语体和象征色彩。关于它们的概念(包括命题)本身又是一个框架,即知识结构。框架里的元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激活。形式单位概念框架可分为事物概念框架和事件概念框架。事物、事件概念框架是关于事物、事件的知识结构,里面的元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结构层级逻辑,自成体系,稳定又变化[11]。

事物概念和事件概念是中药转喻命名的体验或经验基础,命名者必须拥有相关体验、具备相关经验才能实现中药的转喻命名。如中药名“羊踯躅”,其经验基础为“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倘若命名者缺乏该经验,就无法将一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的有毒的麻醉止痛药命名为“羊踯躅”。

中药名是通往中国人民经验体系的认知入口,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模式、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等。中药命名的体验性体现于命名需要仰仗命名者的经验体系或知识结构。倘若缺乏相关经验体系或知识结构,中药命名就难以推进。可以说,中药命名过程就是命名者将其长期经验或既有知识沉淀于语言符号的心智过程或主观化过程。

此外,心智过程或主观化过程会使中药命名的主观性增强,令中药名并非绝对与客观世界一致,中间杂糅着命名者的主观世界,这直接导致了中药名形式与概念的不对应。换句话说,这种不对应正是中药命名的体验性所致。

2 中药转喻命名的认知性

Lakoff和Johnson指出,转喻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以一个事物去指代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12]。Langacker认为,转喻的理据为相对突显原则,接着他进一步指出,认知上突显的实体为认知层面的参照点[13]。接着,Langacker将转喻界定为一种参照点现象:一个实体通过认知操作与另一实体建立关联的认知过程[14]。举例阐释如下。

Pass me the Shakespeare on the top shelf.(将书柜顶端的莎士比亚递给我。)

此处,Shakespeare(莎士比亚)指Shakespeares works(莎士比亚的作品),认知方式为转喻:以作者代作品[15]。

拥有相关体验基础后,命名者要基于其语用目的对所获概念结构进行认知加工。换言之,中药命名是一个形式改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认知加工过程,中药转喻命名的认知性体现于此。

2.1 事物转喻

Langacker指出,侧显(profile)是基底(base)中突显出的“浮现物”,基底则是我们理解或生成侧显的基础[12]。换言之,在语言层面侧显为概念框架中的突显部分,基底则为理解或生成侧显需依靠的相关概念框架或知识结构。事物转喻是转喻方式的一種,这类转喻需依赖的基底是事物概念框架,倘若缺乏相关事物概念框架,这类转喻无法发生。研究发现,中药命名过程中采用的事物转喻主要存在以下几类。

1)气味代事物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名医别录》曰:“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命名者在体验过鱼腥草后,激活了关于鱼腥草的事物概念框架。基于该框架突显其中的气味元素,转喻发生,即以气味代事物。语言层面表现为将气味作为限定成分次范畴化中心成分“草”。

2)功效代事物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命名者在体验过益母草后,激活了关于益母草的事物概念框架。基于该框架突显其中的功效元素(益母,即有益于女性健康),转喻发生,即以功效代事物。语言层面表现为将功效作为限定成分次范畴化中心成分“草”。

3)枯萎时节代事物

夏枯草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地为主要产地。夏枯草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此草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故有是名。

命名者在体验过夏枯草后,激活了关于夏枯草的事物概念框架。基于该框架突显其中的枯萎时节元素(夏枯,即夏季枯萎),转喻发生,即以枯萎时节代事物。语言层面表现为将枯萎时节作为限定成分次范畴化中心成分“草”。

4)颜色代事物

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胆囊的结石,因色泽偏黄,故取名“牛黄”。

命名者在体验过牛黄后,激活了关于牛黄的事物概念框架。基于该框架突显其中的颜色元素,轉喻发生,即以颜色代事物。本次转喻的理据:保证语言经济性,充分考虑服药者的接受度。若直接命名为“牛胆结石”,表达上首先不经济,其次还可能致使服药者对该药材产生抵触情绪。语言层面表现为以“黄”代“胆结石”。

2.2 事件转喻

事件转喻是转喻的一种,这类转喻需依赖的基底是事件概念框架,倘若缺乏相关事件概念框架,这类转喻无法发生。研究发现,中药命名过程中采用的事件转喻主要存在以下几类。

1)“制作”事件中的原料代产物

橘皮为常食用的水果福橘、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橘皮主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

