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骨文:复活消逝的岁月

2021-07-21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1年6期
关键词:甲骨文

陈清华

坐在南国温煦的阳光下,北望中原。此时的中原正是:春风十里,繁花满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代大背景下,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中原大地正以竞进之势、争先之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河南因为拥有上万年的悠久历史而传奇,因为拥有文字之起源“甲骨文”而神秘,因为拥有5000年的悠久文化而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甲骨文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不断地深入挖掘。甲骨文,是中国历史的载体,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是河南文化的体现!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存在,推动了人们对古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增加了古代各种文献的可信度;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存在,推动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

2020年12月15日,河南省首部以商朝末年真实历史故事为原型的文明探源歌舞剧《甲骨文》,在安阳市职工文体中心首演。该歌舞剧编剧、河南省著名作家杜建辉表示,将《甲骨文》首演放在安阳,致敬这块土地上的前辈先贤,启发后人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多创新的形式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甲骨文是商朝晚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字,是研究我国商代史的宝贵材料。12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甲骨文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学科。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汉字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简化字一路变革绵延至今,从未间断。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文字学家周有光说:“从文字来看,我们的文化一条线传下来,一直传到尽头,可以追溯到3300年之前。”2017年10月,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对其价值的高度认可。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字的源头,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独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延续了下来,这对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意义重大。

——题记

2019年12月下旬,消息传来: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王蕴智教授领衔完成的《殷墟甲骨文书体分类萃编》(16册)荣获我国出版界最高奖项之一的“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此前,这套丛书曾入选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1]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甲骨文是商朝晚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字,是研究我国商代史的宝贵材料。12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甲骨文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学科。

10余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甲骨文字打开了观察 3000 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秦时期,对国家来说,祭祀是“大事”,对家族也是“大事”。学者常把卜辭中祭祀的祖先,作为推定卜辞主人身份的关键证据。

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卜风之盛。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它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据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出土的甲骨文可以得知,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而对于中国的古老历法来说,甲骨文中仍然有据可查,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上刻着六十干支纪年、月、日,被认为是当时查对日期使用的。这一发现为研究商代历法提供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足以证明商文明是世界几个主要早期文明之一。可以说,殷墟文化代表了中国商王朝的文化乃至整个青铜时代的璀璨文化!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由甲骨文、商周金文,到春秋战国的大篆、小篆,汉魏的隶书及以后的行书、楷书,其嬗变轨迹清晰可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比方说,我们现在使用的“福”字,在甲骨文中是这样写的:右边就是个古代的酒器。

“福”和“禄”是一个意思,都是超越人世的一种精神存在,是上天对生活的赐予。《诗经·大雅·既醉》里说:“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从周朝开始,主人预备丰盛的酒席,开个宴会,类似今天的聚餐活动,这个宴会就负载着某种历史责任,演示的是社会结构原则。邀请各种有社会关系的人来喝酒,目的是为了团结利益共同体。只有整体稳固了,才能确保个体的存在,这是基础,也是前提。《国语·周语中》有句话可以概括宴会的意义:“饫(音‘育,意‘饱)以显物,宴以和好。”宴以和好,这才是喝酒的最终目的。参加宴会的人,得到饱和醉,就是今天说的吃饱、喝足。通过这个分析,大家就会觉得文字学很不简单,每一个字都有独特的含义。

文字学,汉代称为“字”,或者“文字”并称,抑或者单称为“文”。什么叫“文”?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说:“‘文,错画也,象交文。”一个人如果“简而文”,那就接近君子了。《中庸》里说:“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什么叫“字”?许慎的定义是“形声相益谓之‘字”。《说文解字》里面说:“‘字,乳也,从子。”本意为乳,引申为抚,再引申为文字。

“语文”一词为叶圣陶始创,用来取代当时在小学称为“国语”、在中学称为“国文”的课程。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包括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

古代文人多是通过书写进行修身。从前参加科举考试,考官要看考生的字写得漂不漂亮。写,能够更好地感觉汉字的魅力,比如“荦荦大端”这个成语写出来,就能感觉它很有亲和力。“语文”其实是慢功夫。有人问我:“你一个医生(中医师),去读那些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哲学书有什么用?”的确,我读的很多书,不属于任何一种技艺之学,尤其是那些“形而上”的东西、那些所谓的“大道”,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心性升华了之类,学问和智慧如何如何了之类,认识世界、洞察社会也不见得就高了,只是爱好、喜欢而已。虽然曾经向往过庙堂,但至今仍习惯隐身于蒿莱之中。唯有浸润于古文字之中,方可获得文化上的自信和勇气,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顿感内气充盈。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有梁漱溟那种“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责任意识,但无论日子多潦草,至少能在精神上大快朵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顺便说一句,出于对汉字的热爱,我一直后悔未能教小学,机缘成熟的话,也许能圆梦。

