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课程思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2021-08-05王万淑

速读·中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育所承担的对人才培养的职责越来越重要,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所以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人格素养的养成非常关键,一位大学生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德育素质。因此当代大学教育提出,大学教育应该要在“大思政”背景下展开教学工作,让思政教育悄无声息的引入到大学课堂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文学性公共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与大学思政课有一定的联系,为此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从大学思政课开展现状出发,结合课程思政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对课程思政下大学语文开展的路径展开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思政课是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其作用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三观价值导向。在大学教育中,培养怎样的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应该要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以及如何权衡知识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都是大学教学中需要思考和分析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现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包括:大学教育一定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思想,将教育全过程育人,教学全方位育人作为大学教育的主线,从而开创出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新思路。通过对习总书记讲话的研究,我们知道高校思政教育要全方位和全过程,也就是要求各专业各学科构建系统化、模式化的思政教育体系,从传统教育中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方向进行转变。

一、课程思政教育概念阐述

课程思政是基于对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和专业文化课程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学理念。该教育理念要求大学所有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都必须要融合思政教学内容,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学习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懂礼貌、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等等。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党課等相关课程,也属于大学思政课教学的范畴,所以在开展专业课和公共课程的过程中,党史、法律等相关知识也应该要作为课程思政开展的主要资源。课程思政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每一门课程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融入思政的课程内容,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在其中。所以每一位课程教师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探索课程思政展开的路径。

二、大学思政课程开展现状分析

大学思政课包括:思修课、毛概课、职业生涯规划课、马列主义思想课、健康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程教育体系。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高校教学经验,对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有一定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①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被动式的进行思政课的学习,因为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太单一化,主要是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展示课件或者教师讲解的方式展开;②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尽管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自己对党史、法律、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所以在生活中仍然很难将思政课的内容落实下来。③当涉及到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时,很多学生认为并没有感受到二者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基本上都是将思政课和专业课等课程进行人为的割裂,学科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晰,不利于思政课和专业课等课程之间的融合。通过对当前大学思政课开展的研究分析,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并不是非常的高,甚至有的学生对思政课的开展还带有着负面的情绪,这些不利因素阻碍思政课的发展,因此围绕“课程思政”大背景,对思政课的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三、课程思政下大学语文教学意义阐述

(一)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无意识,没有针对性的前提下所习得的思想政治相关知识。隐性的教育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没有意识的。而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依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对学生展开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过程大多是以灌输的形式,所以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不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抵触之感。例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作品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时代特点,融合作者或者文章主人公的人格素养培养,从而将道德知识渗透在学生内心之中,发挥隐性教育功能。

(二)大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教材是一部底蕴非常深厚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国近现代的散文、记叙文等等,为大学生呈现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同时大学语文教材还沉淀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当前主流的由吴宝玲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为例,本书一共有四个单元,总共七十四篇课文,课文类型繁多包括:古代诗歌、现代散文和说明文等等。例如:高适的《燕歌行》这篇课文,本文是一篇与战争相关的诗词,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战争观,知道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痛苦,从而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

(三)课程思政下的大学语文具有文化特性

大学思政课所传授的知识具有文化特性的特点,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所以思政教育资源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所讲授的课文也必然和文化相联系。例如在讲授杜甫的诗歌时,教师可以联系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忠君爱国思想,分析忠君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四、课程思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一)确定思政教育目标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制定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时,教师会从课程的文学性价值出发,通过对学生展开各种文体的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和阅读方面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目标是片面的,是不具体的,特别是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目标更是不适合教学的发展。

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在完成大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展开与学科价值相关的渗透,将该学科的育人功能展示出来。教师要将思政教育目标,“悄无声息”的融合在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之中,将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政课教学的隐性育人功能发挥出来,转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育人价值的现状。所以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应该要做到: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紧扣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法律意识、传统文化道德思想等与思政相关的内容引入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开展阅读品析,写作教学能力的培养发挥语文对学生的育人价值。例如在讲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本诗的作者李白在撰写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将理想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进行描写,教学目标上除了要包括对诗词的理解,对李白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揣摩之外,还需要联系社会实际分析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应该要尊重现实,但是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理想,告诉大学生们在面对现实的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但是也要根据现实为自己确立理想和目标,为广大大学生树立稳中求进的意识,从而落实思政教育目标。

(二)围绕课程思政教育主题整合教学资源

在确立课程思政教育主题的前提下,教师要围绕该教学主题整合教学资源,让教学能够围绕主题有序的展开。教师所选择的教学资源,要能够明显突出文章的主题,要色彩鲜明要能够打动学生的内心。例如“爱国”这个话题是当前思政教育中的一个非常热门的主题,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要精选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文章。比如:《燕歌行》这首诗词,作者高适通过将战场前线的士兵和每天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将军进行对比,指出战场前线的士兵是非常值得倾佩的,但是歌舞升平的将军却是要遭到唾弃的。《摸鱼儿》这首诗词,作者通过将时间飞逝来比喻宋朝的变迁,从而在时间的角度上来表达自己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的感慨。《茶馆》这篇文章十一篇现代散文,作者老舍通过描写北京市的茶馆的历史变迁,从而抒发自己心中对北京城的热爱,同样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爱国之情。以上三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都是爱国之情,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和内容都不一样,将这种不同形式的表达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每一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爱国之情,领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爱国之情,从而将爱国之情有效的渗透在学生内心之中。因此教师在围绕课程思政教育主题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主题上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打破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体裁分类的限制,从而为学生呈现更加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从不同方面上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

(三)设计模块化教学将思政教育贯穿整堂课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设计模块化教学形式,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模块化教学理念,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展开不同形式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划分为:课前讨论整理资料、课中交流讨论、课后反馈总结进行检查。首先是课前讨论整理资料,教师首先给出思政教育主题,比如教师提出:修身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这也是思政教育中的一种思想。学生在课前就应该要搜集儒家思想中,与修身治国平天下相关的文章、历史文献,以及名人名言等等。其次是要展开课中小组学习交流,将班上学生划分为四人一个小组,每一小组的组员围绕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进行交流,让组员之间互相交换意见,最后每一小组整合自己的学习成果,不仅实现对文章的学习,同时还抽丝剥茧整合与其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最后一个模块是课内交流讨论,在课内教师鼓励每一学习小组的学生,发表本组的学习成果,将本组的学习成果汇报总结出来,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展现自己的才能。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最新教学思想和理念,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看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性价值,同时还应该要看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思政教育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是一个怎样的教育,在开展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最后才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块设计展开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彬姿.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专语文专题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14-15.

[2]朱淑娟.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现状及实施策略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5):199-200.

[3]武云霞.“3P教学模型”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1(01):60-64.

[4]高彦.“活动式项目+课程思政”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之友,2021,40(02):5-8.

作者简介

王万淑,女,布依族,貴州安龙县人,大学本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教学
至善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