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民族关系史教育,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2021-07-29李岩向佐军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交融新教材中华民族

李岩 向佐军

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学民族关系史的教学对促进学生理解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植民族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统编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中,对民族关系史的有关内容叙述做了较大调整。中学历史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叙述变化的背景和意义,并在教学中准确解读相关内容,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民族团结观念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做出贡献。

一、教材民族关系史内容调整的背景

1.中央有关民族关系的新论断分析

2010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把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进步、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1]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央首次提出了“民族交融”概念。习近平在2014年5月召开的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此次会议重申了“民族交融”理论。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民族交融”。会议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3]

民族交往、民族交流的含义是明晰的,而民族交融是一个新的概念、术语,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学界产生了不小的争议,我们要准确理解其含义。之所以会对“民族交融”概念产生争议,主要是对中央提出这一新论断缺乏准确的认识。有学者指出,所谓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接近、互相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4]。应该说,这一定义是较为准确的。对民族交融概念的理解一方面要反对民族同化论,即把民族交融等同于推进民族同化,企图通过行政或其他方式迅速消除民族差别,让各民族融合为一体。另外一方面也要反对民族关系固化论,即对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现象不支持、不引导,甚至采取措施强化民族差异。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央之所以提出“民族交融”理论,是准确地把握了新时期民族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各民族间有较为明显的民族交融的趋势,各民族共性因素增加。另外一方面,当前各民族之间还存在明显差异,在民族工作过程中,要正视、尊重民族差异,“和而不同”。总之,我们应该在尊重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倡导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族交融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国民族理论概念体系的一个完善。

2.课程标准中的新表述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和表述中,吸收了中央关于民族关系的新论断。在“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部分总体叙述中,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提到:“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具体的内容标准条目中,是这样表述的:“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该条目对应的教学活动与建议是:“搜集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资料,编写一期板报”。

综观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版)相比,在民族关系史上的表述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1年版的课标有关民族关系的表述内容增多,更强调通过民族关系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国家认同等观念,更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01年版的课程标准中,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二是两版课标中有关民族关系的表述有较大区别。01年版的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第四部分“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中,条目(3)是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具体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有两条:(1)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2)收集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小故事,编写一期板报。11版课标与之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由“民族融合”变成了“民族交融”。

二、统编教材民族关系史内容调整分析

统编义务教育《中国历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中“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与旧人教版《中国历史》(以下简称旧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相对应,有新的变化,体现出新的特点。

1.课文标题的调整分析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隐含着北魏通过政治方式,推进民族大交融,让我们更多关注到具体的政治措施,与“北方民族大融合”相比更能突出历史的思考,强调在具体的政治措施中,探讨民族交融的意义。另外,课文标题采用了“民族交融”取代之前的“民族融合”。这一方面是体现国家对民族关系的新论断,另外,也更为准确地表述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并逐步交融的历史史实。

2.课文内容结构的变化分析

旧教材中“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其重点就讲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个内容,分别从背景——“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过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措施——“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三目内容展开。主要是通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来说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新版统编教材中,整体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目构成。在刚开始阅读教材的时候,不太理解为什么把“淝水之战”一目放在了“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中。对照新旧教材的内容结构,可以发现,旧教材是站在南方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谈“淝水之战”,认为淝水之战后,南方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將“淝水之战”放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中。新教材是站在民族大交融的视角来看“淝水之战”,还暗含有通过“淝水之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对比,也体现出各民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流,在斗争与交流中,共同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因此,课文前两目是为了第三目“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做铺垫。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这一目,专门用一目来探讨民族交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内涵。

3.文本叙述方式的变化分析

新教材关于民族关系史的内容叙述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旧教材中,更多体现的是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文字描述中,更多是对“汉化”的肯定。如旧教材中说到:孝文帝改革后,经过民族融合,传统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旧教材的叙述相对来说过于强调“汉化”,且引述他人的观点中称少数民族风气为“落后的异族风气”,从中看出当时的民族交往的不平等性。新教材中,更多地体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除了谈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之外,还多次提到: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民族心理上......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偏见逐渐减少。可以看出,新教材明显更注重了叙述过程中的民族平等,在平等的交往、交流中走向交融。

新教材在叙述过程中,更多体现了民族发展的观念。旧教材更多谈通过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更多从民族融合的政治、文化角度探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新教材中,更多体现了各民族在交流中共同发展的观念。新教材中多次提到发展,如: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北方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新教材通过强调对民族关系史中有关发展问题的思考,有利于把握当代民族关系问题的核心要素。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各民族的发展问题。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民族矛盾就会缓和,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就会逐步走向交融。反之,如果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民众生活困苦不堪,民族矛盾就容易激化。

新教材在叙述过程中,更多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该课的最后部分,教材谈到,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中可以看出,教材最后这一段总结是本课的核心思想所在,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在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共同发展。

三、新时期民族关系史教育的几点建议

1.要准确理解民族关系新论断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要准确理解中央提出“民族交融”理论的背景及实践意义。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之间的界限还不可能完全消除。另外,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进一步深入,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我们要把握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2.民族关系史教育要入脑入心

民族关系史的教育要史论结合,以史为鉴。要让学生深入学习、探讨民族关系史,并从历史中得出结论,从内心真正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史的教育不能流于表面,要深入人心,一方面学习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史,另外,要着重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通过摆史实,讲道理,让学生真正理解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新论断的历史背景及实践意义。

3.教学设计要抓住灵魂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要紧紧抓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核心。综合对照“淝水之战”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别从战争与改革的角度分析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并最终从民族交往与交流上升到民族的交融。通过对民族关系史上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史实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只有多民族团结合作,才有中华民族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注释】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人民日报》2010年1月23日。

[2]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團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人民日报》2014年5月30日。

[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

[4]杨须爱:《“三交”理念提出以来的争论及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4期,第32页。

猜你喜欢

交融新教材中华民族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真美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交融的独特优雅
王秋杨:自然庭院和现代家居构建交融意境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