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21-07-28秦秀峰

理论观察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秦秀峰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1 — 0027 — 03

“三全育人”是指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搭建育人平台、创新育人方式,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三全育人”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效结合,是高校党建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三全育人”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在联系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解答了“如何培养人”以及由哪些教育主体来培养人的教育问题,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为了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党员,“三全育人”理念可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仰〔4〕。高校党建工作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全员育人与学生党建工作育人队伍尚未建立协同机制

在“三全育人”工作理念的推进中,全员育人强调育人教育需要包括专、兼职党建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能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但就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主要还是依靠学院辅导员来开展党建工作,学生支部书记也基本是辅导员担任的,而他们作为一线工作者,工作繁且杂,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既要进行学生管理又要开展教学活动及理论研究,难以主动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其次,专业课教师参与度不高,有些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错误认为党建教育应由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等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来完成,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党建育人意识不强,不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未能与思政工作队伍形成育人合力。第三,黨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部分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身份意识淡薄,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紧密联系周围团员和群众,党性修养欠缺。

(二)全过程育人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未能同步有效衔接

全过程育人需要根据学生所处阶段,依据阶段特点,针对性开展党建教育。而在实际开展党建工作时,由于大学生思想变化复杂,高校对学生所处发展阶段特点的认识不到位,造成阶段性目标不明确、阶段性内容不具体、阶段间衔接不到位,无法发挥全过程育人的优势。比如在新生入学阶段,许多高校仅将开学典礼、军训以及开学第一课作为学生党建教育工作的手段,对后续教育的促进作用有限;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不注重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不佳,存在形式主义。其次,党建教育在专业教育的融入性不高,尽管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但对于工科、理科等专业,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能够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的党建知识少之又少,而且学生能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非常有限,造成了全过程育人与学生党建工作未能有效衔接的局面。

(三)全方位育人与学生党建工作未能形成联动机制

全方位育人要求调动各方力量,以多种方式开展党建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工作方式单一,不能调动各种力量。第一,在大学生接受的党建教育中,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缺少联系,未能形成联动机制,影响全方位育人实效。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可以接受到系统、全面、科学的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缺乏系统性,以自身的经验教育为主,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学生身处社会中,难免受到网络上负面情绪和偏激观点的影响,甚至产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偏见,与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背道而驰。第二,学校党建工作育人手段单一,存在以完成上级任务为目标的现象,不能根据学生需求来创新性开展工作,无法吸引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仍以照本宣科的讲授为主,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掌握,同时党建活动不丰富,与学生互动性差,存在形式化,学生参与度低。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

(一)校内校外同心同行,全员参与学生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全员育人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工提高育人意识,构建一支以专业思政工作人员为主导、专业教师为骨干、学生党员为主体的党建育人队伍,打造育人阵地,凝聚育人合力。

1.发挥思政人员的主导作用。思政工作人员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主力军,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的党建教育主要来自思政教师、学院开展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支部书记等,他们负责向学生传授党建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党建活动,负责学院党员发展和支部建设工作。因此,高校要配齐组织员、选好支部书记、用好辅导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政治过硬的党务干部队伍,及时应对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出现的难题和挑战,为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2.发挥专业教师的骨干作用。专业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工作中将塑造价值与传授知识相统一,立德修身与立业成才相统一,除了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还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起到引领作用。教工党支部也要发挥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活动,加强和学生的联系;教工党员为学生党员“讲党课”,指导学生思政、科研、学习和生活,共话家国情怀;也可以以学科竞赛、专业教育为主题,将所学与实际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实现“党建互促、创新共赢、人才共育”。

3.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学子代表,要积极挖掘学生中的榜样人物、先进事迹,发挥党員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人育身边人,传播青春正能量。为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要引导学生党员做好“三员”,做好宿舍联系员,每名党员联系一至两个新生宿舍,帮助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树立人生目标;做好学业指导员,每名党员主动帮扶一名学业困难学生,定期进行学业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良好学习习惯;做好思想领航员,实行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制度,建立发展党员储备库,让优秀学生能够接受党组织培养。

