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不”立骨,唯“简”是教

2021-07-21张挥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边城教学设计

张挥

摘 要 语文课堂借助“片言统贯”结构化策略可实现教学简练。“一字立骨”凝聚了简练语文教学的精髓。蕴藉含蓄而又寄托很深的《边城》追求简练教学考验机智用心,须有非同寻常的发现。“莫不”既是破解课文隐伏内容的关键词,又是具有高度涵括性的词语。这个涵括既指向文本也指向教学。是简练语义下的典型“骨”字。《边城》教学以“莫不”作为基点,从“莫不”切入,又用“莫不”贯串,实现设计的一字连串,举重若轻,干净简便。

关键词 《边城》教学设计;莫不;简练教学;一字立骨;切入贯串

设计阐释:

《边城》是统编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的一篇课文,采用简练语文教学理念设计教学。

简练语文教学理念是什么?

简练语文教学的要义和精髓简单来说就是一字立骨,切入贯串。用立骨之词切入,片言统贯,总摄课堂。简练语文需要一个切入口,犹如塑料包装袋需要一个剪口。好的切入口应该能“牵一发动全身”,“举一纲张全目”。简练语文的策略是“立片言而统贯”,就是课堂教学得由一个很小的切口切入,不仅能切进去,还能把全课的内容带出来,贯串起来,指向核心价值,实现课堂的一字连串,举重若轻,简便轻快。

如何运用简练语文教学理念设计《边城》的教学呢?

《边城》简练教学的做法是:以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副词“莫不”作为教学的基点和聚焦点。以“莫不”立骨,从“莫不”切入,又用“莫不”贯串,设计全课。因此,要清楚阐释《边城》的简练教学设计,其实只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莫不”?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边城》的文本核心价值是什么?教学价值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是“人性皆善”,因为作者自己也说了他要表现“优美、健康,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的《边城》是一篇蕴藉含蓄而又寄托深远的小说,是一篇带着痛惜情绪、隐伏着悲痛的怀旧作品,是乡土抒情的桃源牧歌。笔者在确认文本的核心价值的时候,最初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很自然地想到边城那种“人性皆善”的风俗民情。但细读文本后,在一个细节点上滞住了,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这就是小说提到妓女父亲的那个细节。小说是“皆善”吗?这里有矛盾,有很难说清的地方,“十七刀”怎么解释?更主要的是主体的“人性皆善”在文本中又是显性信息,是一看就能感知到的信息,那还能讲“人性皆善”吗?

于是,笔者换了一个角度从教学价值方面思考:这篇文本有真正隐性而又蕴蓄的信息吗?有,不仅有,而且就是小说的主旨。是什么呢?我注意到作者很在意读者怎么读他的作品,会把他的作品解读成什么,很担心误读。作者曾说:“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1]说明“蕴藏的热情”和“隐伏的悲痛”是作者自己都很看重的东西,同时也说明他在意的这个内容是隐含蕴蓄的。作者的在意和文本的蕴藏隐伏,这不就是小说恰切的教点吗?教学要教隐性信息,要教到学生易忽略、不易懂的地方去。于是,我否定了“人性皆善”的想法,确定将“读出作者期望读到的东西”作为教点。“像作者期望的那样读他的作品”非常美妙,它能引导你聚焦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价值,同时还能为“统贯”和“总摄”的教学设计提供基础。这个教点对于简练语文来说再好不过了。

仅有好的教点还不够,还不能实现简练教学。实现简练教学的前提是需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切入口。

由谁来担纲《边城》简练教学设计适巧的切入呢?

无论是课文节选还是整本书,都会想到高频词“莫不”。

因为“莫不”是助力实现拟定教学目标的一个词,是破解文本蕴藏隐伏内容的一个关键词。它既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核心词,也是小说阅读的牵引,能牵带出文本解读的方方面面。

