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

2021-07-29甘启颖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广南县边疆民族寄宿制

甘启颖,王 焱

(文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一种为了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解决了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就学不方便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农村教育资源利用率和农村教育质量。但是农村寄宿制学生与非寄宿制学生相比在校时间大大增加,原来放学后由学生自主掌握的时间,也由学校安排,生活空间相对封闭;家庭教育和亲情的空缺导致孤独感强烈;同时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在寄宿制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Luthans和Youssef等人于2004年首次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Luthans(2007)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4个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不仅能够影响个体的态度、行为、绩效,而且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存在密切关系,提升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不仅对个体诸多方面存在积极影响,同时对整个集体和组织也存在积极作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提升其积极心理资源,进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当前,针对不同群体开发出很多心理资本问卷,其中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开发出的心理资本,有范兴华(2015)等人编制适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问卷,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是由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乐观开朗五个一阶因素组成的二阶单因素模型[1];叶一舵 ,方必基(2015)等人编制了《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确定了包含希望、乐观、自信和韧性四个维度,共计22个条目的正式问卷[2]。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的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因此本文在基于Luthans心理资本理论的基础上,编制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为开展青少年心理资本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测量工具。

1 研究目的

编制一套可以测量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2 研究方法

以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文献检索等方法进行问卷项目编制,形成初测问卷,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处理初测数据,验证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内容结构,最终形成正式问卷。

3 问卷的编制

3.1 问卷项目搜集与被试情况

(1)检索相关文献,收集关于影响寄宿制学生发展的人格品质、性格特点、动力特征等资料。

(2)对寄宿制学生、教师、及监护人进行个别访谈。

(3)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共发放半开放式问卷90份,涉及富宁归朝小学、洞波小学、木央小学、剥隘中学、广南县者兔乡中心学校、广南县珠街初级中学校5个学校。要求被调查者在24个性格特点中,尽可能选出最适合寄宿制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力量。

3.2 项目整理与内容归类

3.2.1 文献整理数据

在知网数据库中以“寄宿制”和“心理”为关键词搜索到文章321篇,对文献进行整理获得与学生心理资本有关的特征词56条,然后对词条进行归纳,同时参考筛选进入心理资本的POB标准,(Luthans于2004提出心理资本POB标准即可测量、可开发和可用来提高工作绩效[3]),最后余下12条特征词见表1。

表1 文献资料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特征词统计

3.2.2 访谈数据

对符合条件的12名学生,16名教师和12名家长进行访谈。访谈前对学生进行筛选,依据“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的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通过与班主任咨询,筛选出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且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的学生20名,受访学生需满足以下条件(1)学生的成绩在最近一学期期末位于前五名;(2)与同学关系、与监护人关系,与教师关系,自我评价均为“比较好(融洽)”,或“很好(融洽)”,同时这些信息均可以从教师和监护人处得到印证。与学生访谈的内容主要有:在学校住宿、学习和生活跟你在家相比,对你来说有什么不好的变化吗?这些变化对你的学习产生过那些不好的影响?请问你那些特点、观点和做法帮助你克服了这些不好的影响?与监护人和教师的访谈内容有:请问寄宿制环境对孩子来说有什么影响?请问孩子身上那些特质帮助他在寄宿制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根据拟定的提纲进行访谈,征求同意后进行录音,对访谈的录音进行整理,得到8个特征词条。表2为访谈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访谈特征词汇统计。

表2 访谈资料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特征词统计

3.2.3 半开放式问卷调查

调查了30名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条件下的学生,30名老师和30名家长,请他们从40个性格优点中选出那些是最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发展的心理力量,也可进行补充。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90份,其中有效问卷85份,其中学生30份,老师30份,家长25份,对回收的半开放式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得到排名前8位的性格优点(见表3)。

表3 半开放式问卷心理资本特征词统计

综合三条项目收集途径所得的资料,对出现频率、排序、所占比例以及心理资本的POB标准(可测量、可开发和可用来提高工作绩效)对其进行筛选,对内容接近的词条进行合并归类,获得符合心理资本标准的7个因素,有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坚韧、感恩、友善、自制力。将这些词条确定语义,并进行陈述句表达,邀请专家对其进行审核。形成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的理论假设模型,由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坚韧、感恩、友善、自制力6个因子构成。

3.3 项目编制

确定了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后,根据因素类型编写题目。编写问卷时参考了Luthans编制的《心理资本问卷》(PCQ),范兴华编制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彭华军《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各因素的题量范围在5~7题之间,邀请专家和学生对项目的这些特点进行评估,形成包含45个项目的预测问卷。采用Likert’五点式,从1至5,按“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计分。

3.4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初测与分析

3.4.1 初测样本

采用方便取样,在富宁归朝小学、洞波小学、花甲小学、阿用小学、里达小学、木央小学、剥隘中学、那能中学、洞波中学、花甲中学、阿用中学、里达中学、木央中学、广南县板蚌乡中心学校、广南县黑支果乡中心学校、广南县者兔乡中心学校、广南县珠街初级中学校的17所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放问卷。选取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共有500名同学参与调查,剔除无效问卷3份,回收有效问卷497份。