(二)课上课下同心同德,全过程融入学生党建工作

1.在时间上,将党建教育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党建教育融入入学、升学、毕业的各个成长阶段。对于大一新生,以“开学第一课”、“入党宣讲会”以及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党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对于大二、大三学生,针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同群体,因材施教,依托党支部、党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学习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对于大四学生,各支部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鼓励毕业生把小我融入大我,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时要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生感恩母校,激励学生奋发上进。

2.在空间上,将党建教育融入课程教育。依托形势与政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开展党建教育,可以探索由校院领导、优秀辅导员或思政专业课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由骨干辅导员担任助课教师的授课模式,教育方法上改变以往教师讲授的灌输式教育,合理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提前了解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大事,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此外,结合国家发展的时代需要,将党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多学科、多角度融入专业教育,让党建元素贯穿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探索全方位的党建教育措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可以接受到党建教育,发挥党建工作育人功能,以党建带动专业建设。

3.在范围上,将党建教育融入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党建育人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回归于日常生活,这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党建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学生。可以开展党员亮身份、党员寝室挂牌、党支部进学生公寓等活动,让党员时刻约束自己行为,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他同学。其次,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比如可以采用“党课+艺术”的形式,开展红色诗歌朗诵、红色笔记传递、情景剧大赛、“我与祖国同成长”文艺汇报演出、“我与国旗合个影”、微党课大赛等活动,让党课产生触动思想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

(三)线上线下同力同为,全方位渗透学生党建工作

1.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工作格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是组织部门的孤军奋战,需要做好多方协调。首先,高校党委应协调组织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宣传部等相关处室,各部门间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凝聚育人合力。其次,家庭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也不应忽视,家庭的家风和文化差异,家长对待其他人或事的态度和观点,都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因此,也应让家长加入育人队伍,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关注社会热点,及时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最后,社会也应成为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辅助育人力量,高校党委应调动政府、企业、校友、离退休老干部等各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全面打造育人阵地,为开展学生党建教育工作提供支撑。

2.构建文化、实践、网络一体化育人空间

第一,以文化人,强化育人氛围。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有助于引导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党建文化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因此,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党建文化的新风貌。高校应深入挖掘本校校史,追溯学校发展历程,让党建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感染力;在学校中央大道、楼宇、走廊、宿舍、教室悬挂蕴含党建文化元素的小挂件,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受党建文化的熏陶;在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和广播宣传党建文化知识,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第二,以行塑人,提升育人效果。支部要发挥好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作用,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回报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各支部要以科技创新竞赛为抓手,注重依托专业开展创新实践,倡导大学生以国家需要为己任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发展需要,用党员引领激励大学生心怀家国、精于钻研、勇于创新。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主题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人民群众、深入社会发展、深入现实生活,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脱贫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实现自身价值、感悟幸福真谛。

第三,以网做媒,创新育人形式。通过加强网络建设,在舆论引导、舆情监控、信息发布方面发挥作用,掌握党建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一是整合网上学习资源,扩大党建覆盖面,比如利用学习强国APP,开展“答题挑战赛”、“月积分赛”和“总积分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腾讯会议等平台开展线上活动,让外出实习的同学也可参与支部活动。网络的运用让学生可以更灵活、更高效、更便捷地接受党建教育,实现党建工作由现实向网络的延伸。二是通过建设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漫画、话剧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宣传党建知识,增强趣味性。

“三全育人”是全面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支撑,学生党建工作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在“三全育人”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结合中,要发挥思政工作人员、专业教师、学生党员等各方力量,从时间、空间和范围上全过程融入,协调校内外育人资源,发挥实践、网络等资源的育人功效,搭建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育人平台,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参 考 文 献〕

〔1〕吴艳,韩君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11):77-79.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3〕张平,丁德智.“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39-41.

〔4〕佟金泽.高校学生党建与“三全育人”协同机理与实现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

36,(12):30-32.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