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22代建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状况量表乳腺癌

代建兴

(安县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34300)

0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发病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依据调查显示,乳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首位,且其发病率的增速为全球的2倍甚至以上,其增长速度较快。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均会给患者的身心及家庭带来沉重打击,术后化疗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案,虽疗效较好但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恶心、呕吐、乏力等的生理困扰,皮疹、脱发及色素沉着等均会导致机体形象受损,从而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另外,患者还需承受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如养育子女、赡养父母、经济负担以及夫妻关系紧张等,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对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呈明显递增趋势,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则逐渐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1]。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手术治疗会导致其上肢活动不便以及形体缺陷等情况出现,从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不利影响[2]。缓解期、肿瘤缓解率以及生存期等传统的癌症评价指标已不能够对癌症患者的医疗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而生存质量则能够对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真实且具体评价,进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3]。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状况进行评估,以探讨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罹患乳腺癌来安县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2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41~71岁,平均(51.0±4.7)岁;病理分期:Ⅰ、Ⅱ期186例,Ⅲ、Ⅳ期62例;手术方式:改良根治术162例,保乳术51例,乳房重建35例。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者;②术后均接受化疗治疗;③具备较为完整的临床资料,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肿瘤转移或复发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③部分临床资料缺失者;④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该研究同时获得伦理委员会准许。

1.2 方法。①生存质量评估: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FACT-B)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是由美国结局研究与教育中心的GELLA等研制,该量表主要包含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一般量表(FACT-G)与乳腺癌特异性量表两部分内容,其中FACT-G共包含生理状况(28分)、社会/家庭状况(28分)、情感状况(24分)以及功能状况(28分)四方面内容,共计27个条目,每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判定,即为一点也不(0分)、有一点(1 分)、有些(2 分)、相当(3 分)和非常(4 分)5 个等级,其中正向条目为正向记分,逆向条目为方向记分,领域内各条目分数相加则为该领域内得分,各领域得分相加为总量表得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相对较高,该量表各维度与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 0.63~0.86,重测信度为 0.55~0.77,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特异性量表也被称为附件关注,共计36分。总分144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生存质量状况相对较好;②一般资料调查,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年龄、手术治疗方案、化疗次数、年收入情况以及医保类型等进行基本了解。

1.3 观察指标。①评估分析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评分。②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造成影响的方面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数据分析,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多因素则为Logistics回归性分析,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在248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中,总评分为(50.3±5.1)分,其中生理状况占满分比较高,而功能状况则占比较低。具体见表1。

表1 评估比较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表1 评估比较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内容 满分(分) 得分(分) 占满分比(%)生理状况 28 11.0±3.8 39.3社会/家庭状况 28 8.5±2.1 30.4情感状况 24 8.7±2.6 36.3功能状况 28 7.9±2.8 28.2附加关注 36 12.9±3.0 35.8总分 144 50.3±5.1 34.9

2.2 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单因素分析。乳腺癌患者不同 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医保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分析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单因素状况()

表2 分析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单因素状况()

内容 例数 生存质量评分 t P<50 100 51.8±10.0年龄(岁)50-60 90 57.8±9.6>60 58 41.1±10.3 10.989 <0.05 1-2 143 55.6±9.6化疗次数(次)3-4 63 53.2±10.2>5 42 56.0±7.4 1.597 >0.05家庭人均年收入(万元)<5 68 42.7±10.7 5-10 120 48.9±11.1>10 60 58.3±10.1 11.0317 <0.05自费 52 36.1±8.9医保类型 农村合作医疗 160 52.9±10.5基本医疗保险 36 57.3±9.3 11.203 <0.05