3.4.2 问卷项目分析

第一,采用SPSS18.0对初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将项目按总分排序,取前27%作为高分组,后27%作为低分组,按照高低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那些高分组与低分组上没有明显差异的题目删除。

第二,相关法,计算各题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把项目的积差相关系数在0.3以下的7,20,25,44题予以删除。其他项目全部保留进入因素分析。

3.4.3 初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问卷分析见表4。

表4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各项目的负荷值、因子特征值、贡献率

对42道题目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卡方值为8 077.713,KMO的指标为0.993,P<0.000,说明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以下标准选择项目:在某一因素上的负荷值低于0.40项目,认为项目与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对于分布在多个因素上有较高负荷值,并且负荷值差异不大的项目,也剔除;保证项目在某一因素的负荷值较大的情况下,还应保持较高的共同度。

根据多次因素分析后发现,把希望因子的项目中部分不理想的题目删除后,余下的第35题也可以归属到乐观因子中,所以将希望因子删除。最终问卷保留37个项目,6个维度即自我效能、乐观、韧性、感恩、友善、自制力。

45个项目的初测问卷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余下37个项目,删除希望因子,因此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假设模型调整为自我效能、乐观、感恩、韧性、友善、自制力6个因子。

3.4.4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4.4.1 研究对象

为进一步验证问卷的信效度,在富宁归朝小学、洞波小学、花甲小学、阿用小学、里达小学、木央小学、剥隘中学、那能中学、洞波中学、花甲中学、阿用中学、里达中学、木央中学、广南县板蚌乡中心学校、广南县黑支果乡中心学校、广南县者兔乡中心学校、广南县珠街初级中学校的17所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中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5份。

3.4..4.2 问卷信度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见表5)。利用正式问卷对其中100名被试时隔两周做一对一重测。

表5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信度

问卷的α系数在0.644~0.853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623~0.811之间;重测信度在0.633~0.851之间,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11,分半信度0.801,重测信度为0.744,表明问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3.4.4.3 问卷的结构效度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见表6),用amos18.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MIN/DF,结果为3.001,RMSEA小于0.05,GFI值为0.900,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的六维度模型成立,模型见图1。

表6 边疆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各维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3.4.4.4 问卷的校标关联效度分析

采用Luthans等人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包含希望、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四个维度与自己编制的《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相关作为校标关联效度的指标,结果见表7。数据表明,自编问卷各维度与采用Luthans等人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各维度相关系数在0.115到0.435之间,为弱正相关。自编问卷总分与Luthans等人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1到0.48之间,呈中度正相关。

表7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与Luthans《心理资本量表》

4 讨论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三条途径,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从而来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哪些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在研究在寄宿制环境下积极成长”,为系统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奠定了基础。

综合三条项目收集途径所得的资料,对出现频率、排序、所占比例以及心理资本的POB标准(可测量、可开发和可用来提高工作绩效)对其进行筛选,对内容接近的词条进行合并归类,共获得符合心理资本标准的7个因素,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坚韧、感恩、友善、自制力。经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希望因子可以并入乐观因子,最终保留自我效能、乐观、坚韧、感恩、友善、自制力6个因子。国内外对于心理资本结构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不同学者所提出的心理资本结构,对应编写的心理资本量表有单因素结构、两因素结构、三因素结构、四因素结构等[3]。《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心理资本问卷》跟已有的心理资本问卷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中自我效能、乐观、坚韧、感恩、友善五个因子在范兴华、叶一舵、彭华军等人的心理资本结构研究中被证实存在[1-2,4],本研究提出的自制力因子在以往心理资本研究中均未提到过,在初步确定心理资本结构时,在访谈调查中发现自制力是学生和家长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条,学者樊飞飞曾在研究初中生根据塞利格曼积极品质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时,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测试,发现自制力是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之一[5]。因此把自制力纳入心理资本结构中,进行验证。通过重新收集数据,对问卷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MIN/DF,结果为3.001,RMSEA小于0.05,GFI值为0.900,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的六维度模型成立,证实了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包含自制力及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坚韧、感恩、友善六个因子,形成由六个维度构成的心理资本内容结构。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α系数在0.644~0.853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623~0.811之间;重测信度在0.633~0.851之间,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11,分半信度0.801,重测信度为0.744,表明问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自编问卷各维度与采用Luthans等人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各维度相关系数在0.115到0.435之间,为弱正相关。自编问卷总分与Luthans等人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1到0.48之间,呈中度正相关,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综合以上数据,自编的《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心理资本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研究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的工具。

猜你喜欢

广南县边疆民族寄宿制
广南县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对策
关于云南省文山州龙族斗武文化的研究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广南县总工会:“贷免扶补”工作成效显著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广南县公益林建设现状和策略探讨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