“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这是《周礼》的规定。当然,当时能上小学的不是平民百姓子弟,而是贵族的子弟,目的是让他们从小染上贵族气,有教养、知礼节。在古代,那时的“小学”和我们现代的“小学”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小学”指的是文字学,尤其是汉代之后。说得正经一点叫文字学,口语话一点,就是断文识字。学每一个字都要弄清它的读音(音韵)、历史、来源、演变等等。古代的“小学”,就是汉代的许(慎)郑(玄)以及清代的段玉裁之学,这在古代是很基本的学科,但到近代、现当代,却是艰深的大学问。

1908年,章太炎在日本东京讲学,教授内容以“小学”为主,如《说文解字》,其次则为诸子学、文学、史学等。黄侃、鲁迅、周作人、钱玄同以及章太炎的女婿龚宝铨等都跑来受教。他们甚至牺牲了若干早稻田大学的学业“正课”,而坚持听章太炎讲授“小学”课。鲁迅20多年后还能清晰地回忆起章太炎老师讲学的音容笑貌,甚至一直保留着听讲时整理的笔记《说文解字札记》。

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我们不能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汉字的特点,不能光看,光看的话它没有亲和力。汉字的艺术性方面,要靠写才能更好地感觉到。

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汉字,是中华文化及传承的载体。只有回到源头,才能更好地感知汉字的魅力。这就是我们今天仍需要学习甲骨文的意义所在。借助考证殷墟古汉字,我们从中得以辨认出先民的农耕生活。比如“和”字,我们看这个字,它与“禾”有关。推而广之,“黍”“稷”“麦”“菽”“稻”等粮食作物的表意部分皆来自于“禾”。数千年农业生存塑造了华夏先民的意识——最“香”的是粮食,最“秀”美的是庄稼成熟,把粮食收回家了就算过了一“年”。

我们中醫治疗疾病,就是运用各种方法,使人体的阴阳重新达到和谐的地步,这个病就好了。可见“阴阳和谐”中的这个“和”字有多么重要。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张广村说:“象形文字是对物象的直接模仿。例如‘车字在甲骨文中的写作——因为制造车时需要考虑平衡性,所以,甲骨文写出的‘车字左右对称、讲究平衡。自然物象如女、鱼等也是自然对称,符合宇宙法则,甲骨文在书写上更是如此。会意是用两种以上物象表示一种现象,如用天上滴水表示雨,羊在圈里表示牢,因为也是用物象表示,三点水的雨,两边长角的羊都是对称的。形声字‘彭,左形右声,左边是鼓的形状,右边三撇是表示声音也基本对称。这种对称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朴素阴阳观念,构成了此后中国文字结体的基本原则。甲骨文以后的文字结体都是方块字型并讲究对称平衡,此后演变的金文、小篆、草书、行书、楷书等都体现出方块字和对称平衡的特征。”这个对称平衡的宇宙法则,和中医讲的阴阳平衡是一致的。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便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我们做中医的,无不敬仰孙思邈。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临床上经常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如果有患者长了脓疮,西医会认为是细菌感染,一定要用抗生素,比如打青霉素针。而中医却认为,这和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失衡有关,需要用中药调整体内的阴阳。西医治病,治的是人得的病。无论什么情况,只要是感染,就用抗生素,但病菌很快就会产生抗药性,所以有些感染很难治愈。而中医治病,治的是得病的人。根据中医理论,人的很多病症,都可能和阴阳失和有关,所以要利用药物调整阴阳。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由于大自然有阴、阳二气协调稳定的消长变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大自然阴阳协调则风调雨顺,阴阳失衡则灾害横生。《黄帝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了,协调了,这个人的身体就是健康的。那什么叫疾病呢?“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失调了,阴阳对抗了,阴阳不相和谐了,就会产生疾病。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呢?“生之本,本于阴阳。”有了阴阳才有了生命,没有阴阳就没有生命。

