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残疾人多样化就业的驱动因素

2021-07-26陈雨婷郑文淇孙志营苏畅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驱动因素新媒体环境

陈雨婷 郑文淇 孙志营 苏畅

摘要:在新媒体的发展下,较低的受众门槛和成本有助于残疾人积极融入社会生活,残疾人从自我认知到就业行为的实践都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在与残障人士之间建立良好互动的基础上,观察残障人士多样化选择职业的行为过程,深入了解残疾人多样化就业问题的发生过程和具体细节,运用增能理论构建残疾人多样化就业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残疾人就业;驱动因素;增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D669.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054-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一直非常关注残疾人就业问题,但由于残疾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等多方面因素,我国残疾劳动者处于次级劳动市场,就业的残疾人口主要分布在一些操作简单、收入低微的行业[1]。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时代催生出一些新型产业,为残疾人的就业市场注入活力。新媒体发展下网络传播的特性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使残疾人的人际传播与组织链接加强,相当一部分残障人士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良性互动,积极融入社会工作,建立平等伙伴关系,从事多样化行业,例如主播、程序员等新职业的出现。本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残疾人多样化就业行为的驱动因素。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设计

本次研究对象是12位多样化就业的残障人士,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分别涉及视力残疾中的盲人和低视力者群体,听力残疾中的聋人和重听群体,言语残疾群体,肢体残疾中的肢体残缺、畸形、麻痹所致人体运动功能障碍群体。其中主要采访对象有7位,分别是斗鱼今日头条主播LCW(糖尿病后天致盲)、前举重运动员现舞蹈杂技演员WZY(小儿麻痹致残)、残疾人专职社区干事“板凳哥”ZQ(小儿麻痹致残)、福瑞家听障导购阿姨BHY(药物中毒致聋)、盲协主席兼残疾人专职干事TT(先天性小眼球致盲)、青年杂技演员WLQ(意外事故致残)、幕间滑稽演员QBL(侏儒症)。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采用阐释学方法,研究互联网环境下残疾人多样化就业现象的意义;采用民族志方法,深入研究残疾人多样化就业问题涉及现象的发生过程与具体细节;采用象征互动方法,作为研究者主动与残障人士之间建立积极良好的互动,获得研究的结果;采用常人方法學,观察残障人士多样化选择职业的行为过程,了解其认知方式,进一步剖析支撑其认知方式的心理动因机制。

三、残疾人多样化就业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阐释

通过对于开放式、主轴式以及选择式编码等多个步骤的循环往复,发现新媒体环境下残疾人的多样化就业行为可以用增能理论来阐释。当前残疾人就业的制约因素除自身功能残障限制外,一方面,外界环境对于残疾人群体客观存在的排挤,使其就业形势相对于健全人更加严峻;另一方面,在自身心理层面,部分残障人士容易陷入易怒、急躁、重视个人利益的心理困境,缺乏和他人甚至是家人朋友的沟通,存在与社会脱轨的现象,很多残疾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不足,衍生出更多的心理障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不愿主动从事职业。

本文用增能理论来阐释残疾人多样化就业的驱动因素,以个人、人际与环境三个层面作为考察的突破口。在个人层次上,残疾人群体自身正向积极的自我认知(包括良好的性格特征与丰富多元的兴趣爱好)、健康的心理状态(对自我的悦纳、心理障碍的克服、健康的心态以及生理、尊重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和现实条件(包括受教育程度、个人技能、年龄、健康状况、残障程度等)会使其感觉到有能力去影响、解决或克服自身功能障碍以及外界施加障碍。(如下图)

四、新媒体环境下残疾人多样化就业的驱动因素

(一)不断提升自我进行主动增能

在对残疾人多样化就业行为的驱动因素的研究中发现,研究对象在与健全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大多受到过差别待遇,也都曾因自己的残疾和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而对未来感到无力、焦虑。但是,他们在承受自身残疾带来的身体不便和精神压力时,都能逐渐抵抗和改变外界环境施加的排挤与压迫,不断提升自我、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自身与健全人正常能力的差距,或发掘自身潜能,以适应所从事的多样化工作。这一行为受到了原生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同时发现这种能力主要来源于他们个体主动增能或外界推动增能,更多则是二者皆有。而在外界推动增能中又可分为他们所处的良好人际环境与各种社会组织的帮助。

