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设计”对高校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2021-08-02周敏刘丽丽潘超煜

成长 2021年8期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高校教育课程改革

周敏 刘丽丽 潘超煜

摘 要:“模块化设计”本是产品设计中常见的方法,其旨在使设计出的产品,可以通过不同模块间的选择和搭配,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将“模块化设计”引入高校教学当中,就意味着要将不同的课程看作功能不同的模块,通过不同各种课程的选择与搭配,就可以为学生构成个人化、定制化的教学计划。课程除了最大程度上的达到因材施教以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有差异”教学。

关键词:高校教育 模块化设计 课程改革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仍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追求“大而全”和“高层次”,忽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的误区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方式与就业岗位要求往往相差甚远,这恰恰反映了传统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践能力的忽略与轻视。因此必须对现有高校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于自我发展以及自我规划的独立性和目标性。

1 高校课程制定中的问题

1.1 课程制定方式、方法发展的不平衡

目前的各个大学的课程安排总体情况上是不平衡的。第一是各类专业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各种学科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再到成熟,甚至是从成熟渐渐走向“夕阳”的过程。同时代各专业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在同一个高校里,学科的教研工作发展呈现出不同状态,有的“蹒跚学步”而有的则是“江河日暮”。所以即使是同一所高校,每个专业都需要符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的课程计划,来满足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

第二是各个大学的优势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同一个专业,不同的高校中的此专业排名有上下,这个标准主要是取决于该门学问在此大学是否经历过深刻的讨论以及长时间的实践与验证,并最终取得怎样的成就。师资、硬件设施、教育环境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此外,不同的大学尤其是顶尖的高校,常常会有专属的教育习惯与教育气氛,这就会使得课程安排、计划有着深刻的高校烙印。

1.2 课程制定方法、方式相对传统

总结当前的大学课程内容,一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为一类的学术课程;二是选修课程与拓展课程为一类的拓展课程。

基础课程一般由学校、学院统一制定,而专业课则一般由本专业的专业课老师负责。正如先前所说,不同学校的学科发展是不平衡的[1],如果单纯要求专业课老师以及所属的院校在考虑各类差异的情况下,制定出一套面面俱到的课程安排或计划,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讲都是不合理的。

选修课以及拓展课的学习,一般是由学生根据主观课程喜好和自我发展定位来进行自主选择,且由学校提供硬件设备设施以及教师。但这种学习模式常常会带来冲突,即学校安排时间、自主时间、学习时间、实践时间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以及学习效果的流于表面,失去开展该类课程的本质意义。

1.3 传统教学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过大

从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来看,传统的教育理念着重点在于解决学生们会遇到的哪些问题,而不是学生们教师们需要什么。这不仅给高校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无法做到以学生个人不同的资质为出发点因材施教,最终忽视了每个学生本有的“不平衡”。

1.4 实践能力培养的不重视

社会实践是大学区别与其它时期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现代大学的所有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习得可以立足于社会的生存技能,而检验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社会实践。如今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与课程却彼此不分,课外实践或是一门额外的课程(比如金工实习);或是课程中的一部分(比如美术学院的采风)。正是传统高校教育中社会实践部分不独立于课程之外的教学现象容易让实践这一环节被忽视,进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

2 “模块化”的课程设计

模块化设计本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当中,它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3]

现在将“模块化”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就意味着要将不同的课程看作功能不同的模块,通过不同各种课程的选择与搭配为学生构成个人化、定制化的教学计划。

而为了将“模块化”设计引入高校课程定制中,就需要寻找其中的互通点。

2.1 高校教育的功能化、过程化视角

从功能化视角来看,大學教育之于人的意义在于为每个学子提供将来可选择的职业道路。现代大学教育注重其教学功能性上的衍生,比如某个专业的学生一旦选择了这个专业,并将以之为生,那么他所在的高校能为他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课程或者实践机会)是他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大学的教学功能性也体现在此处。

从阶段化角度来看,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是以过程形式存在和发展的。[4]理想中的高校教育一定是结合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学生的个人特点等各种内外因素后,最终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的。一般表现为:学生接受基础知识,并在对自己有明确认知的情况下选择专项学科进行研究,最后再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并取得一定成绩。

从功能和最终目的的角度来看,高校教育就是由这些不同的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与运行后,合作成为一种程序与流程。

2.2 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这就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整个过程都是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5]

