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贵州高校秘书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心态及现状调查研究

2021-07-28熊丽程彦陈学胜周秀英周远萍

速读·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就业现状

熊丽 程彦 陈学胜 周秀英 周远萍

◆摘  要: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整个中国,同时,这一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70万余万人,规模在不断增大。疫情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受到影响、企业的用工需求受到限制,甚至,酒店、餐饮也受到直接地影响。疫情蔓延导致经济发展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了一大问题,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秘书学专业学生对该情况因如何应对?本文通过调查贵州部分高校秘书学专业学生就业心态及现状,来分析疫情对毕业生的影响。通过调查数据来了解贵州省高校秘书学专业毕业生求职心态情况,进而提出相关建议。让他们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在疫情影响能下也迎难而上,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

◆关键词:秘书学专业;就业心态;就业现状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出现诸多问题:有的公司破产、大量社会劳动人群失业处于待业状态,此情况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这对于实体行业来说无疑是毁灭式的打击,直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失业情况才得以有效缓解。对于秘书学专业学生来讲,受疫情影响,实践的机会变少,减少了实践的机会,对于市场调查的真实性也随之下降。此篇文章我们运用秘书学专业所学的知识对2020届贵州部分高校秘书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与就业现状做了调查与研究,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的方式,帮助秘书学专业毕业生认清自己就业方向,选择合适岗位。

1秘书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秘书作为全球性的职业,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科学化和职业化。他在辅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综合管理、沟通关系、树立企业形象都起着枢纽作用。近年来,开设秘书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培养了大批专业的秘书人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见,秘书的职业化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秘书人员不是市场的主角,但是是社会驱动的一个不容小觑的力量。在社会发展的循环模式中也随大众逆流而上,作出不小的贡献。随着秘书的职业化,企事业单位对秘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機会,秘书学专业学生的信心也随之增长,就业率与市场的饱和度呈现良好式发展。

2疫情下贵州秘书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态、现状分析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毕业就业成了一大难题。2020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40万人,毕业留学生的规模也在逐年增加,这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两者存在着竞争关系。

为了了解受到疫情的影响,贵州秘书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现状问题,本小组采用了电子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部分高校的秘书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本次的调查问卷共20题:10个单项选择题,9个多项选择题,1个填空题。调查涵盖了贵州秘书学专业毕业生在疫情的影响下,面对即将毕业的自己,所处的心态、现状以及怎样摆脱这一困境。此次问卷调查涉及范围比较广,从问卷结果可看出:毕业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薪酬与福利占50%,其次是个人发展机会;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中,69%的人认为妨碍了就业笔试、面试;疫情对自身产生的压力,如何缓解中,听歌占了75%;疫情下心理状态比较焦虑的占37.5%,紧张的占33.9%;在对疫情下的就业环境判断时,67%的人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在对毕业生现状调查时,64%的人尚未找到就业单位;在疫情是否改变毕业规划时,62.5%的人认为不会影响,其他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毕业生在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会遇到的一些常规问题。

以上是调查内容的一部分,从调查数据看出,疫情对毕业生产生的影响较大,大部分毕业生对未来的规划不明确,在面对焦虑的心理时没有寻找合适的方式排解,在寻找工作时,没有明确自己的定位,加上受疫情影响,这种情况开始严重。但是也有大部分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法,缓解就业压力。

3疫情后,中央、地方、高校、企业在就业方面协同发力

解决就业问题既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的头等难事。受疫情影响,产业、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为了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作,首先中央提出扎实做好“六稳”和“六保任务”的总要求,其中,就业问题列为“六稳”和“六保”之首。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而在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综合影响下,就业形势压力较大,亟须各界积极研究,精准应对。

其次在地方政府层面,疫情期间,各机关部门充分认识到新冠肺炎对处疫情第一线的秘书心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多措并举做好秘书人员的心理疏导与调节,以缓解消极情绪,提升心理承受能力,筑牢防疫抗疫的心理防线。面对如此巨大的民生工程,政府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关的就业政策。力图解决2020年就业难题。

再次,许多企业也做了相关的防范措施。疫情的蔓延势必影响就业的发展,企业面对疫情,做了市场风险评估、就业风险评估、公司运营风险评估等措施。复工复产是企业在疫情减轻后的一大举措,疫情的蔓延很多企业暂停了公司的运营工作,企业陷入危机,所以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是最重要的,要确保复工复产的工作顺利进行,对公司员工的心理进行调整,使公司能够在最快的速度下恢复原来发展轨道。

