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集中保管与共享中心
——区块链时代档案馆定位研究

2021-08-04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1年6期
关键词:档案馆区块中心

曾 智/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1 问题的提出

2020年,区块链在中国进入了应用爆发阶段。22个省市将区块链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1],“区块链+”的口号被响亮地提出,河北、贵州、湖南、北京、广州、赣州等多省市发布区块链发展行动规划[2]。在“学习强国”网站搜索可知,区块链技术已在司法、农业、电子证照、医保、能源、税收、财政支付、公共卫生、金融、公益等行业中落地,正在应用的全国性或行业性的区块链包括国家信息中心牵头的BSN、国家电网牵头的“国网链”、中国证监会牵头的监管链、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的跨行交易区块链等国字头链与腾讯等商业链合计8家,市级、局级、企业级区块链也时有出现。这种“爆发”与赛迪发布的《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评估》[3]及德勤的对GitHub上86034个开源区块链项目的调查[4]中的国外区块链技术历史发展情况极为类似,区块链基础设施碎片化的趋势同样也在逐渐显现,必须防止新信息孤岛甚至信息“废墟”形成。但是,作为新修订档案法的数字资源法定收集单位和“不得拒绝接收”档案移交的档案馆,对因此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却显得准备不足。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用“区块链+档案”进行篇名检索,我们发现已经有关于变电站、石化、病历、科研、会计、健康、诚信、特种设备、学生等类型档案管理的研究,而通过“区块链+档案馆”进行篇名检索却仅有6个结果。在研究内容上,大多为综述性或初探性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大多简化为电子文件或较概念化的“电子档案”;在业务内容上,注重利用与共享及单一种类馆藏的接收及保存;在连接能力上,即使包括比较成熟的石化项目或英国ARCHANGEL项目,也主要集中在企业内网、部门内网或档案馆室专网。总体而言,在面向整体社会、多样化信息基础设施及复杂种类档案环境下切合档案馆社会定位和法治要求的研究较为缺乏。

基于档案信息收集场所集一、档案信息处理加工程序统一、流转的信息内容独一[5]的传统认识,在有限的研究中,档案馆自身通常更关注区块链去中心化和防篡改的技术特点动摇了档案馆的“中心”地位,而没有意识到区块链时代仍需要一个集中保管和共享数据的中心,且这个中心极有可能仍由档案馆承担。

2 档案馆作为区块链数据保管与共享中心的优势分析

虽然区块链综合使用了对等网络、共识算法等技术[6],同时实现了去中心化和真实性维护,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难以实现全媒体、全文件上链,主流是将电子文件单独存储、哈希值或哈希值加部分元数据上链[7],因此基础设施集约化需求未发生质的变化。与之相对,从国外到国内发展情况来说,区块链基础设施呈现碎片化趋势似乎是“必由之路”,为了区块链数据的长期可用,必须提前布局数据的集中保管和共享机制,以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甚至信息“废墟”。从资源、场景、法治的角度,档案馆(含档案馆群)是极有可能成为整体社会的区块链数据集中保管和共享中心的。

2.1 资源的优势

庞大的馆藏和信息完整性是档案馆的最大优势。在整体性政府的视角下,用户需要的是无缝区块链服务,分散保管和共享带来的入口和信息缺乏集成及性能参差与之相悖。入口缺乏集成会增加用户搜集服务信息并建立接触的成本;信息缺乏集成,用户需要将不同信息按主体、客体、事项为线索组合与解读方能确定是否满足自己核心利益;性能缺乏保证,用户通过不同系统获取完整信息过程中存在快、慢甚至失效的体验。因此,从整体性政府的用户视角,最极端的选择是建立单一的中央数据库[8]。

就事项或服务提供者的整体而言,分散保管和共享使得以主体、客体、事项为线索的跨链信息或者链上链下信息的可解读性基本缺乏维护,区块链上无论是实体数据[9]还是合约数据[10],都是代码语言,不同应用必然存在代码异构性,分散主体管理将使得代码异构性的解决缺乏动力,且缺乏历史数据的解读也令异构性的解决能力欠缺。

而档案馆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数据规范基本统一、业务管理共识基本一致、组织机构(即节点)基本稳定的共同体,承担对内建设一个节点基本稳定的中心、对外建设一个单一服务入口的任务总体成本较低。庞大的历史馆藏及信息服务潜力更是档案馆最强大的“护城河”,以“完整性”为基础大力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实现权益信息的高完整性、高可用性供给,适应区块链时代公众日益提高的服务期望,将是档案馆在区块链时代不被淘汰甚至提升地位的关键一招。