命名者在体验过橘皮后,激活了关于橘皮的“制作”事件概念框架,其中施事为制药者,行为是制作,原料为橘皮,产物为该药材。依靠框架,突显原料,转喻发生,即以原料代产物。这类事件转喻重点突显了制作事件中的原料,隐略了其他元素,类似的中药名还有麦芽、鳖甲等。

2)“制作”事件中的行为+原料代产物

炮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炮即用旺火将之炙为碳,用来存姜原本的药性。

命名者在体验过炮干姜后,激活了关于炮干姜的“制作”事件概念框架,其中施事为制药者,行为是炮,原料为干姜,产物为该药材。依靠框架,突显行为+原料,转喻发生,即以行为+原料代产物。

3)“制作”事件中的产地+产物类属代产物

阿胶一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宝”,自北魏以来即为进贡朝廷的珍品。《名医别录》曰:“出东阿,故曰阿胶也。”《本草从新》曰:“真胶产于古齐国之阿地。”

命名者在体验过阿胶后,激活了关于阿胶的“制作”事件概念框架,其中施事为制药者,行为是制作,产地为东阿,产物为该药材,产物类属为胶(胶状物)。依靠框架,突显产地,转喻发生,即以产地+产物类属代产物。和前面语料不同的是,“阿胶”在上述基础上还经历了一次转喻,即以“阿”代“东阿”(简单词的后半部分代整体)。

4)“食用”事件中的施事+结果事件链中的子行为代受事

羊踯躅是有毒的麻醉止痛药,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本草经集注》曰:“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

命名者在体验过羊踯躅后,激活了关于羊踯躅的“食用”事件概念框架,其中施事为羊,行为是食用,受事为该药材,结果为踯躅而死。依靠框架,突显施事+结果,转喻发生,即以施事+结果代受事。“踯躅而死”本身是一条行为事件链,中间蕴含了两条子行为(“踯躅”和“死”)。基于此,“踯躅而死”还经历了一次转喻,即以“踯躅”代“踯躅而死”(行为事件链“踯躅而死”中的子行为“踯躅”代整条行为事件链)。

5)“发现”事件中的施事代受事

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它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关于它的命名,《南史·宋武帝纪》记载,刘裕(字寄奴)首得此草,曾用以治愈金疮。后人因称之为“刘寄奴”。

命名者在体验过刘寄奴后,激活了关于刘寄奴的“发现”事件概念框架,其中施事为刘寄奴,行为是发现,受事为该药材。依靠框架,突显施事,转喻发生,即以施事代受事。类似的中药名还有何首乌。

6)“成熟”事件中的时间代施事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半夏在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了一半,故得其名。

命名者在体验过半夏后,激活了关于半夏的“成熟”事件概念框架,其中施事为该药材,行为是成长,结果为熟了,时间为半夏。依靠框架,突显时间,转喻发生,即以时间代施事。

7)“仰天”事件中的行为+受事代目的次事件中的受事

景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丹毒,疔疮痈疖,火眼目翳,烦热惊狂,风疹,漆疮,烧烫伤,蛇虫咬伤,吐血,咯血,月经量多,外伤出血。古人观察到该植物性喜高显,故常植置于檐屋上,以顺其性,其名亦由此而来(“景”为“仰”义)。

命名者在体验过景天后,激活了关于景天的“仰天”事件概念框架,其中施事为仰天者,行为是仰望,受事为天,目的为看(檐屋上的)药材;目的本身又是一个事件,其中行为是看,受事为该药材,受事的场所为屋檐上。依靠框架,突显行为+受事,转喻发生,即以行为+受事代目的次事件中的受事。

中药转喻命名的体认路径(图1):在体验过某种中药后,命名者在其心智中形成了相关经验。以这些经验为认知入口,可激活相关知识结构。这些知识结构是框架性、体系性的,存在诸多层级,每个层级又存在诸多元素。考虑到语言经济性,基于主观愿望,中药命名时不可能将所有元素都表征出来,仅会选择部分元素进行表征,突显隐略随即发生。

