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许渊冲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意象翻译

2021-07-16张婷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许渊冲接受美学英译

张婷

[摘  要:全球化已成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文化全球化为民族文化特殊性与世界文化普遍性的并存提供了契机。对中国而言,文化全球化不仅在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更在于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翻译和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有着重要意义。许渊冲先生是中国古诗英译的杰出代表,他的译作选题广,数量多,颇具代表性。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系统分析许渊冲中国古诗英译中意象的翻译策略,旨在总结接受美学在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指导作用,为中国古诗英译实践和批评提供一定的观照,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国古诗;英译;许渊冲]

1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德国的美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姚斯和伊塞尔。该理论强调读者接受,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通过文本意义与读者参与共同实现的,并把读者的作用置于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这一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传遍欧美,后来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对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姚斯在《走向接受美学》一书中所说:“接受美学的兴起对传统的文艺美学思维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开始了”。

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期待视野和邀请结构。姚斯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直接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同的读者由于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和文学素养的差异,他们对于同一部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朱立元认为“期待视野”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1)贯穿读者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读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读者的一般文化视野:如读者的智力水平、生活经历和文化视野,只有拥有更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更丰富的人生阅历,读者才能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3)读者的艺术品位与文化修养。

(4)读者的文学能力:指阅读经验和文学知识。以上这四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读者在阅读审美过程中的“前理解”和心理图式。

伊瑟尔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开放的“图式结构”,其中隐藏着大量的“不确定点”和“空白”,吸引着读者参与,并召唤读者用想象力填补这些空白,这也是文学作品具有吸引力的原因。“空白”是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再创造的内在动因,读者填补“空白”的过程,也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进行视域融合的过程,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引起读者的审美共鸣。

2接受美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接受美学开始应用于翻译领域,为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翻译理论只关注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关系,而忽视了原文与译者、译文与目睹语读者的关系。相反,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接受过程,而翻译活动包含两个接受过程:第一个是原文本与译者之间的接受过程,第二个是译文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接受过程。因此,接受美学对翻译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作为沟通原文与译文读者的桥梁和媒介,需要对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进行预测,从而实现目的语读者与译文的视野融合。

接受美学能指导文学翻译的第二个原因是文学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而翻译活动具有解释性。文学作品是一个开放的图式结构,由大量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组成,不同的读者用不同的方式来填补这些不确定性和空白,从而形成了他们与文本的视域融合。文本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翻译活动的解释性特征,不确定性和空白为译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原文,从而使不同的译者产生不同的译本。中国诗歌高度凝练,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特征更加突出,由于目的语读者对中国文化并不熟悉,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应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抽象或晦涩的不确定性进行阐释,从而促进读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接受。另一方面,译者应保留中国古诗的特点,使不确定性和空白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唤起他们对中国古诗的审美共鸣。

3许渊冲意象翻译策略分析

中国古诗意象具有不确定性、象征性和民族性等特点,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难度。意象的传达效果直接影响目的语读者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受,许渊冲在翻译意象时,通常会考虑到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的不同,通过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保证目的语读者对译诗的接受。

3.1保留原诗意象,为目的语读者留下审美空间

即使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认知方式也有共通之处,对待事物会有相似的心理反应,这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和翻译活动的基础。比如,花开使人愉悦,落叶使人悲伤,寒冷的夜晚象征着孤独,而初升的太阳则带来希望。对于这些引起目的语读者相似心理反应的意象,许通常采用直译、增译的方法保留原诗的韵味,从而为目的语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保证目的语读者与原文读者有相似的審美体验。例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Written while Drunken in the Lake View Pavilion on the27th Day of the 6th Lunar Month

苏轼  Su Shi

黑云翻墨未遮山,Dark clouds like spilt ink spread over the mountains quiet;

白雨跳珠乱入船。Raindrops like bouncing pearls into the boat run riot.

卷地风来忽吹散,A sudden rolling gale dispels clouds far and nigh;

望湖楼下水如天。Calmed water in the lake becomes one with the sky.

--Trans. Xu Yuanchong (2012a: 13)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把乌云比作泼墨,雨滴比作跳珠,形象地描述了一幅疾风骤雨的画像,后两句中,诗人描写狂风骤然驱散了乌云,湖面又恢复了如天空般的宁静。“黑云”、“翻墨”、“白雨滴、“跳珠”和“卷地风”等意象都是直译的,无论读者来自何方,受哪种文化的熏陶,通过这些画面,目的语读者都能领略到雨中的美景。

有些意象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直译有时不能充分传达这些意象的含义,这时许一般使用增译。例如,许将“杨花落尽子规啼”译作“all willow-down has fallen and sad cuckoos cry”,“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譯作“And hear home-going cuckoos weep beneath the moon in mountains deep”。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常用来表达悲苦哀怨之情,然而这一意象并不为目的语读者熟知,许将“子规”进行增译,分别译作“sad cuckoos”,“home-going cuckoos”,传递了该意象的文化内涵,减小了目的语读者接受的难度。

