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7-25朱明建郭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9期
关键词:脑外伤颅骨修补术

朱明建,郭婷

(1.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重庆 402460;2.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 医务科,重庆 402460)

0 引言

脑外伤的发病率一直较高,主要是头部受到外界暴力作用所致的损伤症状[1]。对于出现该类症状的患者而言,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和控制则可能增强其致残或致死率,主要是因为在脑组织中有大量的神经细胞、重要血管及脑脊液等,脑组织受到损伤将影响到各神经细胞、重要血管及脑脊液等的正常运行,进而导致人体各器官的运转工作受到牵连,加之中枢神经细胞不可再生,得不到“抢救”就会逐渐走向“死亡”,甚至可能因“抢救”不及时而影响到患者各组织结构的恢复[2]。因此,在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治疗期间,“早、快、准”十分重要,而作为脑外伤治疗中的常用手段—早期颅骨修补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临床应用价值。特此,为进一步验证早期颅骨修补术在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选择于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的30例脑外伤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并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并采取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其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29~52岁,其中有14例为交通意外所致,10例为跌打损伤所致,剩余6例为其他因素所致。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入院之时及手术治疗前均无生命危险;③不伴有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②在手术治疗前就存在生命危险者;③伴有影响研究结果相关症状或疾病者。

1.2 方法。3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我院所提供的护理干预和常规治疗,并在完善各项检查后确定手术时间,并于术后2个月内完成早期颅骨修补术。关于颅骨修补术的操作方式,具体如下:

在正式进行手术前1 d,护理人员到患者病房中对患者进行访视,向患者介绍术前注意事项、手术室的环境等,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颅骨缺损大小进行了解,并结合手术通知单,检查钛网准备情况。其次,要进行钛网消毒,通常采用高压消毒灭菌,并注明患者相关信息,妥善保存,防止受压。除此以外,还需做好手术间的准备,一般选择在层流净化手术室进行,最好为百级房间。

在对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时,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首先,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体位,额颞部手术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为主;其次,常规消毒铺巾,5 mL注射器切口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2#刀片原切口入路切开皮肤,头皮夹止血,并将周围的瘢痕组织等清除干净。待上述操作完成后,于腱膜下锐性分离,同时将皮瓣掀起,并在骨窗上进行标记。再次,在标记位置上契合术前已塑形并消毒地无菌钛网,通过自攻钛钉将其固定即可,一定要在完成后再次确定其周边也已经牢靠。最后,用3%的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再彻底止血,并在放置引流管后分层缝合,帽状筋膜用3-0断装线缝合,头皮用三角针四号线缝合,加压包扎。

对于钛网的选择,应该依据患者骨窗修补大小确定,通常会选择稍微大一些的三维钛网。待选择完成后,依据患者的颅骨外形,在通用模具中进行手工塑形。最后,依据术前检查中颅脑CT扫描的结果,采用三维成像及重建技术对塑形好的钛网进行冲压及打磨,以此得到一个契合的三维成钛网。

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止血、分层缝合等处理,并对其开展常规术后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统计上述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并统计患者术前、术后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3](NIHSS)、简明精神量表[4](MMSE),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量表[5](Fugl-Meyer)、生存质量测定量表[6](WH0Q0L-BREF)对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估分数,进行术前、术后各项指标评分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以计量和计数类为主,分别由均数±标准差()、百分率(%)的形式体现,同时以t值、χ2值实施检验。最终由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处理后所得P<0.05为有意义对比,表明所对比的数据间的差异比较大。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良好,仅有1例患者治疗后为中度残疾,总有效率达96.67%。

2.2 术前、术后各指标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且Fugl-Meyer评分、WHOQ0L-BREF评分均高于术前,组内相关指标间对比差异较大,所得P<0.05。

表1 术前、术后各指标的评分对比(,分)

表1 术前、术后各指标的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针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时间,医疗界相关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脑外伤2个月内,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损伤,同时脑外伤治疗时间拖得越久,相关综合征发生率越高,病情发展越严重[7-8]。

特此,为进一步验证早期颅骨修补术在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的30例脑外伤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经研究数据显示: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良好,仅有1例患者治疗后为中度残疾,总有效率达96.67%。同时,患者术前的NIHSS评分、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WHOQ0LBREF评分分别为(3.02±0.54)分、(58.81±4.61)分、(45.06±9.85)分、(1.06±0.48)分,术后均有所改善,分别为(2.10±0.20)分、(40.92±3.48)分、(70.13±8.62)分、(3.60±0.42)分,组内对比差异较大,所得P值均<0.05。可见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确实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9-10]。

综上所述,在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行早期颅骨修补术的效果极佳,不仅可促进患者恢复速度,降低致残或致死率,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认知及机体功能,使得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引用。

猜你喜欢

脑外伤颅骨修补术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负压引流预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