中药转喻命名的认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部分元素代其所隶属的事物知识结构;二、事件知识结构的部分元素代另一部分元素。具体表现为气味代事物,功效代事物,枯萎时节代事物,颜色代事物;“制作”事件中的原料代产物,“制作”事件中的行为+原料代产物,“制作”事件中的产地+产物类属代产物,“食用”事件中的施事+结果事件链中的子行为代受事,“发现”事件中的施事代受事,“成熟”事件中的时间代施事,“仰天”事件中的行为+受事代目的次事件中的受事。

3 中药命名的启示

西药的命名比较科学、严谨、固定,如Indomethacin Capsules(吲哚美辛胶囊)、Bumetanide Tablets(布美他尼片)、Compound Iodine Solution(复方碘溶液)等,这些术语具有极强的规约性。不同于西药命名,中药命名更重视文化性、民俗体验性和民俗思维性。这种差异扎根于汉英民族的思维模式之中。经历了海洋文明的西方人为了进食,必须与恶劣的海上自然环境做斗争,冒着大风大浪出海捕食,这会导致西方人更多地持有“天人分离”的思維模式;经历了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为了能有好收成,非常尊重自然规律,这会导致中华民族更多地持有“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久而久之也能反映于他们思维的各项产物上,如行为方式上反映为西方人更讲原则,标准的制定上更力求精准,而中国人没有西方人那样“泾渭分明”;语言维度反映为英语更重视语言内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汉语更讲究通过语言形式去呈现文化性、民俗体验性和民俗思维性[10]。

中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能充分展现我国的民俗思维和民俗智慧,是我国向世界各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选题。笔者认为,诸如此类具有丰富中国特色的术语没必要全盘接受西方语言体系的命名方式,无需追求那么强的规约性,毕竟规约性增强的同时也势必会削弱术语的文化性。对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事物进行命名时,要尽量让这类事物的名称承载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呈现中国深厚的精神文化积淀和传统文化魅力。这样的命名模式能较好体现事物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自信的增强。术语的文化性和规约性是一对矛盾,文化性强了,规约性就弱了。命名时,我们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追求术语文化性的同时绝不能完全放弃术语的规约性。中药是具备显著中国特色的事物,对它的命名需要高度重视其文化性,但也要注意命名的规约性,其命名必须是有据可循的、符合一般语言规律的,坚决杜绝过于随意的中药命名方式。总之,具有显著中国特色事物的命名建议参考和借鉴中药的命名模式,以期在保障基本规约性的同时,最大化呈现中国特色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炫目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 邓小英.《本草纲目》中药物命名探讨[J].甘肃中医,2008(7):44-45.

[2] 周文.中药名词命名文化初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7):63-65.

[3] 李旭. 中药命名思量[N]. 医药经济报,2017-10-26(F02).

[4] 邓勇. 中成药命名应具合法性与合理性[N]. 中国中医药报,2017-02-20(003).

[5] 吕云霞,周晨婷,汪鑫,等.中药传统分类与命名文化的认知图式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6):95-97,107.

[6] 蒋向勇,邵娟萍.认知术语学主要理论与术语生成:以新冠肺炎命名为例[J].中国科技术语,2020,22(5):15-23.

[7] 王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J].外国语文,2014(6):61-67.

[8] 王寅.歇后语的体认性: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思考[J].当代修辞学,2020(5):29-36.

[9] 廖光蓉.体认语言学观照下的汉语语义组构超常及其典型性[J].中国外语,2019(6):34-43.

[10] 尹铂淳,廖光蓉.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和语际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2020,36(1):107-116.

[11] 廖光蓉.认知语言学基础及其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1-82.

[12] 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13]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4] LANGACKER R.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4):1-38.

[15] EVANS V,GREEN M.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作者简介:尹铂淳(1989—),男,博士,讲师,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政治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语言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研究,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第一参与人,结项等级为“优秀”)。通信方式:yinbochum@163.com。

付蕾(1993—),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血液病学致病机制、医学术语研究,参与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1篇(第一作者)。通信方式:729745191@qq.com。

猜你喜欢

转喻
转喻概念化时间的理据浅析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隐喻、转喻新奇搭配习得状况研究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语用推理中转喻的运用
认知隐喻和转喻视角下的死亡委婉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