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创新研究

2021-07-21何雅芹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创新策略安全性

何雅芹

摘要:血站作为面向社会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其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血站运行管理的记录凭证。随着采血业务的增加,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在血站档案管理中,也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对档案资料实行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血站的业务档案管理水平。本文对血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促进献血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 创新策略;安全性

Innovative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Blood Station Archives

HE Yaqin

(Langfang Central Blood Station, Langfang, Hebei Provinve, 065000 China)

Abstract: As a public welfare service organization facing the society,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station's business archives is the most basic work, and also the record certificate of blood station'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blood collection business, the file management of blood st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manage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lood sta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we should also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archives, so as to improve the blood station business archives management level.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le management of blood station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nnovation strategies on how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blood station files through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fil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lood donation.

Key Words: Blood station archiv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strategy; Security

血站档案管理工作是作为血站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是通过文字、图像、表格等方式对血站采血、血液保管、临床用血工作环节的记录资料,是衡量血站管理水平和认定纠纷责任的依据,对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血站档案可以说是采供血全过程的所有资料和数据的记录,它涵盖内容广泛,属于综合性档案。随着采血业务的增加,血站檔案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需求,档案的管理需要进一步进行分类设置和细节化的整理归档。

1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血站档案是通过文字、图像、表格等方式对血站采血、血液保管、临床用血工作环节的记录资料,包括业务档案和行政档案两大类,是衡量血站管理水平和认定纠纷责任的依据。血站业务档案涉及面广泛,包括血站采血、用血、及血液管理的全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记录和资料,能够为血站各项工作提供专业科学的学术和工作经验上的参考依据[1]。血站档案具有数量大、分散,工作面广、质量要求高、繁琐等特点,因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对血站业务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为了更好的规范和标准化管理血站档案,采用网络、大数据等载体来实现对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血站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它可以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促进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更好地利用。血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方式来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存储和管理,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提高血站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血站档案信息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依靠信息化管理模式来实现标准规范化管理。

2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医疗事业中血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2]。信息技术为血站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为血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参考,因此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加强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目前,我国在血站档案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在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没有能够形成有效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这使得血站档案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相对低下,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血站业务和管理发展的需求,不利于血站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在血站档案管理中需要构建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强血站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成效及质量。

3血站档案信息化内容及其发展

血站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从而使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更好的得以利用和传播,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具体来说就是

以信息手段为基础,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将传统纸制档案转化为数字信息档案,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使档案信息实现社会化发展[3]。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我国的采供血信息主要以人工登记记录为主,直至1987年,档案登记信息管理开始采用计算机录入,自此血站档案开始逐步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数据库,一些地区开始通过一些档案管理软件对档案进行管理,通过将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对血站采供血档案进行编目、贮存和自动化检索。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血站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处于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阶段。到了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加宽泛,血站档案管理开始采用专业的管理软件进行,从采血到检验等各个管理环节都初步实现了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档案信息管理在双轨制下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数据库还缺乏稳定性,存储还不够安全,无法实现互联共享等。21世纪初,我国档案信息管理进入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网络化管理阶段。血站档案管理也实现了广域联网、跨区域管理的标准化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时代。这一时期,血站采供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都进行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控制,随着ISBT128编码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血站的档案资源数据库开发逐步建立了B/S档案管理系统,可以说在2000年-2006年其间已经基本实现了对档案的管理和数据共享功能,但信息孤岛的问题依然存在。直到2007年以后,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数据存储平台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手段,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大容量存储和共享。在血站档案管理中,云计算数据存储平台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减少了血站档案工作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提升了档案管理效率,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血站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4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血站档案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缺乏相应的统一管理标准,血站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也不够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也不够全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表现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备还不足,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很多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还采用原始的档案管理模式,且管理手段落后,很多还沿用费时费力的手工资料检索查阅方式,档案管理人员也不充分认识血站档案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不够科学规范,缺乏标准、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档案信息管理效率低下。二是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具备专业素养的专业管理人才。在目前的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对信息化操作流程不够熟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数据库建设滞后,电子档案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接口和软件类型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四是对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还缺乏有效的认识,很多地区的血站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建设还不够成熟,档案管理系统还存在一定缺失,管理模式还相对落后,信息数据共享还没有完全实现[4]

5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化措施探索

5.1优化发展理念,加强血站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

要结合血站发展实际,优化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理念,创新机制,通过科学的网络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血站档案信息化建设,使信息技术在血站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融合发展,提高血站档案信息的关联度,促进其实现资源整合和跨地域跨机构的开放性发展,通过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打造来推动血站档案信息服务和各项业务的发展。要加强血站档案信息的一体化建设,合理统筹规划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为不同机构、系统、行业之间搭建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使血站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及时、全面的信息资源的合理调剂和共享,确保用血安全。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一体化可以使血站档案更加完整有序,为民众提供可靠安全的用血保障[5]

5.2建立长效机制,构建良好的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

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是血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要加强血站档案信息化建设,就要构建完善的血站档案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优化血站档案信息化支撑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健全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安全制度、归档制度以及保密制度,并加强血站档案信息化长效机制建设,使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规划和实施发展更加协调。

5.3加强数字化建设,全面提高血站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

加强血站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将传统的档案信息转变为数字化档案资源,使血站档案信息在采集、查询、存储和使用方面更加的方便快捷,提高了血站采供血的效率,有效降低了无偿献血过程中的差错。要提高血站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完善血站档案信息模块设计,对血液采集、检验、制备、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模块化管理,提升血站档案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使血站档案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5.4完善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血站的信息化程度

要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完善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购买各类信息化设备,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来为血站档案信息化数据库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支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安全的管理和维护,完善计算机配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有效的基础设施设备的购置和维护保养,确保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各项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以防血站档案信息数据的遗失和遭窃取[6]

6结语

综上所述,血站档案管理作为血站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需求,血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血站档案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对档案资料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血站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使血站档案与信息技术实现良好的融合发展,从而提高血站档案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志红,沈超龙,梁娆.血站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7(19):107.

[2]冯海魂.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陕西档案,2020(02):51-52.

[3]庞淑丽.新经济形势下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24):147.

[4]施怡莎.新时期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9(06):95.

[5]苏芳.新时期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3):121-122.

[6]任守江.新形势下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18):114.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创新策略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