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三七总皂苷灌注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

2021-07-28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5期
关键词:麦默通瘀斑总皂苷

操 峰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415)

乳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手段。进行传统的切除手术可彻底根除乳腺良性肿瘤,但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术后患者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恢复,并且其手术部位会留有明显的瘢痕[1]。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手术,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但有研究指出,此手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损伤患者的乳管及血管,导致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血肿、皮肤瘀斑,从而可影响其预后[3]。本文主要是分析为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三七总皂苷灌注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在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00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标准;2)经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被确诊患有乳腺良性肿瘤,且肿瘤的直径不大于3 cm[4];3)具有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指征,且无相关手术禁忌证。其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或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性疾病;2)合并有恶性肿瘤;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存在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5)有三七总皂苷过敏史;6)接受过隆胸。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50 例)和灌注治疗组(50 例)。对比组患者的年龄为23 ~48 岁,平均年龄为(32.2±2.2)岁;其中单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双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1 例、19 例;其肿瘤的直径为1.2 ~3.2 cm,平均肿瘤直径(1.8±0.4)cm。灌注治疗组患者的年龄为20 ~46 岁,平均年龄为(32.3±2.1)岁;其中单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双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3 例、17 例;其肿瘤的直径为0.8 ~3.0 cm,平均肿瘤直径(2.0±0.5)cm。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为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术中和术后不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灌注治疗组患者进行三七总皂苷灌注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对其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对肿瘤所在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肿瘤的侧后方或上方做切口。将麦默通微创手术刀缓慢刺入乳房,使刀槽对准肿瘤,然后进行真空旋切。根据病灶的实际情况,切换旋切角度和方向。在确认将病灶彻底切除后,关闭旋切刀(不退刀)。将10 ml的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生产厂家: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1515)快速注入术后残腔。退出旋切刀,对切口进行消毒。在术后,使用纱布和弹力绷带对切口进行48 h 的加压包扎[5-6]。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肤瘀斑和血肿的直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0.0 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灌注治疗组患者的VAS 评分〔(6.43±1.49)分〕与对比组患者的VAS 评分〔(6.40±1.48)分〕相比,P>0.05。治疗后,灌注治疗组患者的VAS 评分〔(1.75±1.16)分〕低于对比组患者的VAS 评分〔(3.86±1.40)分〕,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灌注治疗组(n=50) 6.43±1.49 1.75±1.16对比组(n=50) 6.40±1.48 3.86±1.40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灌注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8.00%)高于对比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4.00%),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灌注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0%)低于对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0%),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术后皮肤瘀斑和血肿直径的比较

灌注治疗组患者术后皮肤瘀斑和血肿的直径均短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皮肤瘀斑和血肿直径的比较(cm,± s)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皮肤瘀斑和血肿直径的比较(cm,± s)

组别 血肿的直径 皮肤瘀斑的直径灌注治疗组(n=50) 2.03±0.57 2.14±1.02对比组(n=50) 4.15±1.21 5.20±1.4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手段。进行传统的切除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并且其手术部位会留有明显的瘢痕[7]。相较于传统手术,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切口疤痕不明显等诸多优点。但在进行此手术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损伤肿瘤周围的血管及乳管,引发血肿。在损伤皮肤或波及真皮下血管网时,可引发皮肤瘀斑。有研究表明,对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合理的术中药物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血肿和皮肤瘀斑的发生率[8]。三七又名田七、山漆、金不换,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可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三七总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可改善心肌供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硬化,改善脑供血不足,促进皮瓣微循环,并具有止血与活血化瘀双向调节作用[9]。为了探讨为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三七总皂苷灌注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在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100 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灌注治疗组患者的VAS 评分、治疗的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

综上所述,为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三七总皂苷灌注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其不适症状,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麦默通瘀斑总皂苷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乳房活检与旋切对乳房活检及肿瘤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性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三七总皂苷胶束状态与超滤分离的相关性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HPLC-ESI-MS法在西洋参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边疆某院开展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