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21-07-18姜晓明董同锁王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乌司奥曲胰腺炎

姜晓明 董同锁 王维

急性胰腺炎为常见性消化系病症,多是过度酗酒、胆道感染及胆结石等使胰酶激活,导致胰腺组织消化功能障碍,出现水肿、坏死等表现,继而发病,是一种炎症性病变。临床认为,大部分患者病程以自限性趋势呈现,约10%患者累及生命,总死亡率达5%~10%,呈逐年增升趋势[1]。目前,胰腺炎致病因素尚未得到明确结论,大量研究认为与饮食、酗酒等有关。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可在短时间内加剧病况,使全身多个器官障碍,诱发全身性炎性效应,降低存活质量,致死率较高[2]。奥曲肽与乌司他丁为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药物,能够减轻炎症效应,保护脏器,联合使用效果更为确切。本次研究对2018 年6 月~2020 年3 月接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3 月本科室接治的70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诊断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确诊标准[3];精神、意识、正常;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器质性及感染性疾病;近期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机制障碍;药物过敏史;遵医行为较差。将所有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常规组(34 例)和治疗组(36 例)。常规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最大70 岁,最小35 岁,平均年龄(51.26±8.59)岁;其中12 例胆源性、17 例酒精性、5 例其他。治疗组男21 例,女15 例;年龄最大68 岁,最小38 岁,平均年龄(50.74±8.47) 岁;其中13 例胆源性、17 例酒精性、6 例其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两组按医嘱实施常规治疗,如胃肠减压、水电解质平衡、补液及抗感染和解痉等。在此基础上,常规组行单一用药治疗,予患者0.1 mg 奥曲肽(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91),并将其融于氯化钠注射液中(0.9%,20 ml),以静脉注射给药,结束后,采取静脉泵注方式开展维持性治疗,泵注速度0.5 mg/(kg·h),连续用药2 周。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给予患者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34),剂量为3000 U/kg,将其融于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行静脉滴注,2 次/d,持续治疗2 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用药后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经实验室、CT 检查提示正常为显效;用药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实验室、CT 检查提示正常为有效;未能满足上述指标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清炎症因子。抽取患者晨间空腹血3 ml,离心10 min 后,于-70℃环境下存储,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CRP、IL-6 及TNF-α的有效测定[5]。③症状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④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恶心、皮疹及肝功能轻度损伤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常规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IL-6 及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IL-6 及TNF-α 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发生恶心1 例、皮疹1 例、肝功能轻度损伤0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常规组发生恶心2 例、皮疹1 例、肝功能轻度损伤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4/3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0,P=0.354>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指因不同疾病使胰腺内胰消化酶异常激活后导致胰腺组织坏死、水肿的炎症性反应,若未及时治疗,极易损伤心肾肺等脏器,甚至是累及生命[6-8]。如何采取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临床重点研究课题。药物疗法是当下临床主要治疗手段。血清因子中IL-6 及TNF-α 浓度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水平,前者可经刺激肝脏细胞生成CRP,能够进行病情程度的积极反映;后者可促使炎症因子释放,加重炎性病变。急性感染类疾病患者中,均能检出CRP[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常规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6.22±1.55)mg/L、IL-6(25.14±7.23)pg/ml及TNF-α(23.55±2.40)pg/ml 低于常规组的(11.27±2.11)mg/L、(33.11±8.03)pg/ml、(36.71±2.6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0,P=0.354>0.05)。提示奥曲肽协同乌司他丁效果可观,能够提高疗效,弱化炎症反应,且用药无显著副作用[11,12]。奥曲肽为人工合成生长抑素,作用时间较长,能够阻滞胆囊排空、胰酶米素分泌,进而降低淀粉酶及胰腺分泌,保护胰腺组织细胞膜。同时此药物能够有效刺激胰腺细胞增生,使已损伤胰腺细胞死亡,阻滞胃泌素和胰酶分泌,继而使胰蛋白酶分泌量大幅度下降。然而单一应用难以对炎性反应加以控制。乌司他丁属广谱蛋白酶阻滞剂,其源自机体尿液糖蛋白,具纠正纤溶酶、胰蛋白酶分泌的功效,可进行蛋白水解酶活性的降低,以此减轻对心肾的损伤,阻断体内毒素形成[13,14]。另外,乌司他丁亦可阻滞炎症因子释放,间歇式对细胞因子级联效应予以控制,强化脏器保护效果。值得强调的是,乌司他丁半衰期短,注意观察用药不良反应。采取两种药物治疗时间,能够降低用药量,减轻药物对机体所造成的损害,保证临床疗效[15,16]。

综上所述,重症急性胰腺炎采取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改善患者症状,削弱炎症因子表达活性,无显著并发症,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乌司奥曲胰腺炎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4例输注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