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叫醒身体的长寿时钟

2021-07-17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1年7期
关键词:半夏穴位

受访专家

郭蓉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心身医学组组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养居融合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取得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的国家专利2项。

擅长中西医结合,药物与心理结合,综合防治中风病、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及痴呆、癫痫、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多发硬化等多种复杂疑难疾病。

失眠

失眠是许多人从学生时代直至老年一直饱受困扰的一道难题,而每个失眠患者的表现又各不相同,有的人表现为入睡困难,有的人表现为睡眠质量低下,有的人表现为夜卧多梦,有的人表现为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还有的人则表现为睡眠时间过短或早醒。

短期失眠对人的影响是有限的,但长期失眠会使我们的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不仅会影响到白天的精力、记忆力和认知功能,还会打破人体自身的动态平衡,使人体长期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態,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和内分泌相关的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万多名就诊患者进行的调查发现,有27%的人被失眠困扰。失眠在美国的发生率高达32%~50%,中国也在30%以上。而且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还会更高。睡眠与我们的健康和寿命息息相关,好的睡眠是一味“长寿药”,能让我们走上长寿之路;反之睡眠不好,各种疾病都有可能找上门。如何才能调好睡眠,安睡到天亮呢?

人体长寿药

如何才能调好睡眠,安睡到天亮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书记告诉我们,一旦睡眠发生紊乱,容易产生或者加重许多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但良好的睡眠却是人体自带的“长寿时钟”。好的睡眠有规律的觉醒节律,是一味人体“长寿药”。

失眠不仅是指人们常说的睡不着,它还包括:①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②早醒或一晚超过2次醒来;③多梦或睡眠时间过短。如果三个月之内,一周2次或者2次以上出现睡眠问题便属于短期失眠,短期失眠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注意调理,可以避免失眠变成长期慢性的失眠。

郭书记临床常用来调理短期失眠的方药叫“黑白方”,由两个方子组成,白天夜晚各一方。夜晚服用的方子主攻镇静安神、调整睡眠,而白天服用的方子则是根据患者不同的致病因素,从根本上调整体质,使身体里的生物钟可以自然恢复。具体如何做的呢?

肝火扰心致失眠

从中医的角度看,扰乱睡眠有两个病因在临床最为常见,其中之一是肝火扰心。肝主“疏泄”,情志所伤致肝气郁结,“木能生火”,故受惊恐之后,或因脾气不好、心情郁闷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必致肝木之火有余而致心火亢进、心肝火旺、内扰心神、心神不宁,故而烦躁不安难以入睡。肝火扰心还与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都相关。

肝火扰心失眠的主要症状:急躁易怒,不寐多梦、入睡困难,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涨、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边尖红。

调理肝火扰心型失眠之黑白方

白天:丹栀逍遥散

【药材】丹皮、山栀、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薄荷、生姜

【方义】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故逍遥散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又有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配伍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再填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便能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在此基础之上,丹栀逍遥散又加入了丹皮和山栀,其中山栀可以泻心火,丹皮则能凉血泻热。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清郁解热。

【主治】肝郁化火之证,证见潮热颧红、少腹胀痛、入睡困难、失眠多梦等。

晚上:酸枣仁汤+夏枯草、生龙齿

【药材】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夏枯草、生龙齿

【方义】方中重用酸枣仁,以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以助安神除烦之功。再加之川芎的辛散能调肝血而疏肝气,与酸枣仁之酸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新加入的夏枯草、生龙齿亦能清肝泻火、清热除烦,配有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便能使心平神安,烦祛热除。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证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等。

【专家提醒】药方使用,谨遵医嘱。

临床常用穴位组合

除了方药,郭书记还有两组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失眠的穴位组合,其中一组侧重于调心安神,另一组则侧重于熄风清热。临床上郭书记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地进行针灸治疗,但由于针灸治疗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建议失眠患者日常对治疗失眠的穴位进行自我按摩即可,不建议自行针灸穴位。

调心安神穴位组合——百会穴+四神聪+神门

【百会穴】位于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四神聪】位于头顶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神门】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上述穴位,力度以感到轻微酸痛感为宜,每次揉按3分钟即可。

息风清热——大椎、风池、风府(快刺不留针);内关、太冲(留针静置)

【大椎】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风池】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时五指张开,把拇指放在发际线和脖子后面两条大筋交界的凹陷的地方,此处就是风池穴。

【风府】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时可以先找到后枕部的这个高起来的骨头,沿着后正中线向下可以摸到一处凹陷,凹陷处便是此穴。

【内关】位于腕横纹向上两横指中间位置。

【太冲】在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

【按摩方法】

大椎穴:洗澡时用热水冲大椎穴,直到穴位处皮肤泛红,这就起到了类似温灸的作用。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10分钟,使得穴位处觉得酸胀发热即可。

