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放风筝有益健身心

2021-07-19霍寿喜

家庭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放风筝风筝风速

霍寿喜

放风筝作为一项民间体育运动或风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纸花如雪漫天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如将蝴蝶斗春归。”郑板桥的这四句诗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扬州放风筝的热闹场景。时下正是放飞风筝的好时节。怎样放风筝才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呢?至少下面几点需要注意。

1.放风筝要讲究天时地利。受季风气候影响,阳春三月,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天气不冷不热,又多偏东风和偏南风,即使在太阳最刺眼的下午,放风筝时背对太阳,视线也不会受干扰。另外,春季有较稳定的上升气流,风筝容易升空,也易被人操纵。当然,具体放风筝时,还必须考虑水平风的因素。风筝飞起来的必要条件是地面有风,但风速过大也不好放飞,因为这时空气水平方向因力量过大,风筝不易“抬”上来,而且大风常伴有风沙、尘埃等。那么,风速多大才合适呢?专家研究,一般风力在2至5级时,比较适宜风筝放飞。此外,放风筝的场地也很讲究,一定要选择视野比较开阔、周围没有什么建筑物的空旷地带。但飞机场附近绝对不能放风筝,有高压线的地方也不能放,以免影响安全。

2.要在“动”中放风筝。有些人在风筝腾空稳定后,将手控线柄固定在某个地方,然后站在一旁,徒手欣赏空中的风筝,这样的锻炼效果就非常有限了。提倡在运动中放风筝。放风筝时要手牵引线,来回奔跑,有张有弛,使臂力、腰部及腿部的肌肉都得到有效锻炼。古人认为放风筝的较高境界是:放中相牵,一线相连,未放之时如马卧槽,放飞后如赛马奔驰。要精神抖擞,把线看作缰绳紧拉,如同驯马一般,然后望天入静,随飘移而前后奔走。现代保健医学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由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放风筝时因必须仰望蓝天,视线随风筝远、近、高、低而动,从而使视力得到较好的调节,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

3.放风筝要专注,既健脑也健心。有些人边放风筝边玩手机,或边放风筝边聊天,既影响放风筝的效果,也影响放风筝的健康功效。放风筝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因为春天的风向风速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午后),要根据风速的变化及时决定是否放线,根据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拉线的方向,锻炼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这样的专注投入,自然而然地消除了人的内心杂念。同时,极目蓝天,其心胸也会感到开阔。即使是在放风筝的路上,接触到的也是垂柳吐綠、草长莺飞,如同一次与大自然的美好对话。当代诗人邓拓曾写过一首令人心怡的风筝诗:“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在诗人的笔下,你能找到放飞者的一丝忧愁和烦恼吗?

猜你喜欢

放风筝风筝风速
基于Kmeans-VMD-LSTM的短期风速预测
基于最优TS评分和频率匹配的江苏近海风速订正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放风筝
学做风筝
基于GARCH的短时风速预测方法
考虑风速分布与日非平稳性的风速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