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职护理学生心理能量研究

2021-07-28任攀宇徐坤董玉珺马睿

速读·中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

任攀宇 徐坤 董玉珺 马睿

◆摘  要:高职护生是护理队伍的主力后备军,其心理健康现状不乐观,导致入职后离职率偏高,严重影响着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心理能量提升干预方案,旨在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提升高职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改善其心理健康、减少护理行业的人才流失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护生;心理能量;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股心理学研究新思潮,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能量也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心理能量是人的认知能力、心境状态、意志和行为上综合体现出的一种正向积极的心理力量,也是个体所拥有的维持其社会适应性的生命活力。总之,心理能量是个体自身潜存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生存能力。

高职护理学生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大使命,他们能否顺利成为适应当代医疗环境的人才,不仅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扎实的知识技能,还取决于是否具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显示,护理从业者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职业认同感低,离职率较高,尤其是新毕业护士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内离职率高达60%,而高职护理学生作为未来护士队伍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势必会对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带来极大的影响。那么,如何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改善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这是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目前有关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绝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心理问题的筛查和干预两方面。近年来,虽然也有部分研究关注护生的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品质,但鲜见对正性的、积极的心理能量进行研究。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积极心理品质的发掘不仅有助于降低个体的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问题,还可以拓延其瞬间的知-行能力,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体力、智力及协调性等个人资源[4-5]。因此,发掘和培养高职护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其心理能量对改善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减少护理行业的人才流失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本课题以高职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能量提升干预,以期为提升高职护理学生的心理能量、改善其心理健康、减少护理行业的人才流失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能量提升干预方案如下:

一、主题一: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具体内容如下:①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护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明白每个人都有优势和不足,每个人都需要接纳不完美但独特的自己;②开展“我是谁?”主题班会,促进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悦纳。

二、主题二:以诚待人,理解宽容,建立和谐人际

具体内容如下:①开展“和谐人际”专题讲座,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的小技巧;②开展“我想与你做朋友”团体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理解、包容,传递真诚、友善、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增进人际和谐。

三、主题三:认识爱情,爱他/她,也要爱自己

具体内容如下:开展“大学生爱情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护生明白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学会爱人和接受被他人爱,能够积极地看待爱情中的挫折,促进个人成长、进步。

四、主题四:减压训练,变“压力”为“活力”

具体内容如下:①开展“释放压力,为心灵放假”专题讲座,让护生掌握减压技巧,学会放松;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接力赛、联谊晚会、互动游戏等,鼓励护生在活动中放松自我,激发幸福感、自信、乐观、友好、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③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团学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管理,教师给与积极的肯定、鼓励和适当的指导、建议,提升护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执行力、领导力和自信心。

五、主题五:合理规划,促进职业认同

具体内容如下:①开展就业辅导专题讲座,帮助护生明晰职业目标,合理规划学业;②利用“抗疫英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最美护士”等护理同仁的先进榜样事迹激发护生的职业自豪感,增进职业认同感。

六、主题六:发掘优势,激发潜能

具体内容如下:开展“我的优势、你的优势和他的优势”团体活动,鼓励护生发掘自身的优点,激发自我效能,发现他人的优点,通过相互真诚赞美,传递友爱、快乐、真诚、感恩等積极心理品质,激发心理正能量。

通过为期两个多月的干预实践发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方案受到了高职护生的一致好评,能够激发其积极心理体验、促进其心理健康,对提升其心理能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晏双平.大学生心理能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11.

[2]刘立新.个体心理能量结构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探讨[J].北京教育(高教),2018(04):74-76.

[3]孙干,徐鸿宇.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非理性离职调查及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8(05):80-84.

[4]Fredickson B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oar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03):218-226.

[5]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03):321-327.

作者简介

任攀宇(1989—),女,陕西汉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护理、护理教育。

课题项目:陕西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职护理学生心理能量及职业认同感研究(编号:SZJYB19-049)”。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