最后,在就业方面,各高校为2020届毕业生提供线上招聘会和组织创业政策进校园活动,并鼓励毕业生创业,学校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比赛,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毕业生心理方面,各高校开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的专线,帮助毕业生疏通怕就业、就业难的心理。

4秘书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心态问题的建议

4.1不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的结合

对即将进入社会的秘书学专业学生来说,不仅仅需要将学校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更多的是把实践中的随机情况做出优质的处理办法。秘书学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秘书实务、文书写作、逻辑学、秘书文档管理、形象礼仪、现代办公、企业管理、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现代办公流程,全面掌握打印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扫描仪和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在此次疫情的危机中,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全球,每一个产业都有不同程度影响。秘书学专业就业方向广,比如教师、各类编制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记者等;对于如此就业面积大的前景来说秘书学专业的就方向给了毕业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4.2及时调整心态,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疫情的发生以及疫情发生后,对毕业生带来很大影响: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上岗后的稳定性是否能持续,是否能适应疫情下的工作状况,工作环境是否安全等问题。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疫情并不是完全成为他们难就业的最大因素,更多的是自身能力的强弱。这关乎着心态问题,就业心态的调整是目前疫情下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难题,每个学生的心理能力接受程度都不一样,自然对发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少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在进入大学后,甚至高中是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了大致规划,以高考為起点上大学后,进一步从专业知识、个人素质等方面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毕业时间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得到自己心仪的岗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解决目前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完整的计划,还要随时将应对事情发生的弊端放大,及时寻找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提高就业率。在我们选择自己的将来要做的事必须事前做好准备,在变化的时候也要有后备的计划以免到最后全盘崩塌。

4.3了解自身优缺点,查漏补缺

自身能力的强弱是不但关乎自身利益也关乎团队。将自身专业能力发挥到极致,大多时候是依靠团队的协作完成的,自身的独立能力以及团队的运营能力都是决定将来就业的因素。力不胜任的现象还是存在,将自身的价值放得很高,没有摸清自身的能力,实践能力几乎为零,而且对大多数工资不满意,自己往往找的是要求资历丰富,学术稳健的单位,导致最后一份面试通知都没有,将门槛定的很高往往是摔在门槛上,摔的次数多了自信心也就随之减少了,务实精神也随之消灭。就业心态与自身能力两者必须匹配。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目标,这部分学生是自身能力不足,又没有特点,走一步看一步,对自身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到就业时没有什么能拿出的,就如疫情下很多院校进行网课教学,部分学生更加的放纵自己,知识能力基本没有提高,到毕业时不知所措。也有部分学生选择慢就业,待市场稳定时再就业,对自身能力保持肯定。还有一些学生选择了其他方向,认为目前时机还未成熟;疫情之下,沪上各高校刚刚完成艰难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马上迎来2021届毕业生就业。相较上一届毕业生,2021届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更大。部分知名院校,有六七成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躲就业”“缓就业”学生呈现继续增多的趋势。不仅仅是沿海地区学生出现此情况,由于研究生的政策放开,贵州很多学生选择毕业读研,认为过后几年本科的普及率上去后就业岗位会变得更加紧缩,选择读研可能是另一条更好走的路。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让自身就业更容易。不管是以何种方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要学会缓解忧虑,提升自身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在合适的时机就业才能缓解就业压力。

在高校毕业生群体里,影响就业的因素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一大问题,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如果没有疫情的发生,就业问题依然存在,疫情的出现只是将就业问题扩大化,还是要追根溯源。总之,此次疫情只会在短时间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疫情过后,许多新兴产业也会随之兴起,毕业生既是现在的求职者,也是将来的创造者、领导者。高校毕业生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和勇于尝试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张捷,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就业新趋势[J].光明日报,2020(06).

[2]刘俊平,叶文举,新冠肺炎疫情对秘书工作的影响及其思考[J].秘书之友,2020(11):3-4.

[3]刘丹丹,疫情之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20(09):17-18.

[4]张炯强,高校毕业生“躲就业”“缓就业”增多?专家建议:找工作需克服“心态难”[J].新民晚报,2020(11).

六盘水师范学院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重大疫情下贵州高校秘书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心态及现状调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cxcy80。

猜你喜欢

就业现状
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性问题研究
从大学生就业反思高校教育管理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影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调查分析体育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