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助生殖技术取卵前医患认知差异调查及信息化下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2021-07-22谭爱玲吴嘉齐柯玩娜李庆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生殖阶段信息

谭爱玲,吴嘉齐,柯玩娜,李庆妮

(中山市博爱医院 生殖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0)

0 引言

我国不孕症患者人数逐年增加,且呈快速发展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不孕症患者已经占到育龄人口的15%~20%[1]。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世纪年代开始发展的治疗人类不孕不育难题的一种新兴技术,采用医学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腊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好娠目的的一种技术[2]。研究显示半数以上的不孕症患者最终选择ART帮助受孕,自1978年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后,近几十年以来,辅助生殖技术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婴儿[3]。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实,大批高龄妇女展现出强烈的生育需求。然而高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下降、输卵管功能障碍、免疫性不孕等因素造成生育能力的下降,迫使其选择ART来辅助受孕[4]。ART治疗包括前期相关检查、卵泡监测等,治疗周期较长,整体治疗和护理过程相对复杂,且选择 ART助孕的患者都经历着多年辗转的漫长求医过程,其身心承受较大压力[5]。加之,我国的ART处于发展阶段,医疗宣传不够全面,因此,ART助孕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和信息需求问题。本次研究首先调查ART取卵前医患健康知识需求的认知差异,再利用“互联网+辅助生殖”理念下的信息化阶段性健康教育实现认知水平、遵医行为改善目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中心因女方输卵管原因接受ART治疗的妊娠妇女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采取信息化下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干预;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行ART治疗患者72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模式。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不孕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模式,内容包括:发放纸质个体化健康辅助手册;建立ART手术群,解答取卵术后相关问题;科室候诊区循环播放试管相关PPT讲解,每周三下午2点30分开展试管婴儿免费讲座;在取卵与移植前1周,讲解手术设备、过程及胚胎生长发育状况;指导患者与家庭音乐放松训练与心理疏导;鼓励夫妇彼此交流,并与其他成功治疗家庭经验交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信息化下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1.2.1 建立助孕夫妇信息管理系统:共包括以下5大功能:①基本信息:内容有助孕夫妇双方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民族、文化程度、联系方式、职业、门诊号等;②身份核查:助孕夫妇完成试管体检后,建立电子病历档案同时留存双方合影照片、指纹、签名笔迹,并将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等扫描存储于信息系统;③健康、治疗及扳机环节、取卵取精及移植环节、黄体支持及失败人群环节。通过流程教育信息:分为4个分支依次为:初诊及检查环节图查看、录音播放与视频观看多种形式、生殖小程序,4个阶段对应内容如下:①获取医疗环境介绍、ART治疗适应证、治疗流程、术前检查项目、意义与步骤、内容、心理疏导小技巧等[7];②患者促排卵治疗与扳机治疗中药物作用机制、注意事项,患者取精、取卵与胚胎培养具体操作、配合要点,影响胚胎质量主要因素、大概时间状态;③移植胚胎时机、胚胎移植术前要点汇总、卵泡监测重要意义;④术后注意事项、黄体酮应用意义、关于孕期与分娩健康生活方式知识;④治疗信息:夫妇双方每次ART周期治疗选取确定的长方案/短方案/微刺激等,及红色显示的详细用药、取卵个数、胚胎移植个数、术中是否出血、填塞纱布等过程信息,便于动态了解核对;⑤助孕结局信息追踪:尿试纸结果为阳性者,显示内容“胚胎移植后第14 d抽血,第28 d阴道超声检查判定患者是否宫腔有胎囊、胎芽与胎心”,同时“怀孕3个月后建立产科病例,分娩结束追踪婴儿出生状况(性别、体重、单胎或双胎/多胎)”。阴性者,显示:停药、下次解冻以及ART周期治疗时长等[8-9]。