“莫不”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词?这得从文本和教学两个角度观照。

从文本角度上说,“莫不”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用心。小说的节选如此,整本书也是如此。其实,翻开整本小说,无须找寻,你立马就会发现满眼的“莫不”。这个词作者用得非常刻意,委实频繁。“莫不”在《边城》里是“概莫如此、全部”的意思,小说要表现人性“皆”善、“皆”痛,因此它就是作者要表现的内容本身和核心。“莫不”是能串联勾连起文本内容的实实在在的内在逻辑。它是理想,指向希望,深深地渗透了作者的期望和理想化的努力,哪怕文本提供的“皆善”的桃源世界在现实是匮乏的,作者也仍执着地讴歌它。作为副词“莫不”还是“程度上十分、非常”的意思。“莫不”的背后有作者十分热切的情绪:每每叙述到熱闹的时候,作者的“莫不”就多了起来,明显能从这个用词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动、热烈。《边城》是田园牧歌,“但牧歌中的矛盾经过了精心修饰,调子可以是忧郁的,哀伤的,却不能过分严峻,牧歌追求理想化,因此拒绝残酷的现实主义描写。《边城》中的这些因素显然超出了抒情挽歌的范围。沈从文虽然为弥合牧歌文本中的破绽作了不少工作,这可以从他频繁使用的一些赞誉性词汇中看出来”。[2]赞誉性词汇最典型的就是“莫不”。

可以说“莫不”包含或指向了作者期望读者读到的主要内容和信息。

还有人指出:“另一方面,个体的一次性行为,沈从文总喜欢用‘照例‘常常等副词使单数叙事变成复数叙事,从而对具体的人事、行动、情节等作物景化、概括化处理。前者是对乡土的实际形态的具体描述,后者发挥的则是还原作用,即把个体归到类,再把类融入土地。经验与人事通过这样的抽象,从流动时间的冲刷侵蚀中解脱出来,堆积成习惯、风俗、文化,实现了永恒。这就是沈从文确立的‘常,也是边城的乡土之本质所在。”[2]如果认可这个说法的话,那“莫不”还是代表性的“使单数叙事变成复数叙事”中的“复数叙事”。

“莫不”就是《边城》要表现的内容本身,边城就是一个“莫不”的世界。

在简练教学设计中,“莫不”这个副词显见了它修饰的内容的一致性的特征,因而它是一个具有高度涵括性的词语,这个涵括既对文本也对教学。它汇聚了作者的希望和热情,能指向课堂确立的教学核心价值,即“读到作品蕴藏的热情和隐伏的悲痛”。

因此,从教学角度来说,“莫不”虽是小说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副词,却不是一个寻常的副词,它是通向教学便道的入口,是实施简练教学所需要的那个“片言”和“骨”字。

首先,“莫不”相当于教学上的一个“剪口”——虽然很小,但“教学食袋”靠它一撕即开。

依靠“莫不”这个课堂“剪口”从文本切入进去,不仅顺势,而且还能轻巧地抵达教点——体会作者寄寓小说的热情和希望,感受作者希望我们读到的“隐伏”的东西。这时作为“剪口”的“莫不”就像扔进课堂水面的一个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在课堂泛起一层一层的波纹或涟漪,层层推开,把全课整片都连带出来。

其次,片言“莫不”能够“统贯”全课。它会成为一根串线,把课堂贯串起来,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这样,“莫不”自然还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方向。课堂思维都从这里产生、发散。这样课堂必然逻辑清晰,且高度聚焦,从而展现出一种简练清爽的面貌。

因此,这么长的一篇小说,简练语文就讲“莫不”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披文漫览,聚焦“莫不”:确立骨之词,获切入路径

1.导入

导入1:PPT出示(请同学们静读)——

《边城》是这样一部小说,每个接触到这个文本的人都会有一种读它的冲动。面对这样一部作品需要一份阅读的沉静和沉静地阅读。阅读它,会成为我们阅读经历中一段铭心的记忆。

导入2:对于这部作品,作者很担心被误读,他曾说(PPT出示)——

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导入3:阅读的遗憾莫过于买“椟”还“珠”了,读懂作者对读者来说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阅读思路。读懂深厚作品《边城》的作者更是我们不能轻言放弃的追求。

买“椟”还“珠”还是买“椟”留“珠”?

下面我们就来走进这篇乡情浓郁的作品,看看能不能把“珠”留下?

2.问题设置

设问导引1: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小说开头总说部分有一个表范围和程度的副词被作者反复使用,用得很突出,你認为是哪个词?何以说是这个词?