在《说文解字》里,许慎是怎么解释这个“阳”字的呢?他说,“阳,高明也。”就是说,山坡上、向阳的、明亮的地方就叫阳。怎么解释这个“阴”字呢?“阴,水之南,山之北也。”我们中国,在地球的北半球,山川河流大多是东西走向,黄河、长江,主要是东西走向;我们的重要山脉,也大多是东西走向。因此太阳在我们的南边天空,所以,水的南边、山的北边正是背阳的地方。阴阳本来的意思是,向阳的就属于阳,背阳的就属于阴。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所以推而广之,凡是明亮的、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都属阳。反过来,凡是属于黑暗的、寒冷的、消极的、向下的、退行性的事物都属于阴。

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里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中医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的,天地是人类的父母,所以中医学在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的时候,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呢?就是调和阴阳,使阴阳重新归于平衡的方法。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里就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他说治疗各种疾病,或者用汗法,或者用吐法,或者用下法,让致病的邪气退去,病就好了。从“病”这个字分析,“病”可分为“疒”和“丙”两部分,“丙”五行属火,火入心,得病其实是人的心不对了,如果用心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饮食及其他生活活动,完全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机体。这就需要大家多了解中医药知识,因为中医中药最接近自然,来源于自然,我们做到顺应自然,也就是最佳保健方法。比方说,可以学习经络、穴位保健、中药茶饮、自我按摩保健、自我灸疗保健,这些都可以在家自己进行,只要用对方法,持之以恒,必有收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朴素淡泊,“躲”进书斋,牧心静气,淡泊致远,方为大境界。长寿之道其实就四个字:“大言无声。”另外,保持良好心态、精神调养也很重要,做到恬淡虚无、宽容乐观、顺应自然。1808年,贝多芬的耳聋已经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但这位音乐巨人仍在抵挡命运的捉弄,《命运交响曲》也随之诞生。这就是豁达,这就是乐观。

经常有许多患者找医生就诊时,会说:“我的免疫力很差,容易生病,医生你帮我提高提高免疫力。”其实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临床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力有关,有学者认为99%的疾病与免疫功能有关,除了遗传性疾病,其他几乎都和免疫功能有关系。但是临床观察发现,现在真正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不多,除了结核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少数几个疾病可能與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经验的医生多认为,其实很多疾病反而与免疫“功能过强”有关,也就是免疫功能“亢进”引起的,如哮喘、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口腔溃疡、皮炎、荨麻疹等。

从中医角度来看,免疫功能低下者多属气虚、阳虚,而免疫功能亢进者多属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有许多免疫功能过强者都是饮食比较“好”,喜爱吃荤菜,蔬菜又吃得少或者搭配不合理,也有的是盲目进补,不根据体质辨识,不懂寒热虚实,而盲目吃人参、鹿茸、胎盘或者喝药酒,对身体造成伤害,免疫功能失调而患病的。因此,保持阴阳平衡,就能健康,如有进补的需要,也应该先去找中医看看,辨下体质虚实,才能合理进补。

当病人的邪气退去,正气也会有所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通过肌体的调节和适当的调养,体内能够阴阳和谐了,阴阳自调了,剩余的这点不舒服,就会自己好。也就是说,中医治病的目的就是调和阴阳,就是协和阴阳。针灸啊,按摩啊,都是帮助人来调和阴阳的。总之,阴阳要“和”,人才健康。

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具象、隐喻和会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今天我们大家都向往幸福。幸福,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幸,吉而免凶也。福,祐也。”也就是说,人在生存中能逢凶化吉,并遇上好年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是幸福。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向社会公布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我曾经在课堂上问学生:有哪位同学能够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古文学写法?结果几乎没有一个同学能够完整地写出来。由此可见,文字学的教育有必要加强。

我们先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汉字“富”字说起。

“富”字,宝盖头,和房子有关。上面是个屋顶,两竖像墙壁。按照段玉裁的说法,“有堂有室,是为深屋”。屋里边叫什么?叫家。

什么叫家?就是人居住的地方。什么叫宅?就是寄托身躯的地方,也就是肉身安放的地方。宅和土有关系。什么叫室?就是止息的地方。什么叫定?就是安定。安了,才能定。什么叫安?得有女人,“室家之内,女所安也。”瑞典学者林西莉的解释是:“安:一个女人坐在屋顶下。安字表现了一个人的安宁感受,就像一个女人在自己家里一样。家:屋顶下有一头猪。人们在那里有住房和家畜。”[2]

那么,什么叫富呢?就是备的意思,完备的备。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多、厚。你看古文字“富”的里面,像不像又高又厚的形状?

