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野、广场、小巷……铺满家庭实验室
——致敬家庭实验室一条街的参与者

2021-07-19■陈耀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一条街帐篷实验室

■陈 耀

下面这些可怕现象,我已经发现很久了:孩子们离开课本面对真实生活,几乎无法将知识进行运用;很多孩子甚至与社会接触充满着恐惧感……这是怎么造成的?

根源还是应试教育,学习是为了分数,对此,很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也在呼吁:教育不能只看分数。

我想,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观念的问题。我作为“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计划的发起者,体会是刻骨铭心的。

从2004年起,我开始呐喊:“让学生在家里建立实验室,研究自己喜欢的科学问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苍天大树,小到蟑螂蚂蚁,都是他们的研究对象。家庭实验室不需要很多的专用器材,只需要一小块属于孩子自己做实验、观察、制作等活动的场所,可以是阳台、书桌……甚至是厕所。”尽管,我声嘶力竭地喊着,但是真正能够找到配合的家庭,可真难,第一轮的实验参与者才9个人。尽管后来参与实验的学生达到一个年级段,但是局外人还是不懂你想做什么。

如何让普通大众知道这些孩子究竟在家里做了什么?这些研究对孩子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众能够走进学生的家里去看一看发生了什么。

但是,这是很难做到的。而如果把每个学生家里发生的项目研究,搬运到社会大众面前,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NO.1帐篷就是你的家

就这样,“家庭实验室一条街”项目横空出世。根据我的设想,我在温州地区进行了排摸,确定了50多组可以参与展示的学生家庭实验室。第一站活动,是在2020年9月19日——“全国科普日”,在温州市政府所在的世纪广场举行了第一次公众开放活动。

我发现了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大家还是无法理解我的意思。大家普遍把帐篷做成了封闭的空间,帐篷前面的桌子,隔断了参观者进入帐篷的机会,让他们觉得仅仅是隔空看着一个个“家庭实验室”。

在第一站结束后,召开了碰头会,给大家提出了建议:把帐篷开放,让参观者可以走进帐篷实验室,就像是走进了你的家里;里面的布置也尽量让人觉得像个家的感觉,让参观者有一种代入感,更能促进家庭实验室的推广。

在此后举行的第二站活动中,大家很好地克服了这个困难。

卡拉同学今年才二年级,父母曾经长期在欧洲生活,特别理解家庭实验室对孩子成长的好处。她设计的帐篷家庭实验室,需要一个27平方米的帐篷,分为实验区、展示区、器材区,里面要放一张大大的移动桌子,还用落叶做了一面4米长的植物背景墙,这么大的帐篷每次都是义工阿牛哥从自己家的仓库里运过来帮助搭建,由此可见铁杆家长还是很多的。

在卡拉的移动家庭实验室中,实验区观众可以进行牛油果育苗实验、菠萝蜜培育、百合花培育等项目研究的互动体验,这就让观众们大呼很意外,没想到自己随手丢弃的牛油果、菠萝蜜种子居然可以在家里做实验。展示区,大家可以观察蜗牛和蜗牛卵孵化、魔光电球、饮水机过滤系统、蚂蚁挖地道等等等等。卡拉同学还在报告区向公众进行“昆虫的一生”的演讲:蚕的一生,蝴蝶的一生,蚂蚁的一生,蚊子的一生,萤火虫的一生。这也许是孩子第一次这么公开演讲,显得有些怕羞,但是到第九站活动的时候,她已经非常的老练从容了。

家庭实验室一条街所到之处,都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观看,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个系列活动,就像一道光,给那些关在校园里、埋在书本中的孩子,展示了另外一片知识的天地。

每一个移动家庭实验室,都展现了孩子们无限创造和探索的能力。

每一个移动家庭实验室,都倾注了家庭的亲情和对孩子成长的关爱!

