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码时代如何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能力

2021-07-26李文科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摄影记者

摘要:新闻图片是通过视觉手段来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体裁。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时,越来越重视新闻图片的使用。作为新闻图片的生产者,摄影记者要与时俱进,提升专业能力,在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创作出富含新闻价值的优质影像,进而从形式上拓宽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从内容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关键词:新闻摄影业;摄影记者;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119-02

一、数码时代对新闻摄影的影响

随着相机产业从胶片转换为数码,影像的存储、输出、显示转化为数字,新闻摄影也迎来了很大变化。在新闻采访现场,摄影记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直接将影像资料传给编辑,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但数码设备的不断升级也使得摄影门槛大幅降低,人们用影像的方式记录所见所闻,普通人拍摄的照片、影像时常被媒体转发报道。如地震灾害发生时,媒体会根据当地居民提供的影像信息,第一时间报道灾害情况。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在新闻报道中,图片不再只是文字的从属,甚至可以单独成篇组成栏目。并且,其新闻价值是媒体竞争和较量的相当重要部分[1]。在这样的背景下,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想要守住新闻摄影的专业领域,拍摄出符合报道内容,具有视觉吸引力,蕴含人文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影像作品,就需要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本文重点研究数码时代摄影记者如何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适应媒体发展需求。

二、摄影记者须具备的能力

(一)协调沟通能力

新闻报道是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有合理的分工和具体的流程。在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中,编辑首先会为报道做好企划方案,大致确定摄影记者的拍摄任务,文字记者的新闻稿完成后,再对图片进行筛选应用。看似编辑占主导地位,但如果摄影记者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不能及时与编辑、文字记者进行沟通,仅仅是接受任务后简单机械地完成拍摄,那么摄影记者将失去对新闻报道的发言权。此外,若摄影记者对报道的方向和重点理解有偏差,也会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影响整个报道的进程和效果。总之,在实际工作中,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编辑需要各自发挥长处,三者默契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2]。

(二)策划执行能力

路透社摄影记者Damir Sagoli认为,新闻和故事并非在记者到达现场的一刻才发生。摄影记者需要预先了解,将什么样的主题传递给受众,才能有目的性的去拍摄[3]。如果整个报道由摄影记者亲自企划、拍摄、编辑,那么则更容易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格。拍摄专题摄影尤其是图片故事,需要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尽可能从多角度进行拍摄,照片要有广度、有深度,这要求摄影记者对拍摄对象、内容有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全天跟拍。在拍摄对象工作、活动时不断抓拍,记录下最自然、真实的瞬间。除新闻事实的表达外,摄影记者不能忽略视觉语言,包括色彩、光线、构图的运用,艺术性、创意性的凸显,面面俱到才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主题。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摄影记者为了提高报道效率,通常会采取提前与被采访者预约采访时间的方式。这样做虽有效地节省了双方的时间,但也可能会错失拍摄的最佳时机。比如,在进行人物报道时,从采访的角度看,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但从摄影的角度考虑,选择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拍摄难以彰显图片的视觉效果。若想抓拍自然生动的工作状态,在固定的环境中难以顺利进行,强行拍摄只会使新闻图片丧失真實性和感染力。美国摄影师John Moore在报道移民问题时就另辟蹊径,把镜头对准了一位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哭泣的小女孩[4]。该报道引发了受众对美国让数千移民和子女分离的政策的不满,广泛的传播促使政府取消了家庭分离政策。因而,在接触拍摄对象之前,摄影记者应根据自己对拍摄对象的了解,理清拍摄思路,抓住适合的拍摄时机。

(三)图文综合能力

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要求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必须同时到达现场采访,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要成为一个整体,文字记者是耳朵,摄影记者是眼睛,双方合作,认真聆听,仔细观察。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摄影记者需要追踪表现时间、环境、人物的状态,文字记者需要现场深度挖掘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是可以分头行动的,但需时刻保持联系,以确保报道同步展开,图文表达主题一致。如果文字与图片相矛盾,就会使读者阅读起来一头雾水。换句话说,好的新闻图片应该和文字相得益彰,形成互补效应。

