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

2021-07-29郭威贾向乾

贵州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肠管开腹肠梗阻

郭威 贾向乾

(1.铜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陕西 铜川 727000;2.延安市人民医院120急救站,陕西 延安 716000)

结肠癌属于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该疾病合并的急性肠梗阻多是闭襻型,一般保守治疗较为困难,需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手术前需要指导患者禁食、禁水,并给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1]。治疗原则一般为切除癌肿,解除梗阻,重新建立肠道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结肠癌根治术,另外考虑到梗阻部位的肠壁血运情况差,肠内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另外肠道内还有粪便等积滞影响预后,也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故而多采用分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近些年来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方法较为普遍,总结了较多的经验,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结肠癌疾病进行较好的治疗[3]。本文就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2~81岁,平均(65.65±3.20)岁;左半结肠癌患者1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21例;病理分型:粘液腺癌6例,腺癌34例;Dukes分期:B、C、D期分别为9、22、9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0~80岁,平均(65.15±3.55)岁;左半结肠癌患者2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20例;病理分型:粘液腺癌5例,腺癌35例;Dukes分期:B、C、D期分别为10、22、8例。纳入标准[4]:年龄<85岁;诊断为结肠癌,并且经X线片、CT检查后诊断为直肠上段,或者是降结肠间单个狭窄,狭窄的长度约5 cm;患者有家属陪同,且同意参与研究;没有明显远处转移,或者是肠外侵犯。排除标准:既往有腹部手术;伴有血液疾病,且为多发肿瘤;伴有心、肝、肾等脏器的严重损害;依从性差,不能参与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切除术,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且协助其取膀胱截石位(保证舒适性),左半结肠癌合并有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该实施肠腔减压,避免污染。术者常规消毒后,选择手术切口,切开皮、皮下组织等,找到肿瘤位置,将结肠系膜等充分游离后,再将上端肠腔内的粪块向预切除的肠腔内推移,之后将预切除的两端捆扎之后切除,清除相应的淋巴结,根据病情选择一期吻合或造瘘后二期吻合,或永久造瘘,没有异常后结束手术。治疗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者首先建立观察孔、操作孔,之后将腹腔镜置入操作孔中,在其指引下探查腹腔,判定有无腹腔内转移及远处转移,探查肿瘤周围情况判断是否能够完整切除肿瘤。按照肿瘤根治原则腹腔镜下游离先相应血管,同时清扫淋巴结,按照肠管切除范围裁剪相应肠系膜,观察腹腔的情况,没有神经、血管等的损伤后,完成血管、肠管离断术,再做好肠管吻合,无异常后,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判定标准[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变被完全切除,且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变切除,且症状改善明显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为无效。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包括术后流质饮食恢复、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7.50%;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χ2=5.164,P<0.05)。

2.2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比较 常规组术中出血量(156.56±15.33)mL,手术用时(200.43±15.69)min;治疗组术中出血量(131.41±16.37)mL,手术用时(140.23±14.44)min。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t=7.092,P<0.05);治疗组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常规组(t=17.855,P<0.05)。

2.3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组的住院、术后排气、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t=9.626、6.948、6.27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腹胀3例、穿孔1例、吻合口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22.50%;治疗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腹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5.00%。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5.164,P<0.05)。

3 讨 论

结肠癌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其生理功能本身呈进行性退化的趋势,更加容易患有肠梗阻疾病,因此加重了治疗的难度[6]。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法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但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术中牵扯肠管等,不仅增加了损伤、感染的几率,而且还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多个科室,现已经用于结直肠肿瘤患者中,并且效用已经被证实,尤其是在电视屏幕的帮助下对腹腔的整体进行探查,而且能够直接对病灶等进行清除,也可以较完整的将淋巴结进行清除,使得手术更加彻底[7]。该手术类型具有微创的特性,一者手术切口较小,术后疤痕较小,二者操作的空间大,加之腹腔镜具有放大的功能,可以较好地帮助患者了解病灶情况,且术中减少了暴露及对组织进行牵拉,利于操作,有效节省了时间,加之腔镜器械可以有效进行切除、凝血等,患者术中出血情况也明显减少[8]。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另外术中对患者的肠管等牵拉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也较快,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住院、术后排气、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需要保证系膜、吻合口之间的肠段没有张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血运功能,因此在使用器械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要对梗阻的上段进行挤压,利于肠段血运的恢复。

综上所述,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恢复的时间迅速。

猜你喜欢

肠管开腹肠梗阻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床旁超声引导下改良胃内注气法留置鼻空肠管在ICU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胎儿胎粪性肠梗阻合并肠套叠肠闭锁及肠扭转坏死致多处穿孔1例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误吞了枣核咋办?协和医生都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