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试题魅力 感悟命题智慧

2021-07-29谢俊杰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本题维度命题

谢俊杰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在“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引领下,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部分题目却给人留下“意料之中的惊讶”之感,如全国Ⅰ卷26题。乍看之下,该题“其貌不扬”,仿佛毫無“波澜”,然而细品之后方觉其魅力四射,引人入胜。本文拟对该题作一粗略探讨,与广大同仁交流。

一、立意高远,考查全面

今年全国Ⅰ卷26题的背景材料是两宋时期小麦与占城稻两种粮食作物分别向南、北方的推广种植。粗览之下,觉得材料内容似曾相识,无非是两宋农业精耕细作话题。两宋农业考点稀松平常,前几年全国卷也曾涉及,如2013年全国Ⅱ卷25题和2016年全国Ⅱ卷26题都从土地角度考查两宋农业,属高频考点,亦是复习的重点关注方向。然而,隐于其后的是深邃的命题思想、高远的命题立意,考查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若真要将该题解释得相对透彻,恐需费一番功夫。

首先,注重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相互渗透。从知识结构看,本题包罗多个学科交叉知识。一是历史地理学知识。材料中诸多地名的空间分布大致分为南、北方。这种分类认识是基于简单的地理学常识。二是气候学知识。总体来说,南方相对温暖,水资源丰富,北方相反。另外,历史上气候发生过多次变迁,根据学者研究唐后期至北宋初,我国气候出现了一个寒冷期,而到南宋时气候显著转暖[1]。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两宋时期基本处于寒冷期[2]。不可否认的是气候波动都直接影响了粮食作物的种植。三是生物学知识。大、小麦属于旱地作物,喜寒,由于其发芽需要春化阶段,故气候温暖反不利于生长[3]。北宋时,经过不断试验,形成了耐热品种[4]。占城稻适应性强,耐旱,具再生性,生长周期短,最短者约为50天,后培育出不同品种,长者100—120天,南方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种植[5]。

综合上述内容梳理,一条以自然科学为起点兼顾社会科学的逻辑粗线条逐渐浮现。从两宋气候的具体状况出发,由于气候因素影响作物生长期,官民合力将具多重优势的占城稻向北推广,以防不定的水旱灾害,增强抗风险能力。小麦不断南植,并结合稻麦各自的生长期特性进行复种,以填补时间空白,出现粮食作物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且复种模式也适合不同地形的土地资源差异性开发利用,故从气候与地形两大自然要素角度均指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此,本题延伸了知识长度,拓展了思维宽度,展示了多学科思维交叉、多学科素养融合的命题立意,符合国家的人才选拔要求,以及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当然,类似本题的文理融通形式在2018年全国Ⅱ卷41题也曾出现,但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尚不及本题。

其次,紧跟社会热点。从世界大势看,疫情下,不少国家限制、禁止粮食出口。国内看,今年4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包括保粮食能源安全在内的“六保”,之后习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也在不同场合反复要求落实“六保”任务。可见,本题是在非常宏大的社会现实场景下,针对疫情时代粮食安全问题作出的关切与回应,突显了“民以食为天,政以食为首”的治国理念,意在要求学生读历史看现实,心系国事天下事,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只是本题中关于社会热点——强调粮食安全——切入有些隐蔽,但并不妨碍高远命题立意目标的达成。

二、素养为先,视角超然

现阶段,新课程、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无法绕开与回避的话题。在笔者看来,本题中至少考查了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三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有机融为一体。

第一,时空观念为基础。26题渗透出的时空观念素养涉及到三个水平层次。其一,材料中明确标识的时间——“北宋”、“南宋”,空间——“福建”“江淮两浙诸路”“北方诸路”“广南东路惠州”“四川”等以非常通俗的方式展现,意在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6],将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形象化。其二,题目中提及的麦类与占城稻种植空间的变化,要求学生不仅是将目光聚集在每个单一的具体空间上,更重要的是关注动态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空间差异与农业生产的内在关联。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时空观念水平2层级中的“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7]相符合。其三,根据题中麦类南推与占城稻北传,能很隐蔽地推断出关于两宋时期南北气候的零散信息,个中体现了“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的水平3要求。同一选择题考查同一素养的三个层级着实少见,这种针对某个素养的递进式考查客观上将题目引向深入,令学生解释正确选项时“始觉易、终觉难”。

第二,唯物史观为内线。26题中隐含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对自然的改造、利用能力”的观点。本题解题思路实质上包含对上述两观点的理解与运用。换言之,本题需要以唯物史观的某些观点为内在思想理路指导分析作答。

第三,历史解释为途径。从26题题目的设问看,命题人要求学生“运用材料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具体来看,考查学生解释两宋时期稻麦种植空间拓展、传播这一历史现象。关于古代农业空间发展的客观题,一般意义上率先考虑的历史解释方向要么是农作物种植格局的演变,要么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要么是经济重心的转移等。然而,本题正确选项出人意料地给出了一个非常态的思考与解释视角——土地问题。新的历史解释角度超然于以往,除了进一步丰富学生乃至部分一线教师对问题的认识,打破长期固化的历史思维外,还深化了题目材料内部、材料与设问、材料与答案间的逻辑架构认知,其中稻麦复种当属重要的联结点,成为解释材料现象与正确选项间的桥梁。