从古人对“富”字写法,可以看出什么呢?就是说,你得有备才能无患。想富吗?先要有备。机会不会留给毫无准备的人。有积累,有准备,把握机遇,才能富。富,不仅仅是财富多,还得厚,德厚的厚,这才是真的富。

德厚的“德”字,下面有个心。就是说,你的心得定。无事心不空,空则无主;有事心不乱,乱易出错,多事心不愁,愁亦无用;少事心不浮,浮必生事;大事心不畏,畏则怯步;小事心不痹,痹能酿祸;难事心不怵,怵而无勇;易事心不怠,急则无成,急事心不慌,慌中出乱;缓事心不慢,慢则无缓。

何以能为?本善,进取,自然,清静。

我们再来看“强”字。

强,在《说文解字》里面为虫部。从虫,弘声。异体字为“強”,形状像一只虫子。弓有力,为强。

“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这话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荀子·劝学》里面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水浒传》里面把老虎称为大虫,称女汉子为母老虎,就是母大虫了。蛇也是虫的一种。老子说的水,弱、柔,本质上是一种姿态。

有时候,我在“说文解字”时,面对的如果是“95后”,为了避免学究气,我喜欢这样的开场白:在这个大数据时代,“95后”很了不起。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短缺经济,除了减肥没有饥饿的体验,他们被称为“互联网世界里的原住民”。

苹果的英文怎么说?apple?那你是“60后”。“95后”可能会把苹果翻译成iPhone。小苹果英文怎么说?small iPhone。大苹果英文怎么说?big iPhone?不对,那叫 iPad。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就是后浪。在他们面前,我们这些“60后”自然是“老年人”。“老年人”唯恐年轻人不带自己玩,不吝赞美甚至不惜讨好——据说“讨好95后就能赢得未来”。年轻真好。

接下来说说“民”字。

甲骨文、金文的民字,像用锥刺眼的形状。民的本义指奴隶。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说,周代之人初以敌囚为民时,就刺瞎其左眼,以此作为奴隶的标记。《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众萌也。“萌”啥意思?《段注》说,“犹懵懵无知儿。”班固在《汉书·郦食其传》中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下面说说“主”字。

主,在《说文解字》中有断绝、停止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停顿、踩刹车。在篆文中,“主”是象形字,下面像油灯的灯架,上面像灯盏,中间最上面的像火苗。本意是指灯中的火炷或者说火苗。

再来看“文”字

文,繁体写作“彣”。《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错画也。交错刻画,以成花纹。“交错而画之,乃成文也。”

文,无论是在甲骨文中还是在金文中的写法,都像一个胸前文身的人。后来,引申为掩饰,如《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这是“文”当动词用的时候。“文”当形容词用的时候,意思是有文采,辞藻华丽。如“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如,《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当名词用的时候,意思是文章、文化等。

大数据时代,不缺信息,缺利用信息的能力。大數据时代,缺的不是写文章的人,而是把文章写得有意思的人。

网络让我们变得不再轻易生气,对批评习以为常,当然也开阔了视野。我们得超越你的村子去看世界,不能用村里的标准看这个世界。

该说“明”字了。

大家看看,“明”字在古代的写法,与其说是个字,不如说是一幅画。“明”是会意字,由日和月会意。篆文的“明”字由囧和月会意而成,意思是月亮照在窗棂上。

篇幅所限,我们只对以上几个字进行“说文解字”,大家可以在每一个汉字里找出故事。由此可见,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汉字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简化字一路变革绵延至今,从未间断。在今天这个触屏时代,无纸化办公越来越普遍,不用纸,很容易提笔忘字。

说起来,大数据时代,很多“纸”都面临危机,别说报纸、书籍了,就连纸质货币都难以置身事外。这一点,很多人应该心知肚“明”。

你是否记得,在大约15年前,全国最风靡的报纸是晚报。那个时候,生活节奏还比较慢。通常,晚饭之后,一家之主(男主人)通常拿起晚报,先看国家大事再看天气预报(年纪大的老人则喜欢看报纸上的讣告)。看过晚报之后,男主人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及《东方时空》,女主人则去厨房洗碗,然后才有空坐回沙发上,给自己的男人倒杯水,拿起男人看过的晚报,从天气预报看到中缝广告。