1.2.2 信息化下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分诊台护士自患者入院起指导手机关注生殖小程序,接受信息化下分阶段健康教育。第一阶段:①预约挂号:患者可提前7d在小程序查看预约门诊号,就诊当日自行支付挂号费并按预约时间就诊。②点击“初诊及检查环节”查看术前检查安排与注意事项,检查结果自动通过小程序信息推送。第二阶段:①首页信息:促排卵治疗注意事项内容在小程序首页显示。②点击“健康教育信息模块”的“治疗及扳机环节”分支观看夜针时间、注射后验HCG尿板、取卵取精术前操作等视频教育或科普文章。第三阶段:①问医生:患者每日3次免费在线咨询医师,包括取精/取卵手术流程、术后注意事项、安胎药使用指导、胚胎培养方面、移植术后生活与心理调适等问题。②点击“取卵取精及移植环节”查看关键环节中心制作的对应科普教育课件。第四阶段:点击“黄体支持及失败人群环节”分支,提供线上心理咨询师语音心理安抚,推送下次复诊安排,并指导验孕成功后安胎药、饮食等应用。

1.3 观察指标。①由我们生殖中心自行设计医护、患者取卵前关注重点问题与健康知识宣教认知调查问卷,评分高低与认知情况成正比;②ART认知水平:依据以往研究对象设计四个阶段健康知识掌握度量表评分,评分高低与认知水平成正相关;③遵医行为依从率评估:采取自制调查问卷,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偶尔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④ART 治疗相关指标:随访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优胚数(率)、临床妊娠成功例数(率)等相关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或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患者与医护人员取卵前关注重点问题与健康知识宣教认知评分情况对比。根据自制调查问卷结果,将医护人员、患者存在显著差异的7个维度评分情况列出如表1。

表1 患者与医护人员取卵前关注重点问题与健康知识宣教认知评分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各阶段ART认知水平评分情况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阶段ART认知水平评分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情况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情况对比[n(%)]

2.4 两组患者优胚率和妊娠成功率对比。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优胚率和妊娠成功率对比[n(%)]

3 讨论

不孕症是指育龄妇女婚后未采取避孕措施1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排除男方因素,而未受孕者[10-1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社会环境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不孕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2]。在对于孕育有着极大需求的社会环境中,辅助生殖技术不断发展提高,其在解决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问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ART助孕患者而言,其在疾病就诊阶段即存在相关的信息需求,研究证实,ART助孕患者的相关信息需求问题较为显著,且目前其所获得的信息支持现状并不乐观。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应对能力及其心理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其治疗结局。信息化下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是社会支持的组成部分,指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即对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指导和建议,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缓解压力情绪,改善其家庭及社会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人员与患者对于取卵前健康宣教7项内容认知与需求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四个阶段ART认知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按时复诊等3个维度遵医行为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分阶段健康教育将认知干预分为4大阶段,同时重点提供自行设计便于取卵前备孕小程序,向用户提供自初诊检查、治疗及扳机、取卵取精及移植以及黄体支持及失败人群多环节助孕有效针对认知,涉及多个细分领域,同时具备用药、生活习惯与就医指导的提醒设置[6]。

遵医行为发生率与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程度与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ART中心由于门诊特殊性,除工作时间,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概率低,借助信息化下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提示医护人员每位患者所处阶段,同时患者在线接受咨询、用药注意事项、饮食及其他生活问题健康教育需求,定期专人统计小程序咨询问题与回复率,持续改进并设立对于网络与手机使用不熟练患者及家庭宣教指导[8-9]。服务项目满足优化诊断流程、线上检验报告查看、专家建议咨询、药物治疗与身体调理,便于患者全方位掌握自身健康状况与ART所处阶段,因而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优胚率和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可能跟样本量较小有关[10]。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得出根据患者与医护人员取卵前对健康教育认知需求差异,采取信息化下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对ART助孕患者认知水平,提升遵医行为及临床妊娠成功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与康复。

猜你喜欢

生殖阶段信息
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让生殖健康服务惠及全社会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订阅信息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