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生活求真 于课堂学真

2021-07-29邹娜娜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日月潭盘古语文课堂

邹娜娜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理念,其不仅指明了教育应当从生活入手,通过生活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着对于生命的热爱及尊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教育对学生加速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教学做合一,打造有真情实感的课堂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方法论。教、学、做这三件事不应该分开来考虑,应当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学生应当在不断的“做”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建立生活情感。

以教学《日月潭》这篇课文为例。教学时老师可以先问学生: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能不能介绍一下那里的景色?之后,老师再出示有關日月潭美景的图片,配以柔美的音乐,让大家静静欣赏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这样不仅使学生建立起对美景的感受,更于无形中快速进入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对日月潭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之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若我们以后没有机会再见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是不是十分可惜?接着通过介绍当前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贴合生活积极思考,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来自文章当中的情感,从而落实语文课堂立德树人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渗透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时候,动手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课文《清澈的湖水》时,老师可以相机出示关键的修饰词语,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快速找到文章的重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关键词的理解,课堂中可以加入必要的练习环节,如让学生以公园等为写作对象,用修饰词语进行仿写。学生仿写时,老师再积极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修饰词,如提示学生云朵的形状像什么,一些植物独特的生长姿态像什么等等,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生活即教育,提升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水平

践行生活化教育,就需要老师积极结合生活制订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生活教学不仅仅是指自然环境,同时也需要适当渗透一定的社会现象,让学生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课文《争吵》的时候,老师在学生充分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让大家以“争吵”为主题,来准备一场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是见过的争吵片段进行表演,甚至可以直接让有矛盾的两个同学来一段真实的“争吵”。在表演中,让学生将当时的心理变化真实地演绎出来。表演完之后,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很多同学就会轻而易举地明白,争吵不仅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用处,还会伤害彼此间的感情。依托文章主题进行表演,又借助表演理解文章,这样的课堂既能帮助学生充分体悟文章中主人公与克莱谛争吵时所具有的特别的心理状态,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从这篇文章当中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给予自主空间,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生活教育的理念除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将课堂交还给学生,鼓励他们想其所想,说其所想,写其所想,通过解放头脑、放飞思维加深自己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

以教学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课文《盘古开天地》为例。《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紧紧地抓住神话神奇的特点,围绕“开天辟地”和“顶天立地”这两个主要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如想象盘古在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表情,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你能通过表演把盘古的伟大表现出来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一点点放飞思维,一步步丰富想象画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盘古之伟大和神话之神奇。在学习第五段盘古的身体变化成自然万物时,老师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汇总出盘古的身体部位与相应的自然万物,并通过变换顺序让学生理解它们的相同点。接着便可以进一步启发想象:盘古还有哪些身体部位变成了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学生的思维被打开,表达也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再次巩固学生对神话神奇的感知。

给予学生自主空间,不仅仅可以充分激发其求知欲望,解放其头脑,同时也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把课堂与生活实际充分融合,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富有生活意义。如此,学生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学做真人”,做生活的主人。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日月潭盘古语文课堂
日月潭日月盼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盘古开天辟地
《日月潭》中的“像”
盘古
盘古
前后左右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