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读共写,开启快乐语文的旅程

2021-07-29肖锋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师生家长生活

肖锋

学者朱永新先生提出了共读共写的理念,认为学生的阅读不只是他们自己的事,只有和教师、家长一起阅读,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避免直接灌输阅读和写作知识,更不能用发布命令的方式安排学生读写,而应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共读共写的活动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快乐,进而自愿投入到语文综合活动中。

一、创新共读形式,沐浴书香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热衷于阅读漫画、童话、科幻类的作品,但是对经典名著涉猎较少。他们感觉名著阅读难度较大,对名著缺乏阅读兴趣。结合这种情况,教师要让学生进入到快乐语文的情境中,激发他们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并尝试通过互动交流、自主表演等方式让他们产生“我要读”的想法。

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后,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原著。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笔者采用了师生共读的方式。首先给学生展示了多媒体课件中的同名影视剧片段,并告诉学生:“不同的编剧和导演改编的作品也千姿百态,那么,大家是否想了解一下真实的《水浒传》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阅读原著吧。”这样就引导学生进入师生共读的氛围中。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笔者还组织他们参与到了“水浒故事会”中。在活动中,师生一起交流名著内容,表达阅读感受。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时,对不同的学生,笔者的要求也不同,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绘声绘色地诵读作品,或讲述故事梗概;而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阐释作品细节,挖掘隐含信息。在共读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

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学生享受到了书的芬芳和共读的快乐。教师要主动挑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讨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到分角色读、自由读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阅读中。这样学生才能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二、搭建共读平台,合作展示

在组织学生参与共读活动的时候,教师还要积极联系学生家长,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也积极和孩子展开共读活动,并引导孩子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共读交流平台,让学生将亲子共读的成果展示出来。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读写兴趣。

在学生品读了《西游记》后,教师组织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首先联系学生的家长,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书香氛围,和孩子一起探讨《西游记》,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启迪。此外教师还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在网络上传自己创作的评论性文字,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如分析孙悟空等《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让学生也回忆自己喜欢哪个角色,着重展开分析。除了用书面作品的形式呈现阅读成果以外,教师还引导学生用小品、话剧等其他形式展现自己的收获。

如有学生模仿“百家讲坛”的形式,拍摄了自己讲评孙悟空人物形象变化的内容。在演讲中,学生从原著中选取片段,展现了描写孙悟空的细节,并分析其性格的逐步变化过程,阐述了孙悟空为何能从“顽猴”逐渐过渡到皈依佛门。不同的学生展现了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最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览他人的作品,然后说说从中得到了哪些启迪,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微信分享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还可以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点赞。有了共读交流平台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了提升,他们能将阅读从课堂拓展到课外,在家庭中也津津有味地展开阅读。

三、共写真情,打开不同视角

除了共读以外,共写也是一种能促使学生感受语文学习快乐的好方法。教师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思考还有哪方面的内容没有展开,有助于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则能在写作中自主进行知识建构,避免机械记忆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视角,尝试写出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展现出人生的真实体验。

在学习了《秋天的怀念》《散步》这些展现亲情的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共写活动,尝试写一篇文章,展现自己的父母。教师同时也联系了学生的家长,让他们参与到“和孩子同写一篇文章”的活动中,从父母的角度,写一下孩子。然后双方交换作品,共同阅读,看看有什么收获。在学生写作时,教师首先抛砖引玉,给学生诵读了自己写给母亲的文章。在文章中教师写了自己以前不理解母亲,不明白母亲为何工作总是那么忙,总是没有时间照顾自己,无法和自己一起玩,甚至还怨恨过母亲;但是当自己工作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了,便明白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说,照顾家庭还是更好地工作,实际上是一件很难平衡的事情。学生从教师的作品中得到启迪,开始审视自己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思考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尝试将其写入到作文中。学生在和父母交流作品的过程中,亲子情感也得到了提升。

在共写活动中,学生可以写老师、家长,而家长和老师则能写一下孩子,这样就起到了情感交流的作用,能让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变得更敏锐,能积极搜索各种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四、共写生活,学习表达方式

在共写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写得更“实”。此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然后共同创作,抒写生活。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学习使用科學的观察方法,并积极运用想象,还可以将阅读中积累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好词好句等运用到创作中,进而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

在学习《背影》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共写生活细节”的活动。首先引导他们对照课文进行思考,分析一下用哪些手法能写好生活的细节,学生总结出了白描生活瞬间、展现情感矛盾、运用线索串联全文等写作方法。此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先利用写微博、记日记等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事情;然后在课堂中,师生一起交流,看看哪些事情具有典型性,可以将其扩展成一篇文章;再讨论一下用什么写作方法更好。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学生拓展了写作素材,同时也明白了用什么表达方式能体现出更好的效果。如有学生写乱扔垃圾等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便运用了对比的方式,写了不良行为和正确行为之间的对比。学生还运用了拟人的方式,写了周围的花草树木对不文明现象的厌恶之情。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现生活细节。

在共写生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写得“真”而“新”,既要真实地展现生活,又要尝试运用不同的视角和独具创意的表达方式写出新意。师生可以共写一篇文章,然后进行比较,看看谁的作品更真实也更有新意,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不同的同伴关系会引起他们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阅读和写作也不例外。若学生能和教师、家长等一起展开读写活动,那么就能让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能凸显出阅读和写作的人文魅力。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快乐语文的学习中,进一步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师生家长生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麻辣师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