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1-07-22韩学凤张兴琴

成才之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

韩学凤 张兴琴

摘 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的融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并以活动为抓手,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教育;意义;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0-0054-0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找准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过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互补共生、相得益彰,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意义、现状及问题、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尊老爱幼、谦逊有礼、有恒心、有毅力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及“铁杵磨针”等传统典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给学生树立成长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言行。

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当前,社会上个别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容易给是非辨别能力弱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造成影响。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这些错误思想的害处和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则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讲解《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学生做人要诚实守信,还可以讲解《张良拜师》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待人要诚恳、虚心,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通过这些故事,学生能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闪耀着熠熠光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文化视野能够得到拓展,语言积累能够得到丰富,文化素养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大有帮助,因为传统文化接触多了,学生写作时就能引经据典,所写作文就能有理有据且不失美感。

4.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凝结出来的精华。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样,才能使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思想观念较为陈旧

首先,一些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浅薄,重视程度不够。《弟子规》《三字经》和四大名著,以及唐诗宋词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一些教师忽略了这一板块的讲授。在其影响下,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了课本上,对上述国学经典却阅读较少。

其次,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面狭窄。一些学校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疏于举办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而且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紧紧围绕考试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通常是由语文和历史学科完成,但有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也仅限于古诗词和各朝代的简史,而且授课时也是一带而过,未做深入研讨和拓展。这使得传统文化的教育面非常狭窄,达不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第三,师资力量存在短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出众的文学才华及广博的知识。然而,目前能够胜任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较为欠缺。有的教师虽然国学功底扎实,但是对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多;有的教师虽然传统文化知识积累较多,但古典文学水平不高,上课时捉襟见肘,底气不足。

2.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存在局限性

当前,一些学校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存在局限性,只是将传统文化教育定位为经典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孝道、礼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这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内容过于狭窄、方式过于单一,存在局限性,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有国学经典作品,还包括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体育项目等。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传统艺术和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相关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

1.学校和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足够重视。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学校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国学功底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在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采用分段式的策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取《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中浅显易懂的篇章,并给予讲解指导,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培養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将四大名著拼音版经典作品推荐给他们阅读,以开阔其文化视野,丰富其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适当融入书法、绘画、京剧、武术等传统文化项目,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涉猎更多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