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切生命意义:历史教育的价值意蕴

2021-07-29夏陈伟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林觉民革命材料

夏陈伟

历史教育不是“历史学的教育”,而是以人格为“总开关”,用历史帮助学习者健全成长的教育[1],尤其要关切生命意義。历史教育对“生命意义”的关切,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史实的考察反思个体生命的价值、社会和国家(民族)认同以及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本文以拓展课《舍身·觉民》为例,探讨以微观视角引导学生关切生命意义的价值意蕴。

一、立意:感悟辛亥英烈的家国情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2]。教材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叙述偏重于宏观架构,而历史教育的宗旨却在于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历史“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因此,《舍身·觉民》的教学立意在于:回归人性视角,体验林觉民等革命志士在“生与死”“爱与义”两难抉择中的心路历程,感悟其家国情怀。

历经列强入侵的民族灾难和现代文明的洗礼之后,传统意义上的家国情怀融入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等核心政治认同,上升为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福祉的向往与追求。“在近代,一大批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包括牺牲个人在内的各种努力,是他们的家国情怀。”[3]

辛亥革命者“以革命求共和”,志在创建一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4]。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那么,怎么认识这些辛亥英烈的家国情怀呢?以黄花岗起义为例,参加者多为同盟会的中坚分子。这场起义,成败的结局早在意料之中,令人动容的是革命者赴义时的从容与慷慨。赴死,只为了中国人活得有尊严,只为寻求更公正的社会。林觉民《与妻书》、方声洞和李晚的绝命书,都把这种为国舍家、为义舍身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生与死、爱与义的抉择中慷慨赴义。个体生命的结束,恰恰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的涅槃重生。只有充分感受到革命者对家的眷顾与不舍、对亲人的真情与挚爱,才能深刻领悟到这种“舍家”“舍身”行为所彰显的大爱,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福祉义无反顾的使命感。

二、呈现:以林觉民《与妻书》为叙述中心

(一)妻子的哀怨:你如何舍得?

课前播放歌曲《觉·遥寄林觉民》,歌曲唱尽了陈意映对林觉民哀怨却又执迷的爱恋。

任务1:除了革命者之外,林觉民还有什么身份?

出示材料:

材料一:林觉民像;林觉民故居(图略)

材料二:林觉民,福州名仕之子,与民国司法总长林长民、革命烈士林尹民为堂兄弟。从小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精通英、德等国语言,擅长演讲。1907年赴日留学,留日期间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同盟会策动广州起义,林觉民得知后,毅然回国参加了这场起义。

——摘编自邹鲁《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

材料三:起义失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林觉民慷慨陈词,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满庭皆震动,张鸣岐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

——改编自华字日报《革命党一少年就刑前从容写供词》(1911年5月4日)

结论1:青年才俊、阳刚帅气、才华横溢;出身名门,家境殷实。

出示材料:

材料:陈意映,耽诗书好吟咏,著《红楼梦》人物诗一卷。

《与妻书》节选1:意映卿卿如晤……吾至爱汝……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其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象汝,吾心甚慰。

结论2:夫妻间相知相爱,膝下儿女承欢,家庭幸福美满。

承转:英俊潇洒、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幸福美满,这就是林觉民个人所拥有的。但是,这位青年才俊最终却抛家舍业地选择了革命,并决然地走向牺牲。

(二)丈夫的抉择:舍身为“觉民”

出示材料:

得知林觉民被捕后,林家贱卖房产,偷偷地迁往偏僻小巷内,深居简出。他的战友千方百计找到后偷偷将信塞到他家门缝里……意映读完这封信,当场昏倒。醒来后,一心求死,公婆跪下求她,她才勉强生下孩子。两年后,她还是抑郁而死。儿子依新9岁时也不幸夭折。

——改编自博雅人物网《林觉民传》

任务2:从家庭的角度,你如何评价林觉民?

结论:林觉民的革命行为导致他的家庭遭到了致命打击;从家庭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出示材料:

《禀父书》节选: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

《与妻书》节选2:吾家后日当甚贫……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任务3:想象林觉民赴死之前的心理活动。

结论:林觉民在赴死起义之前,分别给父亲、妻子留书,拳拳之心,情意缱绻。

承转:明知将给自己幸福的小家带来致命的灾难,林觉民为何要毅然决然地参加黄花岗起义?

出示材料:

《与妻书》节选3: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任务4: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林觉民对于局势的认识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结论: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面对列强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民族危机更加深重。清政府罔顾民意、倒行逆施,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承转: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孙中山认为:非革命无以自强。

出示材料:

材料一:同盟会成立后,先后组织了8次武装起义,均告失败。由此产生了严重的气馁情绪。孙中山针对这种错误思想提出:“今日吾辈虽穷,而革命之风潮已盛,华侨之思想已开,从今而后,只虑吾人之无计划、无勇气耳。”为鼓舞士气,他向黄兴提出在广州再次发动起义的建议。

——摘编自章开沅《辛亥革命运动史稿》

材料二:林觉民先生,科学程度及其高深,当未发动之先,即寄绝命书与其夫人,又告同人:“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死事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

——黄兴在黄花岗起义一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任务5:孙中山发动黄花岗起义的用意是什么?林觉民为什么认为这是一场必然失败的起义?

