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妇产后的延续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观察

2021-07-22彭志美刘俊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产科母婴

彭志美,刘俊霞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 产科,河北 邯郸 056002)

0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模式也发生明显改变,产妇对产后护理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给临床产后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临床实践发现,初产妇在产后普遍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及经验,自我护理能力也明显不足,对产后身体康复及心理适应性有明显影响[1]。延续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够弥补院内护理资源不足的问题,将院内优质护理服务延续至院外,开展规范、有序、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提高新生儿养护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升产褥期恢复效果[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产妇产后的延续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产科分娩后的10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29.3±5.4)岁,自然分娩31例、剖宫产21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29.4±5.1)岁,自然分娩33例、剖宫产19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的初产妇,在孕37~42周分娩,无严重妊娠疾病及分娩并发症;排除产妇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新生儿异常、存在认知或精神异常等;对比两组的年龄、分娩方式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在产妇出院前进行个体化健康宣教,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使用延续护理: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产科护士长任组长,5名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为组员,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在产妇出院时建立回访档案,确定回访的时间、方式、周期、责任人等,做到回访科学、有序。小组成员充分了解产妇情况,结合产科护理实际能力,查阅循证依据,制定延胡护理计划[3];②个体化护理指导。在出院前护理人员根据产妇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内容涉及乳房护理、产褥期并发症预防、新生儿喂养护理、脐部护理及新生儿生长发育评估等,帮助产妇建立产后护理知识体系,现场演示并纠正产妇的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方法,确保产妇正确掌握[4];③主治医师电话随访。主治医师在产妇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产妇近期的恢复情况及新生儿喂养情况,评估其心理状态,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解答产妇疑问,特别是对于伴随抑郁心理的产妇,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做好记录,以便下次随访再评估[5];④上门随访。小组成员在产后14d、28d对产妇进行上门随访,进行母婴生理检查,评估母婴营养状况,进行护理演示,对新生儿进行称重,测量头围、体长等,给予产妇关心和照顾,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帮助产妇建立科学育儿观,提高自我护理能力[6];⑤建立交流平台。建立微信平台,不定期推送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微信了解产妇和婴儿健康状况,主治医师定期在线答疑解惑,及时、准确解答产妇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产妇间还可相互交流,分享护理心得。通知产妇在产后42 d来产科复诊,进行身体检查及婴儿发育、营养状况检查,可指导产妇进行产后运动,促进身体恢复。

1.3 观察指标。统计母乳喂养、饮食营养、康复保健、婴儿护理等保健知识掌握率;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后评估SAS评分和SD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及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保健知识掌握率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饮食营养、康复保健、婴儿护理等保健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保健知识掌握率比较[n(%)]

2.2 两组护理后ESCA评分比较。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以及ESCA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ESCA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护理后ESCA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ESCA总分观察组 52 16.46±3.04 32.65±5.47 56.27±6.74 23.39±3.62 128.77±18.87对照组 52 14.25±3.21 22.96±4.58 46.19±5.96 19.72±4.03 103.12±17.78 t-4.003 5.027 4.996 4.513 5.784 P-<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2 53.74±4.38 35.67±4.21 54.78±4.59 37.16±4.13对照组 52 53.89±4.35 44.96±4.45 54.92±4.48 45.24±4.27 t - 0.217 4.905 0.245 4.793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以往产妇产后出院即意味着医院治疗结束,产妇只有在产后42 d来院体检时才能了解母婴健康状况。这使得产妇产后护理存在明显局限性,无法获得医院护理服务,对母婴护理知识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延续护理顺应产科护理的需求,以产科护理资源为基础,将院内护理服务延申和拓展至院外,为产妇提供院外护理服务,能帮助产妇快速适应角色转变,提高母婴护理能力,满足产妇个体化需求,从而提高产妇产后的护理质量[7]。

本研究中,延续护理以成立延续护理小组为核心,小组负责制定延续护理方案、建立产妇档案以及随访护理计划等,统筹整个产后护理的各个环节,要求做到电话随访结合上门随访,利用微信平台不定时与产妇沟通交流,通过一对一的访视,针对性的解答产妇的疑问,解决产妇存在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针对性指导产妇进行个人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纠正错误观念,提高科学保健意识,同时示范新生儿脐带护理、洗澡等操作,鼓励产妇提高动手能力,使产妇获得护理受益,提升产后护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饮食营养、康复保健、婴儿护理等保健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以及ESCA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延续护理符合产妇产后护理的要求,能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产妇克服心理障碍,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健康知识掌握率,促进产妇产后身心状态的早日恢复。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的延续护理的效果确切,有效深化和拓展了护理服务内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产科母婴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普及眼保健知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南昌市中学体育课程中保健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安阳市殷都区计生委关爱更年期妇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