(如果学生没有反应,教师提示:朗读小说开头部分,并重读文中出现的所有的“莫不”这个词。)

设问导引2:现在明白了吗?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莫不,出现6处之多(PPT出示)——

一切莫不极有秩序

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莫不穿了新衣

莫不倒锁了门

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也莫不因鼓声想到远人……

3.揭示过渡

导语设计:一个大作家肯定知道词语犯重的忌讳。一个普通的副词反复使用,一定有它的用意。那它的用意是什么?这里的“莫不”有何玩味呢?

二、显性“莫不”,隐性“莫不”:顺势入里,深究品味

1.解释导入

导语设计:“莫不”是什么意思?就是“概莫如此、没有例外”,就是“纯粹单一、统统如此”。刚才我们找到的“莫不”是作者直接说出来的,是显性的“莫不”,这些显性的“莫不”赫然出现,引起了老师的注意,顺着这些“莫不”追寻下去,老师还有惊人的发现!除了这些显性的“莫不”外,文中还有很多隐含的“莫不”:边城其实就是一方“莫不”的世界!

于是,每每读《边城》,我就总会被这些显性和隐含的“莫不”撩拨着,有时突然会有种豁然的感觉,并被它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有些能释怀,有些不能,甚至似有很多感悟却欲说还休,欲吐难尽。

2.示例解读

示例解读1:比如其中挖掘出的一个“莫不”,它如此撩动着我,我不仅能印证,还会被它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并能带出很多东西。这个“莫不”就是(PPT出示)——

《边城》要人心若有所想、若有所盼、若有所向、若有所动时“莫不”响起鼓声。

示例解读2:“‘莫不响起鼓声”,文中处处能印证这个“莫不”(PPT出示)——

鼓声如雷……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灌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

对远方有所等待、有所盼望的,也莫不因鼓声想到远人。

让那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不可言说的快乐。

见代替他的老朋友,正站在白塔下注意听远处鼓声。

锣鼓催促急促的拍子,大家情绪都为这事情十分兴奋。

远处鼓声又蓬蓬地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

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感情仿佛追着那唢呐声音(唢呐如鼓)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

示例解读3:这鼓声不是“莫不”是什么?

示例解读4:这个“莫不”的鼓声,撩拨我什么呢?带出了什么呢?

示例解读5:为什么总是鼓声?小说要写节日热闹,鼓声最具代表性!因此写鼓声,而且只要写鼓声就够了。鼓声热烈,鼓声憾人,所以莫不在撩人时响起。一鼓而灵气四溢,一鼓而勾人魂魄,一鼓而蕴味深长!世上还找得出这样的鼓声吗?

3.交流激励

导语设计:我觉得同学们最有灵气,班里肯定有能人,有读家,有沈迷——沈从文迷。一定能提出自己有关“莫不”的发现,并给予印证,而且阐释它里面可能的蕴含,看看它能给我们带出什么东西?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4.设问导引,品味隐性“莫不”

设问导引1:下面的“莫不”,同学们能不能像我刚才那样帮我印证它?并想想它能带出什么来?

PPT出示——

有人告诉我,不要说人,就是边城里的动物也莫不关情。

设问导引2:小说写了几种动物?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鸭、狗。

设问导引3:比如这个鸭,有关鸭的情节莫过于“放、捉、送”三字,而这三字莫不体现风俗美、人性美。你读的出来吗?

设问导引4:谁放?谁捉?谁送?

设问导引5:送鸭如此,小说还写到其他的“送”,也莫不如此。你能印证吗?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送翠翠,送鸭子,送钱,送烟叶等。

设问导引6:这是鸭,狗呢?(PPT出示)——

有翠翠的地方莫不有狗,有狗的地方莫不有翠翠。

你同意吗?你能印证吗?这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提炼归纳。明确:透露出一种难言的孤寂,引出隐痛。

设问导引7:其他人呢?爷爷?老熟人?顺顺?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也是孤寂。似乎人人莫不隐痛。

设问导引8:还有(PPT出示)——

翠翠的心思莫不耐人寻味、莫不尽显含蓄美、贴合美、微妙美。

翠翠有心思吗?有什么心思?哪里能看出翠翠的心思?