那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经常看的报纸是《羊城晚报》和《新民晚报》。在海南生活的人,当时则喜欢看《海口晚报》(现更名为《海口日报》)。2001年,《南国都市报》创刊,在当时这是海南第一家都市报。 2001年之前,海口市民主要的消费习惯是喝老爸茶看《羊城晚报》,当时《羊城晚报》在海南的销量非常大。那个时候爱看报纸的人,估计也想不到:今天的不少报纸的受众被手机取代了。15年前有部电影叫《爱情麻辣烫》,电影的男主角是郭涛演的。在影片中,“郭涛”下班回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遥控器选择电视频道,女主人喊他吃饭。他才刚吃了几口,看看表,七点半了,于是,对老婆面无表情地说,《新闻联播》开始了,然后就坐到沙发前看电视。

时光倒流,再往前回忆,在我小时候,一家人冬天围在火炉边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夏天就在院子里仰望星空,听爸爸妈妈说故事,或者到村里头的某一个露天空地上,听评书艺人说“刘墉下南京”或者“杨家将”。评书艺人是村干部请来的,说是为了给漫长的日子解解闷。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钱,就给人家几斤粮食当报酬。除了听听评书,村民们也经常听广播、豫剧。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机,听评书《杨家将》的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到时间就打开收音机,这个传统有点像欧洲围炉读书的传统,几百年几代人就读那本书、那首诗。后来有了大哥大、手机,接下来又有了286、386电脑,我们跟世界沟通变得更方便了。时代在进步。今天,我们用的多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用报纸的语言来说,它不是主刊也不是副刊,它是个中性化的。为什么中性化一度成为一个时尚趋势?也许是因为,智能手机,它是触摸屏而且体积又小,容量却这么大,它把长期以来的男权中性文化逐渐消解了,从而让人回归个体。过去那种全村人听一个老人说书的集体娱乐生活,被这个小小的手机彻底颠覆了。

从2008年开始,博客就已经流行几年了,后来有了微博,140个字的信息可以无限传播,自媒体成了现实。2011年,号称是微博元年。随着微信的兴起,微博渐成一个没落老人。微信举手之劳的方便,让大家抛弃了按键、选择了触屏。微信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但是对于用户的“奴役”也越来越深。这几年有了抖音、短视频,140个字已经嫌多,直接看图,听音乐。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没有了闲暇,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成了我们人体器官的一部分。我们的时间和自由在无形中被温柔地剥夺了,我们一度养成了典型的免费消费习惯,不免费就不跟你玩。我们只想省钱打折,但是商人本质上是要赚钱的,你想免费,可以,但你得花时间看我别的东西,比如无处不在的广告。我们方便了,但也被手机控制了。你现在无法想象,一个男人手机不在手的时候,他这一天估计都会在恐惧和焦虑中度过,这就叫手机焦虑症。我们可以做个试验,比赛一下,手机不在身边时候,看谁忍耐时间更长。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不是过去的熟人社会,而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但微信的朋友圈貌似又把我们拉回熟人社会,吃个什么饭,看到什么风景,什么都拿来晒,当你心情不爽的时候,有些人在微信上笑着说:我们家的狗狗好可爱哦。

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微信用久了,估计你都没了脾气。因为,微信上你想撒谎都难,微信已经让我们的生活被写真了,人和人之间没有隐私没距离。貌似很深的朋友感情,可能是你想象的。微信上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永远不是孔子那种寂寞了盼好友的味道。你朋友越多,花的时间也越长,比方说,微信貌似免费,可是真正约朋友出去吃饭,还得打电话。为什么呢?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随时随地看微信的。你上午约中午吃饭。朋友一忙起来,3个小时之后才看,等他打开微信看的时候已经来了200多条信息了,他不可能一条条细看,只能粗看一眼,很可能漏掉约吃饭的微信。等他看到的时候,3个小时已经过去了,黄花菜早凉了。所以真想约吃饭,确保及时知道信息,你还得打电话。微信朋友圈是个虚假繁荣的朋友圈,它改写了朋友的定义,像臧天朔唱的那种朋友或者是桃园三结义这样的朋友,在微信圈里面是很少有的。微信意义上的朋友,不过是一键认证的朋友,我称之为一秒钟朋友,不过是“认识而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传统意义上的朋友那是志同道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是今天免费意义上的朋友。现在微信圈的朋友是免费的,因为免费我们不需要付出感情,谁付出谁吃亏谁受伤。移动互联网,它的社交,是没有深度的,不需要付出感情的,是键盘式的、物理化的、浅表化的,也是碎片化的。几十年都没有联系过的小学同学,突然要求加你微信,你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了。还有,你都不记得哪一次饭局认识的朋友了,突然要求加你的微信,你不知道该不该通过。作家昆德拉有一句名言叫“生活在别处”,如今我们的众微友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致的,那就是生活不在别处,在微信圈里面。