3.2改动原诗意象,缩短目的语读者与译诗间的审美距离

有时,意象传递的意义并不在于对原意象的精确描述或复制,而在于恰当地唤起目的语读者与原诗读者相似的反应。由于原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期待视野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个意象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原意象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意象或有不同含义时,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许通常采用替换、意译的策略,在译诗中使用接近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的意象,缩短目的语读者与译诗之间的审美距离。

例如,在汉语中,“断肠”用来表达极度的悲伤,就像断肠的痛苦一样,而英语更习惯用“心碎”一词表达同样的感受。许将李商隐《落花》中的“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译作“I wont sweep them with broken heart, But wish they would not fall apart”,将李白《长相思》中的“长相思,摧心肝”译作 “We are so far apart; the longing breaks my heart”,用“心”代替“肠”、“肝”表达相思之苦,更符合西方读者的表达方式和阅读习惯。

中国古诗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或相似的意象,在这种情况下,许一般采取意译的方法。在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许将“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译作“Veiled in thin mist and thick cloud, how sad is the long day! Incense from golden censer melts away”,译诗中没有出现“瑞脑”或“金兽”这两个意象,因为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没有这两个意象的概念。实际上,“瑞脑”是一种香,“金兽”是指动物形状的香炉,许在译诗中用“香”和“香炉”来解读这两个意象,缩短了目的语读者与译诗的审美距离。

3.3牺牲原意象,确保目的语读者的理解

在意象翻译中,有时保留原意象会使译文读者难以接受,译者又难以找到替代意象或难以对原意象进行释义,这时,为了传达原诗的整体意义,保证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许会采取牺牲原意象的策略,通过省译或意译,寻求语义层面的审美对等。

有些意象在汉语中可能含有一定的意义,但对整首诗的意义却不是那么重要,为了保持原诗的整体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在翻译中可以省略。例如:

江南行  Song of the Southern Rivershore

张潮   Zhang Chao

茨菰叶烂别西湾,  When leaves fell in decay, you left the western bay,

莲子花开不见还。  But you have not come back now lotus blossoms sway.

妾梦不离江上水,  My dream oft lingers on the stream or by the fountain,

人传郎在凤凰山。  But you are said to be far away in the mountain.

--Trans. Xu Yuanchong (2007a: 28)

这首译诗有两处省译:“茨菰”和“凤凰”。“凤凰”是山的名字,“茨菰”是西方读者不熟悉的一种草本植物,省略掉这两个意象对原诗的整体意义没有影响,使译文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接受。

如果意象对整首诗的意义重大且不可省略,那么可以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来表达原诗的完整意义。因为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译者在意译中有一定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也仅限于对原诗潜在意义的建构。如汉语拟声词“萧萧”,用来形容雨声、风声、马嘶声、滴水声、落叶声、草木摇摆声等,经常出现在古诗中:“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陶潜《咏荆轲》);“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刘长卿 《王昭君歌》);“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五);“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纳兰性德《浣溪纱》),然而,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萧萧”对等的意象,许一般通过意译传达该意象的意义,以下许译为例: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The heart would be broken to hear the pipa song,

When the wind sheds leaves in showers and night is long.”

--Trans. Xu Yuanchong(2007a: 271)

在这首诗中,“风萧萧”这一意象结合了听觉和动觉,许将其翻译成结合了视觉、听觉、动觉的意象:“the wind sheds leaves in showers ”,丰富了目的语读者的感官体验,同时也保留了原意象的意义,将意象具体化,为目的语读者呈现出生动的画面,这样,目的语读者就获得了与原语读者相似的审美体验。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

——辛弃疾《鹧鸪天 东阳道中》

“Men go their way

And horses neigh.

Flags pass the small red bridge again.”

--Trans. Xu Yuanchong (2007b: 37)

意象“历历”和“萧萧”都使用了意译。“历历”指对物体或场景清晰可辨,“萧萧”指马的嘶鸣,这两个叠词使诗的韵律清晰有力。然而,由于语言特点差异,英语中并没有叠词的概念,许在译诗中使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保留这两个意象的意义,以保证目的语读者的理解。

4总结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许渊冲的意象翻译策略,從他的翻译中可以看出他对目的语读者接受的关注。当原意象在目的语中有对应的含有相同意义的意象时,许渊冲一般采用直译、增译的方法保留原诗意象和召唤结构;若原诗意象在目的语中没有相应的意象或有不同涵义时,许渊冲一般采用替换、意译的策略来缩短目的语读者与原诗的审美距离;在以上方法均不能适切地传达原诗意象的情况下,若该意象对原诗意义不大则可省译,若该意象对全诗意义而言不可缺少,许渊冲一般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总之,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许渊冲在意象翻译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诗特点,缩短目的语读者与原诗的审美距离,唤起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相似的审美感受,是为了保证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达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auss,HR.Toward the Aesthetic of Reception [M]. Minnesota: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82.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a.

[3]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b.

[4]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苏轼诗词:汉英对照 [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

[5]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河南工学院

猜你喜欢

许渊冲接受美学英译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100岁前译完莎翁全集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