(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进行增能实践的前提

残疾人实现多样化就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推动力就是残疾人个体的就业意愿,而促使其产生并坚定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心理状态,包括自我价值实现、尊重需要、生理需要、心态健康、克服心理障碍、悦纳自己等方面。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残疾人积极自主就业的最基本的心理动因是对温饱生理需求的渴望,谋得一份职业改善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赢得他人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残疾人由于生理的不可抗因素,在长期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与健全人在各个方面的差异,更希望获得尊重和平等。只有满足这些心理需求,残疾人才能逐步悦纳自己,以乐观的心态投身多样化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研究还发现,良好的心理状态,即心态健康、悦纳自己、克服心理障碍等,也会帮助残疾人个体在心理上减少无力感,促使其从自身出发,主动探索增加自身的能力。

(三)自我认知和自身条件是进行增能实践的基础和关键

个体自身影响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是增能在个人层面上的一种解读,个体对自身条件的正向认知是残障人士萌生就业意愿的根本因素。其中自身条件和自我认知包括受教育程度、个人技能、年龄、健康状况、残障程度、兴趣、性格等。

自身劳动能力是制约残疾人成功实现多样化就业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姿态在通常情况下都处于弱势,“能力缺失”“需要供养”的符号几乎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残疾人身上[2],这种不平等的自我认知极大地影响了残疾人的心态健康,难以积极自主就业。通过对12个研究对象的深度访谈发现,在积极进行自主就业的实践中,他们对于自身条件的认知更加正向客观,虽然生理机制上有所残缺,但残疾人个体认识到自己仍具有胜任多样工作的潜能,在此基础上,残疾人强化对自我的认同感,以自身价值目标为核心规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促进增能的实现。

(四)外界条件为更好地进行增能实践提供保障

个体与他人通过积极合作解决问题是增能在人际层面的一种解读。每个人都是社会发展的一分子,驱动因素之一的外界条件主要包括亲友、组织链接、社会、环境无障碍等方面。研究发现,残疾人在原生人际网络中,即在家庭关系、朋辈关系、同事关系中,可以通过积极进行良好互动,建立与他人平等的社会关系,从而专注于发挥人际关系层面的积极要素,进而将其转化为促进其就业的推动力量。

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快捷和国家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完善使残疾人可以在外界社会的帮助下利用好社会资源,创造出能力提升的优良环境支持系统,挖掘个体潜能和激发个体能动性,继而提升能力,消除无力感。无力感的消除使残疾人对所处的生活空间有更强的适应和掌控能力,信心的增强又使其更愿意扩展自己的人际社交圈,积极利用所处的环境,抓住现有的机会,实现个人增能。

五、结语

当前增能理论视角下新时期残障人士多样化就业的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体现为残障人士通过正向的自我概念及認知,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结合自身条件具备的各种技能,加上群体社会外部条件的帮扶支持,最终通过行动实践实现自我增能。这种自我认知是对于自己性格、兴趣等基本情况的清晰认识,能帮助其获得必要的资源,有助于实现自我增能。这些积极就业、拥抱社会的残障人士大多在心理上已悦纳自己残疾人的身份并产生群体认同。在心理层面产生的不同层次需求的驱动下,残疾人积极进行就业实践和尝试,这种需求有最基本的对于就业满足温饱等的生理需求,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立自强的心理,最高层次的需求是通过与他人和社会良性互动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增强残障人士内心的自豪感和加深其对自己生活意义的理解。

本研究运用增能理论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残疾人多样化就业的驱动因素,自我认知、外界条件、心理状态和自身条件这四个主要方面对残疾人多样化就业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进行增能实践的前提,自身条件是进行增能实践的基础,新的媒介环境提供增能实践新机遇,自我认知是进行增能实践的关键,外界条件有助于增能实践的更好进行。残障人士借助新媒体软件积极与他人和社会连接,学习更多个人技能,感受到更强烈的被社会需要感,产生积极的就业意愿,促使他们通过积极就业进行增能实践。

参考文献:

[1] 黄淑敏.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发展,2006(12):50-51.

[2] 孙世禹,田宏杨,红文.残疾人就业融入的再认识[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19(4):33.

作者简介:陈雨婷(1999—),女,安徽淮南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郑文淇(2000—),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孙志营(2000—),女,山东东营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苏畅(2000—),男,山东聊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驱动因素新媒体环境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
抚仙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