键盘时代,只敲键盘,忘记笔杆。短短一二十年间,网络的普及就让汉字陷入窘境,而且这一势头愈发严重。因为,键盘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汉字书写传统。比如说五笔输入法,提到一个字,首先想到的不是具体笔画,而是拇指还是中指。速度快了,方便了,实用主义价值观更有市场了,更现代化了——同时,身心健康也“现代化”了,近视率提高了,腰椎病、颈椎病年轻化了。以前担心字写得不好看,现在发愁不会写。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现在似乎淡了。难怪,有网友感叹,“一手好字都让电脑给糟蹋了”。

写到这里,真的有点羡慕“从前慢”的生活了。俗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刚出锅的胡辣汤好喝,可你知道熬胡辣汤需要多少工夫吗?厚道、实诚的店家,起早贪黑,大约凌晨三点就起床,支起炉灶,然后点火烧水,洗大骨头(羊骨头)熬汤,下锅时加些老汤、大料,再放些羊肉,一直熬到羊肉熟烂、骨头酥,一锅白丝丝的汤熬出来,只能算是半成品。然后,还要加些面粉、粉芡、黄花菜、海带丝、粉条、葱姜、胡椒、黑木耳,再点火熬制成品。

这么熬的话,煳了怎么办?嗯,这是个问题。为了避免汤煳,需要一个人,拿着大铜勺,不停地搅拌。天微亮时,热腾腾的胡辣汤终于熬好,盛在大木桶里。路人闻之,香味钻入鼻孔,引出馋虫来。一碗养胃的热胡辣汤,外加几个肉盒,这就是豫东人的早餐了。胡辣汤,离不开辣,还需要加些香醋、麻油,喝起来,得劲,感觉日子过得不孬。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人世间有些事情,你努力地看清,其实是一种失误,看不清倒是一种轻松。有些人说了,我眼里不揉沙子,那么你除了不揉沙子,沙子以外的东西能揉么?有人说我看不惯,有人说我想不通,那么你能想得通什么呢?看得清是困惑、纠结、烦恼,看不清倒是人生的艺术和智慧。

甲骨文的结体字形方整,对称平衡,形成了最早的为后世沿用的方块字系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唐继根说得好,“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里。”

5000年前,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统一中原,画野分疆。从此,黄土地上诞生了悠远的文明。5000年前,史官倉颉收集汉字,编排整理。从此,龟背上镌刻下了亘古的传奇……

“汉字的历史,就像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大河。经过一代又一代考古学家的辨识,甲骨文让消逝了3000多年的岁月复活了。稍加想象,先民们的生活便栩栩如生:都城中的人们每天迎着太阳出门,迎头可见‘日;洹河从城郭旁流过,波澜微起,便想起‘水与‘流;手执张扬的战斧‘钺,最勇敢的族长为‘王……最为美妙的是‘教字,小孩头顶两个‘X字,是在做殷商时代的算术,一位先生拿着教鞭立在一旁,孩童稍有懈怠,先生则施加惩罚,尊师重教宛在眼前。”[3]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迄今为止,共发掘出土154600余片,约有4600多个单字。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存在,推动了人们对古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增加了古代各种文献的可信度;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存在,推动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

文字学家周有光说:“从文字来看,我们的文化一条线传下来,一直传到尽头,可以追溯到3300年之前。”由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四大古典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仍被继续使用的文字,2017年10月,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对其价值的高度认可。

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迄今已有120多年。作为现存最早自成体系的汉字,甲骨文与汉晋木简、敦煌文书、明清档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四大发现”,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特别是商代晚期273年间的史事,内容异常丰富,涉及祭祀、征伐、年成、田猎、疾病、祸福、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礼制风俗、军事、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以及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4]

洹水安阳名不虚,3000年前是帝都。安阳殷墟有三宝: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遗址。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在清末发现甲骨文之前,这儿一直是豫北普通小村落。

后来,小屯村因发现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甲骨文的故乡。如今,安阳将甲骨文、古城文化、汉字发展史、碑石篆刻等特色文化融入“网红”的仓巷街,吸引文化单位、文化人到此地“打卡”扎根,开展制陶、拓片、研学游,举办文化讲座进行互动,将新业态引入其中,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光顾,让“网红街”热度持续不减。