风池穴:拇指按住风池穴,其它四指扶住后枕部,头微微后仰,觉得风池穴有点酸胀感以后,先头向左上方看,右手拇指保持不变,保持5秒,再头向右上方看,左手拇指保持不变,保持5秒。

风府穴、内关穴、太冲穴均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上述穴位,力度以感到轻微酸痛感为宜,每次揉按三分钟即可。

日常代茶饮

有上述肝火扰心的症状,但属于轻度失眠的人,还可以用郭书记推荐的代茶饮——栀豉饮。

【药材】栀子6克、淡豆豉10克

【用法】加水煮沸15~20分钟,代茶饮,这是一人一天的量。

【功效】清热除烦、宣发郁热

【禁忌】脾胃虚寒有腹泻便稀的人群,不宜使用此方。

痰热扰心致失眠

第二个临床常见的失眠原因是痰热扰心。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心神失养或不安,或神不守舍都有可能引起失眠,但如果出现了胸闷、头重目眩的情况,便多为痰热内扰心神所引起。痰湿和热邪交织在一起上扰心神被称为痰热扰心,痰热郁结于体内会导致气机不能条达,血液运行失常,痰湿内蕴,日久化热,热扰心神,神不守舍,长此以往便必然出现失眠之证。

另外,痰热扰心除了可导致失眠、眩晕,糖尿病、高脂血症、脾胃疾病(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甚至肿瘤都有可能因此病机而引发。

痰热扰心失眠的主要症状:心烦不寐、易醒多梦、噩梦纷纭、心烦心悸、胸闷脘痞、头晕头重、泛恶嗳气,伴有头重目眩、口苦口黏、大便不爽、舌淡苔黄腻。

 调理痰热扰心型失眠之黑白方

白天:黄连温胆汤+香橼、佛手

【药材】黄连、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香橼、佛手、大枣

【方义】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枳实行气消痰;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陈皮理气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消痰;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甘草、生姜、大枣益脾和胃,再加上均可疏肝理气、和中化痰的香橼和佛手,便可调中焦、化痰湿,断绝生痰之源。

【功效】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痰热扰心所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病症。

晚上:酸枣仁汤+百合、远志

【方义】酸枣仁汤本就有着上佳的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再加上有清热滋阴、安神宁心功效的百合和远志,自然能够事半功倍。

【功效】化痰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痰热扰心型失眠。

【专家提醒】以上方藥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用药谨遵医嘱,切勿擅自服药或增减药量。

 临床常用穴位组合

调心安神——百会穴+四神聪+神门,按摩方法同上述。

健脾化痰泄热——气海+中脘+天枢

【气海】气海穴在肚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十分之三处。

【中脘】找到胸骨下端骨肉交际处,和肚脐连线的中点便是中脘穴。

【天枢】在肚脐左右旁开2寸之处,即距肚脐自己手指三指的距离,便是天枢穴。

【按摩方法】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上述穴位,力度以感到轻微酸痛感为宜,每次揉按3分钟即可。

日常代茶饮

轻度痰热扰心型失眠的人,可以用郭书记推荐的另一个小方来缓解症状或日常调理——半夏秫米汤。

【药材】制半夏6克、秫米10克(可用薏米代替)

【用法】加水煮沸30分钟,代茶饮。

【禁忌】必须用炮制过的半夏,生半夏有毒,制半夏有法半夏和清半夏,法半夏更好。

宁心安神保健操

还有一套适合所有类型失眠患者改善睡眠的宁心安神保健操,每日5分钟,帮您吃下人体“长寿药”。

动作一:搓心经——让心神踏上回家的路。手少阴心经是主心所生病者,自心中起始,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着食道上端两旁,连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多搓揉此经有助于宁心安神、助眠好梦。

动作二:按神门——打开家门。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按摩神门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失眠等。心主神明,心藏神,神门穴正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通治各种神志疾病。

动作三:叩四神聪——进客厅。四神聪的附近布有枕大神经,耳颈神经及眶上神经分支,多按摩此处有助于缓解神经血管痉挛,放松心神。

动作四:双足互搓涌泉穴——交通心肾,进卧室。涌泉穴是人体少阴肾经中的一个重要穴位,还是反射医学中肾经在脚部的反射区,按摩此穴可以交通心肾。按摩时可以双手搓热后交替搓揉脚心,以稍快速度搓揉此穴,搓到有热感为止。

(编辑    车翀)

猜你喜欢

半夏穴位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古方常用之半夏,有哪些功效呢
撞树养生不可靠
旱半夏的加工方法
半夏入药多炮制
“足底穴位袜”不保健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