每一个移动家庭实验室,都是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以此来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家庭实验等科学项目的学习和研究中去。

NO.2提倡在地研究

一直以来公众对家庭实验室项目,是具备两大误解的:

第一大误解:认为家庭实验室就是购买器材在家里做实验。这种认知比较可怕,除了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家长因为花钱而对家庭实验室项目产生抵制心理。

第二大误解:认为家庭实验室一定是要做高大上的研究。于是有一部分家长可能替代孩子做研究,或者让孩子做一些超过年龄和认知能力的研究。

所以,“家庭实验室一条街”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让公众知道家庭实验室是学校课程在家庭的延续,我们应当从传统文化中、从学校课程中,指导孩子参与研究,家长和老师不代替孩子研究,而仅仅是听众和安全保护员。

天天同学的“倒栽葱生态馆”,先后4次参与展示,吸引了现场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在他的馆里,长满了倒立生长的各种瓜果蔬菜,主角当然就是“葱”。他的实验材料,尽管是厨房里随处可取的,但是他向大家展示了家庭实验室的本质——是思维的创新,看着这些长得歪歪扭扭的植物们,观众们很难不笑,大家第一次发现正栽和倒栽的植物果然很是不同。我仔细观察天天同学,他陶醉在科学实验带来的奇妙感受之中,语言滔滔不绝,也许这才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状态。

昱樟同学向大家展示了发明实验室,没有先进的机器人,只有从垃圾堆里淘来的各种改装的器材。他的家庭版自动分拣装置,使用铁丝、布料等材料,制作了传送带、推送机械手、抓夹机械手等等,能分拣桂花和桂花的杂质,下一步还想研究自动分拣围棋黑白棋子装盒。

这些精彩的实验室,让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也让组织工作的压力变小,因为更多的领导、专家、义工加入了志愿者行列。

在刚开始的两期活动中,为了解决帐篷问题,阿牛哥等义工需要去乡村的杂货店等地方去借帐篷,在活动的前一天晚上,大家要饿着肚子跟孩子们一起自己动手搭建帐篷,后来温州市科协等部门解决了帐篷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很多部门领导、专家都能够亲自出席,为活动加油助威,原本9场的活动,将延长到16场活动。

受家庭实验室一条街的影响,有些校长亲自带领全校孩子做全校性的大主题家庭实验室活动。2021年植树节这天,温州市沁园小学校长带领全校学生栽种甘蔗,人人种下一节甘蔗,除了研究甘蔗的生长,甘蔗还代表大自然的节气和美好生活(甘蔗“节节高”)。

将实验室从家庭搬到社会,从同学们的自我学习走向互动学习,初步已经让家庭实验室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NO.3田野、街道,到处都是学习的地方

随处可做家庭实验室,让大自然和社区街道都成为最好的教室,这也是家庭实验室一条街想给公众传递的信息。

家庭实验室一条街瑞安站,是安排在一个宽阔的田野上。在那一站中,明轩雨轩家庭实验室展示的内容是古法染色,他们利用栀子对布料进行染色,利用栀子果萃取黄色素(类胡萝卜素的藏花素),将真丝等织物放进黄色素中染色,得到黄色的织物。染后的织物放入酸性媒介中会变深变艳,放入碱性媒介中会变暗变灰,现场的观众和孩子一起参与不亦乐乎。甚至,田野上随处可以采到的野花、绿叶也成为了染色的材料,见证了老祖宗古法染色的魅力。

乡村学校瑞安曹村镇学校五年级同学在刘日增老师的指导下,在帐篷家庭实验室中展示了《横行将军观察日志》《牵牛花的成长和变身》《乌龟和鹌鹑蛋孵化过程的观察日志》《蘑菇生长记》等等研究。

好的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是一棵树摇动着另外一棵树,也是一颗心影响着另外一颗心。

这些小小的实验室联合在一起,终于成为了战斗力无穷的航空母舰。每个帐篷,就是一位老师,教会大家如何自己提问自己研究。每个帐篷,又是避风港,心情不好的时候,会给你安慰。

猜你喜欢

一条街帐篷实验室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节”开始啦
红领巾一条街
带上帐篷去旅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在户外过夜
美食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