安阳仓巷街,充满着深幽古朴的甲骨文气息。这条古街,持续兴旺。我想,吸引游客细细品味的,正是青砖灰瓦、别致门墩、精美砖雕等浓浓的文化。游客,既能欣赏老家具、拓片、瓷器、石碑等历史文化遗产,也能看到木版年画、秦氏绢艺、苏奇灯笼画等民俗文化,在游览中寻觅古城印迹。

甲骨文是殷商王室档案和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记录,价值与意义都很重大。甲骨文是部传奇史诗,被发现前,它在安阳殷墟泥土下沉睡了3000多年。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越向前追溯,传世的历史文献就越匮乏。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社会究竟是什么模样?商人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如何生存并传承文明?对此,孔子曾有过‘文献不足征的感叹,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只留下不足3000字的记载。因而,探寻商朝那段模糊的历史、打捞失落的文明,一直是史学界追寻的目标之一。

“2020年12月15日,历史歌舞剧《甲骨文》在古都安阳首演,这是首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展示商朝末年时代变迁的歌舞剧。它以王位传承启幕并预埋下导致商朝悲剧的两条线:商周之间的世仇和王位传承问题造成的商朝内部矛盾。围绕着这两条故事线的矛盾发展,甲骨问道、神人以和、十祀征夷、上智为间、天庭辩说、羑里八卦、天命归周七个故事环环相扣、动人心弦、荡气回肠,观众既沉醉于宏大而精美的舞台呈现,更为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的剧情所深深吸引。”[5]

“跌宕起伏的故事、精致华丽的舞美、气势恢宏的场景……2020年12月15日,河南省首部以商朝末年真实历史故事为原型的文明探源歌舞剧《甲骨文》,在安阳市职工文体中心首演。

“据了解,《甲骨文》将商王朝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典型故事进行艺术创作,回溯商朝末期‘武王征商‘破纣建周历史,再现漩涡中一代真實存在的历史人物和波澜壮阔的史诗传奇,以甲骨问道、神人以和、十祀征夷、上智为间、天庭辩说、羑里八卦、天命归周七个章节为叙事主题,通过舞蹈、音乐、歌曲等形式反映商末宫廷争斗、武王伐纣等历史故事。

“该歌舞剧编剧、河南省著名作家杜建辉表示,将《甲骨文》首演放在安阳,致敬这块土地上的前辈先贤,启发后人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多创新的形式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6]

对于大众而言,商史依然比较陌生,通过一部通俗的文艺作品让商史走进大众的视野。有人说,歌舞剧的灵魂是歌舞,而杜建辉认为,歌舞只是形式,思想、价值和故事才是歌舞剧的核心。为了让《甲骨文》的创作更贴近历史的真实,这些年,杜建辉表示试着从散落的甲骨碎片和金文残迹中揣摩相关的片言只语,再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以展示那段失落的文明。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朝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500多年。《甲骨文》为什么选择商朝末年作为叙事时段?在杜建辉看来,历史的节点就是不同路径交汇的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个叙事时段,主要考虑的是商朝末年终结了“甲骨问天”时代。

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原来,“甲骨文”——一个清代儒生无意间的发现。“1899年,古董商人将小屯村民挖出的甲骨等古物,带至北京出售,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造诣深厚,辨识出甲骨所刻实为商代遗文。这一发现把我国信史提前到了商代,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四大发现之首,这‘四大发现指殷墟甲骨文、敦煌文书、新疆甘肃内蒙古汉晋木简、内阁大库元明以来书籍档册,它们均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原始档案资料,史料价值极高。

“甲骨文得以重现人间!中国早期王朝商的历史逐渐露出真容。

“‘一片甲骨惊天下,震惊了世界,振奋了国人,给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带来了曙光!甲骨文揭示的商王国,为人类文明史提供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早期国家模式,弥补了传世典籍中商代史料因极度匮乏被质疑的窘境。其发现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7]

关于甲骨文被发现的传奇故事,《光明日报》的报道更加详细。“1899年,清末,北京。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偶患疟疾,差人从城南买中药。在买回的一味药材‘龙骨上,他发现上面刻有符号。深厚的金石学功底,让王懿荣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于是一面差人去买更多的‘龙骨,一面自行研究龙骨上的符号。最后他认定,这些符号是商代文字。

“消息震惊学界。许多学者加入搜集甲骨的行列中,一时间‘洛阳甲贵。因贩卖龟甲有暴利可图,古董商将甲骨的出土地点隐匿起来。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派人细心查访,才得知甲骨出土于安阳小屯村。对甲骨的研究,随即开始。