2.2 应用场景的客观要求

归档前后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实有差异,归档后宜集中保管和共享。区块链并非应用层面的系统,而是提供了某些管理功能的底层技术架构[11],是“共识人群的一种管理方式”[12]。当将不同主体向集中保管和共享的中心移交电子文件、元数据及区块链数据的保管权行为(此处仍借用电子档案管理的术语“归档”)前后进行应用场景划分,我们发现归档前后参与者的共识是不一致的。归档前,重点在于事项办理,共识侧重于“事实”的确认,时限短,参与人有限;归档后,重点在于证明文件的复用,共识侧重于“事实”的判断,每次复用是对文件内容的信任共识增强,需要长期可用,参与人理论上可趋于无穷。将两种不同共识的应用场景强行使用同一条链,实非一种理想的技术架构,也不是一种稳妥的管理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相对性,正如比特币等需要集中的交易市场,档案馆无需与归档前的业务部门竞争区块链数据“生成”的中心,建立集中保管和共享区块链数据的中心,在管理上、技术上和实践上都是必要的。

2.3 法律权威性的优势

现行法规对权益证明效力有明确规定,档案馆提供区块链数据利用具有法律的权威性。站在法律的角度,区块链是关于“事实”的一种记录手段,因其全程留痕、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它可以作为事实的真实性证明,从而解决事实判断的问题。而“事实”,又将指向相应的主体、客体和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就权益而言,区块链数据实质是权利人在关系人和特定机构的一种记账或者向不特定多数人的一种权利公示,区块链数据的集中保管和共享中心实质就是权益证明的集中保管和共享中心,获得权益证明的权威性或是设置这个中心的最重要考量。

站在权威性的角度,由于事项法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完备、指向明确,优势最强的应是行业主管部门,因此相应事项的权威证明公众首选信任逻辑还是找“来源单位”。但由于来源分散,无其他主体收集及出具“权威”证明的依据,代位能力较差,在整体性政府的视野下,反而会对公众的利用产生困扰。由于最高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了档案部门与制作原本的机关的证明具有同等证明力及以档案管理方式保管的电子数据具有真实性,与新修订档案法等相结合,档案馆在确定性、位阶及已授权的代位能力上具有综合优势。地市层面也注意到了公共数据和档案间的协调,如上海即出台了第一部关于公共数据管理与“一网通办”改革的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一网通办”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因此,综合而言,档案馆成为区块链数据集中保管和共享中心,可能会是在整体社会、多样化信息基础设施及复杂种类档案环境中服务公众、为其维护权益的一个较好选择。

3 档案馆作为区块链数据保管与共享中心的三种形态

3.1 逻辑归档的资源目录中心

这个形态的特点是档案馆无需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根据外部各链公布的协议,参考Web3区块链浏览器开发模块接口,定期获取区块动态,再根据之前已登记的链与组织机构信息,通过馆内的规范化引擎,生成规范的档案目录,全量(历史与新增)档案目录由档案馆提供统一查询,调阅区块数据实体时跳转至相应外部区块节点。

该形态当区块链数量n=0时,即为现行各档案馆最常见的目录中心建设模式。其优势在于建设成本低、与现行整体工作模式比较接近,适用于档案馆需要快速建设区块数据归档与共享机制的场景,也适用于面积较广(如省级)但区域内档案馆能力参差情况下平均水平的归档与共享机制建设。

3.2 多链节点的档案数据保管和共享中心

图2 多链节点的档案数据保管和共享中心形态

该形态的特点是档案馆参与各链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各链的节点之一获取链上的数据,并将归档行为存证于相应链上。馆内长期保存和共享的资源为全量的目录和文件,当需要验证或调阅区块原数据时,通过相应链节点获取后统一反馈。

当区块链数量n=1时,该形态为目前较为流行的由全市或全集团统建区块链基础设施、档案馆作为节点和用户方参与的模式;当n=0时,该形态可转换为当前常见的电子档案在线归档与共享模式。

3.3 基于信任链的档案数据保管和共享中心

图3 基于信任链的档案数据保管和共享中心形态

该形态的特点是档案馆自建完整的区块链,由档案馆群构成联盟。外部各链的数据归档时,将快照发送到档案馆联盟链,归档行为生成智能合约,档案元数据及文件哈希值在档案馆联盟链上存证。用户查询、调阅和验证档案目录及文件均在档案馆群内完成。

该形态有两个变种:当外部区块链数量n=0时,即为ARCHANGEL项目模式,用户通过离线或在线移交文件,档案馆联盟共同认证归档行为和归档内容的有效性;另外形态是当外部区块链基础架构差异较大时,为降低侧链开发难度,与形态2结合,可在馆内建立对应链的节点,获取外部区块链数据后再链入档案馆联盟链。

4 总结与展望

如黄奇帆所提,区块链去中心化具有相对性,是“去化别人的、传统的中心,而确立自己为中心”[13]。在这个概念下,制定和修改规则的、有能力提供数据长期可用和可验证的人或机构就是中心。法的权威性和信息的完整性,是档案馆集中保管和共享区块链数据最大的综合优势,区块链的很多理念也与档案管理原理暗合。但与其他部门相比,档案馆在技术上和人才上存在较明显短板。本文提出的三种形态,成本上和难度上具有由低到高的特点,与现行几种归档和共享机制有一定的继承性。各地档案馆可以结合业务基础、人才水平和外部环境,设计和演进契合自身的区块链时代数据保管和共享模式,从而进一步扩展档案领域在整体社会运行的积极影响,通过“有为”实现“有位”。

猜你喜欢

档案馆区块中心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区块链投机者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