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在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中的应用

2021-08-06任秋桦于向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5期
关键词:疑难护士长病例

丛 波,任秋桦,于向英

(威海市中心医院 山东威海26440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护理的重视度不断增加,医院乃至患者要求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1]。医疗方面的竞争从技术能力的竞争逐渐发展成为护理水平的竞争,医院对护理的创新内涵的提升要求越来越高[2]。同时,患者并发症增多,危重程度增加,护士趋于年轻化,致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多个疑难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的目的是提高护士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护士专科水平,针对患者个性化的调整护理方案[3]。“六顶思考帽”是“创新思维学之父”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护理人员负责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做出结论[4]。因此,为提高护士的兴趣,发散护士的思维能力,增强护士相关疾病知识的记忆力,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六顶思考帽”的思维模式进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肿瘤内科7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74±6.26)岁;受教育程度:本科45名,大专2名;职称:护士30名,护师20名,主管护师20名;工作年限2~20年。将2019年1月1日~11月30日采取普通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方法作为实施前,将2019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0日采取“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的方法进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作为实施后。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实施前采取普通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方法,传统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方法以主持的护士为主体,主持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的护士根据临床工作,选择好护理疑难病例,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整理出来,上网查询资料后做成PPT,以讨论加讲课的形式进行。实施后采取“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的方法进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具体方法如下:①由护士长组织安排,每个月大家集体选择1例护理疑难病例,为使大家直观地知晓病例的疑难点,护士长尽量安排每个人都直接负责患者的护理,大家提前了解该病例的相关内容,整个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过程有专人负责记录并整理。护士长作为整个疑难病例讨论的主持人,带着蓝色的思考帽,意味着思考和沉着冷静,具有调节场面和控制的职责。护士长在疑难病例讨论过程前确定好参与者,设计好大体的讨论方向,根据内容负责各种颜色思考帽的顺序调节,规划整个疑难病例讨论过程,管理秩序,当讨论偏离主题,及时纠正或转换各个思维帽。②当护士长决定戴上白色思维帽时,责任护士主动带上,责任护士采用PPT的模式汇报病例,向参与者真实客观地讲述在住院过程中该患者暂时无法解决或者较难解决的护理问题,避免带有主观的情绪或者想法,以免影响大家思维发散。③当护士长决定戴上红色思维帽时,参与人员根据责任护士汇报的病例内容,参与人员可表达出自己站在患者角度遇到这个问题时的情绪、感受等。④当护士长决定戴上黑色思考帽时,大家开始转换思维方法,带有批判的眼光,讨论出现这个疑难问题的原因,从根本寻找原因,在此过程中护士长应主持大局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做到每个人必须发表观点。⑤当护士长决定戴上绿色思考帽时,大家转变思维方式,对前3个思维帽提出的问题、情绪、原因等,给予解决措施或者方法,可通过查询专业文献或者工作经验等集思广益,思考怎样解决疑难问题,缓解患者的痛苦等。护士长组织大家采用头脑风暴法,积极提供新的方法和措施。⑥当护士长决定戴上黄色思考帽时,对戴着绿色思维帽时提出的方法和措施的可行性进行逐一讨论,从措施或者方法的创新性、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将不符合实际的方法或措施筛除。⑦疑难讨论病例最后,护士长戴上蓝色的思维帽,进行现场点评,给大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并且将提出的方法或者措施进行归纳总结。⑧最后护士长安排专人记录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的过程及主要内容,以便存档查询。

1.2.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调查表,调查护士对采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进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的效果评价,采用Likert进行记分,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该评价表的内容包括:①讨论效果的评价,包括易于接受、启发思维、生动有趣、便于记忆、参与度高、调动积极性。②实施前后护士能力的评价:包括专业知识、病情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③总体的评价:包括护士对该模式的喜爱程度、满意度的评价。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讨论效果的评价比较 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讨论效果的评价比较(分,

2.2 实施前后护士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护士能力评分比较(分,

2.3 实施前后总体的评价比较 见表3。

表3 实施前后总体的评价比较(分,

3 讨论

3.1 提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的质量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的方法的选择往往会影响到讨论的效果[5]。以往的讨论方式由于主持的护士提前准备好问题,提前准备好答案,造成讨论变成一项任务,组员讨论结果不佳,只听现有答案,时间久了,组员的讨论变得毫无意义,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成了一种形式,未起到真正的效果。“六顶思考帽”思维方式,由于护士长进行组织安排,组员统一讨论选取病例,所有护士提前熟悉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直接参与,同时未提前固定问题的限定,增加护士参与,在讨论前自己查找资料,同时现场积极讨论,护士长把控,可提高护士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使护士对自己专业知识得到认可,提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的质量[6]。故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易于接受、启发思维、生动有趣、便于记忆、参与度高、调动积极性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提示护士认可“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3.2 提升护士的思维能力 “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是开放性的思维模式,通过六种颜色帽子的使用可把握讨论的方向,打破惯有的思维方式,可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使思维更加有条理性,防止混乱的产生,减少无意义的讨论[7]。传统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由于主持者提前准备,将自己的解决思路不自主的代入到病例汇报中,无形的带有主观的情绪及建议,局限了护士的思维能力,同时讲课内容的提前准备,导致护士的惰性,存在着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而“六顶思考帽”的思维方式,在护士长的掌控下,所有护士自己都参与发现护理问题的过程,每个人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就导致看问题的不同点,但每种颜色的帽子的控制又可保证大家不会偏离主题,大家针对某一个点进行发散思维,确保思维的清晰,使原有模式下无意义的争论变成博采众长,可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护士的肯定[8]。故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喜爱程度、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

3.3 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疑难病例讨论以被动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无法真正解决护理问题和护理难点,提出的护理措施也没有针对性、个性化。而“六顶思考帽”思维方式的应用让护士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对所选择的病例有个性化,且有可行性。在讨论过程中,每位护士都参与思考与讨论,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大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调动护士的应变能力。此讨论为真实的参与,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强专业知识的记忆力[9]。思维火花的碰撞开拓护士的思路,拓展护士的知识面,可及时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及新技术,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10]。同时,“六顶思考帽”使整个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过程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更能感同身受地关注到患者和家属所关心的问题,易制订出切实、有效、可行、经济性的护理方案,可满足患者的需求,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满意度。故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护士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提示“六顶思考帽”的思维模式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使护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六顶思考帽”由不同颜色的帽子构成,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和思考方向,可放大护士的不同思维能力,有利于领导发现其能力,更加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本研究也证实了通过运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性,可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发散护士的思维能力,增加满意度,对护理疑难病例的讨论有着明显的作用。

猜你喜欢

疑难护士长病例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积分制管理对提高护士长执行力的实践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等 你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一张字条:“我不抢救”
新任跨科护士长如何应对压力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