2.3 模块化与课程设计的完美契合

将不同的课程看作功能不同的模块是非常合理的,本次研讨将所有课程总结并分作五类,四个不同等级(模块):一级(高校基本课程)为思想道德以及其他基本课程,二级(知识素养)为基础知识课程,三级(专业技巧)为专业技能课程,四级(实习/实践)为专项实践课程,以及独立于其他课程的第五级拓展课程。(见图1)

一级课程与二级课程相挂钩,可以根据各个大学的实际情况,由学校、学院进行课程安排,比如《应用文写作》这类基础课程就可以进行统一授课与测试。

三级课程与四级课程直接相关,相应的专业课课程会有相应的实习实践,专业课的学习决定了实习的成绩高低,实习的成绩高低直接反映了专业课的学习好坏。

第五级拓展课程则反应了学生大学生活的精神、身体素质的修养,可以作为辅助指标来评测一名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

通过预设这五级课程,可以让老师更加直观地观察一个学生的“不平衡”,学生也可以非常直观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规划自己。

3 理想模块化设计下的课程设计运行的可能模式:“2+2”

模块化设计下的课程设计,与传统课程设计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从学校对个人的学习以及未来就业方向负责,转变为个人对个人的负责制,大程度上要求学生自身的主动性。

3.1 新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流程

如果理想情况下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计,一名大学生的四年学习很有可能成为条例清晰的“2+2”模式。(见图2)

“2+2”模式是基础素养两年加专业素养两年,从而构成的完整的高校四年教育;亦指第一级课程与第二级课程的基础素养教育,加上第三级与第四级构成的专业素养教育,四类课程两大阶段共同构成的教育模式。(第五级课程作为课外拓展辅助学生提高课外素养)

大一至大二期间内完成一、二级课程;大三至大四期间内完成三、四级课程。五级课程可全程穿插。在一名学生学习完前两项基本课程并测试合格之后,可以在后两项课程上进行自主选择与搭配。

以工业設计为例:某学生在三级课程上选择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创意;在四级课程上就可以选择视觉传达设计,或者向艺术方向进行实习、实践。

由此学生既能够制定出符合规划的个人培养计划,又能极大程度上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做到扬长避短。

3.2 教师在新模式下的位置

第一(授课地点的变化),由于班级将会被这种私人定制的学习计划彻底稀释成几只学习小组,三/四级课程的执导教师也不用定点定时地到某个教室进行统一大班授课,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小而精的小班研讨会;第二(教授对象的变化),教师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目前开设课程的教授,以及自己研讨班学生学习时候遇到的问题上的解决,由面到点;第三(教学方式),老师可以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有差异”教学;第四(教师身份),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身份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提供者与实践的辅助者。

4 模块化课程设计带来的好处

4.1 消除了课程设计原本的不平衡性

完全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良好地避免了由于学生资质不同而带来的不平衡;此外学科与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也会相应地弱化(这种弱化并不意味着弱化成熟学科的优势);减轻了专业课老师的负担;标准化的设计意味着少变应多变;模块化意味着保持相对独立,不影响教授过程本身。

4.2 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衔接[5]

第三级与第四级课程的直接关联,让学生更好更直接地做到了所谓的“学即为用”,让学生完成第三、第四级课程之后,可以直接投入此项专业的工作与劳动中去。做到了大学专业即职业,毕业即人才,知识即技术的高校教育目标,完成了现代高校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衔接工作。

4.3 构建新师生关系

新的课堂交互,带来了新的师生关系,老师始终扮演着平行于学生的伙伴关系。共同的话题以及共同的学习履历带来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同时,老师丰富的人生经验之于羽翼未满的大学学子又是异常宝贵的人生财富,师生互动大大提高,重新定义高校教育模式。

5 总结

互联网的开发以及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面临挑战[6],本课题所讨论的“模块化”课程设计模式,是一种假设的新型的高校教育模式,旨在鼓励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动方,并简化教师任务,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引入设计学的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教育主体,建立建成全新的师生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 叶静.急诊学科发展与基础科学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

[2] 刘桂华.浅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

[3] 百度百科.

[4] 杜时忠.论德育的过程本质[J]. 教育科学研究,2013.

[5] 互联网资源.

[6] 王晓政.“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新思路[A].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研究,2016.

猜你喜欢

模块化设计高校教育课程改革
汽车装配工艺模块化设计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LED车内氛围灯设计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NET的教务信息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