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对策略探研

2021-07-25饶林锋

成才之路 2021年21期
关键词:学习体验学习能力高中数学

饶林锋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创设情境、推出活动、组织思辨、对接生活,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主要对主体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理念;学习体验;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054-0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最基础的教育理念。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为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还要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积极投放思考问题、展示生活案例、展示生活场景、推出数学实验等,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以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习惯、实践悟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需要有观照意识,给不同群体学生设计不同的情境,有效激发的学生学习思维。

如在教学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示信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进行梳理。如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学生透过图示能够一目了然。在子集、真子集和空集的概念解读中,教师同样投放图片信息,能使学生在关联性思考梳理中建立清晰的认知。为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教师还要求学生自行画出图形,对集合“包含”和“相等”关系进行直观展示。这样,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指导进入对应的学习环节,利用图形进行分析,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并对各种关系做出直接判断。

教师借助图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更直接的观察机会。从学习效果来看,教师创设情境有针对性,既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一定的冲击,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有科学应用的意识,及时推出设计方案,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进入深入思考的环节。

二、推出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充分考虑教学条件,还要观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数学观察、数学实验、数学探索等集体性活动,让学生借助集体力量进行数学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适时提出观察任务、设定实验方案、组织操作活动,与学生一起互动交流,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顺利进入活动环节,在多重体验中内化学科认知。

数学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要做好必要的筛选,以提升活动的适应性,顺利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多重思考互动中建立学科认知。如在教学“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熟悉偶函数、奇函数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对函数的图像特征进行直观辨识,然后给学生投放学习任务:同桌两个人展开合作学习,通过典型案例解读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而且要总结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这样,学生会展开互动性学习,并进入深入讨论环节。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思考和讨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启示。在成果展示阶段,学生大多能够对基本操作做出清晰归结。第一步,先确定函数定义域,判断定义域是否与原点对称。第二步,确定f(-x)与f(x)的关系。第三步,做出相应判断。如果f(-x)=f(x)或者f(-x)-f(x)=Q,则f(x)是偶函数;如果f(-x)=-f(x)或者f(-x)+f(x)=Q,则f(x)是奇函数。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为团队只有两个人,其合作互动更为频繁,操作效果也更为突出。而学生进入合作环节后,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形成学科认知。合作互动是最典型的活动形式,教师要科学设计,合理组织,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

三、组织思辨,历练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借助问题创设思辨的机会,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思想交互活动,能够历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思想大多以模块的形式进行渗透,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更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内化学科认知。学生学科认知的建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在关键环节给学生以更直接的提示,让学生的思维顺利启动。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内化,需要经历思维的多重过滤,这是一个淬炼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学习时,不妨给学生提供思辨的话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建立正确的认知。如在教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然后引入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设定思辨问题:你能够根据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吗?学生接受这个问题后开始课堂讨论,先对图像特征进行梳理分析,然后对函数性质进行归结,促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在讨论互动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投放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填写表格,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归结,自然能很快得出结论。

思辨未必是面对面的辩论,学生针对数学问题和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同样能够获得思辨的效果。数学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深入思考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对接生活,促进学生学习内化

教師对接学生生活展开教学训练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生活化学习体验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接意识,对学生进行生活认知的调查,积极推出一些训练任务和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学习内化数学认知,进行系统性学习。数学学科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融合,教师要抓住这些对接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借助生活认知进行学习内化,全面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

数学与生活有太多的对接点,不管什么学段的内容,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其应用的案例。因此,教师在设计训练任务和活动时,要对这些案例信息有一定的把握,并给学生进行一些提示,让学生找到案例搜集的角度。如在教学“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布设了一个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数学模型,如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方面的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特点和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归结出数学模型选择需要遵循的原则。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很快就有了一定的收获。有的学生找到这样的案例:有一个公司完成了1 000万的利润,要给销售部门一定的奖励,其方案是这样的:如果利润达到10万,按照利润进行奖励,奖金y(万元)随利润x(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不能超过5万元,奖金总额也不能超过总利润的25%。下面有三个模型,看哪一个模型符合上述要求:y=0.25x,y= log7x+1,y=1.002x 。

猜你喜欢

学习体验学习能力高中数学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