(要求学生在文中画出翠翠的心思)

设问导引9:解说翠翠的心思——翠翠为什么骂狗?就是狗搅动了翠翠的心思。但翠翠的心思向人说了没有?为什么没说?如果想说,会对谁说?如果有一个可以说的人,会是谁?母亲?玩伴?有没有?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透出难言的孤寂。翠翠的心思莫不暗含一种隐痛!

设问导引10:爷爷也有心思,他为什么不说?顾忌?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难以说出,无法倾诉——也是孤寂。

设问导引11:由此再追问,那还有其他人呢?是不是也莫不孤寂?比如:老熟人?(也是孤独,比爷爷更孤单)顺顺?(“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对不可抗拒的衰老的无奈,隐痛。)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似乎人人莫不隐痛。

设问导引12:追问分析翠翠的心思——小说在表达翠翠的心有所动、心有所属时总是显得很微妙,是用暗示的方法表达出来的,信不信?何以见得?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

设问导引13:一方是少女的朦胧怀春、情窦初开的羞涩,一方是作者表现的含蓄。翠翠的心理反应描写非常贴合一个十四五岁边城少女的特点。这些从哪里看出?

三、说“莫不”,析“边”意:明小说写作意图,成作家期望读者

1.承上启下

导语设计:这样看来,《边城》里的人、事、物莫不“边”味悠长。总有一种味道在心里悠悠。读过《边城》恐怕都会有这样一种阅读体验:里面弥漫着一种浓浓的仿佛曾经存在又像失落已久的久远的味道。我们姑且叫它“边味”吧!那这个“边味”到底是什么呢?有几重意味?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

(1)地理的偏僻。

(2)远离现代、外界的古朴文明。

(3)讲责任,重担当(顺顺、爷爷)的儒家文化美。

(4)发乎情,止乎礼(二老、翠翠)的古典文化美。

……

2.还“椟”留“珠”

设问导引1:边城是个怎样的世界?你能从“莫不”里读到什么?我们是否能把“珠”留下?还记得那颗“珠”吗?

(再次PPT出示本课开头作者谈“买椟还珠”的那段话)

设问导引2:小说用如此多的“莫不”是在什么地方?

明确:开篇介绍端午节时。

设问导引3:说明作者在介绍边城和端午节的时候,他的内心应该是怎样的。你能读出“莫不”这个词背后作者的情绪吗?

学生交流,明确:文字上的兴奋和热切!作者内心是激荡的,充溢着对所回忆、介绍的事情的欣喜之情。心里一激动、兴奋,笔下就禁不住“莫不”起来。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个词背后作者的赞美、渴望、期盼、热切之情,仿佛自己也沉浸在节日的热闹中,而不知觉地自然呈现出一种文字的兴奋。

3.“矛盾”求悟

设问导引1:“莫不”是什么意思?就是“概莫如此,没有例外,单一纯粹”。这样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换句话说,小说有不“莫不”的地方吗?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有。吊脚楼下听两个水手议论卖唱的妓女:“楼上妇人的爸爸是在棉花坡被人杀死的,一共杀了十七刀。”需要多大的夙怨,要将仇人杀十七刀!

设问导引2:这触目惊心的事件根本不和谐,明显不是安分乐生,可作者为什么却仍要说“莫不”呢?明显的与“莫不”相矛盾,作者为什么还用“莫不”呢?既然有不“莫不”,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反复用“莫不”呢?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对美德的极力讴歌、赞美。寄托了作者的期望和理想。边城是作者的理想世界。

(四)揭示总结

揭示总结1:我们读“莫不”,读着读着,就读成作者期望的读者了,读成不是“买‘椟还‘珠”而是“买‘椟留‘珠”了。何以见得?有作者给我们颁发的“证书”——

(第三次PPT出示本课开头作者谈“买椟还珠”的那段话)

揭示总结2:实际上,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作者在题记里早就为他的作品预设好四种读者(PPT出示,请一个同学读一遍)——

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觀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揭示总结3:面对作者为我们创设的这种人生形式,你会是哪类读者?你愿意成为哪类读者?为什么?

学生充分地交流讨论。

四、总结

刚才同学们“莫不”乐于助人,尽显才华;“莫不”积极踊跃,认真思考;“莫不”同情老师,挺身而出。非是边民胜似边民——用一个个“莫不”莫出了一段愉快的时光。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5

[2]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J].文学评论,2002(01):70-77.

[作者通联:北京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