结论:筹划中的黄花岗起义,主要目的在于唤醒民众、鼓舞士气。林觉民等革命者从起义的组织和规模、历次起义的失败教训中,已经看到了其必然失败的结局。

任务6: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场注定失败的起义有什么意义?

出示材料: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有力地推动了当时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在美洲,华侨“纷纷向革命阵线迈进,加入同盟会者已将近万人,成立同盟会机关者已有49埠之多”,赞助革命的捐款筹饷活动更为踊跃。许多海外的革命志士主动回到祖国,在当年的武昌起义中,在广州、云南迤西地区以及福建城镇的光复中,都作了贡献。在国内,革命风潮更加激荡。

——摘编自吴智棠《论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和华侨对是役的重大贡献》

结论:黄花岗起义使压抑的民众情绪得以爆发,促成了民众的觉醒;海外华侨更加同情革命、支持革命,捐助不断增加,革命力量不断壮大。“斯役之价值,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语)。

(三)时代的意志:救亡与复兴

出示材料:

《与妻书》节选4: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任务7:林觉民是怎样看待小家与天下的关系的?其坚决“赴死”所追求的精神价值是什么?

结论:没有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为了天下人的觉醒、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牺牲小家;以爱妻之心去爱天下人。这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家国情怀。

承转:林觉民是千千万万革命者中的一个。黄花岗一役,牺牲者还有喻培伦、方声洞、李晚等,号称七十二烈士(实际上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

出示材料:

据罗家伦统计,在烈士名单中有9个留学生,28个海外侨胞,3个记者,2个教师,12个工人,14个农民,14个军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完全超越了某个阶级的局限,都轰轰烈烈地牺牲在一起。

——傅国涌《风萧萧兮易水寒:黄花岗90周年祭》

任务8:参加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有什么特点?这些不同身份的人,因为什么汇集到这场起义中来?

结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救亡图存与民族振兴。因為这个理想,他们超越了阶级的局限,共同汇聚到救亡图存的战斗中。

承转:黑格尔说,伟大的人物是这样一种人,他能用言辞把时代的意志表达出来,他能用行动把时代的意志建构起来。那么,林觉民和黄花岗烈士是不是伟大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还有谁?

结论:救亡图存、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国的时代意志。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奋斗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前赴后继,艰辛探索。这些伟大的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其核心就是家国情怀。

三、视角:宏观格局下的微观演绎

对于初中生而言,关切生命意义的历史教育,要以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现,尤其需要在教学中丰富具体而微的历史细节,促发学生的共情与内化。但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存在着一种弊病:概念化、结构化的宏观解读,概括性、模式化的解释模式。尤其忽视小人物的生活视角,缺乏意义情境的阐释。在这方面,微观史学理论或许可以克服其弊。他们认为,研究历史的视角不应局限在对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研究,而是应该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5]

通过描述微细的事件和平常人物来呈现史实,关切个体生命的意义,是历史教育凸显价值意蕴的必然选择。在长时段、远距离、宽视界的宏观格局下选择微观史料、运用历史细节,不仅可以从中透视大历史,还可以借其还原历史复杂、具体的真相,从而回归历史思维客观理性,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多元认知,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舍身·觉民》以林觉民《与妻书》为叙述中心,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运用已有知识和补充史料,合理化解冲突,提升思辨能力。首先,凸显林觉民个人生活之美满、前途之光明。其用意在于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制造认知冲突——这样美满的人生,林觉民为什么要抛家舍业去参加革命?结合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探寻林觉民“赴死”的重要动机,彰显出林觉民等革命者的大爱情怀。其次,在清政府专制腐败和革命形势万马齐喑背景下,林觉民明知“事必败,身必死”,却依然选择坚决“赴死”。通过林觉民《与妻书》中的自我表白、孙中山对起义目的及影响的认识、黄花岗起义后革命形势的发展等材料的分析,彰显出“觉民”的意义。黄花岗起义并非革命党人逞一时之勇的匹夫行为,而是基于革命信念的理性之举。

关切生命意义的历史教育,既要从宏观视野俯瞰历史全貌,把握历史特征,探寻历史规律,形成“通古今而观之”的历史意识,也要以“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为叙述节点架设时间纵轴,将其放置于社会变迁的横轴上,从而解读其发展的内在逻辑,体悟其独特的价值意蕴。

【注释】

[1]任鹏杰:《关于新时代历史教育发展的沉思》,《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12期,第1页。

[2]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0日第1版。

[3]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第34页。

[4]刘学照:《辛亥革命研究略议》,《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第150页。

[5]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第22页。

猜你喜欢

林觉民革命材料
一封《与妻书》,千古家国情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中国的出行革命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摇摇鹅
辛亥革命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