“1903年,清末文学家刘鹗将他所藏的龟甲拓印整理为《铁云藏龟》出版。1904年,学者孙诒让发表了第一篇甲骨考释著作《契文举例》。1917年,甲骨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清华国学院导师王国维首次从卜辞中成功辑出商王朝历代国王世系表,与《史记·殷本纪》载录的世系对照,发现两者惊人地相似,说明商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存在过。

成汤伐桀、盘庚迁都、武丁拜相、商纣淫乱等传说,在考古证据的印证下,成为信史。

“1928年,在学者董作宾主持下,殷墟大规模科学采掘正式开始。甲骨、青铜、墓地、城址、作坊、农商遗迹不断出土,3000多年前殷商先民的生活逐渐显影。1936年第13次挖掘,YH127甲骨窖穴一次性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8]

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说:“这样一来,将有物证可考的中华信史向前延伸了1100多年。因为此前只有典籍记载,并无实物证据,国外是不承认中华文明是有5000多年的。” “这对学界走出疑古派亦是一个有力的支撑,说明先祖所撰写的史书并非凭空捏造。”

2020年11月,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八个部门,启动实施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等古文字整理和研究,揭示其承载的中华文明乃至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关注,无论是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还是戏曲汉服,都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甚至是潮流趋势。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人们强烈的认同感也从某种程度推动着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传统文化而消费。

据《河南日报》报道,牛年开年,河南博物院成了“网红”。馆内展柜中陈列的一组静态乐俑,化身“出走”的“唐宫小姐姐”惊艳全网;馆内珍藏的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重量级国宝现身舞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成为爆款,曾一度被热情的网友买断货——这些带有河南文化符号的宝物、节目、文创产品接连“出圈”,持续“霸屏”,被广大网友直呼“太会玩了”。

这其中,河南博物院的盲盒是火了又火。从“失传的宝藏”系列盲盒上架、售罄、补货又预约限购,到新推出的“唐宫夜宴版仕女乐队系列盲盒”,一直备受关注。将盲盒概念与承载历史的文物结合起来,用现下最潮的“拆盲盒”方式,吸引人们从另一个维度来了解中原文化。其“火”的背后,是文博机构转型的尝试,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尝试,为年轻人亲近传统,弘扬优秀文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甲骨文十二生肖形象逼真又特别,看到就想带回家”,“把名字以甲骨文方式刻出来比较好玩,萌萌哒”,“如此远古的文字,以前看着发懵,现在看着萌,太形象生动了”……这是游客见到河南博物院甲骨文文创产品后在留言板写下的话。

“2019年11月2日,在河南博物院文创商店一角摆放的‘甲骨文十二生肖系列小罐茶、普洱茶饼,吸引了众多游客。

“近年来,推动甲骨文从‘高冷走向大众,文博机构带了个好头。在甲骨文的宣传推广方面,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脚步从未停歇。该馆不仅对甲骨文进行了系统直观地展示,还开展甲骨文书法展等社会活动。面向大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开设的甲骨学堂,每周末都通过免费课程让公众感受甲骨文的文化魅力。”[9]

坚守古法的同时,传承古意,顺应时代要求、结合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让高冷的“小众文化”,有了温度和热度。

坐在南国温煦的阳光下,北望中原。此时的中原正是:春风十里,繁花满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代大背景下,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中原大地正以竞进之势、争先之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参考文献:

[1] 赵雪.与甲骨文打交道的人 [N].河南日报,2020-01-10.

[2] [瑞典]林西莉.汉字王国[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10:136.

[3] 韩寒.甲骨文:复活消逝的岁月[N].光明日报,2014-01-14.

[4] 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N].光明日报,2019-12-01.

[5] 杨之甜.打捞失落的文明,触摸历史的脉动——访歌舞剧《甲骨文》编剧杜建辉[N].河南日报, 2020-12-25 .

[6] 任国战,杨之甜.我省首部文明探源歌舞剧《甲骨文》安阳首演[N].河南日报,2020-12-16.

[7] 章秀霞.甲骨文發现传奇[N].河南日报,2021-03-19.

[8] 韩寒.甲骨文:复活消逝的岁月[N].光明日报,2014-01-14.

[9] 温小娟.创与守 用简单有趣的方式了解中华文明 甲骨文从“高冷”到“萌趣”[N].河南日报,2019-11-03.

猜你喜欢

甲骨文
我是安阳人,学点甲骨文
甲骨文文化展开展
人物大变身
当甲骨文变身为表情包……
甲骨文卖萌记
聪明的人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甲骨文敦促欧盟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