命题视角的变幻莫测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史学研究方法、手段、思想的日益更新,历史解释的主观性特征明显。另一方面是命题人为防押、猜题作出的命题技术的智慧创新,以确保坊间尽管可能预测该考点,甚至使用该材料,却无法契合真正的考向与考法,最大限度保障高考的公平。

三、思维测量,有效区分

在刘芃先生看来,历史测量需要将应试者在具体语境中信息的鉴别、组织乃至经验介入作为考查目标。[8]他还认为“历史思维是建立在特定思维资料上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历史态度更具长期稳定性。[9]基于此理论认识,笔者围绕历史学科思维测量对26题作如下理解。

首先,基于信息解释的三大维度在试题中的渗透。一是信息鉴别维度。在该维度下,需要学生对材料中粮食作物名称、空间术语加以关注和提取,明确判断其为有效信息。它们在此构成具体历史语境。这是能迅速、精准作答的基础。通过这一思维维度的测量可以甄别出两种层次的学生,其依据在于对材料信息是否具有基本的辨识能力。二是信息组织维度。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提取出的关键语素信息进行整合再加工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浓缩水平。这首先是一个基于历史学科知识的文字理解与驾驭的能力倾向。通过浓缩进一步明确命题人对材料的解释意图——粮食作物的跨区域推广。由于这一思维过程与前一维度相比难度提升,因此,又能从中“淘汰”出更多的错误思维。三是经验介入维度。尽管在刘芃先生看来“客观性或选择性方式”“对经验介入几乎束手无策”[10],但随着全国卷客观题主观化,经验介入也成为客观题考查的目标方向。经验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前者主要来自生活,是生活体验的感性认识;后者主要来自书本、网络等新旧传播渠道,是他人成果的内化。而本题则呈现出两种经验的交织。对于身处农村的学生来讲,对水稻与小麦并不陌生,甚至可能直接参与过其中部分生产环节,那么这种直接经验可以转化为对题目对应选项的解读。对另一部分学生而言,利用间接经验几乎成为唯一选择,在此知识体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两种不同的体验、经验殊途共归,充分彰显了思维活动过程中由现象到本质,从现实到历史的特质。

通过三个维度的深入,事实上已能区别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减少选择中的偶然因素影响,保障思维测量结果的效度。当然,以上认识建立在对命题意图揣摩和学生直选思维的假设与原则推定基础上,而现实中经过长期反复训练的学生未必会沿着这种思路解题,且可能更具多样性。学生恐会采用直接有效的方法——排除法:通过基础知识,“翻车”是灌溉工具,三国时期已发明,且材料无灌溉现象,排除B项;通过解题方法,找到过当限定词“根本”,排除D项;通过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或从方法上对关键词“均衡”的理解,排除C项,自然“化解”命题人设置的思维障碍。如此,针对干扰项设置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倾向:一是命题人刻意为之,旨在适度降低题目难度;二是美中不足,干扰项迷惑性不强,将影响测量选拔的区分度。

其次,历史态度目标的测量评价。从本质上讲,历史态度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反映了人的认知、情感与意向等心理活动[11],考试测量中往往“暗中”支配解题思维过程。26题中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历史态度。其一,历史发展的长期性与渐进性认知。从材料的时空条件看,中国古人从文明产生后经历数千年时间,才逐步形成相对稳固的并延续至今的粮食种植生产空间格局。这是历史长期、缓慢、逐渐演变的结果。其二,人类为求生存与自然“抗争”的情感理解。长期以来,粮食产量不足、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处于金字塔社会结构的底端受到各种压榨等因素的叠加,促使农民不得不与自然“抗争”,通过优化品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产更多的赖以生存的物质,以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以上从认知到情感的两层历史态度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对题目的解读、分析,构成了命题人对学生的目标评价方向。从具体实施路径看,本题采用历史的细节,如具体的时空、作物种类等,测量学生的历史态度,因为历史细节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四、结语

一道看似朴实的高考选择题,实在是极具魅力:知识、能力、素养、学科思维交织,形成一道道“涌动的暗潮”,从不同方向汇集直指学生的各种“软肋”,精准“打击”中学历史教学的弱点,力求做到多方位育人,展示出命题人高超的学术智慧与精湛的命题技巧。这也是高考试题引得无数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竞折腰”的原因。

【注释】

[1]何凡能、李柯、刘浩龙:《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地理研究》2010年第12期,第2294頁。

[2][3]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1年第4期,第104页。

[4]马华阳:《宋代粮食作物种植的分布》,《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5期,第2318页。

[5]朱星宇:《北宋占城稻问题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84页。

[6][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0页。

[8][9][10][11]刘芃:《刘芃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00页、95、102、95页。

猜你喜欢

本题维度命题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