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肺癌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观察

2021-07-22李柯赵致平王建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预测值阴性淋巴结

李柯,赵致平,王建花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核医学科PET-CT室,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肺癌是现阶段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有着极高的致死率,而因为空气质量下降,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连年上涨的趋势。肺癌是一种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恶性肿瘤疾病,而等到该病症到后期,治疗效果差,现阶段仍然没有根治的方法,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筛查十分重要[1]。临床中应用到肺癌诊断中的方法较多,比如,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尽管能够获得相应的效果,但是,其依旧具有引发漏诊、误诊的风险。对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其主要是一种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间融合成像技术,其对于肺部病变鉴别出良性与恶性、评估预后等许多方面都是十分关键的[2]。本文主要研究将18F-FDG PET-CT应用于肺癌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6月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接收并对其进行诊断的肺癌患者共53例,对全部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检测,本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40~77岁,平均(60.77±2.90)岁,病理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依次即7例、13例、21例、12例,肿瘤直径为0.6~11 cm,平均(5.22±0.63)cm。纳入标准:①肝功能及肾功能无异常的病人;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认为肺癌;③病人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预计生存时间大于三个月的病人;⑤此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授权。剔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正常沟通困难的病人;②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③凝血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存在障碍的病人。

1.2 方法。借助PET-CT诊断仪(型号即为GE Discovery 710 Clarity PET-CT),18F-FDG的放化纯需要超出95%。在对患者进行检测以前,其需要进行超出6 h的禁食,让其空腹血糖范围于4.0 mmol/L~8.0 mmol/L。患者需要处于安静且不具有光照的环境下,保持好静卧共20 min,接着,参照3.70 MBq/kg的总剂量,对其进行18F-FDG注射,之后,患者需要持续保持好静卧共1 h,在引导患者排尽尿液后,就可以对其进行PET-CT检测。让患者仰卧,同时,把双手抱着头部,维持好呼吸更为稳定。对患者自颅顶-大腿上1/3进行扫描,先对其进行CT检测,各项参数即:把电压设定好120 kV,把矩阵设定好范围于512×512,把电流设定好100 mA,把层厚设定好2.50 mm,把螺距为设定好0.984。处于PET采集中,即8~10个床位,都即1.5 min/床位(颅脑5 min)。对各类数据进行迭代重建,最终,获得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下的PET、CT、PET-CT图像。对于PET-CT图像,需要由两位具有较多经验的医生一同进行阅片。PET-CT出现淋巴结转移相应的判定即:淋巴结短径超出10 mm或是没有超出10 mm,密度要低于相同层面中的血管密度,淋巴结标准摄取值(SUV)max大于2.5就考虑即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

1.3 观察指标。检测后,对全部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诊断结果包括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即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相加于假阴性人数)×100%;特异性即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相加于假阳性人数)×100%;阳性预测值即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相加于假阳性人数)×100%;阴性预测值即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相加于假阴性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与处理,计数相关的数据统一采用“[例(%)]”表示,组与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开展“χ2”检验;计量相关的数据统一采用“()”表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开展“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在表1中,在全部患者中,病理检查指出,出现淋巴结转移共30例。

表1 病理检查结果

2.2 诊断结果。在表2中,18F-FDG 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依次即90.00%(27/30)、78.26%(18/23)。

表2 诊断结果[n(%)]

2.3 诊断结果。在表3中,18F-FDG PET-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即90.00%(27/30)、78.26%(18/23)。

表3 诊断结果[n(%)]

3 讨论

肺癌是现阶段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地影响;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该疾病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肺癌在早期时,因为没有显著的临床特征,患者自身一般没有十分重视,且该疾病早期的诊断难度较大,确诊率较低,这也导致肺癌患者的后续治疗会受到极大地影响[3]。因为诊断率较低的问题,加上该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很多肺癌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肺癌发生的原因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临床中普遍认为与吸烟、空气质量、遗传等因素间有关,对此,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手术切除,其即临床中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最为关键的方法,但是,这类患者较易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在术前,判定出转移方面的情况,这对患者更为准确地分期、制订出手术方案都是十分关键的[4]。现阶段,临床中对肺癌患者是否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大多都是借助无创影像学进行诊断,比如,胸部CT,一般在淋巴结短径超出10 mm后,即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而把这一标准运用到CT检测中,对于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在33%,而其假阳性率在60%,所以,把患者的淋巴结大小单独当作判定其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的标准不够科学,也不够合理[5]。对于PET-CT,其即近几年临床中逐步应用的新兴的影像学方法,其能够对各个病灶进行功能显像,还可以将这类病灶在解剖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信息间彼此融合,效果更为理想[6]。同时,在应用18F-FDG PET-CT后,能够给临床中对于肺癌患者的各项诊断给予淋巴结大小、直径、密度等方面的信息,可以确定其淋巴结有关的代谢、定位等,在对患者是否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判定期间,其各项优势显著优于单独应用PET或是单独应用CT[7-8]。本次对患者施予18F-FDG PET-CT,指出,在全部患者中,病理检查指出,出现淋巴结转移共30例;18F-FDG 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即90.00%(27/30)、78.26%(18/23)、84.38(27/32)、85.71(18/21);由此证明,肺癌诊断工作中应用18F-FDG PET-CT能够改善患者诊断效能,还能够给其手术方案的制订、预后评估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依据。

综上所述,肺癌诊断工作中应用18F-FDG PET-CT能够改善患者诊断效能,能够给临床中肺癌方面的诊断给予更多的参照,可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预测值阴性淋巴结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