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实施效果观察

2021-07-22李双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优质急性

李双双

(吉林市化工医院 急诊科,吉林 吉林 132001)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变中常见且严重的类型,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多表现为胸骨后剧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时伴随心电图进行性变化和心肌酶活性上升,稍作休息或予以硝酸类药物缓解作用不佳,严重时可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患者猝死[1-2]。该疾病起病急,发展快,救治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必须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工作,以提高叩诊效果,改善预后[3]。我院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以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根据前来就诊的顺序分成各为48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在42~85岁,平均(64.72±4.36)岁,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为1~5 h,平均(2.72±0.44)岁,文化水平:21例高中以下,15例高中,12例高中以上;观察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40~84岁,平均(64.86±4.27)岁,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为1~4 h,平均(2.68±0.42)小时,文化水平:高中以下23例,高中14例,高中以上11例。纳入标准:①经实验室和影响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②患者年龄不低于40岁;③患者了解研究详情,签署知情协议。排除标准:①实质性脏器功能异常者;②合区其他类型心血管病变者;③精神病患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一致(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在急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心电监护、搭建静脉通道、院前急救和吸氧等措施,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待患者病情明确后,予以针对性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为:

1.2.1 注重准备工作:护理人员需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抢救设备完好,为患者争取到足够多的救治时间,以提高救治成功率;确保急救药品齐全,未超出有效期,急救车中的物品需按规定摆放,为患者急救工作做好准备。

1.2.2 加强现场急救:患者到达医院后,护理人员应迅速予以患者针对性抢救措施,救治过程中尽量不去移动患者身体,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护理期间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展开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负面情绪实施针对性疏导干预;搭建静脉通道,及时补充体液和药液,若患者心脏骤停,需迅速予以心脏复苏。同时也要关注家属情绪变化,解说疾病抢救流程、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家属在护理和治疗工作者的配合度;努力发挥家属作用,予以患者鼓励、关怀与支持。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急诊效果对比: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急救时间的比较。

1.3.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的概率。

1.3.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结果:患者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 -74)为判定依据[5]。问卷由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四项内容组成,得分分别为16~80分、20~100分、20~100分和20~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证实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经软件SPSS 22.0 处理,经()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急诊效果对比情况。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急救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详情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急诊效果对比情况()

表1 两组急诊效果对比情况()

组别 例数 分诊评估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 急救时间对照组 48 2.72±0.54 20.15±2.28 48.54±5.64观察组 48 0.96±0.12 13.16±1.78 15.18±4.72 t - 22.043 16.742 31.427 P -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并发症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详情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n(%)]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情况。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详情如下表3所示。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生活质量对照组 48 47.68±4.54 48.12±4.18 47.54±3.56 46.98±3.84 190.32±16.12观察组 48 53.72±3.68 54.20±5.24 53.28±4.32 52.88±4.76 214.08±18.00 t-7.160 6,284 7.104 6.684 6.813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所致管腔血栓形成为基本病因的心血管病变,进食过量、过度劳累、情绪过激等状态下发病。多数患者发病前数日可有全身乏力、胸闷、心悸等表现,原有心绞痛症状加重或新发心绞痛症状,疾病发作时以胸痛为首发症状,24 h内可出现心律失常表现,同时伴随发热、恶性、呕吐、低血压、休克等全身性表现,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6-7]。急性心肌梗死起病突然、发展迅速,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若耽误抢救黄金时机,则会导致患者原有疾病进一步发展,影响预后工作的开展,降低患者生活质量[8]。这就需要临床医护人员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工作,以缩短救治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以往的急救护理准备工作不完善,针对性不强,无法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优质护理是以基础护理为前提的综合性护理服务,主要是围绕患者展开各项护理服务,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为患者着想,围绕患者个人需求展开护理服务。它需要护理人员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求,确保患者躯体舒适、心情愉悦,努力获得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以提高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9]。文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急救工作的针对性,可明显缩短评估时间、等候时间和就诊时间,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挥急诊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除此之外,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可使各项护理措施紧密相扣,以免护理环节疏漏,在防范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质护理使得急救护理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帮助患者获得最佳救治时机,利于改善预后,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文中研究显示,观察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急救效果的提升,对并发症有着明显的防范作用,改善生活质量作用明显,推广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优质急性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