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凄然橘颂之遗音

2021-07-16黄莉茹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摘要:通过解读恽寿平著的《瓯香馆集》中的写生册页、画拔和诗歌,找寻恽寿平美学思想中的遗民情结,探析画家如何通过婉约的手法隐性的表达自身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异族统治的愤恨。及遗民情结是如何促成了恽派没骨花鸟画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恽寿平 遗民情结 没骨花鸟

恽寿平(1633——1690)是明末清初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家”。其绘画风格极具个人色彩,他在师古人的同时创造性的的变法,在山水画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将没骨花鸟画发展到了新高度。

明崇祯六年,恽寿平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毗陵武进大族,其曾祖父恽少芳考取进士、其父恽日初考取副邦贡生。二人均为重视气节之名士,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对年幼的恽寿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据《瓯香馆集·南田先生家传》中记载:“父逊庵授之书,上口即能角义,八岁咏莲画成句,惊其塾师。”[1]可见恽寿平少时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受到了正直家风的影响。

可叹命运多舛,好景不长,恽寿平的童年正是满、汉两族更迭之时。 随着清政府逐步稳定,大明的衰败,产生了一大批有入仕之能却放弃功名利禄,甘愿隐居市井之中的遗民。恽寿平亦是如此,强烈的爱国之心使他不愿入清廷为官,拒绝养父的世袭尊容,毅然携父回乡,后而卖画为生,与清贫为伴。只恨无处发泄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每每叹息却只得借笔墨抒发。

作为遗民画家的恽寿平,其画风与另一位著名遗民画家八大山人的风格大不相同,后者的画主夸张奇特,具有浓烈的暗讽气息,不满、悲愤扑面而来。而前者的没骨画风却独树一格,既没有徐渭的潇洒泼墨、酣畅淋漓的写意,也没有宋徽宗的细致入微,格物致知的工笔。作为遗民画家,细观恽寿平的画,画面充满了一股股婉约的、清丽的、隐忍的、高雅的气息。从题材上来看,恽寿平主要以草木花卉为主,其写生的植物花卉皆是生机勃勃,看不出分毫画家的困顿和踌躇的心态。不过,如若细细品读其作品,读者还是可以透过其妍丽的色彩,淡雅的笔墨,发现画家隐藏在画面中的悲凉之情。恽寿平通过笔墨摄情,将遗民情结和其隐而不仕、鄙薄世俗的气节展现的淋漓精致。

清人成功入关后,恽寿平终于在一座寺庙中和走散多年的父亲相认。此后,放弃了养父留下的官位和钱财,毅然决然的带着父亲回到了毗陵老宅(现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卖画为生,并为自己的住所提名斋号“瓯香馆”。恽寿平饱读诗书,除绘画外,文学造诣很是身后,因此“瓯香馆”一词必然暗藏深意,通过解读也可大概窥探作者心理动向。首先从表面看,传统文人墨客一般会给自己独立作画作诗的小空间——此空间既可以是客观的实体,也可以是虚拟的存在,取字考究,冠以美名,以承载个人生活境遇或寄托精神理想等。瓯香馆即为恽寿平的实体存在的,隐市的小空间。如若从深層次分析,在《说文解字》中,踦区,藏匿也。恽寿平作为一个为学素养深厚之人,选此字描写生活境遇和精神寄托,也体现出了其遗民避世的心态。[2]

恽寿平在瓯香馆中养花画花,将所作汇集为《瓯香馆写生册页》,粗观此册页,清丽冷艳的色彩感受铺面而来,这种调子与此前的宋代宫廷花鸟画的富丽堂皇不同,也与明代其他写意大家的潇洒大不相同。整个册页的曲调统一在一种秀丽、洁净和淡雅之中。如若细细品读,更会有一种凄凉和哀伤的意味由内而外的发散出来。比如,册页中的《卷丹》一幅,植物的叶子皆是向后躺倒之趋势,而卷丹的茎却呈现弯曲向前倾的样貌,像是在大风之中坚韧不拔一般。盛开的花朵向前伸张着六只花蕊更是在向前方摸索着什么。如同作者在诉说着自己的境遇:遭遇了破国的自己在乱世中独自飘零,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本心,坚韧的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之中。

如若说画面上的隐含之意是恽寿平爱国主义的婉约表达,那么恽寿平的文字则是真切的记录下了作者抗清斗志的决心和立场。恽寿平曾写道,“不能感人之音,非诗也。”通过阅读《瓯香馆集》里的文字可以发现,他的画拔和诗歌作品皆是以此为创作原则的。比如所记录的《旅客遣愁》一首,“对酒思千里,高歌衣宽带。无山多怨鹤,得树亦栖鸾。不为英雄死,谁能国士看。十年尘尚在,犹有未弹冠。多难驯龙性,无人对虎贲。沐猴称上客,屠狗散夷门。恨去乾坤大,愁来海岳昏。巫咸今在否?筮与未归魂。”[3]这首诗的前半部分,豪迈的气概与凄凉的社会现状产生强烈的对比,传达出作者身居异乡,虽然感慨万分却仍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又继续写到社会的不公之事屡屡发生而正义却难以伸展拳脚。最后趁势抒情,道尽自己的满腔愤恨:天下如此之大,而何处可以为家?即便恽寿平的际遇如此,他还是一直保持着一颗忠心始终不变,对自己的故国初心不改。

正如“文如其人”一般,艺术创作即是人内心的外化,所思即所画。恽寿平心中的愤恨和悲凉,对他的美学思想形象甚广,在他笔下的雄鸡,没有雄赳赳气昂昂的华丽生动,而是畏畏缩缩犹豫不前。原本易折的柔弱植物,在他笔下却充满力量和生机。从常州画派到今天,临习恽寿平画作的人数不胜数,可没有人能真正模拟出其独有的画面韵味。在色彩的运用的上,清冷,优雅正是恽寿平内心在这个乱世的处世色彩。悲伤和凄凉覆盖在秀丽的颜色之中。

一张张柔美、优雅的画作,弹唱着“凄然橘颂之遗音”,这背后,背负着恽寿平内心深处的不甘和落寞。恽寿平为了自己崇高的信念,终身以卖画为求生方式,不登朝堂、隐居遁世。通过笔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声音,将极具个人特色的没骨花鸟流派流传至今。不论在山水、花鸟还是书法上都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影响后世,还掀起了一股“家家有南田,户户有正叔”的热浪。

参考文献

[1](清)恽寿平.《瓯香馆集》序南田先生家传.杭州西泠出版社

[2](清)恽寿平.《瓯香馆集》《旅客遣愁》.杭州西泠出版社

[3]牛苒《恽寿平美学思想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简介:黄莉茹,女,汉族。籍贯:江苏南通。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漓江画派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花鸟画研究,导师:吴善贞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漓江画派学院)