2.3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影响的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家庭人均收入<5万及自费医疗均为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造成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在我国,乳腺癌是对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据恶性肿瘤疾病之首,据调查显示,乳腺癌新发及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的12.1%及9.6%。同时,有数据表明,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的增长速度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相比,明显较高。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呈递增趋势,伴随医疗技术水平及治疗理念的进步与发展,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虽能够使得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但为防止病情复发大多数患者仍需接受术后化疗[4]。受上述情况的影响,致使乳腺癌患者不仅要面临乳房缺损、皮肤瘢痕及疼痛等的手术创伤,还需面对因化疗而导致的恶心、呕吐、乏力及脱发等毒副反应,进而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准确了解,则需积极寻求一种合理且有效的评估方法,但借助传统的评价方法不能够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全面评价,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5]。

近年来,伴随乳腺癌懬生存率的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已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美国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则针对该情况制订了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的生命质量测定表(FACT-B),该量表主要包含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一般量表(FACT-G)与乳腺癌特异性量表两部分内容,其中FACT-G共包含四个模块,共计27个条目,主要是对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一些共同的躯体症状和因疾病治疗对患者经济造成的影响等进行判定,而乳腺癌特异性量表则主要是用于对患者因乳腺癌所带来的症状、治疗对身体所产生的毒副反应以及对未来健康的期望等内容进行判定。FACT-G能够对不同分期和不同治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评价,若患者心理健康、一般躯体健康、社会功能与家庭功能等领域内的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相应较高,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具有正面影响;而症状与一般副反应领域的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较差,对患者生存质量额提升具有负面影响。通过对躯体功能及认知功能方面的评分进行评估显示,上述两个维度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国外推荐值比存在一定差距,分析该情况可能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有关,若年龄较大者,其本身在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等方面均存在减退的可能。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显示,乳腺癌化疗患者因记忆减退从而会对其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认知功能得分低也可能对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一定了解而导致,需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期间,极易出现恶心、呕吐、疲乏及失眠等症状,加之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在晚期会存在较多的恶质性病变,进而对生存质量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经本研究显示:在248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中,总评分为(50.3±5.1)分,其中生理状况占满分比较高,而功能状况则占比较低。说明,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借助生存质量评估,能够对其生活及功能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不同 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医保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家庭人均收入<5万及自费医疗均为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造成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患者年龄、家庭年收入及其医保类型均会对其化疗后的生存质量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作为乳腺癌患者不仅要面对诊断及治疗带来的心理冲击,同时还可能面对失去乳房的风险,以致对外部美观造成不利影响,致使其心理冲击相对较大。另外,乳腺癌患者的家庭经济水平与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为家庭经济水平越高者,其生存质量状况相对较好。在医保方面,与自费医疗相比,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乳腺癌患者其生命质量也相对较好。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普遍存在住院费用较高的情况,针对于医药费自理或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患者而言普遍存在负罪感,导致其治疗依从性降低,甚至出现对治疗方案或费用较高的药物排斥的情况,该内容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也已证实。此外,另有学者研究证实,病理分期也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呈负相关性,即为病理分期越高者其生命质量评分相应降低。乳腺癌患者大多为女性,其面临的家庭、社会职责等相对较多,且复杂,从而导致其对于后续生活担忧加重,进而不利于生存质量水平的提升。部分学者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与其家庭经济水平呈正相关性,若患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则其生存质量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乳腺癌患者无论是接受手术治疗,还是术后化疗其治疗费用均相对较高,对于医药费自理及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患者而言,大多存在严重的负罪感,导致其治疗的依从性较差,甚至存在排斥治疗的情况出现,进而不利于生存质量水平的提升。因此,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医务工作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社会人口学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到对自身生命质量的管理当中,提供患者于医生及护理人员进行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其生命质量水平的提升。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一般资料中并未充分考虑到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等资料,且选取样本仅局限为同一家医院,样本例数较少,为提高结果判定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需对多种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后期通过大样本量及多中心研究等方式,加以证实其结果的可靠性,以便为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参考。

综上所述,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相对较低,并与患者年龄、家庭年收入及医保类型等存在密切相关性。

猜你喜欢

状况量表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