具体而言,要做到图文和谐统一,摄影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才能使新闻图片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避免画面直白俗套,影像内容过于肤浅。文字能力有助于摄影记者构思新闻主题,选择新闻素材,增强新闻的敏感性和洞察力[5]。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的摄影记者,在工作时往往更能发挥出深刻的观察力、洞悉力、分析力,拍摄出大量拨动人心、引发受众共鸣的照片。如我国新闻界前辈穆青,以写通讯、散文而闻名,对新闻摄影亦锲而不舍,身兼二职,才能尽显。《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既能拍摄新闻照片,又能完成文字报道。因此,当代摄影记者不仅要精通摄影技术,还要学习历史、文学、美学、哲学等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可以辅助摄影记者去观察、判断、选择、提炼、认识新闻事件,并结合新闻摄影本身的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这在强调“图文并茂”的数码时代,已是摄影记者多能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新媒体运用能力

受版面空间和出刊时间的限制,传统的新闻报道在选材时不得不舍弃大量优秀素材。数码时代,网络媒体发表空间庞大,对视觉效果更为看重,经过计划可以有效避免图片资源浪费。对此,摄影记者应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拓展工作平台,使作品及自身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如今,许多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海量的影像存储空间、快捷的影像发布平台与广泛的互动人群。摄影记者不必次次等待指派的任务,不必受媒体报道周期和风格等因素的限制,可以自行发掘拍摄的题材,随时随地分享报道的内容。现阶段,许多专职摄影记者开始建设自己的自媒体品牌,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库营销、商业摄影开发等形式宣传推广自己的作品,并撰写相应的文字说明,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王天定认为,新媒体让以往没处发的图片有了更多展现的机会,用图片展现社会的新变化,为老百姓服务变得越来越方便。此外,不少大型的综合性网站也推出了网络新闻纪实图片栏目,如腾讯网的新闻纪实图片栏目——“活着”和“中国人的一天”、网易的图片栏目“看客”、新浪的图片栏目“看见”……这些栏目用图片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报道新闻事件与社会热点,并依托多元化的报道平台吸引用户关注。可以说,新媒体平台提升了摄影创作的空间,使更多记录普通百姓生活,充满人文关怀的摄影作品能够面向受众[6]。

三、摄影记者要与时俱进

数字技术的进步带动动态影像飞速发展。大量短视频取代了传统平面的、静止的图片,逐渐成为了各大门户网站传播信息的常见形式。除了动态影像,高科技的摄影设备不断升级,屏幕的更新迭代决定了低精度照片将会被淘汰,航拍技术、高清影像技术冲击着传统的新闻摄影行业。对此,摄影记者应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创新拍摄的手法,丰富摄影的表现形式,除拍摄静态的新闻图片外,还可以尝试拍摄视频,进行多媒体展示[7]。当前,一些摄影记者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新的影像技法和编辑技法,这样很容易使自己落后于时代,惰性也将会成为培养专业性的绊脚石。

四、结语

数码时代,动态影像的拍摄和制作已经成为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为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应將传统的静态图片转换为动态图片,或在短视频中截取有代表性的动图,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此外,媒体还需引进无人机、高像素相机等设备,为摄影记者提供拍摄全景图、高清图的技术支持。简而言之,摄影记者唯有牢牢把握新闻报道和图片报道的发展趋势,愿意花时间熟悉、学习新的拍摄、编辑技术,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段鹏,杨蕙宁.媒介融合生态下电视新闻的报道框架和创新途径——基于中央电视台多媒体平台新闻报道框架的透视[J].现代出版,2019(4):44-48.

[2] 唐铮.能动的在场: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权威性——对近百位中国媒体从业者的深度访谈[J].国际新闻界,2019(6):86-98.

[3] 孙静冉.《日本经济新闻》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及启示[J].中国出版,2019(15):70-73.

[4] 韦路.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与研究议题[J].新闻记者,2019(3):32-38.

[5] 黄楚新,刁金星.全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顶层设计与路径选择[J].中国出版,2019(15):26-31.

[6] 毛璐璐.新媒体时代下电影的美学特征探析——评《电影美学导论》[J].新闻记者,2019(7):封3.

[7] 毛湛文,李泓江.“融合文化”如何影响和改造新闻业?——基于“新闻游戏”的分析及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7(12):53-73.

作者简介:李文科(1981—),男,四川雅安人,专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摄影。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摄影记者
与人为善的喜鹊
T台救美
指挥交通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基于中职教师专业标准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笑一个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