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刍论

2021-07-22潘石刚

成才之路 2021年20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潘石刚

摘 要: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实现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打造开放式语文课堂四方面入手,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问题;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0-0050-02

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前些年,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是很多。近年来,教育部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改革,其中对语文教材的改动较大。据相关数据统计,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由原来的69篇增加到124篇,在之前人教版的基础上增加了55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文化教育的加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行研究。

一、传统文化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的問题

1.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语文教学具有知识多元性、内涵丰富性的特征,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学板块中,由于许多古诗文比较难理解,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消除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教师对传统文化渗透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将教学侧重点放在语文知识的硬性灌输和死记硬背上,忽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这使得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知识学习和背诵上,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体验,使得文本中的传统文化难以凸显其教育功能。另外,由于传统文化存在鲜明的历史印记,而且小学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涉及较少,所以有时会出现学生只知李白,而不知李白是唐代诗人的现象。

3.传统经典读物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

学生由于年龄小,更喜欢阅读一些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些商家为迎合这一阅读需求,所编写的学生读物主题立意不高,故事情节毫无营养,甚至个别读物不仅缺少童真童趣,而且内容低俗。部分学生在缺少正确阅读引导的情况下,非常喜欢这些读物,而面对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传统经典读物时,却觉得内容乏味、无趣。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1.有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代代流传下来的思想和艺术宝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就是在学生心里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充满自信,进而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文化和哲学思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比如,“仁民爱物”“修省立诚”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古代诗人屈原、陆游、辛弃疾等人的爱国热情,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三、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措施

1.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体现出传统文化思想,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课文,并采取有效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许多古诗文都体现出传统文化思想,如仁爱孝顺、尊师重道、勤俭节约等,教师要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有效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习、领悟,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又如,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进行汉字结构和象形意义的解读,让学生明白汉字的来历,明白汉字所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明白汉字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2.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教师要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领悟文章内涵。古诗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然后引导学生从字词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悟,把握古诗的主旨,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通过它们展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燃起探究传统文化的热情。最后,教师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环境下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3.实现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具有延展性的教育过程,教师只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足以让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实行生活化教学,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和吸收。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福利院开展帮扶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就在身边,进而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学生只有有了真切的体验,才能积极主动地甚至不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