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探析

2021-07-29潘菊芬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景物作文结构

潘菊芬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智力高速发展时期,语文教师应该正视孩子的发展需要,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尽可能地培养孩子思考问题和汲取知识的能力。在确保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利用课堂阶段的作文教学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够对作文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探索是目前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作文课堂指导是小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最佳途径。本文就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展开探究与分析。

一、作文教学关键之一:审题

决定作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审题。学生在写作文之前要仔仔细细地推敲题目含义并且了解它的中心。在明确自己要写作文的范围和题材要求后,仔细斟酌再动笔。

我在讲解《介绍家乡的景物》这篇作文时,首先让学生仔细研究这篇作文的题目。我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这篇作文的文体是什么?可选的素材有哪些?作文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重点之处又在哪里?使用什么方式表达?要看清楚题目要求多少字。这样才能把握住作文的要点。学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引导下很快就回答出来这是一篇描写风景的作文并且要表达对于家乡风景的热爱之情。

教师带领学生对题目以词为单位来进行划分,并对每一个词进行分析。比如《介绍家乡的景物》,可以划分为“介绍”“家乡”“景物”。反复斟酌划分出来的三个词语,仔细推敲该如何下手,明确家乡的范围,抓住景物重点。如果不会确立中心思想的话,我们教导学生圍绕作文题目《介绍家乡的景物》的几个词来确定中心思想,展开描写。

二、作文教学关键之二:素材

素材的积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识字组词,中年级的学话写话,或是高年级的成文表达都至关重要。怎样积累素材?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首先,要学会对生活进行观察,提高观察能力。自己的眼睛好比一架录像机,把见到的事情一一录下来,经过思考、分析,记在心里。这些就是写作的基本素材。如果让大量的好素材从眼皮下悄悄溜走,这岂不是很可惜吗?

其次,观察要讲求方法,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开始可对一些物体、动物、植物进行观察。如文具、储蓄罐、月季花、小猫等等。注意抓住形体、颜色、生活习性、作用等方面的特点。接着可以观察周围的环境,如广场的雕塑、图书馆、街心花园等。观察时要注意具体环境是由什么事物组成的,以及它的位置、朝向、大小等。最后练习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要注意到这件事的开端、经过和结果。还可以观察身边的人,细致地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听听他们谈话的内容。仔细认真地观察可以把握住人物、事物的特点,锻炼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

最后,要把观察到的素材积累起来。我们每天可以看到不少新鲜事,当时感受很深,过后就逐渐淡忘了。因而要养成一种习惯,即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事情、人物的特点及时记下来,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写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日记有序的组合就会成为一篇好的文章。

三、作文教学关键之三:结构

决定作文成功的第二步就是结构。一篇优秀的小学作文一定有着较为完整的篇章结构。作文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分论式、对照式等几种类型。作文的结构就相当于人体的骨架,人的骨架长得越好看,整个人就越好看。同样,作文的结构越清晰,那么整篇作文看起来也就使人越舒坦。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对生活充满了乐趣,所以就会有好多与生活相关的乐趣材料,但是学生缺少总的构思,使得作文看起来支离破碎。

在批改了学生《这就是我》这篇作文后,我发现结构混乱、毫无章法是学生的通病。比如上一句还是“我帮妈妈洗菜”,下一句就变成“姥姥带我去游乐园玩耍”。看完之后我完全不知道学生的思路在何方。所以,在下一节评讲作文的课上,我教导学生要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线索将事情讲述清楚。比如在讲“我帮妈妈洗菜”的时候就要讲一个完整的洗菜故事,然后再讲“姥姥带我去游乐园玩耍”。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安排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题是灵魂,题材是血肉,而结构是骨架,我们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才能是一篇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好文章。作文结构如若不妥善安排,散乱的素材使人看起来眼花缭乱,也就不可能形成一篇内容丰富、主旨鲜明的作文。

四、作文教学关键之四:文采

决定作文成功的第三步就是文采。有文采的作文一般都具备以下几点:合理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和民间谚语等,使作文的语言富有韵味并有画龙点睛之妙;灵活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仗、反复等修辞;或长句或短句或长短句结合,语言表达富有层次感;逻辑分明,意境深远富有意蕴美,能给人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语言创新,教导学生善于推敲词语,多运用富有表现力、精妙传神、生动形象的语句。

本班一名学生在《妈妈我爱您》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句:“妈妈像大树一样,为我遮风挡雨;妈妈像阳光一样,对我温柔以待;妈妈像蓝天一样,让我尽情飞翔。”这样简简单单的文句就增强了作文的文采。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的作文有形有声有色,并且语言活泼、幽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观察。

五、作文教学关键之五:评价

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主要是指对作文教学活动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也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才能的人。我认为作文评价应以“展现个性、创造性”为主导。作文的乐趣从何而来?来源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舒展。“太阳像是得了感冒似的变得有气无力”“树叶在风中摆动像在跳着集体舞”“她的嘴唇红得好像刚喝了几大杯草莓汁”……多么精彩的语句,多么独特的想象。对于这些,教师就要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孩子作文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在作文评价中有新的观念,鼓励学生要从独特的个性化视角出发,展现其思想上的“独特性”,鼓动学生在思维上要“与众不同”,写自己的作文。

我们只有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作文评价中,才能促进作文改革,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有丰厚的积累,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景物作文结构
四时景物皆成趣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写写冬天的景物
论《日出》的结构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