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降钙素原与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对AMI患者PCI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1-07-22周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例数心血管实验组

周峰

(江苏省泗洪分金亭医院 检验科,江苏 泗洪 223900)

0 引言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早期治疗恢复再灌注的基础上,积极做好监护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工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故有必要早期识别患者的预后风险,以指导临床治疗措施的制定[1]。PCI是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能够直接解除冠脉内堵塞,同时心肌供血的恢复又伴随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诱发第二次的AMI。对AMI临床多采用血清学指标进行辅助诊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则属于反应心肌受损的金标准,在心肌细胞损伤时期水平将会特异性增加10~50倍[2]。而本病多为感染性疾病导致,血清降钙素原(PCT)为反应感染程度的灵敏指标,且与感染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3]。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AMI患者81例与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象,分析了PCT与cTnI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江苏省泗洪分金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AMI患者81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接收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者按照PCI术后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生组(n=31)与未发生组(n=50)。对照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34~84岁,平均(59.85±8.12)岁。实验组男53例,女28例;年龄45~85岁,平均(60.25±7.9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45~85岁,平均(61.17±6.58)岁;未发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46~85岁,平均(59.84±6.2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实验组患者均满足AMI诊断标准,且急诊行PCI术治疗;②年龄18岁以上;③发生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④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急性发作期病死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或严重精神疾病者;③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④全身急慢性感染者。研究已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入院24 h内采集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每分钟3000 r的速度离心,离心有效半径为10 cm,时间10 min。后分离上层血清,保存在-80℃的冰箱中等待检测PCT与cTnl水平。PCT采用万孚F-205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62401196)与cTnl采用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63402392)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且试剂盒均在有效期内。PCT正常参考值为0~0.5 ng/mL。cTnI参考值为0~0.03 ng/mL。

1.3 观察指标[4-5]。①血清PCT、cTnI水平比较。即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发生组与未发生组PCT、cTnI水平;②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效能比较。分别以PCT、cTnI、PCT联合cTnI为评估指标,以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真阳、真阴的标准。联合检验PCT大于0.5 ng/ mL且cTnI大于0.16 ng/mL提示为阳性;PCT和cTnI有一项在正常范围内提示为阴性。灵敏度=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100.00%。特异度=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处理数据,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与n表示,分别采用t与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PCT、cTnI水平比较。实验组PCT、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发生组PCT、cTnI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清PCT、cTnI水平比较()

表1 血清PCT、cTnI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发生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PCT cTnI对照组 80 0.14±0.04 0.03±0.02实验组 81 1.91±0.77★ 18.30±3.64★发生组 31 2.59±0.81 23.68±4.15未发生组 50 1.52±0.53★ 15.22±3.20★

2.2 PCT、cTnI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效能分析。联合检测PCT、cTnI对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灵敏度高于单检测PCT,特异度高于单检测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PCT、cTnI预测灵敏度与准确度比较

2.3 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经ROC曲线分析,PCT评价PCI后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曲线下面积为0.735,cTnI评价PCI后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曲线下面积为0.710,二者联合评价PCI后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曲线下面积为0.960。具体见图1。

图1 PCT、cTnI以及二者联合预测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ROC曲线

3 讨论

AMI患者由于冠脉持续或急性缺氧缺血,可造成心肌细胞坏死,起病急且进展迅速,临床多急诊性冠脉介入术治疗,疗效可靠,但术后仍然存在并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为了改善患者预后,积极做好患者患者不良心血管发生情况的预测是很有必要的。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因素很多,如梗死面积、炎性反应等[6]。PCT为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无活性肽前体物质,健康机体PCT水平很低,机体感染2h左右开始上调,且在24h内能够维持较高水平。cTnI则为肌钙蛋白的亚单位,在心肌中含量较高,如发生心肌细胞损伤,且水平将显著上升,且有研究指出该指标水平越高,提示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7]。

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PCT、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发生组PCT、cTnI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肌梗死者该两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异常,而预后不良者该两指标水平将进一步增加。但在预后预测方面,cTnI上升水平较高,且半衰期长,故灵敏度高,特异度低。PCT对非感染诱发的AMI敏感性不高,而感染严重程度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故检测PCT指标对预测患者预后的特异度较好[8]。本次研究结果中,联合检测PCT、cTnI对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说明联合检测该两指标对预测患者预后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AMI患者采用联合检测PCT、cTnI的方式可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对预测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时间的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平。

猜你喜欢

例数心血管实验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